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茶人三部曲 下部 >

第67章

茶人三部曲 下部-第67章

小说: 茶人三部曲 下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天接到了你的信,说有志于收集有关茶事的实物,以便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将来或许可以自成一家。我了解你的性格,知道你没有考虑成熟的想法是不会轻易提出来的。你问我有什么意见,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我什1的一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人类的永久的幸福生活奋斗的一生。我现在的处境,用范仲淹的说法,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这个君,不是君王,而是人民。你选择的治学方向,也是为人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加直接地为人民。我们的目标既然如此一致,我怎么会不举双手赞同你呢?

  而且,说到茶事,我目前的处境,反倒是对你会有些直接的帮助呢。

   关于我下放劳动的茶区顾诸山,尽管你已经知道地名,《茶经·八之出》中专门点到了它。但是因为直到现在你还没有亲临现场看一看,所以根据我手头的资料,仅供你参考。写到这里我想扯开去再说几句,我在这里除了茶园劳动,没有别的精神活动,所以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听说沙文汉活着的时候,也在专门从事奴隶制社会的研究。不过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从事革命活动,以后又搞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外事,再教书,重新拣起学业,研究经济学,没搞几年,现在又来从事世界观的改造劳动。因此,就我目前的情况而言,是自己也已经无法判断我有没有机会完成自己想干的事情。如果不能,做一架人梯,让你们这样的有为青年从我的肩上踏过去,便是我的最大心愿了。我相信,真理会在历史进程中显现它的真理性,但这显现的过程,是要靠我们大家的努力,尤其是你们这些青年的努力的。

  好吧,让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顾塔山。陆羽在《茶经》中曾说,浙西的茶,以湖州的为上品,而湖州的诸茶中,他首推的就是生在长兴县顾诸山的茶。我记得陆羽好像是写过《顾请山记》的。《吴兴志》里提到顾诸时曾说它“今崖谷之中,多生茶茗,以充岁贡“。《吴兴志》里提到的顾请山明月峡,还有一段很漂亮的文字,我现在全部抄下来给你:

  明月峡,在长兴顾诸侧,二山相对,壁立峻峭,大涧中巨石飞走,断崖乱石之间,茶茗丛生,最为绝品。张文规诗日:明月峡中茶始生。

  关于明月峡,明代的布衣许次纤在他的《茶疏》中也有记载,说:姚伯道云:明月之峡,厥有佳茗,是名上乘。这个姚伯道为何许人也,我这个半瓶子醋就不知道了,请你查出后再写信告诉我。

   又,明月峡所产的茶,明代人有把它叫做芥茶的。长兴这个地方叫界的不少,比如罗岑,悬臼岑,应该算是一个方言词吧,老乡说这个字发“卡“ 音,我猜想,也就是小山谷的意思吧。手头没有工具书,方便的话也请你帮我一并查阅。

  至于这个地方何以某事如此之盛,大约总是与山形及太湖水有关的吧,我所知仅为皮毛,此事你可访你爷爷,他才是这方面的真正专家。长兴是茶圣陆羽久居之地,你家世代事茶,想必是知道的。陆羽为湖北天门人氏,安史之乱后来浙江,他对浙江的经济也是有贡献的。因为陆羽在长兴,故而有了推荐顾淆紫笋茶给皇家的可能。又因唐大历五年紫笋茶被定为贡茶,才有许多官员包括杨汉、杜牧等人有关茶事的摩崖石刻。这些珍贵的石刻此次被我发现,高兴的心情,不知道用什么才可以传递。我觉得,无论搞经济研究还是治史,都离不开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的精神之一就是说话立论要有证据。这批摩崖石刻与唐代贡茶关系密切,是研究古代浙江经济的重要史料。我不知道在我之前有没有别人发现和利用过这批石刻的史料,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摩崖石刻的发现,无疑是为我提供了一个为党为人民继续工作的机会。

  想必你已经知道我的大女儿白夜在南访工作,这次她专门带着照相机过来,利用星期天来此山中帮我拍摄,现在,照片已冲洗印好,还算清楚。我让白夜与信一并送来。当然,你若有可能来顾诸实地考察,那是再好没有的事情。

  顾诸茶如今已经没有了一千多年前的盛况,我想给你寄点来,请你爷爷和姑婆尝一尝。但是某事的情况你不应该比我知道得少,真正好茶,都作为出口物资换取外汇了。白夜带了半信封,说是让你们尝一尝。我们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我目前的状态,过多地与她接触是不利的,她不是还年轻吗?她应该有更通畅的生活。这次我们在明月峡间谈了很久,我还是有点为她担心。你们都是同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她,与她共同进步吧。

  这封信写得长了,就此打住,问你爷爷和姑婆好,听说小布朗已经从云南回来了,也向他问好。我不知道今年有没有可能回到学校重新工作,想念杭州的一切。即颁

  夏棋
杨真1966年5月 28日

  这是一封多么好的信,杭得茶心急慌忙地想,一定要好好地从头再读几遍。然而,即便信写得那么好,那么情真意切,得茶还是没有心思立刻再读。他手忙脚乱头不敢抬,便只好抓起那叠照片来看。

  照片的每一张背面都有解说,一看就是白夜的字迹。得茶说不上来这是什么原因,反正他觉得白夜的字就应该是这样的——女人的字。得茶喜出望外的神情显然带动了站在一旁的白夜,她指着照片告诉得茶,这里共有八张,分三组,其中金山外岗村白羊山那一组,就有唐代诗人杜牧的题字:“刺史樊);I杜牧,奉贡(茶)事 春“。

  白夜说:“我查了一下史料,这一组石刻时间跨度是七十多年,正是顾港紫笋茶作贡的盛期,最高年贡额是一万八千四百斤。”

  “这里讲的唐兴元甲子年——”得茶疑问。

  白夜立刻接口:“公元784年——”得茶还没有点完头,白夜又继续解释,“唐兴元甲子年是袁高的题词您看——大唐州刺史巨袁高,奉诏修贡茶赋茶山诗岁在三春十日。接下去这一张是贞元八年于邮的题字——贞元八年就是公元792年——肯定不会错,这些年代,我都已经查过了。”

  另外两组石刻,一组在悬臼界霸王潭,另一组在折射齐老鸦窝。白夜指着那些落款,说:“这个杨汉公,做过湖州刺史,为了推迟贡茶时间,还给皇帝上过奏折,皇帝也还真的批了,也就是说,得到了诏从。那是为老百姓说话,不容易。还有这个张文规,写过著名的茶诗,你记得吗?”

  得茶吃了一惊,说实话他的功夫还没有到这一步。白夜并不让他尴尬下去,旋即背道:“牡丹花笑金钢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得茶看了看白夜,这才算是他第一次正面看她,他说:“没想到你对茶也有兴趣。”

  她站了起来,两只手撑住了桌面,上身朝得茶倾斜,她的脸离得茶的脸很近,缓慢地闭了一下眼睛,摇着头,仿佛很认真,仿佛在撒娇,仿佛因为什么而陶醉了,又仿佛对什么都不在乎了,一股从昨夜挟裹而来的男欢女爱的强烈的气息就扑面喷出,得茶便看到了她着碎花衣裙的胸部——一松开两粒衣扣而不是一粒的胸部。她的略黄的浓发盘在头上,被阳光照出了一圈光环。

  她突然呈现出与刚才完全不一样的风貌,用一种仿佛有些做作的声气回答:“我对什么都有兴趣。”

  这些话和动作,可都是当着吴坤的面的。得茶看到了她的眼_睛,他被她目光中的神色吓出了冷汗,手指甲叩在桌上,发出了轻微的喀嘻嘻的响声。他发窘地说不出一句话来,突然想起了那个“芥“字,立刻就去翻书,一边翻辞典一边说:“那个茶字,你父亲还等着要呢。”

  他听到了她的笑声,略带沙哑,很响亮。她说:“不用翻,辞典里没有这个字。”

  得茶困惑地看着她,她又说:“两峰相阻,介就夷旷者人呼为岑,你要出处吗?”

  得条任着,看看吴坤,吴坤一边翻抽屉,一边得意地朝他笑。白夜也笑了,对他说:“吴坤,你看,杭得茶他脸红了!”

  吴坤关上抽屉,有些发窘地说:“白夜,你别吓唬得茶,他还没有女朋友呢。”说完这句话,拿着手里的一叠证明,朝得茶挤挤眼睛:“得茶你别怕她,她这是外强中干,你们谈,我去系里跑一趟,很快就回来。”

  杭得茶见吴坤走了,呼吸都紧张起来。想了想站起来也要走,找了个借口说:“还有那个姚伯道你爸爸也要他的资料,我去找找,你坐一会儿,失陪。”他走到门口,想想有点不礼貌,才又加了一句:“祝你们幸福。”

  对方没有一点声音。他鼓起勇气,再看了一眼,怔住了,一个准备结婚的女人是不应该有这样的神情的,她让他走不成。

  她说:“吴坤到系里去开结婚证明了。”

  “你们会很好的。”他语无伦次地回答。

  “请你帮助我一件事情,“她严肃地说,“我请你陪我等他回来。”

  他想说,他上午要出去,他要办的一件家事,也和婚姻有关。但是看着她严肃的神情,他却摊摊手说:“这太容易了。”

  她脸上就露出了欣慰的表情,缓慢地闭了一下眼睛,头往后微微仰去,仿佛因为感激而陶醉。她的这个神情,往往在她想要特别强调什么的时候,重复出现,就像电影中那些重复播放的经典镜头,永远地刻在了杭得茶年轻的心里。

  他还记住了她的许多可以反复回味的表情和话语,比如她用纯正的普通话、用她那略带沙哑的女中音说:“我知道你会陪我的,我从我父亲那里已经深刻地了解了你。”

  她的单刀直人般的话实在让得茶吃惊。但白夜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为他压惊。她说:“看见了吗,我有茶,顾清紫笋茶。”

  “你有顾诸紫笋茶!”杭得茶终于可以为茶而欢呼,但他的脸更红了,他觉得自己的欢呼很做作。

  她没有呼应他的欢呼,却从身边那只漂亮的小包里取出一只信封,两只手指如兰初绽,轻轻一弹,撑开信封,把手臂伸向得茶,她说:“请看,请闻。”但实际上得茶根本没来得及看和闻。他只看到了她的手,他看到她取过来一只茶杯,她说:“只有一只茶杯。”

  她冲了一杯茶,顾清茶是长炒青,细弯如眉,略呈紫色,浮在杯面,看上去没有龙井茶那么漂亮。得茶说:“是山中野茶。”

  “你喜欢吗?”

  “很难搞到这种茶了。”得茶回答,他心里有些乱,羞涩使他两眼不定,东张西望,有失常态。

  “你喝,“她把茶杯推到他眼前,“早上我洗干净了,这是你的茶杯。”

  “是我的,你喝吧,我们家有茶。”

  “我爸爸让你喝的。”她的话有点撒娇,她是一个女人气十足的女人。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茶汤泡在龙泉梅子青色的杯中,衬托出来的一片野绿色和喷散出来的一片扑鼻香,把得茶四下里不知往哪看的目光定住了。他端起杯子,轻轻地吸了一口,说:“好茶。”

  “怎么好?”

  “说不出来,也许是那种不成规矩的香吧。”

  她伸出手去,眼睛看着他,拉过得茶刚刚放在桌子上的那只杯子,端到嘴边。她看着他,芳唇一点,含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