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黄埔军校 >

第32章

中国黄埔军校-第32章

小说: 中国黄埔军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锡山、何键、刘湘、陈仪、刘建绪、曾养甫等,他们都是民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此耳熟能详的名字,常出现在中国现代历史的书籍中,可见这些“军人魂”短剑的佩挂者,曾经名香一时,沉浮宦海。
  这批“军人魂”短剑,除了形制各不相同之外,难能可贵的是每柄剑上基本都有款识,因此这180余柄短剑的收藏品位和研究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多数剑拔出鞘后,可见剑身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分布着斑斑锈迹,但刀刃依然锋利无比,剑锋威力不减当年,通身散发出古朴凝重的气息。
  20世纪末,台湾国民党当局下台,“国民党军”已然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从广州黄埔建军、定都南京,到1949年被逐到台湾,这支所谓“国军”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20多年,作为旧中国国家机器的主角,不但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并且着实作过充分的表演。一部中国现代史,如果无视这一存在,就将是一段无法真正“圆”上的空白与遗憾。同时不能不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量的史料已经无法避免地被湮没,并且了无痕迹。“军人魂”佩剑,作为黄埔军校历史的载体,则客串起了民国初期的这段中国现代历史。
  长期以来,“军人魂”佩剑,被赋予了大量的传说与猜想,既闻名遐迩,又云遮雾罩。“军人魂”佩剑,是具有特殊禀赋与色彩的那段历史时空的承载物,使后人尚得直观地审视上个世纪前半叶的那座军校,那支军队,那段历史。以剑读史,它强制性地带给后代观摩者深刻地感触与无限地遐思。“军人魂”佩剑的价值,不仅在于研究其形制品类、流变过程、兴衰历史,还在于还原历史,对研究上个世纪民国期间的社会、人文、美学、军事、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令后人在“中国”的重大历史命题下咀嚼现实,思索未来。

  学生“人才链”的良性循环(1)

  黄埔军校由于会聚了一大批时代精英,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是威名远扬。不仅吸引了众多的青年人来报考,还有许多已经在别的军事学校中学习的青年军人和学生也离开原校,投奔黄埔而来。典型的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部长程潜在广州北校场开设的原陆军讲武学校(湘军讲武堂)的学生,由于近在广州,纷纷弃原“湘军讲武堂”而坚决要求上黄埔岛,这里面的学生就有后来成为国共两党名将的左权、陈明仁、蔡升熙、刘戡、李默庵等人。
  孙中山根据大家的意见,决定停办军政部所属陆军讲武学校,学生归并到黄埔军校,与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接受统一训练,享受同等毕业待遇。若有不愿转入黄埔军校者,由军政部发给川资遣散回原籍。1924年11月19日上午,原陆军讲武学校的158名学生携带所发枪支弹药,由蒋介石派出的军事教官王俊、郜子举前往接受,编为黄埔军校第6学生队。军校全体师生在大操场列队迎接。左权、陈明仁等原与黄埔军校的许多学生相熟,其中如陈赓、宋希濂等,他们初到广州时进的也是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的门,是最早就从陆军讲武学校转而投考黄埔军校的。这些人原先既是同乡,又一起来到广州,大家在操场上见面都十分亲切。午饭时,蒋介石代表黄埔军校全体官长、师生,对原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表示欢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新旧学生聚在一起,大家不要分新旧彼此的界限,本校的校训是‘亲爱精诚’,就是凡同学都要相亲相爱、诚心诚意团结。因为当前内外形势的逼迫,我们毕业的时间或许会提早一点。求学时期的久暂和毕业的迟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要自己用功,自然能够造成大才。各位要加倍的刻苦耐劳,不晓得的要问官长希望各位同学努力,认定我们的三民主义去做,不患精神不能团结,无论什么时候总不要忘记我们的校训。”
  1964年8月,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右)陪同叶剑英元帅观看装甲兵军事比武表演。黄埔军校开办时,由国共两党在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党组织秘密招生,初试录取后来广州复试,正取350人、备取120人。1924年5月初入学时,正取生编为第1、第2、第3队,备取生编为第4队,这4个队后编为步兵科第1总队。8月14日,第5队学生入校,后相继入校的还有第6、第7队,合称步兵科第2总队。后又有工兵队、炮兵队、辎重队、宪兵队。其中,第6队即是原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停办后的第1、第2队,还有四川来的21人,共179人并入黄埔军校,划入第1期。第5、第7队及步兵科之外的各兵种队概属第2期。所以,黄埔军校第1期没有第5队而有第6队,毕业人数比正式开学时的人数多出了100多人。
  原军政部陆军讲武堂留校学生的全部并入,使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的数量突增至600多人,壮大了初期黄埔军校的势力。之后,又有许多别的军事学校的师生投奔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成功的政治、军事教育,促进了国共两党军事人才的迅速成长,培育了众多国家栋梁之才,吸引着众多的社会青年来报考,在初期形成了学生新生“人才链”的良性循环。许多青年把考入黄埔军校当做人生的重大转折和喜事。
  第4期考生文强进军校时,激动得写了一首诗《考入黄埔军校》,诗云:“腾飞万里气如虹,沧海茫茫主宰中。三类权衡知我路,丹心报国奋前锋。”凡考入黄埔军校的青年学子无不都是如此心情,欲就此腾飞万里,报效祖国。
  第5期考生许光达,在临行前作诗一首:“誓要去,上刀山男儿气短,豪情无限”。虽说这诗叫《无题》,但能看得出许光达当时已经有了明确与坚定的人生选择。
  当时人们把闪耀着黄埔革命精神的军校,看做是“漫漫长夜里的一个明星,一线曙光下的革命营寨”。正如后任军校教育长的张治中所说:“当时全国的青年有一个口号就是‘到黄埔去’。凡海内外的同胞,无论东西南北革命的青年,热血奔腾的时代青年,都喊出这一个口号,就是‘到黄埔去’。大家可以知道这个黄埔精神,当时表现在国内外是怎样的伟大,怎样的普遍。”因此,黄埔军校成了时代青年所向往的地方。“到黄埔去!”一时成了革命青年最热烈的向往、最执著的心声。可见黄埔军校,在当时给人印象之深,影响之大。

  学生“人才链”的良性循环(2)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巴山蜀水、赣江南北、三晋大地、齐鲁故乡、荆州东西、陕北高原、黄河两岸、长江首尾、浙闽两广的文武俊秀纷纷云集广州。
  在那个饿殍遍地、文盲充斥、文明程度还很落后的社会,黄埔军校规定的报考条件在当时是相当高的。1925年初,是黄埔军校成立后初见成效的“黄金时期”,现择取黄埔军校此时颁发的招生简章,原汁原味地开列于此,由此可见,能报考黄埔军校的青年,在那时也已算得上是社会精英分子。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项目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6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1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8月25日以前,持2寸半身相片3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
  A.年龄18岁以上,25岁以内。
  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
  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
  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学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
  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
  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六)在广州投考者,无论从何地来试,录取与否,均不发给川资;在上海、开封取录者,则给予川资来粤。
  (七)入队后,服装、书籍、食费、零用,概由本校供给。
  (八)本简章之外,关于试验手续、课目调制、成绩等,另有细则。
  能通过军校的如上严格考试,的确很不容易,优中选优,先天条件就要出类拔萃。如此从社会精英中再选精英入军校深造,被录取者的基本素质也就当属上乘,再经过军校“大师”、“高手”们的调教、培育和引导,优中再汰劣,黄埔军校生毕业时的3大素质(身体、军事、政治)水准当远在同龄人之上。
  在那个各种思潮奔涌、到处都在乱折腾的时代,青年人最羡慕4种人。这就是黄埔军校学生、新闻记者、土木工程师、外科医生。那时候,外科非靠西医不可,西医外科简直是神医;那时候,新闻记者穿长袍大褂,衣襟上插一支自来水钢笔,为民喉舌,见官大一级;那时候,皇权被废除,民国建立,国家建设刚刚开始,到处修桥铺路,盖大楼,修工厂,土木工程师吃香,下巴翘得很高;那时候,黄埔军校学生穿着呢子军服,披武装带,挂宝剑,天子门生,成功成仁,一半是人,一半是神。(王鼎钧《从八年抗战念黄埔先进》,2005年7月8日台湾《中央日报》)
  真为书生必投笔,从来志士皆从戎。在报考黄埔军校的故事里,在许许多多决心以身许国的年轻人中,有这样一些人的名字,特别使今天的人们注目。他们是后世伟人的同胞兄弟,她们是不让须眉的巾帼,他们是支援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如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刘少奇的弟弟刘子奇,都跨进了黄埔大门。最终成为朝鲜人民军统帅之一的崔庸健元帅,还有日后成为惟一一位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衔的外国人、越南劳动党的最早党员洪水,也都是出自黄埔一门。引人注目的黄埔生,还有那些最初遭到拒绝,后来又在1926年进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兵们。

  学生“人才链”的良性循环(3)

  还有不少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子孙后代,也奔黄埔军校的大门而来——
  邓世昌(1855~1894)是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其精神熏陶下,邓氏后人继承先祖遗志,在3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为救国而参军的不在少数。其中,在广州后人孙子辈中就有5人毕业于黄埔军校:邓世昌的侄孙邓尧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1期,邓渭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邓权民毕业于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导总队第1期,邓光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2分校第18期;侄孙女邓婉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3分校第16期,是为数不多的黄埔军校女学生之一。毕业后,邓氏兄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战中。
  曾国藩(1811~1872)是晚清高官,曾任两江、直隶总督,著名的湘军统帅,湖湘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