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太平春 >

第97章

太平春-第97章

小说: 太平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内阁首辅,他不会惧怕皇帝跟他玩规矩,因为规矩都是他们文官定的,皇帝如果要在文官所制定的规矩里面玩,天纵奇才般的圣君都不可能玩的过他们。
  就好比之后的嘉靖皇帝。
  当杨廷和认为嘉靖在和他们有规矩的玩的时候,根本就毫无畏惧,可他忘记了。皇帝也有他不讲规矩的地方,一旦皇权无所收敛,终究不能匹敌。
  正德帝要求钱宁逼走杨一清,受了指派的钱宁不负众望,对于大名望的人来说,活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计较一张脸皮的时候,如果不给脸,而皇帝似乎也乐见其成的时候,不如归去,就是唯一的选择。
  《臣杨一清乞骸骨奏疏》一上,便宣告了皇帝开始不讲道理。
  见着功勋卓著的老臣要走,正德皇帝也不由一阵伤感,说他孩童心性,这里便可见一斑。本身的要求,当实现的时候,却又不开心的难过。
  三留□□,正德皇帝以最高的荣耀送别了杨一清,看似矛盾,却是朱厚照复杂感性的一种体现。
  杨廷和叹息的看着老伙计的离去,思想及昨夜的一番谈话。
  杨一清道:“元辅,圣上不过是孩童心性,又何必认同张子麟他们的意见呢?”
  对于这种劝解,杨廷和知道他已经不能给出退让的答复。皇帝必须要讲规矩,这就是我这个内阁首辅的职责,杨一清致仕之前或许还有用,因为陛下还讲规矩,可杨一清的离去成为事实,那就是不能退让的时候。
  如果随着皇帝的性子去干,那么所有人都只能用皇帝的规则,大家的立足之地也就无有了,还谈什么政治清明呢。
  回答杨一清的,不过是一句无奈何。
  正德十年,杨廷和丁忧回乡,没有多久,杨一清致仕回乡

☆、第109章 太平春使疯狂

  杨一清的致仕底有多大的反应,没过多久便显现的一览无遗,直接的后果京师四品以上已经有多人死在了锦衣卫大狱,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谁,人人自危也就是个正常现象。
  苦于无计可施的大臣们只能寄希望于元辅大人。
  张子麟等一干部堂高官集聚在杨廷和府邸外头,却得来首辅身体有恙不能见客的答复。
  众人彼此对视片刻,也不会过多慌乱,都是老而成精的人,慌乱不是他们的习惯。
  有人对首辅下人道:“既然首辅不适,我等也不便过多打扰,只求元辅能够在危难时刻主持好大局便是国朝之福。”
  说罢,众人归去。
  而府内谢阁上的杨廷和注视着门外之人的离去,摇了摇头,便对身边人道:“京师不能久留了,得想个办法离去。”
  正当他起身下楼的时候,下人慌乱的脚步却惊扰了他,直皱眉头,只见其披麻戴孝心中却是一凉。
  只听他道:“老爷,太老爷病逝了。”
  杨廷和握住栏杆,撑住摇摇欲坠的身形,紧闭着双眼,内心痛苦,伤心,还有一丝庆幸?
  不过片刻,愤怒的双眼便直视底下的人道:“病逝?太老爷身子硬朗,怎得如此突然?”
  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一定是有人看到自己的处境,擅做决定?
  下人,报信之人,他身后的幕宾齐齐跪倒在地,“绝无擅作主张的举动,老爷请明察。”
  深吸口气,缓了缓痛心的情绪,杨廷和便知道了肯定是自己误会了,此去巴蜀万里路遥,老父亲去世之时,还未见现今之局面,一句巧合,却是正确之极啊。
  “发丧。”
  杨廷和胀痛的太阳穴疼的他很想休息,却又不能不提高警惕,张子麟的那番话已经表明的一干二净,必须要尽快保护好自己。
  父亲啊,您的大恩,来生再报。
  首辅丁忧,是个大事情,就连正德都预料不到,但随即,这却一桩极好的事情,他很多时候也在想,如果跟师傅杨廷和起了冲突,究竟该怎么办的好,现在好了,两三年过后,等朕理清了朝廷,到时候师傅再回来主持大局。
  内阁首辅百官之首杨廷和丁忧了,这一个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大同,六扇门总督们心中就好似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
  眼下没有杨廷和顶在前面去发挥他的能力,很多安排又要重新制定,麻烦。
  “杨廷和有说什么吗?”
  “人选要他来决定。”
  “荒唐,难道吾等费尽心机,却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的利益必然是大头。”
  “先不去管杨廷和了,我们已经箭在铉上不得不发。”
  ※※※
  “好久不见啊,钱大人。”
  人最能适应环境,看似高贵的徐峻嶒徐先生,却很自然的捉着身上的虱子,也让钱宁忍俊不禁。开口道:“你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事件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文官们的判决最终还是同皇帝僵持在那里,谁也不愿意接受自己不想要的结果,所以徐秀只能继续住在刑部天牢。
  这里暗无天日,这里脏乱无度,这里蚊虫无数,如果要选择,宁可去地府锦衣卫,也不要在这个人间刑部。无他,刑部没锦衣卫有钱。
  当然对别人来说,去锦衣卫九死一生,在刑部好歹还能活命,必然会乐意在刑部的更多一些。
  整了整自己一身看上去脏脏的袍子,徐秀道:“不知道,但山人掐指一算就知道了。”
  一个人被关的时间久了,自然要会给自己解闷,自言自语变为了习惯,有人在也不忘玩耍一番。
  钱宁也似乎看出了徐秀的目的,直接道:“松江府有山吗?”
  “怎么没有呢,佘山、金山。”徐秀提醒道。
  “似乎是个土包。”
  “啧,大人前来有什么事情吗?”谎言被拆穿,徐秀也顺势引入了正题,直接道。
  钱宁蹲在牢外头,手把着木头杆子道:“你不是能掐会算吗,你算算看?”
  听了这种话,徐秀利索的站起身来踱步,直接道:“时间算来,现在已经是正德十一年,你们的布局早就初见成效,虽然我在牢里头不知道外头的事情,可是最早的原点我是知道,甚至是我一手造成的,所以,如今不是皇帝得意,就是你们得意,而钱大人今日前来刑部大牢,必然是受人所托,不然就算再怎么是一伙人,锦衣卫要来刑部,显然不能够,所料无差,那就是张尚书或是六扇门总督们需要我的时候了。”
  钱宁稍稍的拍了拍手掌道:“峻嶒先生的机变果然名不虚传,不错,张大人请我来与先生讨论讨论。”
  趁着说话的时候,徐秀借着昏暗的灯亮打量了他一番,神秘道:“钱大人,我好不好和你打听个事情?”
  “哦?请说。”
  “大人真的上过龙床吗?”
  被关太久的男人总是那样的神经叨叨,这个问题困扰了徐秀很久,怎么想正德皇帝都是个荤素不忌的人,而钱宁江彬又是两个美男子,十分得他信任,八卦之魂熊熊燃烧。
  钱宁的面色闪过一丝不自然,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都上过床了还背叛人家,不要脸啊你。”
  虽然这只是徐秀和钱宁第三次见面,原先徐秀也不是如此口无遮拦的人,只能说将近一年的牢房蹲的人神经刀了。
  钱宁直接道:“如今的峻嶒先生颇有乃师的风范了。”
  “我师父?鹤滩公吗?你还是认识鹤滩公啊。”
  钱宁道:“不,在下不认识鹤滩公,但鹤滩公的名望如今早就举国皆知,从他们的描述里,看得出峻嶒先生如今也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了,率性而为。”
  徐秀笑的很开心,摆着手道:“荒唐,徐秀这点皮毛不敢跟家师比。”
  心中却是不住冷笑,鹤滩公率性而为却是真性情,而学生我不过是佯狂而已,如今自身对你们有用,自然会摆出一副不以为意的大度面孔,待到鸟尽弓藏,徐秀也就是到了死期了。
  对于面前这位还活的好好的钱宁,徐秀心中其实也是很有想法的,原先的历史上,这位目前已经是被逮捕抄家,而他的位子早就被江彬所替代,可由于宁王的造反提早了,很多的历史脉络都已经变得无法捕捉。
  遂道:“你现在都是锦衣卫指挥使,而江彬是什么职位啊?”
  徐秀的确不知道,但此时提起这个人名,也是希望能够旁敲侧击一下。
  钱宁眯着眼睛道:“江大人在陛下身旁听差。”
  “钱大人说正事吧。”
  一边聆听钱宁的述说,徐秀玩弄着手里的稻草,头埋得低低的,甚至背着身子,所求的,不过是让人看不明白情绪的波动。
  此人口才伶俐,叙述水平不低,从他的嘴里徐秀必须分的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什么是夸大的,什么是春秋笔法的。
  九边终于从不稳,变成了动荡,湖广总兵杨英,宣府总兵潘浩,大同总兵时源,延绥总兵王勋,四位将军宣布自立,不再听从朝廷认命,要求皇帝陛下除尽八虎。
  徐秀打断道:“要求就这么简单?”
  钱宁点头道:“就是这么简单,毕竟是君父。”
  徐秀指着他道:“别开玩笑,你以为徐某人这么愚蠢吗?现在是除尽八虎,等你们要求我做的事情完了之后就是下罪己诏,最终就是退位。”
  布了这么大的局,所求的不过是干掉几个宦官,谁会相信?
  钱宁摇了摇头道:“先生不要为难宁了,具体怎么安排的,我也是不知道的。”
  徐秀据悉背着身子道:“继续说。”
  “陛下难以接受这种要求,只要求内阁平叛,将四镇总兵剿灭。”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徐秀却是笑了,放开了脑洞猜测了一遍,似乎和历史上并无什么不同?
  徐秀回过头笑道:“钱大人,你知道如果我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会怎么做吗?”
  “愿闻其详。”
  徐秀走近钱宁,同样握上了栏杆道:“欲使人灭亡,必使人疯狂。以退为进,有时候比一往无前来的更高,这是谋略,这是战术,这是残忍,怎么做?这四位总兵都是你们的弃子,他们的结局无关紧要,就算这些丘八能够被人煽动,也不过是一时的,真想要靠兵变推翻大明,钱大人,没有人会去信的,我大明百万带甲之士,光京师就有二十余万虎贲,怎么可能呢?而你们的主战场显然也不是什么兵阵上面。”
  “造反,总得死人的,死一些人又如何?假装弄一些手段迷惑旁人,这是太自然不过的手段。”徐秀平静的道:“以我们这位皇帝陛下的脾气,自然要出兵,接着他会打胜仗,他会连连获胜,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他会携帝王之威理清朝堂,届时,他将无往不利,谁也阻挡不了他,而内阁的人会对其顶礼膜拜,百官会对其夸耀有加,这时,一位看上去威加海内的帝王便诞生了。而这位帝王同时又是一位喜好玩乐的人,如果亲信之人去建言。”
  钱宁似乎也从里面听出了些什么,死死的盯着徐秀道:“去说什么?”
  徐秀的眼神很有侵略性的盯着钱宁道:“如今反贼已经扫平,只剩下了那些不听话的东南商人,陛下不妨南巡一下,亲自去处理一批人,以陛下您目前的威望,还不是手到擒来,届时,游览一下东南宝地,岂不美哉。”
  “品尝到了无上君威的皇帝陛下,心性也就会大大不同,他手刃了鞑靼兵,消灭了宁王,摆平了造反,这武功直追二位先皇,又理清朝政,耳边的嗡嗡声再也不存在。就是一位不喜好玩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