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53章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53章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家现在事儿确实比较多,主要是因为郑大人。可也怨不得别人,谁叫他满肚子的坏水,童若瑶差点儿就被他害死了,那郑夫人脸皮也够厚的,见了周氏竟然还和往常一样,好像他们做的那些事周氏都不知道一般。
  周氏客气地道:“夫人有心了,改天闲了我去看看她。”
  妈妈忙笑道:“大夫人这话,奴婢一定给夫人带到。”
  周氏矜持地微微一笑,“先去见老太太吧。”
  目送那妈妈进了正屋,周氏和童若瑶加快步伐地往院子外走,直到了僻静的地方,周氏才扭头看着童若瑶。明日大哥大婚,吉祥的日子让周氏知道这些事总归不好,童若瑶犹豫着。
  周氏蹙着眉头,“都这个时候了,你还不说。是不是老太太”
  童若瑶深吸一口气,周氏能这样说,必然是了解老太太的为人和手段,让她去猜,还不如全都告诉她。周氏听完了,足足愣了半晌才回过神,眼底尽是悲戚,“三丫头脾气也太倔了,明知她怎么就不懂得忍呢?”
  不是不懂得,是忍的太久,不想忍了。
  周氏神色愈发凝重,眉头蹙着,头绪也乱起来。童若瑶担心的却是以后,童老爹一家子都住在这里,旁边却住着那样一个人,不叫人不寒心的。老人家不都是慈祥的么,即便老太太当年对童老爹太过分了些,可这么多年,她年纪也越来越大,性情至少比当年好些,没想到竟然
  “娘,方才你也听见了,是三姐打发人回来,定是三姐没什么事儿。再说,如果真有事儿,郑家不可能隐瞒不报。”童若瑶说的也很没信心,来的妈妈分明是郑夫人身边的,说是童若绾打发过来,多半也是用童若绾来与童家套近乎。
  周氏摇摇头,有些不确定地道:“万一郑家故意隐瞒呢?”
  郑家要与童家交好,何况如今大哥要娶蒋家姑娘,加上一个赵家,这个可能不是没有。因为,童若绾若是没了,她又没有留后,郑家和童家即便来往,也和童若绾在时大不一样。
  “那就等明儿过了,叫陈妈妈去打听打听。眼下还是大哥的婚事要紧,即便娘现在知道了,又有何用?”童若瑶猜到老太太的打算,可她能阻止么?即便这次不成功,张氏会善罢甘休吗?唯一的办法就是远远的离开上京,可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又不能随便出门。童若绾那样的心性,专程去找她,她未必不会多心是去看她的笑话。
  再者,童若绾即便要离开上京,也不是她说了就能算数。
  周氏闭了闭眼,似有些精力不济,童若瑶忙扶着她,细声安慰道:“眼下大哥的婚事要紧,娘别忘了,还有童二叔。如果童二叔都没有法子,娘还能想出法子么?再说,咱们也没有立场出面。”
  老太太屋里,张氏站在老太太身边,居高临下地看着低头垂目的妈妈。
  “三姑娘的病似乎比往常厉害了些,所以明儿来不了,让奴婢给老太太、夫人们请罪。”说着又跪下去,代替童若绾向老太太和张氏赔罪。
  老太太神色如常,张氏却依旧有些紧张,忙道:“三丫头的病到底怎么回事儿?”
  “大夫说,只要略注意调养就无大碍,老太太、夫人放心,奴婢自会好好服侍。”
  张氏只觉心脏似乎要从嗓门口跳出来,是三丫头的命硬,还是药量不够?
  “回去之后叫她好好调养着,尽快养好身子,公婆跟前多尽孝道。”老太太威严的嘱托响起。
  妈妈接连点头,答应一定会将话带到,又说了些道喜的话才告退。老太太也不挽留,任由她去了。等她走了,才用一双怒目狠狠瞪着张氏。
  这样的目光张氏很久都没见到了,心里自是有些害怕,又不服输地喃喃道:“明明是是看着她喝下去的”
  “即刻打发人去瞧瞧到底怎么回事,顺便找个信得过的大夫跟着去。”
  张氏急忙点头,就慌慌张张地下去了。廖妈妈端着才泡得茶送进来,见老太太靠着椅背,眉宇间一片怒容,又闭着眼,就将茶杯轻手轻脚地放在矮几上,走过来给老太太揉太阳穴。
  廖妈妈手法轻柔,老太太眉宇不觉舒展开,喟叹长叹一声,问起外面的事儿。
  “老太太倒不用操心,大夫人和二夫人都办的妥妥帖帖,大夫人还给大小姐送了喜帖呢,说不定明儿大小姐和大姑爷也会回来。”
  老太太想起那个柔顺孙女,心里倒多了些安慰,“若是明儿回来了,记得给些银子。”
  廖妈妈笑着点点头,有了这样的比较,也莫怪老太太突然会关心起童若淳来。只想起那位柔顺的大姑娘,廖妈妈多少有些惋惜。倘或不是碍着庶出的身份,或许也不至于去那样的人家,但若是和三姑爷比起来,却也是绰绰有余的,大姑娘的好日子是在后头。
  童若瑶将送去给各处管事婆子的钱分出来,就交给小玉要她一一送过去。毕竟是那边的人,又是大哥的大喜之日,不能出任何差错。钱虽不多,可那些婆子不分给下面的丫头,也会尽力督促丫头将事办好。
  大哥迎娶的是蒋家姑娘,自己以后要嫁去顾家,后宅里的婆子有几个不是精明的?
  做完了这些,才去正屋看周氏。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后,周氏总是精神恍惚,想必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她是不会安心的。童若瑶抬头看了看天色,张氏去了,这会子说不定也回来了,可也不便叫人过去打听。
  童若瑶一边走一边琢磨着,到了正屋里间,果然见周氏呆坐在榻上,手里捧着一杯茶,没一点儿热气,也不知道捧了多久?
  “娘。”童若瑶走过去,“实在不放心就打发陈妈妈去一趟吧,郑家送了礼来,明儿也不会来人,理应送些喜酒果子过去。”
  周氏神情一动,抬头望着童若瑶,眼里还有几分歉意,“明知没办法,还要瑶儿费心。”
  “女儿知道娘心里觉得对不起三姐,只是,这事儿也怨不得娘,郑夫人如果无心就罢了,她偏偏有心。”
  周氏叹道:“我何尝不明白这个理儿,只想起三丫头,就觉得她可怜。若是不与郑夫人相识,她也不至于”
  是可怜,可如果她耐得住性子,结果定然会不一样。郑家这门亲,童二叔原就不同意的,童二叔更想与顾家攀上关系。可童若绾做出那些事儿,就已经让童二叔没有理由去说服老太太和张氏。倘或没有这个郑家,也会有另外一个郑家,或许还有另一个比现在还不如的可能。
  童若瑶换了一杯热茶送到周氏手里,就叫陈妈妈进来,周氏舒口气,这样自责也无用,事已至此,也由不得她。便叫陈妈妈带些喜酒、果子封了几个红包,一并送到郑家去了。
  童若瑶见周氏精神好了些,才将外面的事儿说了说,来客女眷安排在何处,男客安排在何处等等琐事。
  “我同陈妈妈、小玉都看过了,各处都妥当,方才给那边各处管事婆子跟前封了红包,厨房里的师博是每人一个,特吩咐小玉亲自交到个人手上去了,娘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事儿忘记了?”
  这样一说,周氏的全部心思都落到明日童若远大婚上,也垂头想了想,抬头问道:“明儿你大哥要穿的衣裳可试过了?”
  童若瑶笑着点头,“当然试过了。”童若瑶费了好大的口舌,童若远才勉强同意在他身上比划一番,穿上身却怎么也不同意,还说对童若瑶的手艺放心。明明是害羞,却偏这样说,不过,童若瑶突然觉得大哥也不算闷,还懂得说好听的话。
  陈妈妈带回来的消息让周氏彻底松了口气,童若绾气色看起来比回来那天好了些,还和陈妈妈说了一会儿话。童若瑶想起那天童二叔的神色,或许是童二叔不忍心,毕竟是她的亲生女儿,身上流着他的血。
  明天不会来,也许是童二叔已经和她说了什么,或者是她自己想明白了,再回娘家,她如何敢随便吃娘家的东西?
  晚上吃了晚饭,童老爹嘱托了童若远几句,大家便都回房休息,明日大喜,也是大忙日,少不得要早早起来才是。
  周氏上面穿着暗红色寿字不断头对襟褙子,下面穿着石青色襦裙,头发简单绾了个妇人圆鬓,带着一只素银管子,笑容和蔼,无法掩饰的喜色从眼底传达出来。“过去给老太太请安吧。”
  不知不觉,儿子已经这么大了,穿着一品红喜服,端的是风流侗傥、仪表堂堂,周氏越看越满意,又理了理喜袍褶皱的地方,觉得没有不妥才放童若远去了。
  童若瑶从外面进来,见到一身红色的大哥有些傻眼,“没想到略略收拾一下,大哥这样英俊帅气。”
  许是衣裳的缘故,童若远的脸好像有些红,童若瑶捂嘴好笑,知道大哥要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还要嘱托一些话,就暂且不打趣大哥,身子一侧让开道。
  小玉匆匆忙跑来,“夫人,二夫人打发人来说,已经有客人送礼来了。
  里头周氏听得这话,忙从屋里走出来,一边理着发鬓,一边朝童若瑶道:“这会子跟着过去请安,之后你和小玉就过来守着。”
  说话间,陈妈妈迎面走过来禀报道:“大爷呢?咱们大老爷找他。”
  “大哥去老太太哪儿了,我们正要过去呢。”童若瑶扶着周氏,不觉加快步子。
  不是自己的地方,多少有些不方便,今儿一早就得知张氏昨儿吹了风,身上有些不痛快,但还是强撑着起来了,可接下来的事大概也指望不上她。
  “娘,您一个人忙得过来么?要不我陪着您,让小玉回来看着。”
  周氏摇头,“今儿来客不全是女眷,你一个姑娘到底不合规矩,叫人瞧见了不好。再说,等新人礼成过来,这边不能没有人。”
  童若瑶点点头,给老太太请安后,便从那边回来。老太太那里自然多得是人陪着说话,这边反倒特别安静。
  小玉一边往锅里加柴火,一边叹道:“原以为咱们这边会热闹热闹”又觉得这样说不好,却还是有些失望。
  童若瑶笑道:“一会儿新娘子来了,你还怕不热闹?”
  小玉想到妈妈们说的闹洞房,心情好起来,“虽然要等到晚上去了,咱们也要把气氛闹起来才好。都说新房闹得越热闹,以后的日子就越过越热闹呢!”
  童若瑶眼前一亮,拉着小玉商议,“你听过妈妈们说过怎么闹洞房么?咱们没事儿,也预备预备”
  小玉琢磨起来,童若瑶也绞尽脑汁地想了一两个,就和小玉在厨房里准备起来。
  此时此刻,热闹的迎亲队伍抬着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地出了门。张氏在屋里听着,心里多不是滋味,端起茶杯喝茶,却被烫着了,一扬手茶杯就掉了个粉碎,还把手给烫着了。
  丫头大惊失色,忙拿出帕子给张氏擦拭,那烫红地方轻轻一碰就疼起来,再扬手就是一个耳光甩在那丫头脸上,丫头忙跪在地上求饶。
  “平日也是稳重的,今儿到底怎么了?茶水这样烫,你是要烫死我不成?”张氏气急败坏地坐起来,怒目圆瞪,哪里有一丝一毫的病容。
  丫头只顾着磕头求饶,就连那茶水不是她泡的话也不敢说。
  张氏发泄一会子,就有婆子推门进来,张氏抬头一瞧,不等婆子走过来就问道:“如何?可打听清楚了?”
  婆子好像是一路跑着来的,这会子忍不住大口地喘着气,断断续续地道:“打听到了,三姑奶奶,这些天一直卧病在床,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