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159章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59章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方氏道:“她是不会说话的,请老夫人勿怪。”
    明氏紧接着拉彩兰站起来给老夫人赔礼,彩兰却毫不在乎,盯着老夫人一本正经地道:“老夫人评评理,晚辈可有说错的地方?就好比老夫人福气好,儿孙满堂,难道也是智能大师说这样就这样?我倒瞧着智能大师还没有老夫人年岁高呢,老夫人比她早来到这世上,难道智能大师还在娘胎里就能给人算命不成?所谓命数好与坏,岂是与这些话有干系?若是一个人出生时,生辰八字样样都好,他什么都不做难道一辈子都能安康宝贵?若是有人出生时,生辰八字不好,难道他努力上进一辈子,都倒霉不成?在我看来,所谓宿命根本就不在这些上面。。。。。。”
    明氏脸色煞白,忍不住低声呵斥道:“在老夫人跟前,你还说这些浑话?”
    众人这才逐渐回过神,老夫人笑呵呵挥挥手,目光甚是慈爱,不禁点头道:“彩兰说的并没有错,这些东西不可不信,却也不能全信。”
    得到老夫人的认可,彩兰更无所惧,说出了她的观点。让童若瑶委实震惊,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迷信,继而容易认命,总觉得命数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却没想到还有明彩兰这样一朵奇葩存在。真希望这些话,敏惠也能听进去才好。
    待到明彩兰终于肯停下来,明氏忙把茶杯递给她,恨恨道:“恨不能用针线把你这张嘴缝上,你才多大,就敢在老夫人还有这些长辈们面前浑说?也不怕话多闪了舌头。”
    老夫人倒 是对明彩兰很是欣赏似地,让方氏提到嗓门口的心缓缓落下去,歉意地道:“让老夫人见笑,这丫头从小就受浑说。”
    明氏又道:“父亲母亲请先生教我们读书上诉人字,原是要我养养性情儿,小妹却枉费了父亲母亲的用心,也不知看了些什么书,就养成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出来。”
    黄氏道:“别说,细想来,侄女儿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呢!”说着叹口气,朝老夫道,“倒比咱们家这些孙子孙女们通透,就是我们长一辈的也比不上。”
    明着是把明彩兰抬高,却也表达出顾家凡夫俗子委实配不上这样的人才的意思。
    老夫人笑呵呵地点点头,赞扬的明彩兰几句,算是默认了黄氏的意思。童若瑶禁不住在心里叹口气,也不知是惋惜或者是别的。又不禁自嘲,这样草木皆兵的心态,还真是枉费两世为人。
    晚饭老夫人将大伙都留在千禧堂,在隔壁抱夏摆了两桌,十分热闹。童若瑶、敏惠、顾廷雯等姊妹以及黄氏的两位内侄女,明氏和明彩兰等同辈的陪同老夫人坐了一桌,黄氏、吕氏等陪着夫人们坐了一桌。
    方才说了好些话,这会子明彩兰只埋头吃饭,什么也不说了。黄氏的两位内侄女也十分之安静,倒是因为晴儿的挨着敏惠坐,她有模有样自己吃饭的样子让老夫人格外欢喜。笑着朝顾廷雯等姊妹道:“你们像晴儿这么大的时候,还要奶妈子跟在后面追着喂饭呢!”
    晴儿立刻抬头,小小的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来,“晴如鱼得水娘亲说,晴儿自己会拿勺子就晴儿自己吃饭了。”
    她就挨着老夫人,老夫人闻得这话,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晴儿的小脑袋,欢喜的同时却幽幽一叹,“真是好孩子。”
    童若瑶夹了晴儿最喜欢的闷烧鸡翅,立刻得到晴儿一个大大的笑脸,殊不知她笑得愈发灿烂,想起她和敏惠的处境,心里就愈发难过。 
    吃到一半,门上的婆子来回,外出的男人们回来了。黄氏匆匆吃了饭就下去张罗,其他人也吃的差不多,接二连三放下碗筷。饭后坐着闲聊一会子,吃了一盏茶,待黄氏风风火火回来,大伙便从千禧堂散出来,各自回房歇息不提。
    童若瑶将吕氏等人送回千禧堂,刚坐下话还没说上两句,香雪进来回说顾廷煊回来了。吕氏便道:“这里没事儿,你先回去。”未了又喃喃自语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吃了饭已经是掌灯时分,家里有客,顾廷煊他们确实回来晚了些。不知为何,心里竟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福福身向众人告退,急急忙忙赶回青松院。
    顾廷煊斜斜半坐半躺在榻上,微微嗑着眼,神色有几分凝重。闻得脚步声,方才睁开眼。有那么一瞬间,童若瑶注意到他眸中复杂的情绪,只是再看去时,却什么也没有了。
    “吃了饭没有?”童若瑶走过去,顺手倒了一杯茶送到顾廷煊手里。
    顾廷煊略作迟疑,接住茶杯吃了一口,突然语出惊人地道:“盐一事有了新的进展。”
    童若瑶心头一顿,这是好事,可顾廷煊的神色,“难道予头又指向了咱们?”
    顾廷煊摇头,矛头并没有指向顾家。这事儿王家在背后也使了不少的力,对方终究安奈不住,或者说有些看清楚了要做替罪羔羊的人,不甘心无缘无故做了替罪羔羊,要为自己搏一回。


114:和离的种种问题、混乱

    翌日一早,顾廷煊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被匆匆赶来的顾炎找了去。小玉拿着东西进来,不免嘀咕道:“大清早的,能有什么事儿?”
    童若瑶深吸一口气,虽然早就怀疑此事与童若绾脱不了干系,可怀疑和确定是两码事。昨儿晚上听顾廷煊细说,现在想起来仍旧无法让心平静下来。
    “先吃饭吧。”从正屋到了隔壁吃饭的饭厅,琢磨着要不要打发人回去说一声,却随即打消了念头,顾廷煊能知道,大嫂蒋蓉华不知道,童老爹在部里当差,虽在吏部,可童若绾毕竟是童家的女孩儿,只怕也已经知道了。
    小玉见童若瑶神情平静,眼神却比平日凝重,不觉提起心,低声问道:“二奶奶怎么了?”
    童若瑶摇摇头,“没事儿,吃了饭先去百寿堂,昨儿敏惠透出那意思是要回去,待会儿早些去老夫人那边瞧瞧。”
    说到敏慧,小玉眼里泛起愤怒,“表姑父如此混账,表小姐一心为他实在不值得。”
    “值不值得全在个人心里,咱们外人如何好说?”
    “表小姐是太弱了才被那样欺负。”
    童若瑶拿起碗筷没说话,敏惠是认命了。如果敏惠有一点而明彩兰那样的想法,也不至于如此。
    饭后去吕氏屋里请安,只见童若瑶一人来,却不见顾廷煊,脸上的笑容不觉淡了几分,童若瑶忙行了礼道:“二爷一早就被九爷找了去,因为时辰太早,恐扰了母亲就没过来。”
    吕氏眉尖蹙着,略带担忧,“他们昨儿天黑了才回来,怎么今儿一早又出门了?”
    童若瑶也却是不知所谓何事,顾廷煊昨儿回来神色凝重,大概也是因为此事或多或少与童若瑶的娘家人有关。也或者,对于这件事顾廷煊没有全部都告诉了童若瑶。
    心脏突突地跳起来,吕氏转而十分歉意地朝方氏道:“廷煊这孩子不懂事,大嫂心里别介意。”
    方氏赔笑道:“不碍事,他事儿多也正常,就是咱们这些闲人每天也有那么一两件事儿,何况他讲家里的生意做得这样打,比一般人忙碌些也是有的。”
    吕氏微微一笑,叫丫头婆子们摆饭,童若瑶吃过了准备在一边服侍,方氏笑道:“侄儿媳妇瞧着精神不太好,还是坐着歇着,又都不是外人。”
    童若瑶得体一笑,摇摇头道:“让舅妈挂心,我没事儿。”
    明彩兰嘻嘻笑道:“表嫂子还是坐下吧,您站着我都有压力了。”
    童若瑶见她们如此说,便去旁边的椅子上坐下。饭桌上,吕氏一个劲儿地劝明彩兰多吃些,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这画面特别熟悉。恍惚觉得,坐在那里的不是明彩兰,而是绣珠 
    饭后,吕氏忽地想起敏惠和晴儿来,“也不知在老夫人那里住的习惯希?总是这样打搅老夫人也不好。”
    童若瑶放下茶杯,神色犹带几分感伤。因为舅妈等人在这里,吕氏和敏惠说话的时候不多,这边住不下她和晴儿又住到老夫人那里去了,对敏惠的事儿并不十分清楚。“原说叫在厢房那边收拾屋子出来,只是那边又住着其他客人,敏惠带着晴儿住过去不方便,老夫人才留了她们在百寿堂住下。”
    方氏忽地叹道:“敏惠这孩子我乍眼看到她还不敢认,小时候就瘦的皮包骨头,这么多年过去,仍旧不长肉似的。”
    小时候敏惠就吃了好些苦头,如今的日子也好过,身心双重折磨,即便大鱼大肉养着,也不可能胖起来。
    吕氏悲戚道:“大嫂也知道她的处境,有那样一个不甚贤惠的后娘,如今”说着哽咽起来,禁不住摸了摸泪。
    方氏认同地点点头,脸上同样露出怜惜的神色来,半晌才问道:“这些年,他们家和妹妹可有来往。”
    吕氏摇头,“自从敏惠后来嫁了人,也彻底断了往来。”
    方氏不禁冷哼一声:“如此作践侄女,他们也没脸上门。”
    既然说到这里,童若瑶心里有那样的想法,也要事先听听吕氏的意见才好,毕竟吕氏是敏惠的姑妈,是敏惠如今唯一能依仗一二的长辈。便把敏惠身上伤,晴儿那些天真却叫人心酸的话说出来。
    屋里气氛顿时笼罩着一层沉重,吕氏眼眶微红泛起泪花儿,方氏也那帕子拭了拭眼角叹道:“没想到她日子过得这样苦!若是三妹九泉之下得知,也不知怎么个伤心难过法。”
    吕氏唉声叹气,童若瑶正欲说话,岂料明彩兰气愤地站起来,委实愤慨道:“如此混账,还怎么过日子,不如和离了算了!”
    童若瑶心头一动,不觉抬头赞赏地看了明彩兰一眼,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绝对不一样。自己说在吕氏未免不会产生抵触,可作为旁人的明彩兰,她说出这话来,吕氏不但不会产生抵触,说不定心里也会动。
    明氏却被明彩兰的话吓得脸色大变,忙拉她坐下,狠狠道:“就不能堵上自己的嘴,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说出这些不计后果的话来?”
    “表嫂别怪罪妹妹,表妹夫确实混账的不像话,敏惠才来上京时,我和范妈妈还赶去他们住的地方瞧了瞧,敏惠和晴儿母女住的屋子,连遮风避雨都不顶用。”
    范妈妈抹了抹脸上的泪迹,“那日奴婢去瞧着,也心酸的紧,何况表姑爷还有吃酒赌钱的恶习,喝醉了还打人。”
    众人都将目光移到吕氏身上,童若瑶和范妈妈都赞成明彩兰的主意,最重要还是两位长辈的点了头才好说。只是,吕氏神色动了动,却只吐出一句话来,“果真和离了,可叫敏惠和晴儿怎么过活?”
    “这有什么?莫非咱们身为女人,没有男人就活不成?”明彩兰仍旧是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
    却深得童若瑶的心,大老爷、三老爷他们已经离世多年,吕氏和郝氏不也带着儿女走过来了?
    方氏瞪了明彩兰一眼,“怎么能一样,她以身为人妇,倘或和离,往后一辈子就守着晴儿过日子么?晴儿是女孩儿,年纪大了要嫁人,可想过晴儿嫁人后,她怎么办?”
    童若瑶忽然想起早些年读过的《女戒》,里面有严:男有再娶之意,女无再适之文。即便和离,作为女人要严守妇道也不适宜再嫁,就因为一句话,不知祸害了多少女人。可现在问题是想要敏惠和离,并没有说要她再嫁,可是和离后敏惠就只能守着晴儿过日子,这到底是好还是坏?童若瑶心里却突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难道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