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126章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26章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手。敏惠在一旁道:“姨妈一整天都在担心表嫂,现在回来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童若瑶见吕氏精神状态甚好,想来铺子和库房被查封还有顾二叔被羁押的消息她是真的不知道,不由松口气。黄氏因为顾二叔的消息心急成那样,吕氏若是知道了,还不定会如何厉害。
    感激朝范妈妈和敏惠一笑,“让你们也跟着担心了,我没事儿,蒋大人那里也得了确切的话。”
    吕氏松口气,拉着童若瑶坐下,问道:“廷煊他们如今身在何处?什么时候能回来?”
    顾廷煊应该还在南边吧,如果此时传开他们回来的消息,只怕是童若瑶定了定神,略略迟疑随即微笑道:“母亲不要担心,等这事儿查清楚了,他们自然就回来了。”
    敏惠忙打圆场,提醒道:“时候不早了,表嫂累了一天,还是先吃饭吧。”
    吕氏见童若瑶面露倦怠,就搁下心里的事儿,让范妈妈通知摆饭。晴儿年纪小,之前已经吃过,这会子乖巧地坐在一边,也不要人陪着,自己玩耍着手里的荷包。
    吃了饭,童若瑶坐着吃了两口茶,吕氏就赶着她回去歇着。吕氏精神状态比昨儿好了很多,晚饭也吃了一整碗米饭。童若瑶略略坐了坐,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还和往常一样,逗了晴儿一会儿才从百寿堂出来。
    连续晴了好几天,故而夜里也特别热,童若瑶翻来覆过头对睡不着,索性起身将窗户打开。仰头望去,漫天星辰不知何时已经完全不见踪影,漆黑的天空如同巨大的黑洞,意图吞噬整个世界,静悄悄的连一丝风也没有,天地万物一片死寂,深深压在心头,顿生凉意。
    也不知站了多入,扑面而来一阵凉意,不多时狂风乍起,吹得树叶“哗哗”作响。那风卷起帘子,也卷起身上单薄的衣摆,凉风吹在肌肤上,忍不住打了激灵。
    一场暴雨如期而至,清早起来,炎热褪去,凉爽的风带来清新的空气,似是将众人心头的浊气也吹散了。
    黄氏夜里吃了药,又出了一身汗,早上起来虽然觉得头昏沉沉的抬不起来,倒比昨儿好多了。一边吃饭一边听珍珠后怕地说昨儿的情况,未了冷笑道:“总算是看清楚了王夫人的为人,也罢,如果咱们家躲过这一劫,王夫人哪儿也别去了。”
    珍珠同仇敌忾地道:“可不是,以前拿咱们的东西,还偏做出不想要的模样来。那些好东西,夫人不给她,她也未必有。”
    黄氏冷笑,那些东西就当是买个教训罢了。复又叹口气,道:“也莫怪王夫人避而不见,我昨儿是急昏了头才病急乱投医,活了这把岁数,也经历了不少事儿,虽然吃了些苦头。可多少人没见过的东西我也见过了,没用过的东西我也用过了,就是一死也无甚要紧。只是连累年纪小的晚辈,我没多少年的活头,他们一辈子还长着呢!”
    珍珠忙安慰道:“二夫人别如此说,二奶奶已经求了蒋家,也得到蒋家的帮忙。奴婢瞧着老夫人的模样,这事儿未必就”
    话没说完,只听得外头有人吼道:“鬼鬼祟祟的干嘛?!”
    珍珠止住话,忙跑去门口着,竟是吴妈妈正拦着后面做粗活的小丫头,只见那小丫头怀里藏着什么东西,被吴妈妈一问吓得忙跪在地上,东西也从怀里露出来,竟然是——黄氏屋里的青瓷圆型古董摆件!
    珍珠顿时气得脸色大变,走向前一个扎扎实实的耳光落在那丫头的脸上,顿时留下一个鲜红的五指印,“下作东西,竟然还私藏主子的东西!这等没脸的事儿,你竟然做得出来!我和二夫人也只昨儿不在家,你就做出这样的事儿来,可见之前多少东西”
    “三夫人怎么来了?”吴妈妈惊愕的声音打断珍珠的话。
    在屋里气得咬牙的黄氏听得这话,才略略收敛的神色。郝氏似是没有察觉那跪在地上的丫头和珍珠,神色淡淡地道:“来看看你们夫人好些没。”
    吴妈妈福福身忙领着郝氏进屋,黄氏从椅子上站起来,也摸不透郝氏怎么突然有心来看自己,互相见了礼,便请她坐下。吴妈妈上了茶,黄氏端着茶杯,细眼端详郝氏的神情。自从三老爷病逝,郝氏守寡便足不出户,与家里诸人渐渐疏远,不是撑场面的时候,必然不会出现。
    今儿,她是面子上的过来瞧瞧,还是另有其事?
    “我没事儿,不过是昨儿受了热,今儿就好多了,多谢弟妹记挂特意来看我。”说着讪讪道,“还让弟妹着了笑话,这有些人啊,好的时候人人巴结,不好的时候人人都想着在伤口上撒把盐。二老爷和廷煊还没死呢,这个家还没散,她们就想着把家里的东西偷拿出来。”
    虽然黄氏也已经抱着豁出去的心态,语态中任旧不由自主地带着无法忽视的凄凉感。此前大老爷出事,因老夫人在世并未分家,同样是一家子都受到牵连,后逢凶化吉。之后从商,生怕惹事都安分守己地做本分的商人,以求保住一家人。
    直到几年前,顾廷煊从海上回来,大夏经历一次政变,顾家沉冤得雪。自此一帆风顺,更是在四年前挂了官商,顾家祥和平静了这几年,突然又再度发生与族中人性命攸关的大事,何况这一次连顾守成也深陷其中
    黄氏头疼的厉害,心里更是烦躁而不安,禁不住扶着额头,闭着眼哪里还顾忌得到郝氏。
    外面珍珠还在训斥偷东西的丫头,那丫头禁不住珍珠的严打拷问,竟然供出其他偷东西的人!
    黄氏闻言气得脸色大变,阵红阵白,浑身发抖,厉声道:“了不得了,这些一个个的没王法的东西,还不去查出来一个个的打死!”
    吴妈妈瞧着忙出去叫珍珠将那丫头关进柴房,这一闹腾,院子里早已围满了人,有些心虚悄悄儿走了,有些没做过什么事儿的虽留在原地,却唬得脸色煞白,不敢说话。
    那个丫头已经被珍珠打的嘴角渗出血来,衣裳凌乱不堪,不住地磕头求珍珠和黄氏饶了她,珍珠哪管得了这些,不住地拳打脚踢,幸而吴妈妈及时出来,拦住珍珠又叫其他婆子将那丫头拖走,富贵堂的院子这才安静下来。
    郝氏如坐针毡,心里原盘算的事儿被这样一搅合,哪里还能说?只用眼角余光端详黄氏的脸色,略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恰好珍珠从外面进来,听得郝氏的话,冷声道:“三夫人心慈故而对那些没心肝的好,也不想想,平日里好吃好穿的养着她们,本不指望她们能有多大的用处,却不想做贼倒做得好!”
    吴妈妈见黄氏脸色不善,忙低声制止珍珠,“姑娘就少说两句吧,夫人身上本就不妥,还说这些气话。那些不要脸的下作东西,咱们把夫人的东西追回来,找牙婆子买了去就罢了,何苦出手打她们,还累着姑娘。”
    珍珠冷哼一声,只听得黄氏凄凉一笑,叹道:“罢了,就照吴妈妈说的办吧,倘或东西追回来了,就好好儿打发她们走,以后别想再回来。如果故意隐瞒不拿出的,现在咱们家还没获罪,就送去衙门,叫衙门里的官老爷定罪发落!”
    吴妈妈劝了珍珠,听黄氏如此说又过来劝黄氏,一时之间好像忘了郝氏还在这里。郝氏坐也不是,走也不是,正为难着,黄氏突然开口朝她道:“弟妹也要叫信得过的好好守着屋里的东西,别叫那些没王法的偷了。”
    郝氏只点点头,不管心里如何沸腾慌乱,神色任旧平列的好似刚才发生的一切,黃氏和珍珠说的那些话,都不存在一般。
    黄氏恹恹的,叫珍珠重新给她整理的妆容,勉强打起精神去老夫人处例行请安问候,郝氏同行,一路上皆沉默不语,黄氏也无心应酬,一路走来只闻脚步声。
    昨儿一场暴雨,此刻虽放晴,太阳也冒出大红脸,古板路上任旧一片濡湿却被雨水冲刷的十分干净。偶然遇见打扫的下人,也都窃窃私语,看见她们一行人才匆忙分散。
    黄氏瞧着,心愈发凄凉,加上屋里发生的事儿,只想到一句——树倒猕猴散的俗语。明明六月天,那阳光照在身上却无暖意,就连风也冷的彻骨。
    和昨儿一样,老夫人的千禧堂沉静透着凝重,吕氏没有来,老夫人也打发人过去让黄氏歇着,黄氏却还是来了。崔氏和顾廷礼略比黄氏早一步到,童若瑶最先过来,见黄氏和郝氏同行,心里多少有些讶异。
    顾廷雯、顾廷茜等姐妹,来了之后就被老夫人打发回去,叫各自待在屋里不许随处乱走。故而,黄氏和郝氏到的时候,老夫人屋里就只有顾廷之的夫妇和始终不敢抬头的顾廷礼。
    “不是叫你歇着,跑来做什么?”老夫人略显责怪地道。
    黄氏让珍珠和吴妈妈一左一右扶着,欠欠身,道:“已经无碍,早起屋里发生了点儿事儿,故而耽搁了。”
    老夫人忙叫她坐下说话,略说几句安慰的话,才道:“方才和若瑶说起,如今家里是有些乱,第一要紧的是门户。一向是你管着外面那些人,哪些是信得过的,你心里也有数。派他们轮换着守着进进出出的几处门。这些天别轻易叫外面的人进来,里头的也别随随便便出去。” 
    “还是老夫人和侄儿媳妇顾虑的周全,是该门户看紧了,今儿早上儿媳屋里就发生偷东西的事儿”尚且没说完,见老夫人目光一寒,黄氏忙改了口道,“也是儿媳平日里纵容了她们,才养了这起没脸的人。已经叫得力的去查了,老夫人无须担忧。”
    老夫人厉声道:“这样的人是不该轻饶了!”
    大伙皆被老夫人渗透出寒意的话唬得愣住,就连郝氏也不由得抬头看着老夫人,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徒然大变。黄氏的脸色比方才还苍白许多,惊慌地瞪圆了眼睛,不由自主地道:“吴家犯事皆因下人而起”
    童若瑶不明白黄氏为何说出这话来,可瞧着大伙的神色,也猜着意思是下人们犯了事儿拖累主子。恰好香珠给童若瑶续茶,见童若瑶迷茫,才低声解释黄氏说的吴家,“铺子里的伙计私自贩卖盐,连累吴氏满门,男人流放,女人充为官奴。”香珠虽是说给童若瑶听,可屋里无人说话,她声音底浅,大家也都听得同童若瑶一样清楚明白。
    所谓官奴那是永远翻不了身的,一辈子为奴为婢。而这些官奴,身份尚且比不上一般的奴婢,即便死了也无人过问。
    盐为朝廷管辖品,其售价是有些偏高,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机械,所有一切皆靠人工制造,供不应求虽不至于,却也属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东西。朝廷命官自有朝廷按需求发放,平民百姓只能去制盐司购买。而且都是海盐,海边偏又不太平,偶然遇上供不应求的时候,盐的价格也会相对提高。所以,从来不缺心存侥幸者冒死涉险。
    如果,顾家的铺子里也出现这样心存侥幸者
    之前便出了盐一事,顾廷煊应该已经有了防范。童若瑶脑海里如此想,心却不可抑制地“碰碰”直跳,不由自己地道:“不会的!”
    她们能想到这一层,顾廷煊自然也能想到,生意人从来都是精明的。
    众人的目光落到童若瑶身上,见她也惊慌失措起来,盘在各自心头的不安随之扩大。自从消息传来,最镇定的一个便是童若瑶,连她都如此,可见情况非常不妙。
    屋里的气氛比昨儿更为凝重,即便太阳从窗格子照进来,也无法将各自心头逐渐扩大的不安、惊慌抹去,慢慢转为绝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