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第12章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2章

小说: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卖了还是闲置着,倘或卖就出高价钱买下,倘或闲置就找个借口租下来。

    “我是老了,横竖没几年活头,倒是与你们却有益。荣哥儿如今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有为的年纪,又读过几年书,认得几个字。家里如今也不缺他每月那点儿钱,不如就叫他回来继续读书,一两年倘或考了秀才。童家念着咱们家这份情,到时咱们去求童老爹提点一二,童老爷未必不应,往后中举,与你们与他可不是大好的好处?”

    他大儿子听了,忙道:“到底是您老有见识,儿子竟没想到这一层上来。”

    李长老吐出一口烟雾,优哉游哉地笑道:“你们是该好好儿想想以后,虽咱们家的日子在这地段算是好的,可到底不能与城里那些人相比。”

    他大儿子听了直点头,转身出去找他媳妇去了。

    经过两三天的忙碌,东西倒也收捡的七七八八,而童若瑶绣的屏风也恰好到了收尾。用剪刀剪下线头,不禁长长深吸一口气,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对话。

    “住了好些年,到底不舍,以后指不定哪天又搬回来了呢!”

    “这话也对,屋子空着反而要霉坏了,我们家虽是这两年才盖的房子,可紧接着又添了些人口,如今倒显得拥挤。眼看着又要娶媳妇了,倘或新盖,也需要些时日,与老头子商议了,就想着这里坐北朝南不错”

    这妇人倒也会说话,接着又道:“就怕周婶子不答应,才叫我先来问问。”

    周氏感触地打量着空落落的屋子,暂且不常用的已经收捡起来,让原本窄小的屋子看起来好像变大了。此番去上京,不知要花多少钱,周氏和童若瑶原就商议着估计要把房子卖掉,可又怕日后没有去处。

    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童若瑶提议租出去,周氏担心这地方只怕没人来租,何况租来也无用。没想到,今儿李长老的大媳妇就来了。

    心里倒也明白几分,可如今的情况,也由不得人了。

    周氏微笑道:“他婶子也说得对,屋子空着反而无益,没有人气早晚要坏掉。”

    这妇人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喜道:“既然周婶子答应了,我这会子就叫我那口子来,只劳烦童家哥儿写个字据。”

    这院子最终以每年十两银子的价格租给了李长老,李长老现付了三十两银子,说多出二十两是抵押金,以后童家收回院子,再把抵押金还给他。

    以童若瑶对这个世界物价的认知,三十两银子确实是个不小的数额,特别是对于乡下人家来说。不过,李长老家有田有地,二儿子又做了些小买卖,三十两银子倒是拿得出来。

    村里人听说此事后,只猜测童家往后定是要回来的,因为如此,临行的头两天来道别的人不少。车马这些那王乡绅派了他家的管家来协助,说是感谢童老爹出面,他小儿子如今拜在一位不错的老先生门下。

    有了一位颇有见识的老管家,诸事进行的非常顺利。一转眼便到了启程的日子,童家三口人天不见亮就起来了,童若远忙着外面装行李的事儿,童若瑶在里面和周氏一起,将那些不会带走的东西收捡起来。

    最后看一眼这个住了十来年的房间,童若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只觉得脚边热乎乎的,低头一瞧,竟是小黑子摇着尾巴。

    这些天忙的似乎都快把小黑给忘记了,童若瑶一边摸着小黑的脑袋,一边抬头希夷地看着周氏:“把它也带去?”

    周氏蹙眉,连小黑也眼巴巴地盯着周氏,就怕她不同意似地。到底还是心软,颇为无奈地笑道:“难道出嫁,你也要带着它?”

    这主意不错,童若瑶两眼放光。

    “你呀,到了上京可再不能这样,女孩儿也该有点女孩儿的体统。整日里带着一条狗,走出去岂不叫人家笑话”

    长篇大论被外面的吵闹声打断,童若瑶松了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跟着周氏出门。

    原来是王乡绅家的管家带着两个家丁来了,说是王乡绅有东西要他们带去给他小儿子,就跟着童家人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

    童若瑶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些人也真会钻空子,不过话说的这样好听,不同意也过不去。好歹人家也是怕他们孤儿寡母的在路上出意外,到底也是一片好心。

    童若远仔细看了看这两位家丁,瞧着面相老实憨厚,才点了头。不多时,李长老又带着他们一家来送行,待到要出门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几乎都来了,那阵仗真有些叫人受宠若惊。

    在人们道别祝福声中,三辆马车使出童家小院,前面一车拖着家当,看着东西很多,不过是些日常用的。此番到了上京,花钱的地方多,能带走的基本都带了。中间便是童若瑶和周氏乘坐的马车,由童若远驾车,后面是王乡绅带给他小儿子的东西。

    一行五人,迎着红火的朝霞,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里,童若瑶算着路程,坐三四天的马车,然后坐四五天的船,便能到上京。

    上京,富贵与权贵的象征之地,是她如今所处的这个国家的心脏。心情有些雀跃,李家村的日子是祥和而安定的,到了上京呢?伴随着雀跃,童若瑶也有一点儿忐忑。

    扭头看了看周氏,正好迎上周氏微笑的脸庞,心里那些感觉渐渐消失,在这个世界,她有关爱自己的家人,他们始终会站在她的身边。

    “娘,您还记得上京是什么模样吗?”无聊的旅途总该找些话说,虽然这个头开的有些不好,然而,很多都必须要面对。

    周氏没有什么反应,脸上的笑容也丝毫没有变化,语气缓慢而轻柔,笑道:“女人不常出门,外面如何到底知道的也不真切”渐渐的话题转移到上京童家,说起老太太和童家其他姊妹,以及大家族里头的规矩等等。

    童若瑶对上京童家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童二叔有三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儿,堂哥童若晨比大哥童若远小两岁,三个女儿当中,最大的如今十七岁,已经出阁,是姨娘所生。女孩排行第二和第三的年纪差不多,也才十五六岁。其中闺名童若秋是童二叔正房夫人张氏所生,闺名童若绾的是姨娘所生。

    因十来年没有来往,童二叔还有没有其他孩子如今周氏也不知道。不过,周氏倒也没提到童家的其他亲戚,可见童家在上京也是势单力薄的。

    ------题外话------

    提前祝亲亲们新年吉祥!谢谢大家的支持!



018:意外

   一路上倒也没发生什么事儿,如今是春天,正是野花齐放的季节,沿途的景致非常漂亮。没有污染的空气沁人心脾,青山绿水,坐落在山下的小村庄,似乎每一处都是大师挥笔而成的完美杰作。

    等上了船,童若瑶才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健康的身体居然会晕船!好在不算厉害,只是有些头晕胸闷,想吐又吐不出。

    周氏和童若远都非常担心,到了能靠岸的地方,还专门找了大夫上船诊断,开了一剂药方子。闻着那浓烈的中药味儿,童若瑶第一次怀念起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坐火车,最多两三天就能到,这样走却要走上十来天。

    “不如,咱们歇歇再走?”周氏见童若瑶脸色苍白的有些吓人,忧心忡忡地道。

    童若远看了看躺在木板床上的小妹,点头之际听到童若瑶说道:“我没事儿,反正还有两三天便能到了。”

    周氏板着面孔道:“这样下去,还没到上京,你已经起不来了。”

    雇佣的这条船不大,船上设了三个独立船舱,大概是船身年久失修,童若瑶总觉得摇晃的厉害。只是价格便宜,现在的情况,也由不得他们雇佣更好的船,何况,耽搁一日就得多付一天的钱。

    童若瑶坚持道:“我真的没事儿,叫船家开船。”

    为了表明自己没有说谎,童若瑶还站起来走了两步,不过,这一走就走出问题,只觉得胃里排山倒海,哗啦啦吐了个干净。

    这情况让周氏和童若远更加坚定了要歇息一两日再走的决定,可他们没有想到,童若瑶吐了之后,反而好了很多。不过凭童若瑶如何说,他们都不同意继续走,少不得停靠了一夜,隔天一早再度出发。

    往后童若瑶真的不晕船了,还能站在甲板上去看风景,河面很宽,两边是巍峨耸立的奇峰异石,清澈的水面起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等太阳出来的时候,薄雾散去,波光粼粼的水面晃得人睁不开眼。

    意外就发生在这天午后,当时童若瑶正和周氏在船舱里做针线,突然觉得船身摇晃的格外厉害,桌上茶杯等物滚在木板上,周氏坐在椅子上,都差点儿顺着摔下去。

    童若瑶连忙抓住船棂子,一手拉住周氏,外面童若远跌跌撞撞地跑来,道:“船身左侧进水,你们抓稳了别动,我去找船家。”

    这条船果然有问题,童若瑶忙道:“先看看这周围有没有能靠岸的地方,实在不行,就把船上笨重的东西丢了。”

    周氏一听,情急道:“丢不得!”

    是啊,带去的都是要用的,如果丢了就要重新置办,可现在情况不同。上午童若瑶才看了地形,两边都是高山,这地方就像一个峡谷。

    童若远扭头看了看周围,给了一个要童若瑶照顾周氏眼神,就忙忙地朝前面跑去。恰好,船身又摇晃了一下,倾斜的更加厉害了。

    周氏吓得脸色都白了,只见童若瑶紧紧抿着嘴唇,用力地把她往上面拖,嗓音镇定,“娘,你抓着别动,我出去帮忙,咱们如今先不管东西了,船上七个人的命更要紧。”

    周氏慌忙地点点头,又拽着童若瑶急急道:“你一个姑娘家,能帮上什么?”

    童若瑶会游泳,只是自从来了这个世界后,她一直没有机会下水,也不知道还行不行。可现在,她必须出去看,不管发生了什么,呆在这里她会受不了。

    周氏知道阻止不了,这个女儿虽然乖巧听话也懂事,却也有自己的主见。此刻见她神态镇定,心里略安,双手牢牢抓住方才童若瑶抓的地方,朝她点点头,让她放心去。直到女儿的跌跌撞撞的背影消失,周氏才发现,作为母亲这个时候该去保护孩子,可自己却需要孩子来保护。

    是从女儿七八岁就开了的,那个时候自己身体不好,女儿用板凳垫着才能站在炉灶前做饭。

    外面四人早就慌乱一团,童若瑶出来的时候,船家已经下水去查看,船上另一人摆着船桨,童若远带着两个家丁正在甲板上,将套住货物的绳子解开。因为船身倾斜的厉害,那绳子套得又牢固,所以进行的非常缓慢。

    虽是春天,水面上吹来的风依旧有些寒冷之意,可几个人却已经满头大汗。

    这样下去压根就不成,童若瑶又仔细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只见峡谷中有一处浅滩,在后面左边,还好不算远,便忙说给船家听。

    大伙一致同意先过去,船家便喊那两个家丁过去帮着撑船,这边童若瑶站得地方已经开始进水,脚下湿漉漉的,又忙找来船上的木盆,把水舀出去。

    甲板上,童若远一人也解不开那些牢固的绳子,加上船身还没有完全下沉,现在还能动,便划过来抢了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