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国师贾敬 >

第55章

红楼国师贾敬-第55章

小说: 红楼国师贾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条,刚当上妃子的时候或许还有这种想法,死同穴嘛,但是现在都是太后了,咱还是各过各的吧。第二条老太太又嫌一个人太孤单了,因此表示要跟儿子埋在一起。

    所以皇帝的陵寝又要再扩一些,不过这并不妨碍皇帝先拉着贾敬来选一块好地方。

    贾敬举着火把,两人进了目前还是个大土坑的墓穴,后面不远处跟着戴公公,再往后就是一队侍卫了。虽然国师爷的打雷功夫天下无敌,但是侍卫还是的跟着主子的。

    皇帝手上拿着份图纸,一边看一边说:“这里是大殿,后面就是寝宫了。”皇帝指着一处看着像是通道的地方,“戴公公就放在这儿了。”

    后面跟着的戴公公脸上一喜,急忙下跪磕了个头,“谢皇上恩典。”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贾敬道:“朕知道国师已是仙人,因此也不敢奢望太多,因此……”皇帝叹了口气又想说什么,就听见外面一阵跑步声,接着就传来老二的声音:“陛下,茜香国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韩京希亲投的雷,╭(╯3╰)╮

 第61章 六十一

    要说反这个字用的其实不很确切。

    茜香国在大陆的东南方向,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与大青朝并无从属关系;只是见到大青朝地大物博,时常拿些物品来交换。又因为茜香国四面临海,时常遭受暴风雨袭击;还有海盗骚扰,因此年年都会向大青进些贡品,以换得庇佑。

    皇帝一听这话着急了;茜香国的女国王去年还进了不少特产如香料染料和手帕等物;怎么这悄无声息的就反了;当下他也顾不得许多,急急忙忙回宫,又招了大臣来议事。

    贾敬跟贾珍都在御书房里;他俩一个是国师,什么事都能插一杠子,一个是监正,如果皇帝最后决定要派兵的话,发兵日期是由他决定的。当然贾珍干不了这么高级的事情,因此他安安静静站在贾敬身边,比他爹略靠后半个身位。

    老二还管着兵部,因此这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是他先看了。处理这事他在行,一次一边差人去请六部和内阁相关大臣,一边亲自去皇陵请皇帝回来。

    等到人来齐了,老二拿着奏折又说了一遍,“淮海总督来报,茜香国共五万人来犯,已占领两座城池,总督守着都城,请求支援。”

    说完,他将奏折递给了皇帝。

    就不说六皇子当皇帝才多久了,也没受过什么训练,心里想着父皇原先是怎么处理的,但是情急之下,脑子一片空白。因此他坐在龙椅之上有些紧张,又不好向大臣救急,因此眼神偷偷瞄向贾敬,国师,怎么办。

    当然跟贾敬在一起相处久了,皇帝脸上还是很平静的,没让大臣们看出什么破绽。

    贾敬眼神扫扫堂上站着的众位大臣,皇帝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众位爱卿,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啊?”声音平静中带点询问,好像是种考验一般。

    这下皇帝想起来了,早先父皇也是这么处理的,先问问朝臣的意见,之后挑挑拣拣做个总结,似乎也不是很难。

    老二率先出列了,道:“臣请出战!”

    皇帝点点头夸奖了一句好,又看着堂下数人。

    户部尚书道:“回禀陛下,国库空虚,怕不足以支持打仗,不如议和……”这话他说得也不是很自信。

    “哼!”嘲笑他的还不止一人。

    “我泱泱大国,怎可与向那弹丸之地服软!”说话的是南安郡王。

    “我朝常备官兵五十万人,怎可不站而降!”这是兵部尚书。

    工部尚书也出列道:“陛下,军器准备充足!”

    皇帝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时户部尚书又道:“国库空虚,现余银钱一千四百万两,秋粮未到,已无多少余粮。”

    丞相咳了一声,想做总结性发言,谁知刚咳完清了嗓子,吸引了众人注意,贾敬开口了,“陛下,茜香国不足为惧,我大清必胜!”国师么,这个时候不说话什么时候说。

    皇帝松了口气,其他几部的尚书等人脸上也看着轻松了一些,国师发话就好,想起他的终极必杀——打雷,或许国师一人就能搞定?

    李大人被噎住了,他也是主战派,可是被贾敬这么先一开口,他要是赞同的话显得贾敬很是高明,他要是不赞同……明明就是主战派,明明就能打胜仗,为什么不赞同。因此李大人的声音有些蔫蔫的,“陛下,臣也认为应该出战。茜香国仅派出官兵五万,我军可速战速决,再者现在又是夏天,粮草军需等物需要不多。”

    皇帝点头,道:“既如此,那就出战!至于这大将军……”

    老二和南安郡王同时出列,道:“臣愿领兵出战!”

    还有兵部的几个将军稍微一步,也出列请战。没听方才国师说了么,必胜啊。

    说实话,皇帝中意的是两个自家人,二哥有经验,可是年纪稍微大了一些,至于南安郡王,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确实比二哥年轻许多,但是只在京中练兵,并无实战经验。

    皇帝想了一想,道:“户部准备粮草,兵部安排十万官兵出战,工部准备军器。大将军明日早朝宣布。”

    众人散去,皇帝又留了贾敬下来。

    李大人临走前很是不甘的回头看了一眼,灵机一动道:“国师知晓天机,为弘扬我国威,想必是要随军出战的吧?”听到这话,前面的几位大人都不动了,回头一起齐刷刷的看着贾敬。

    贾敬还没说话,皇帝先急了,狠狠瞪了李大人一眼,不过没等他训斥出声,贾敬便道:“陛下,臣愿往!”

    李大人总算出了口气,扭头走了。

    要说李大人和贾敬有那么点不对付,起因其实很简单。一开始是李大人为了自己在太医院的至交好友去小小的找贾敬麻烦,谁料被贾敬卖了虽然很有效果但是售价奇高的丹药。再往后就是贾敬的孙子预订了李大人屁股底下的位置,这谁能开心啊。所以李大人一直致力于找贾敬麻烦,至于成功率么,看李大人这么郁闷就知道没成功几次了。

    皇帝不等人走完,便道:“国师如何能去。”

    “陛下莫急。”贾敬安慰道:“臣算出此战必胜。”犹豫一下他又说:“陛下不如亲征,也可显陛下英姿谋略不凡。”

    皇帝犹豫,谁心中没个英雄梦呢。皇帝小时候也是梦想过做个大将军,开拓疆土,斩杀仇敌。后来碍于身子不好,连骑马都不能超过一刻钟,这个梦才烟消云散了。

    贾敬见到皇帝明显的陷入对往日的思绪中,又从袖口拿出个小盒子,这会可是真正的袖里乾坤了,从他上回被封了国师开始,他袖子里那个原本用布缝的小兜兜,里面不知不觉已经放了先后好几百瓶丹药,三万多现银,还有他自己私房铺子的地契,林如海给的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等等等等。

    “陛下。”贾敬唤回皇帝的注意,道:“这是臣家里的银子,还有上回陛下赐下的荣府部分家产,臣卖丹药所得的银子共两百万两。”贾敬算了算,参照上回北静王家里一半家产不到一百万两来说,他这银子也算合理范围。

    皇帝感动的都快哭了,这还没完,贾敬又道:“臣知晓一古方,上面写着辟谷丹和续骨生肌膏的炼法,臣一会儿回去就开炉炼丹。陛下放心,粮草伤病都不是问题,此战必胜!”

    得国师者得天下么,皇帝觉得在国师面前哭出来有点丢人,因此只拍了拍他肩膀便掩面离开了。

    贾敬满意的回府了,晚上召集了一个儿子两个孙子道:“收拾东西,过两日随我出战。”十万人打五万人,不胜就见鬼了,这可是攒军功的好机会。

    不止是他这么想,消息一传开,家里但凡走武官路线的都眼巴巴的盯着从军的名额呢,尤其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皇帝说要御驾亲征。朝臣们阻止归阻止,心中也都打起了小算盘。

    什么时候皇帝会御驾亲征,一是胜局已定,皇帝去赚军功了,二来就是刚开国的那几年。现在明显不是第二条么,而且据说李大人已经问好了,国师也去,这就更安全了。到时候雷一打,雨一下,妥妥的功劳到手。

    皇帝打算御驾亲征,安排了丞相和六部尚书共同处理朝政,皇后快临盆了,交给他亲娘太后看着也放心。

    早朝上一顿乱吵,最后皇帝拍板定案,自己当了大将军,二哥和南安郡王都是副使,国师监军,钦天监监正随军,贾敬家里两个孙子长见识,一起打仗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花花花花花花花亲扔了火箭炮又扔雷,作者表示很*~~么么哒

    另外今天开一天会,于是短小精干了……

 第62章 六十二

    前面说过茜香国跟大青国中间隔了茫茫大海,坐船也得二十来天才到。当然;这很有可能是茜香国地处偏僻;物产不多;造不了大船的缘故。根据往年来往通商和朝拜的经验;茜香国人口也就四十万左右的样子,因此这五万兵力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了。

    军队已经从京城出发了,在路上行进了三天,因为是赶着去打仗;所以一路都是急行军,要不是吃了贾敬的丹药;纵是皇帝天天只坐在銮驾上被拉着前行,骨头都要散架了。

    这天晚上,安营扎寨之后,几人坐在帅营,听兵部侍郎仔细分析战报。

    说实话,五万兵力真心不算什么,因此懂行的几人在朝上也没做太多纠缠,先发兵了再说,剩下的事情路上都能搞定。皇帝御驾亲征,国师一家老小都跟着,这摆明了是去抢战功了。和平了这么多年,能有这功劳不容易。

    不过还是要搞明白茜香国为何来犯。

    架子上挂着大青国的地图,茜香国在东南角快要出了地图的地方,因为没人去过,只根据推测和史书,拿了个不大不小的圆圈代替。

    兵部侍郎手里拿着跟树棍,指着代表茜香国的圆圈道:“陛下,茜香国与我朝实力悬殊,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必不敢来犯,因此臣推测他们必是糟了不能抵抗的天灾了。”

    皇帝点头,觉得兵部侍郎说的很有道理。“不对,要照爱卿这种说法,茜香国进犯必是有所图,如何……”皇帝当了这一年多的皇帝,每日耳濡目染,已经逐渐向合格的皇帝靠拢了,因此心中觉得这说法大大的不妥。

    皇帝沉思,没人敢出声,等到皇帝理清思绪,又道:“大军上路已有三天,战报送达又是三日前,从东南之地快马加鞭送战报过来又是两三日。要是茜香国遇了天灾,这几日已经够他们掠夺物资,再返回大海了。”

    皇帝左右看看,两个监军默不作声,侍郎头顶冒汗,眼睛时不时的斜看向贾敬。

    跟国师有什么关系呢?

    贾敬见所有人都在看他,不紧不慢的将袖口整理一番,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陛下,臣夜观天象,这几日海上风浪甚大,出不得海,所以臣认为他们掠夺城池是为了短暂休养,只要我等加紧赶路,必能在风浪平息之前将人截住。”这风浪头几日还能说是天注定,后来就是贾敬努力的成果了,儿子孙子都带出来了,总不能让茜香国再逃回去。还有求上门的几个关系,都做到国师了,如何能让人失望而归呢?

    侍郎这才松了口气,趁着皇帝不注意的时候擦了擦已经流到眼睛里的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