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国师贾敬 >

第38章

红楼国师贾敬-第38章

小说: 红楼国师贾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敬每日进宫,贾珍就不用了,虽然托他爹的福,他成了个官儿,但是这种官也就是能给老皇帝上一回香的命,所以他去了一天,第二天就歇在家里了。

    在外人眼里,他跟贾蓉父子两个一个不学无术,一个纨绔子弟,或者两个交换一下也成。钦天监除他之外的二十九口人都没去通知他该上班了,不过钦天监原本的监正虽然被降成了副职,但是吏部尚书和贾敬都分别在私底下小小的补偿了一下,甚至新皇帝也赐给了他一块玉如意。于是被降成监副的原监正,依旧很开心的辅佐着基本不怎么出现的监正,偶尔还借着择吉的名义去拜访下监正的父亲大人。

    贾珍现在住在荣恩公府里,当然大门外的牌子暂时还是荣恩伯府,因为现在这块牌子是先皇亲笔手书的,二来新帝也说要亲自写一块匾,不过要等到先帝起灵之后了。

    荣恩公府的下人是李顺亲自□□的,贾珍又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什么都不用操心。但是人一清闲,他就想起了他的宁国府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啊,还有那天跟他们失散的贾蔷,虽然贾珍有的时候挺不喜欢他的,但是那毕竟是他爷爷的弟弟留下的唯一后人了!贾珍郁闷了,每晚上等到贾敬回来就到他面前晃来晃去。

    因为上次下手有点狠,老皇帝似乎支离破碎了,贾敬这两天都没再电击尸体,老皇帝安生了,几位皇子也就松了口气,因此贾敬回来的越来越早了。于是贾敬也发现了贾珍的变化,这是又有求于他了。

    贾敬想了一想,说:“今年国丧,不能给你娶媳妇。”

    贾珍摇了摇头。

    “蓉儿也不行。”

    “父亲,宁国府还在别人手里呢……”

    “你那么着急干嘛。”贾敬一说到这个,也来了精神。“那天老太太进来磕头,你看见了没?”

    贾珍点头,远远的看了一眼,“还有她的大儿子和儿媳。”现在贾珍连叔叔婶婶都不叫了。

    “那不就成了。”贾敬道,“他们既然见了我们两父子出息了,回去必定比我们心急,你耐住性子再熬两天。”

    贾珍本就是个直脾气,那里能经得住劝,他挤了两滴眼泪下来,说:“父亲,儿子心中日日夜夜都像有火在烧,儿子忘不了当日焦大血溅当场的样子,忘不了儿子只着一身常服就被赶出家门的场面,父亲,蔷儿到今天都没找到啊!”

    贾敬拍了他的头一下,说:“你放心。这两天还在大赦天下,流放以下的罪都免了,我前天还听了一耳朵,刑部还在核实人名。现在去教训了他们,万一被他们钻了空子呢?不过说到焦大,为父倒是有个好主意。”

    过了两天又是朝会,贾敬虽然什么官职都没有,但是架不住他是现存唯一活着的一等公,已经是非皇家宗室所能得到的最高爵位了,于是贾敬上朝了。

    御史觉得这个似乎不太合适,前面封爵的都是先有官职,然后才封的爵位,贾敬这是独一份的,朝廷虽然对何种官职的人可以上朝做了详细规定,但是对贾敬这种情况,还真不好说。

    但是御史想了一整个晚上,决定还是作罢。他可是听说了贾敬的凶残名声,据说他把整个能上朝的一百来号人都拿雷劈了。身为一个御史,要是被雷劈了,可真不是个好名声。

    朝会上还是讨论先帝的安葬问题,自古以来都是这么办的,没新意的很。正当传旨太监要喊退朝的时候,贾敬出列了。

    “陛下。”贾敬拱手,又说:“臣家里有一忠仆,听说先皇龙御归天之后,心情悲痛,不出几日便撞柱而死,也跟着去了。臣观他命中带煞,能镇邪护院,死的时辰又是个无比正气的时候,因此恳请陛下能让他随葬,以保我国运昌隆,万世不衰。”

    太会说话了,这理由,谁能说不。皇帝欣慰极了,问了问焦大并无子孙,思索片刻道:“荣恩公说的在理,只是先皇陪葬之人……既然如此,便赏他个恩骑尉吧。这等忠仆,可要好好表彰一番。”

    又赏爵位了,虽然恩骑尉已经是最末一等的爵位了,俸银还没有些人家主子跟前得宠的仆人多。但是算算自从六皇子当上皇帝,贾敬进了一等公,原本宁国公传下来的爵位没降就袭给他孙子了,还有贾珍,得了个五品的钦天监监正,关键问题是他什么都不会啊,他连二十四节气歌都背不出来啊。

    现在连仆人都是恩骑尉了,这日子过的太艰难了。

    贾敬讨了皇帝的旨意,回家给贾珍看了,贾珍点头暂时满意,下来就是去荣国府耀武扬威一番了。贾敬想想这种场面他就不去了,便托戴公公找了几个传旨的太监,在宫里派了几个侍卫,一大帮子人跟着贾珍去宁国府了。

    先皇葬礼的劳累程度可以说是惨无人道的,这才十几天出头,几位皇子就硬生生被累瘦了好大一圈,新皇因为要处理国事,确保葬礼过后一切正常,因此稍微能强一点,只瘦了一小圈。

    贾敬灵感一现,跟皇帝商量之后,回去拿老山参合并枸杞等物炼了补气养身丸,每天站在皇宫门口,给进来奔丧的官员发一粒。别说,这个还挺受欢迎,跟上一次的守岁丹一样,有些人领了不吃,或者隔天吃一粒,剩下的打算赞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攒,还真坏事了。那个肚子无比之大的北静王晕倒在皇宫里了。

    北静王可以算是现存宗室里辈分最大的一个了,剩下三个郡王都已经是跟皇帝一辈的人了。北静王倒在了给皇帝上香的过程中,香点着之后三鞠躬,北静王的头第二次低下去就再没能抬起来,咚的一声撞到了供桌上。

    陪在灵堂的几位皇子一愣,忠顺王急匆匆的喊,“找太医去!”北静王是最支持他的一个,可不能出问题了。

    二皇子随口开口,“通知陛下。”

    五皇子和七皇子对视一眼,不是很确定的说:“要么把荣恩公也找来?”

    太医是最先到的,这两天大家都累的小毛病不断,因此太医院也取消轮值了,所有的太医都进宫待命。接下来是皇帝,他就在御书房,离这里不过十几丈,贾敬因为站在皇宫门口给自己发展潜在客户,距离远了些,因此来得最晚。

    贾敬进屋的时候太医已经号完脉了,跪在地上小声说:“王爷不太好了,请陛下赎罪。”

    见到贾敬进来,新帝依旧很是欣喜,招手就让他过来看看。

    贾敬号完脉,同样也摇了摇头。太医松了口气,这个荣恩公,不仅抢钦天监的生意,抢太医院的生意也是二话不说,难得还有他治不了的病。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这两天比较忙,于是短小君了……

 第43章 四十三

    贾珍一下就怒了;不过及时想起了他爹交待他的话;“这吵架吧,你不能跟着她的思路走,你得把她引到自己的路上;引到你占优的路上。”

    贾珍站在高处;眼睛一斜说:“老太太。”这三个字咬的分外的重,他又晃晃手里的圣旨;“焦大已经有了爵位。”再冷笑一声添把火;“老太太可知逼死有爵位之人是何罪?”

    “他死的时候没爵位!”老太太急忙反驳道。

    “这么说老太太是承认把他逼死了,这逼死隔壁府上的奴才,就是老太太的教养?”看着贾母的脸色由白转红,贾珍不由得在心里给他爹点了个赞。

    贾母深吸两口气;说:“我是你长辈,又是一品诰命,你就不怕我进宫告你一本!”

    从鼻腔里发出个哼,“我算算,刚好在五服里呢。”随即他又正色道:“我爹是超品的一等国公。”

    贾母的思维已经被带歪了,她想了半天道:“我儿子是三等候。”

    旁边已经有太监开始笑了。

    贾珍飞快接道:“我儿子才十三岁。”他见贾母的脸已经有由红转青的趋势,便想这次差不多了,可不敢一次就把老太太气出个好歹来。于是他做了总结性发言,“本官事务繁忙,一会还要赶着去见国公爷,老太太有这等闲工夫还是抓紧时间将焦大的尸首找回来吧,这可是要陪着先帝一起下葬的,没几天了。”

    “我知道老太太家大业大,家族事务众多忙不过来,因此特地请圣上赐下一名侍卫,督促老太太早日找回尸首。”贾珍指了指旁边上前一步的侍卫,“就麻烦你了。”

    贾珍又大摇大摆走下正堂,不过没两步就回头道:“老太太腿脚麻利些。本官今日住在荣恩公府,已向陛下请旨将宁国府暂封。老太太要是不快点,可就出不来了。”说完,贾珍大笑两声,离开了。

    这边贾珍撒了气,舒舒服服的回荣恩公府了,那边北静王才被抬出宫没一个时辰,北静王的三个儿子就闹着进宫了。

    北静王晕的突然,虽然经贾敬施针后暂时死不了了,但是整个人都处于昏迷状态,关键是没法说遗言了。

    北静王留下个郡王的头衔,让三个嫡子争论不休。

    按说应该是长子继位,不过北静王一向喜欢他的小儿子,而且二儿子跟六皇子一般大小,当初上学的时候也在一起,感情好,所以三个儿子各有优势,谁都不肯放手。

    再加上北静王妃早逝,家里除了北静王,也没个能做主的人,于是三人齐齐到了宫里,甚至在皇帝的御书房里还是吵闹不休。

    “我是父王长子,理应由我继承君王之位。”北静王长子首先开口了。

    下来是北静王二子,他说:“陛下,那年我们一起上学。父王要是在世,也必是选我的。”这位打的是皇帝的感情牌。

    北静王的小儿子,今年才刚刚十八岁,哭的伤心,一边抹泪一边喊爹。他生的晚,几乎跟他大哥的大儿子一般出声,那个时候北静王身上已经没了庶务,几乎是看着他长大的,还有几分将他当成孙子养的架势。

    皇帝自认是个公正的人,而且长这么大基本都是与琴棋书画为伍,因此觉得除了二儿子说的理由有点儿站不住脚意外,剩下的两个让他很难抉择。大儿子排行老大是不假,可是谁说老大就要继位了?他家里的大哥还不是被废了太子之位,以己度人,他顿时对北静王家里的老大也没了好印象。

    可是要选老三理由还有些不够,北静王宠爱小儿子谁都知道,不过这种宠爱究竟能不能让他作出决定,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皇帝左右为难,便让他们三个先回去了。跟在一边服侍的戴公公见状,上前一步道:“要王爷再口说话怕不是很难,陛下何不想想荣恩公?”

    戴公公现在是一跃成了皇宫的大总管,原本先帝身边的四个人,一个吴公公跟忠顺王关系近了一些,在陛下当上皇帝之后被下放到冷宫当总管了。皇帝虽然总体来说是个好人,但是好人也是有自己的那么一点点顾虑或者好恶的,他大哥就是他恶的那一边,谁让忠顺王当太子的时候太过嚣张跋扈了呢。

    剩下的两个公公都才三十多岁,皇宫变故之后就缩在了一边,尽力当了隐形人。而戴公公,因为熟知宫中旧历,又在那场闹剧中能够不畏强权,关键时刻能够为父皇的名誉着想,也能说出实话,因此一跃成为新皇的心腹了。于是他讲话,皇帝听进去了。

    “宣荣恩公觐见!”随着皇帝的旨意,贾敬刚回家没歇一个时辰,就又回到了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