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庶女归来 >

第52章

重生之庶女归来-第52章

小说: 重生之庶女归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湄姐儿,好端端的你这是做什么?”老太太大吃一惊,推一下正给自己捶腿的灯草,说:“快,去把二太太给扶起来!”
  孙氏摇头推开灯草,坚决地说:“老祖宗,为了咱们罗家全家人的安危着想,有一件事我不能不说!”
  “什么事情这般严重?快起来起来说!”老太太急得用珐琅掐丝银如意连连捶软榻,“我老人家不经吓的,不论什么事,你都好好儿地站起来说,你有什么委屈之处只管道来,我也会给你做主的!”
  孙氏用丝帕拭去眼角的两点清泪,在灯草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平复了一下,她说道:“老祖宗,川芎生的女儿何当归是个妖孽之属,绝对不能让她回来!”
  老太太面色大变,用指甲刮着银如意的纹理,低声呵斥道:“你胡说八道什么,你是逸姐儿的二舅母,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孙氏摇摇头:“媳妇不是胡说的,我听闻,大嫂也曾跟您提过此事,可是没能引起您的重视。昨天,北院的假山塌了一块,落下来的岩石砸死了一只经过的仙鹤,媳妇得信后立刻去北院察看,发现现场一片狼藉,仙鹤先是被砸得惨不忍睹,又被兀鹰啄食!老祖宗,仙鹤乃祥瑞之物,咱们府上的园子里统共也只有八只,如今无缘无故地就死了一只,这就是一个信号——何当归是个妖孽,咱们决不能让她进门!”
  老太太皱眉,理理衣襟坐直身子,说:“湄姐儿啊,我知道昔日里你跟逸姐儿的娘有些小隙,红过几次脸,可逸姐儿她只是个十岁孩子,打小又没个亲长庇护她,可怜见的。如今,川芎也皈依道门与世无争的,半生只得这么一点骨血,你又怎忍心再把逸姐儿撵出门去?她一个小孩能占多大地方,有多少吃用?你就容忍一些吧,把对琼姐儿的心也分出一些给旁人来,别忘了,你可是当家主母。”
  “老祖宗,您真的错怪媳妇了!”孙氏满面委屈,两行热泪从脸颊上滚落,“媳妇蒙老祖宗信任,十年来执掌中馈,跟她一个晚辈能有什么仇?至于她母亲川芎,昔日我与她同年进书院念书,又同年出嫁,我们是多年的闺中密友,哪儿来的隔夜仇?我完全是为咱们罗家全家人考虑,川芎的女儿真的是个不祥人!”
  “二婶子,三妹妹是不祥人?这是什么意思啊?”罗白前自从刚才听得孙氏说的事和他的秘密八竿子也打不着,立刻大松了一口气,像看戏一般看着老太太和孙氏你来我往的说着关于三小姐的话题。不过,孙氏为什么要说她是“妖孽”是“不祥人”呢?
  “老祖宗,媳妇也不是不能容人的人,俗语云‘皇帝家也有三门穷亲戚’,就算逸姐儿的出身差些,我们罗家也能容得下她。这些年来,念着老太爷的名字上门的穷亲戚何曾断过,哪一回媳妇让他们空着手走了?先前您说把让我安排把逸姐儿接回来,那时我刚从娘家奔丧回来,一票家事已经堆积如山。我什么都顾不上管,进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丁熔家的去水商观接逸姐儿,可她不肯回来!”孙氏朝门外扬声喊道,“丁熔家的,你快进来说说!”
  门帘一鼓,一个年约五十的白瘦妇人走进来,福礼道:“老祖宗晨安,给二太太、大少爷请安。”
  老太太点点头,说道:“丁熔家的,你儿子现在也是官身了,早晚的你也要被册封为诰命夫人,以后就不要给我们行礼了。”
  丁熔家的不卑不亢地说:“我和我丈夫都是罗家的奴才,见了主子请安行礼是应当的,什么时候都不敢忘本。”
  老太太又点点头,问:“你家奶奶让你去水商观接三小姐,听说没接到人?”
  丁熔家的叹口气说:“二太太吩咐接三小姐回家,我和高大山家的连夜起程,赶了一夜的路,心道,‘老太太因为三小姐夭折的事连续几日都食水不进,后来听说三小姐又死而复生,老太太又成日念叨着说她乖巧懂事,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她回去。咱们早一刻把三小姐接回去,老太太您就早一刻高兴。’到了水商观后,我们让道姑进去通报三小姐,说家里来接她回去呢。谁知我们在外面干站了两个时辰,既见不着三小姐的人,也见不着来回话的人。好容易,里面出来一个傲慢无礼的道姑,却告诉我们,三小姐说自己要住到本月十七再回家,现在还差了几日,不能跟我们走!”
  三房的梅娘姨掩口一笑:“真的假的?天下竟有这样的奇事儿!婢妾听说那个水商观坐落在深山里,极贫极苦,假如婢妾呆在那种地方,做梦都要盼着家里人把自己接走。三小姐莫不是摔坏了脑子,竟然不肯回来享福?”
  孙氏缓缓扫视屋中众人,最后目光落在老太太脸上,正色道:“各位,事到如今,有一件事我再也不能瞒下去了!”
  “是什么事?”几人异口同声地发问。
  孙氏叹气说:“去年,我请来风水先生给看家宅,当时他就指着逸姐儿住的地方说,那个人克长辈。昨天,丁熔家的来报,说逸姐儿藏在道观里不敢出来见人,我听得心头一突,于是叫人去西大街请来李相士,让他给咱们家占一卦。起卦之前,我既没对他说关于逸姐儿的任何事儿,也没有给他逸姐儿的生辰八字。大家知道,李相士占卜的结果是什么吗?”
  老太太皱皱眉:“湄姐儿啊,有什么话你就直截了当地说吧,别再卖关子了。”
  “他说,从卦象上显示,咱们家有个妖孽女子,天生与别的女子不同,克长辈克全家,嫁人后克夫家!我问他那个女子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卦象上只显示那女子不是罗家人,而且是个庶出的小姐!老祖宗,咱们家里只有五位小姐,除了大少爷新添的小千金,中间的这一辈,英姐儿是大嫂的亲女儿,琼姐儿和芍姐儿是我生的。这四个孩子都是咱罗家的人,均为嫡出。逸姐儿在她父母和离前虽是嫡女,但她生父三媒六聘娶了新妻,生的一子一女都为嫡出,从律法上讲川芎连个妾都算不上,川芎的女儿就是庶女。而且家里的五位小姐,只有她一个人不姓罗”
  孙氏的一番话说完,老太太听得将手中的银如意掉在软榻上,梅娘姨听得用罗帕掩着朱唇,罗白前则听得兴趣盎然,满脸谑意。罗白前心道,孙氏和小姑姑有仇隙的事全家人都清楚,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说什么为全家人着想,其实不就是想把小姑姑和表妹赶出罗家。
  “大少爷,你也来说说你家的竹哥儿的病吧!让老祖宗为他做主!”孙氏瞄向罗白前,定定地看住他。
  “我?!”罗白前吃惊地转了转拇指上的鸡血石扳指,不明白为何自己也会被牵扯进来,紧张地反问,“竹哥儿的病有什么不妥吗?”
  孙氏也惊讶地看着他:“大少爷你怎生如此健忘?今天早晨你还说:竹哥儿的病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如果外因消去,病自然不药而愈了。你的意思不是明摆着是说,咱们家中因为逸姐儿的死而复生,招来了邪魅魍魉的‘外因’,把年幼的竹哥儿吓出了怪病吗?”
  罗白前额上冒出一层虚汗,心道,那是我顺口胡诌的,我连三妹妹复活的事也是昨天听说的。
  老太太见罗白前不答话,以为罗白前根本没说过什么“外因内因”的话,可又不想得罪当家的孙氏,所以急得冒汗。于是,老太太愤然道:“够了,湄姐儿,别再把前哥儿也拖下水了!说来说去,你还是不能宽容地对待逸姐儿,我来问你,要是有个相士说琼姐儿和芍姐儿命硬克亲,你舍得把她们送人吗?”
  孙氏愣了一下,突然失声大哭道:“老祖宗,琼姐儿和芍姐儿是您的嫡亲孙女儿,聪明孝顺,您怎么能这样说她们呢?咱罗家和何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何当归身上流着一半何家的血,可媳妇从没有拿这个话挤兑过她!多年来当着家,我可一丁点儿也没亏着她啊,我自己女儿吃什么用什么,就每个月往农庄上给她送什么,白白替何敬先养了一个便宜女儿。何况,当年要把她送到农庄上养,也是大老太太的主意,大老太太撺掇着川芎改嫁,怕逸姐儿耽误了川芎的前程才送她走,怎么最后倒成了我这个舅母苛待了她呢?我犯的着吗?”
  老太太听见孙氏又提起“大老太太”来,脸色更是一沉,冷然道:“几天前听说逸姐儿醒过来的事,我已经让钦天监监正‘天机子’齐玄余给她算过了,他说逸姐儿的八字很好,命里带着贵气,既没有妖气,也没有克亲的煞气。齐玄余是个能人,他不会乱说话的,以后你们都别再提什么逸姐儿命硬克亲了!”
  孙氏不服气,用丝帕擦着泪水说:“媳妇身为当家主母,连回娘家奔丧这样的大事都需要向老祖宗告假,假期也只有三日。逸姐儿她倒好了,接她的轿子都抬到门口儿了,她说不回来就不回来,哪里有一点大家之女的样子?这个家里以后还要不要规矩,还是说,那些规矩只对她是例外的?”
  老太太叹口气,说:“湄姐儿,老身觉得你新丧了弟弟,本不想深责你,可这个事儿你也办得太不稳妥了。昨日,高大山家的从道观回来就已经来禀报过一回了,说逸姐儿不回家来是有原因的。一则,她上次没把逸姐儿的话复述清楚,逸姐儿早就说过要住到本月十七再回家,所以她不是临时任性不上轿,而是提前告过假的。二则,逸姐儿是闺阁幼女,她不忘女子的金科玉律——《千金条律》中‘乘车轿马,须记得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因此她先遣人去瞧过来接的轿子。当她得知那轿子不是罗家的常轿,且轿子旁还站着几个粗鲁男人的时候,为了避嫌,她不敢走出道观,只好另外托人去传话,这才让丁熔家的多等了一会儿。”

☆、第044章 小姐酬神还愿

  更新时间:2013…07…16
  孙氏张口结舌,她没想到高大山家的会专程来给老太太汇报此事,因为何当归是个新来的外姓人,一向怯懦寒酸,家里连下人都瞧不起她,怎么突然会有人为她讲话了呢?
  丁熔家的面色一变,主动跪下给老太太磕头认错道:“老太君,没派轿子的事二太太她是不知情的,全怪老奴自作主张,一心想着快些把三小姐接回来,就叫上高大山家的一起趁夜赶路我们出发前正好是晚饭时间,不敢来打搅老太太二太太用膳,所以拿不到对牌,不能征调家里的常轿。此事确实是老奴考虑不周,委屈了三小姐,可是三小姐若嫌轿子不好,大可以当时就提出来,老奴必定自掏腰包,去山下雇一顶配得上她的身份的轿子。但当时的情况却是,她连面都未露,直接就让我们回来了!”
  孙氏帮腔道:“丁熔家的也是有身份的人,难道会冤枉一个小孩子吗?就算我们不把李相士的忠告当一回事儿,可现在逸姐儿明显是不想回到罗家,说不定她还在记恨咱们不在家里给她治丧,反而把她抬进了一个偏僻的道观。”
  见老太太抿着唇不说话,孙氏以为说动她了,继续进言道:“老祖宗,媳妇的意思是,既然逸姐儿想在道观多住些日子,那我们索性就晚一年半载的再去接,让她住在道观里磨一磨从前农庄里养成的野性子。将来性子柔顺些,嫁了人也不吃亏,不像川芎,每次嫁人都和丈夫闹得那样僵。大少爷,你代表你们长房;梅巧,你代表三房;既然老祖宗说我对逸姐儿有偏见,那我就不表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