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贾蓉 >

第53章

红楼之贾蓉-第53章

小说: 红楼之贾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并不高。
  “这种绿藻在大周叫做紫菜。满刺加四周接海,潮流畅通,风浪又小,非常适宜养殖紫菜,如果养殖上了规模,它可以成为满刺加的第二贸易支柱。”
  “那第一又是什么?”
  贾蓉笑道:“时机还未成熟,等过上一两年你就明白了。养殖的方法会有人教你的,另外我想用大周的物品来交换这些紫菜。”紫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晒干后体积小又能长期保存。出了西洋,一路上就少有补给的地方。如果不幸船上蔬菜吃完了,有它在,就不会出现麦哲伦那般的困境,大周士兵也不会因为败血症白白送命。
  紫菜于女酋长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大周帮助她这么多,即使是白要也是无所谓的,爽快地答应下来。至于养殖紫菜的好处,她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但是显然贾蓉并不会无事来戏弄她。
  事实上紫菜的养殖方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浅海里拉网,选好时机下苗收割罢了,至于这具体的时机,就由满刺加的人去琢磨吧。贾蓉对留守满刺加的大周士兵交代一番就算了事。
  女酋长特别喜欢大周的丝绸,将新鲜的及库存的干紫菜全部拿出来与贾蓉交换,反正她想吃,还是可以再去采摘的。
  辛家军大多出身海边,对于紫菜倒是熟悉,陈勇对于贾蓉这次的决定不太赞同。“这种海边随处可见的东西,哪里值得用上等丝绸去交换?”
  对于不懂败血症为何物的大周人,贾蓉觉得辩解也是徒劳的,笑道:“就当是大周赐予满刺加的礼物吧。”
  大周向来喜欢给他国送礼物显示大国风范,何况几匹布,如此陈勇也就缄口不言了,
  贾蓉从新鲜的紫菜里筛选出看起来较为优质的,漂洗干净后,顺着筋络撕成薄片,在热油锅里翻炒烘焙,很快酥脆的烤海苔就成型了。
  贾蔷在一旁闻着香味,拿着筷子夹起一小片尝了尝,赞道:“看起来不怎么样,吃起来很香很鲜,就是味道淡了点。”
  “你太心急了,还没撒盐呢。”
  “唉;哥哥什么都会……”
  “这样不好吗?”
  “显得我很没用啊。”
  贾蓉把烤海苔盛上盘,捏起一片递到贾蔷嘴边,笑道:“你会吃就行。”
  贾蔷张嘴连同指尖一起含住。指腹触及温热柔软的舌苔有一种奇异的酥麻感,贾蓉抽出手指,低头吻了上去。
  在朝廷的鼓励与土地赋税改革的压迫下,许多人将目光投向遥远未知的大海。在第一波出海贸易的商船顺利归国后,大周朝掀起了一股海上贸易的热潮。
  然而民间船只毕竟无法与朝廷的战船相比,御海浪暴风的能力很弱。即使运气好没遇到风暴,也难免会遇到分一杯羹的海盗。虽然茜香国的海盗已经被贾蓉肃清,但是这种无本买卖,总是有人愿意铤而走险的。因而除了能组成大船队的巨商,一般商人独自出海的并不多。很快,有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将船位出租给小商人,无论这一趟是损失还是盈利由此人自负。
  即使如此,海上贸易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还是吸引了很多投机者,在码头边等待大商队租位的大有人在。
  薛蟠自从与贾蔷做了一笔大生意后,薛家的状况就好转起来,起码夏金桂不需要再拿出嫁妆来贴。
  夏金桂听闻香料贩卖到海外能赚一大笔,深深觉得被贾蔷给骗了。于是,当替贾蔷打理香囊铺子的管事上门催香料时,夏金桂抱着自己的第三个哥儿,拦住了薛蟠:“蔷二爷给的价格这么低,何必再卖给他?你就对那管事说,去年收成不好,没有多少香料了,支给他往年的一半。”
  薛蟠皱眉道:“这白纸黑字画过押的。”
  夏金桂啐道:“你还真呆,他又没说每年一定要多少,收成是老天爷管的,关我们什么事?”
  “不行,当年若不是他肯买我们家的桂花,我们哪有今日?我薛蟠决不做背信弃义的事情!”
  成亲这么多年,孩子也生了几个,夏金桂也没了做姑娘时的泼辣蛮横,但是对于妾侍还是不能容忍,冷笑道:“你把在外头宅子里的那位送走了,这事就依你!”
  薛蟠涨红了脸:“胡说,外头哪有什么宅子?”
  “既然没有,那就更好办了。”
  薛蟠语塞,甩袖往前院走去。
  与薛蟠一支断了往来的薛蝌确实很有经商天赋,他与贾蓉合营的奶品铺子已经从北方开到了南方金陵一带。在众人将大周丝绸、瓷器、香料等运出国换来黄金珠宝白银的时候,他将历年经营所得全部投资客栈,并且开在明州、泉州、广州的几个码头附近。客栈装修并不豪华,但是价格低廉、干净整洁,距离码头又近,很多等船的商人都愿意在此留宿。
  泉州短暂的相聚后,薛蝌有时候会看着家中姐儿出神,遥想那唯一的胞妹在海上过得如何。是黑了瘦了还是憔悴了?不管如何,只要她想回来,薛宅隔壁的宅子都是留给她的。
  却说连夜逃出交n的陈氏子孙陈天平和忠心的臣子裴伯耆,越过大周属国老挝并在其帮助下,顺利抵达大周。幸好裴伯耆本就是交n使者,对京都的事情比较了解,递了文书与印信,请求面圣。
  大周对于这些属国向来是春风化雨般温暖的,徒棣很快命人安排了与陈天平、裴伯耆的会面。
  裴伯耆作为一个精通大周语言的使者,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声泪俱下,将胡D杀害陈氏及后裔,篡夺王位,欺骗大周的事情一一说了。
  然而徒棣听完陈天平的叙述却是将信将疑,毕竟贾蓉办事一向稳妥,怎么会出如此大的纰漏?事情进入一个两难的境地。若裴伯耆的话是真的,大周不出兵就是被伪帝狠狠打了脸,若出兵攻打交n,那么交n国王会承认自己是伪帝吗?而若真的打错了,泱泱大周就会名誉扫地,周边属国说不定会生二心。这两人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诏书已下,朕不能听信你们一面之辞。”
  陈天平脸色一白,大周是他最后的希望。而裴伯耆却道:“小民愿以死明志。”
  徒棣对这个懦弱无能连王位都能丢了的陈天平没有什么好印象,对裴伯耆却有些欣赏,他接着说道:“不过,岁末交n定会派使者进京朝贡,到时候真伪就有了定夺。若你们所言属实,大周定会为你们讨个公道。”
  两人感激涕零,山呼万岁。
  苏门答刺与满刺加并不算远,没几天,贾蓉的船队就顺利抵达。
  苏门答刺年年朝贡,一直希望能成为大周的属国。这一次,贾蓉带着圣上的旨意,册**丹罕难必镇为苏门答刺国,赐予王印与金银。同时,还赐了一口硕大的古钟。
  贾蓉看着那口大钟暗想,圣上送钟到底是赏赐呢还是另有深意呢?
  由于苏门答刺盛产黄金,国王对大周皇帝赏赐的金子没有太大兴趣,反而对于那口古钟十分喜爱,命人将古钟供奉起来。
  观赏过岛上的美景后,贾蓉一行带着苏门答刺特产的红毛猩猩和貘继续起航,前往锡兰山国。
  与周边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不同,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是有名的佛国,然而该国国王却没有菩萨心肠,他本打算杀了贾蓉、夺走大周船队上载的财宝。后来听闻大周船队不费吹灰之力收拾了苏干刺,将之前的想法暂时放下了。
  贾蓉除了赐给锡兰山国国王一些金银宝物外,由于皇后信佛,他还奉命去拜了锡兰山的国寺。
  古刹庄严肃穆,国王端庄慈善,然而不知为何,贾蓉总觉得有些违和,拜完佛像也不吃斋饭,很快离开了锡兰山国,前往遥远的古里(今印度)。
======================================================
  作者有话要说:紫菜,新鲜的是绿色,晒干了是紫色。写烤海苔的时候我直流口水,商店里卖的XX海苔,加了太多调料吃多了嘴干,还是自己做,又健康又美味。
  其实吧,蔷哥儿你会暖床就行了~(某无良作者)
  南洋一带差不多结束了。




☆、53、第 53 章

  53、第53章
  贾蓉捧着前朝航海家汪大渊所着的《岛夷志略》;仔细研读古里国专篇。古里作为已经成熟的海上交通与贸易据点,路过此地却不进行交易实在是太傻了。不过为了避免犯了对方的忌讳;贾蓉还是认真研读着前人的着作。
  贾蔷叼着烤海苔过来;顺手塞到贾蓉嘴里;低头看了一眼贾蓉手中的书,忍不住笑了起来。“竟然有人把牛粪涂在身上,还当做是神圣的事情!”笑过之后也来了兴趣,坐到贾蓉身旁;一起看了起来。
  贾蓉淡淡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比这夸张许多的贾蓉都见过,何况涂个牛粪。
  “哥哥;你还记得你当年出去游历;派人给我捎来的书吗?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能真的看到这些异国风情就好了。可惜按照我们的出身来看,可能除了外放,这辈子也很难离开京都太远。没想到,十年之后,这愿望突然就成真了。”
  “都已经十年啦。”贾蓉一时间也有些感慨,“怪不得有时候会觉得有些事情好遥远了。”
  还不待贾蔷询问什么事情,就有亲卫通报陈勇在门外等候。
  陈勇身后站着两个人,有外人在,陈勇都是坚持遵守上下尊卑的:“大人,他们俩是南京锦衣卫副千户,自称是古里人,希望这次能留在古里。”
  贾蓉细细打量两人,他们的肤色看起来比大周人略深一些,五官轮廓也较为深邃,除此之外跟大周人也没太多区别。“在大周好好的,为何要回国?还是说,你们俩是细作?”
  两人吓得赶紧跪下,其中一人看起来口才好些,先开口道:“小人沙班,他是我弟弟沙孝祖,祖母是古里人,我们一家在大周已经生活了三代。”说完,他抬头看了贾蓉一眼,见他没有异色,这才接着说了下去,“古里分为五等人,祖母是岛上第一等的回回人。有一年,有一个船队路过古里,停泊在次数打算补给了淡水粮食后重新起航。不幸的是,这时海上起了风暴,三艘船中两艘沉没,第三艘**拔锚启航,而船队的首领白图泰正在寺中祷告,幸免于难。据祖母说,白图泰来自德里,是被印度教信徒一路追杀到古里的,船队已经没了,他又不敢回国,就留在了古里,后来祖母就嫁给了他。可惜,很快印度教徒推翻了穆斯林,白图泰带着祖母仓皇出逃。快要抵达大周时,白图泰病死在海上,祖母那时已经怀了父亲,最后就定居在大周。”
  “所以,你们是想叶落归根?”
  “我们是真主的信徒,而大周并不盛行伊斯兰教,连做礼拜都没有去处。”
  对于虔诚的信徒,贾蓉还是心存钦佩的,想到前世看到信佛的藏民们,不论男女老少,□着双脚五体投地磕等身头,无论多远,一步一个等身头磕到拉萨大昭寺,那场面光是想想都震撼人心。而陈勇会把两人带来,想来也是排除了细作的可能,就答应了下来:“等到了古里,希望你们还记得曾经也是大周人。”
  两人自是表了一番对大周养育之恩的感激。
  此时的古里人分为五等,由尊到卑依次为回回人、南昆人、哲地人、革令人、木瓜人。古里国王是南昆人,信奉印度教,而国中事务却由两个大头目决策,他们是回回人。也就是说,古里国实际的掌权者已经恢复为穆斯林。南昆人将牛奉为神灵,而回回人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