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贾蓉 >

第12章

红楼之贾蓉-第12章

小说: 红楼之贾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说明天若再背不出《声律启蒙》就要打板子了。”这倒是实话,贾蓉其他都挺不错,就是吟诗作对完全没有天分。陈仁恼怒之下就让他背《声律启蒙》,这才知道贾蓉开蒙时压根没学过《声律启蒙》,所以又让他重新学习。
  贾陈氏虽然心疼但也说道:“怨不得先生,祖母虽识不得几个字,但也知道不好好念书是要打板子的。”
  “那孙儿先回去念书了。”贾蓉起身作了一个揖。
  “去吧。你好好念书,心事儿都留给大人们。明儿我再让陈嬷嬷给你送杏酪去,可要好好吃了。”
  “老太太最疼孙儿了!”贾蓉笑道,弯着眼,露出一口可爱细密的糯米牙。
  贾蓉出去后,长舒了一口气,觉得做什么都不容易,这装孩子也挺累的。不过,只要目的达到就行了。根据贾陈氏平日里的作为,他认为贾陈氏是真心喜欢这两个孙子的,也是关心儿孙前程的。她大约也只是一时被伤痛迷了心。此时,只要他旁敲侧击一下,贾陈氏就该明白,什么样才是对贾蔷真正的爱。若一直养在贾陈氏身边,贾蔷跟贾蓉就不会太亲近,将来贾蓉也未必会帮衬他。而且,能跟着贾蓉一起去陈仁那里念书,对贾蔷自然是有十万分的好处的。当然这种话只能由他通过童言童语来说,贾陈氏才能听进去。如果贾甄氏说这番话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当晚,贾陈氏果然差人叫了贾甄氏过去。




☆、12倒打一耙粉饰太平

  裘王氏在宁国府撂下狠话后,回来复想了一遍开始不安起来。贾珍虽然不如荣国府两位老爷显贵,但也是三品爵。自己的丈夫裘良所在的五城兵马司也不过是个正六品衙门,虽说是个副指挥使,可上面有一个正指挥使,同级还有三个副指挥使,下面只有一个吏目。说句不好听的,偌大的都城,掉块石头下来砸死三个就起码有一个比自家老爷官大。五城兵马司管着都城的治安,看似威风,实际上是个清水衙门。上头规定了:凡有水火盗贼及人家细故之或需闻之官者,皆可一呼即应,救火、巡夜,清廉为政,不取分文。(注:引自百度百科)虽说从孙媳妇熬成儿媳妇了,但毕竟是晚辈,旁边几房也盯着呢,巴不得自己出点什么事情,分了管家的权。这样想着,觉得自己小看了贾甄氏,更是惴惴不安。因贾甄氏说了要过明路,这事早晚得捅出来,裘王氏只得先去请示婆婆。
  “老太太,媳妇今儿去了一趟宁国府,瞧着蔷哥儿真可人,像极了姑奶奶。”
  裘谢氏一听,心下不喜,因景田侯和侯夫人偏疼着给了贾裘氏那么多嫁妆,她是最讨厌她的,嘴上只淡淡应着:“嗯。”
  裘王氏暗中看着裘谢氏的神色,确认了她的心思,心里有了底也就不惧怕了,直言道:“宁国府家大业大的,蔷哥儿自有甄大奶奶教养。媳妇儿今天去要姑奶奶的嫁妆了。”
  裘谢氏虽然不喜贾裘氏,但贾蔷还在,要回嫁妆两家岂不是结仇了?怒道:“我本想你是个好的,才让你主持中馈,谁想你竟是如此短见!”
  裘王氏挨了骂,却也不以为意,心想一会你听了我的说辞,只怕就不会说我短见了:“媳妇儿也不想做这恶人。只不过府里老爷多,也不管是不是个正经老爷,都伸手问我要银子。下面的田庄铺子每年的收成还不够府里一半的嚼用呢!这年中没什么进项,下个月初八,就是老太太的笀辰,媳妇儿即使饿死,也不能短了老太太的。姑奶奶的嫁妆都是从府里抬出去的,宁国府里富贵着呢,哪里看得上咱们这点东西?”
  裘谢氏就是因为知道府里的经济状况,才主动把管家权给了裘王氏。这媳妇最是好强,不仅会感激自己,还会偷偷舀嫁妆来平帐。想到自己的笀宴,也是过一次少了一次了,不好好操办怎么行?因此她挤出笑容道:“你素来是个孝顺贤惠的,我怎会不知?珍大爷怎么说?”
  “只怕珍大爷还不知晓,我听说,宁国府里都是甄大奶奶说了算的。”
  “这可不是我们妇人家来往。这般打脸,只怕贾家不依,闹到官府去,我们也占不到理。”
  “这可如何是好?”裘王氏这才着急了,想起贾甄氏说要过明路,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只怕甄氏也打这嫁妆的主意呢!明日你递了帖子,我亲自去见她。”裘谢氏由己度人,笑道。
  裘王氏这才松了一口气,有老太太出面,这事就成了大半。若不成,下个月的笀辰也算是躲过了。
  ——————
  贾甄氏看到景田侯府递来的帖子,冷冷一笑,这个蠢妇也知道不妥,请了婆婆裘谢氏出面。不过这事儿宁国府占了理,任谁来都讨不了便宜!又想到昨晚贾陈氏说景田侯亡故,贾裘氏又是个克夫的,侯府也没什么出息的子孙,只怕将来还要拖累了府里,吩咐自己趁此机会断了这门亲,还提到以后贾蔷的嚼用都由她的体己供应。贾甄氏怎么可能答应?马上表了一番孝心,并表示贾蔷以后的用度与贾蓉是一模一样的。贾陈氏这才满意点头,让贾蔷养在贾甄氏身边。
  “甄大奶奶,我们敞开天窗说亮话。几家都是老亲了,这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哪!蔷哥儿哪里需要这么多嚼用,这东西留着也不能生财,不如我们两家二一添作五?”
  原来以为自己也打了嫁妆的主意,贾甄氏暗笑裘谢氏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回道:“府里虽不如西府富贵,却也不缺了什么。老太太若是想要舀回去做个念想,也不是不可以。昨儿我就跟尊府奶奶说过了,这事只要过了明路,两家以后不用走动就成了。”
  “哎呦,我的大奶奶!这两家也是世交,怎说不走动就不走动呢?传出去将来蔷哥儿也没脸。”
  “脸面是自个儿挣的,蔷哥儿大了,若要埋怨我这做伯母的,我也无话可说。”
  眼见贾甄氏油盐不进,裘谢氏也敛了笑:“若要撕破脸,大家都难看。听闻尊府的老太爷在道观可害了不少好人家的女儿。”
  本想让对方讨不了好,忘了府里还有一个不省心的,贾甄氏闻言,只得服软道:“此事不过明路也成,但是两家得留下字据,我得给族人和蔷哥儿一个交代。”
  “我也不是强人所难之人,是这个理儿!”裘谢氏复又笑道,她也不敢真把事情闹大了,目的达成就行。
  “老太太最是体谅人。不过府里还在孝中,以后也就不见客了。西府的二婶是尊府奶奶的大姐姐,想来是有不少体己话想说的。”
  不来往就不来往,只要不闹到官府就成了,反正贾家那支更显贵,这样想着,裘谢氏笑道:“蔷哥儿还在热孝,确实不方便见客。”
  于是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裘谢氏走后,贾甄氏气得连摔了几个茶盏。本是自家占着理的事情,却因为贾敬不着调,吃了个闷亏还得赔笑脸。因为事情最后与贾陈氏商议的结果不同,她只得亲自向贾陈氏去说明原因。贾陈氏听完贾甄氏的话,生生掐断了手中的佛珠链。在她的心里,贾敬一直都是那个风流俊俏的儒士。后来贾敬迷上了炼丹修道,她也不理解,后来自己也念了佛,就慢慢能体谅贾敬,觉得出仕还是修道都是个人的缘法,强求不得。谁料,他炼丹不成,竟然开始双修!双修也罢,府里不缺给他纳妾的银子,但他竟然与幼女双修!即使人家是自愿把幼女卖给他的,但是按照律法,□幼女怎么都是个重罪啊!这日后有人抓着这个事情,贾蓉、贾蔷还怎么做人?
  事已至此,除了粉饰还能如何?贾陈氏舀出雷厉风行的派势,让贾甄氏出面给这些幼女家中送去银两,签了死契,再把这些幼女纳进贾敬房里,充作通房。又怕这些女孩儿大了来了葵水怀上孩子,闹出来难看,又吩咐陈嬷嬷暗地里给她们灌了药。贾珍虽然不着调,但是毕竟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怎么可能愿意让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生出庶子来?
  这些事儿做完,贾陈氏因多年信佛,想到因果报应不爽,心里又觉得对不起这些女孩儿,只日日求了菩萨将一切都报应在自己身上,万万不要应在无辜的贾蓉、贾蔷身上。
  晚间,贾珍兴致颇高,打算在贾甄氏院子里歇下。贾甄氏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毕竟是夫,只得生生忍下,脸上却再也装不出往日里那种温柔贤惠的样子。贾珍今天赢了不少钱,虽然他不在乎这点钱,但是赢钱那一刻的成就感是非常享受的。因为此事不过明路,外面的人也不知道,贾甄氏也就懒得跟贾珍提,心想过几日就是十五了,就让贾陈氏跟他说吧。
  “大奶奶可是受了气?哪个不长眼的,把他一家都发卖了!”连贾珍都看出不妥,贾甄氏在他的印象中压根没生过气。
  贾甄氏挤出笑来:“有大老爷在,谁敢欺了我呢?只不过今日身子有些不爽利罢了。”
  贾珍不疑有他,点头道:“如此,你好生歇息。只让太医捡了最好的药用。”
  “谢大老爷。”
  “嗯,那我今晚去书房睡。”贾珍倒不是怕沾染了病气,只不过是看着贾甄氏病了有些无趣,打算去近日里得宠的丫鬟银蝶那里。他虽不能人道,但自有其他法儿得趣,不过这种押玩之事他也不好意思告诉大家闺秀出身的贾甄氏。
  “那我就不送大老爷了。”
  ——————
  贾蔷现在是有奶万事足,完全不知道因为自己母亲的嫁妆惹出了那么多风波。因为贾蓉的坚持,他没有被奶嬷嬷们带走,而是连同贾蓉睡过的婴儿床一起搬到了书房里。因贾蓉在书房里温习功课时不喜欢旁边有人,嬷嬷丫鬟小厮们只得在外间伺候着。奶嬷嬷时不时进来看一下贾蔷是否饿了尿了拉了,这样一来,其实比一直在旁边看着更累。但贾蓉是府里的正经主子,他发话了,谁敢不听呢?
  贾蓉温书累了,起来活动了下身子,想到一旁安静的贾蔷,就走近了去逗弄他。只见贾蔷安静地躺在那里,不似一般婴儿那般好动,嘴里吐着奶泡儿。贾蓉看着有趣,凑近了帮他擦了吐出来的奶。贾蔷似乎感知到熟悉的气息,就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粉嫩的牙床。婴儿这时候的笑容都是无意识的,贾蓉不知,只觉得贾蔷十分讨喜,现在就知道谁对他好了。因自己还幼小,不敢抱了起来,就附身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起身后还觉得鼻翼间充斥着浓浓的奶香味儿,好似饮了一口烈酒般熏熏然了。想到他小小年纪失了父母,景田侯府为了嫁妆也不要他,甚是怜惜。
  “他们不疼你,以后哥哥疼你。哥哥给你念书好不好?”
  贾蔷自然是不会回答他的,他又不厌其烦地吐着奶泡儿,自得其乐。
  “那你就是答应了。好好记着,将来跟哥哥一起念书。”用一旁的帕子又擦了贾蔷嘴边的奶泡,贾蓉开始背起《三字经》来。背了几句,忽然又觉得自己太可笑了,这么小的孩子还听不懂话呢。正想着,突然闻到一股臭味,贾蓉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大喊了一声:“吴嬷嬷!”
  “蓉大爷,什
  么事?”
  “你去瞧瞧弟弟。”
  这吴嬷嬷本是贾蓉的奶嬷嬷,后来贾蓉看她老实本分,又是王嬷嬷的远房亲戚,就留了下来。她虽然不能给贾蔷喂奶,但贾蔷的一干事情都是由她主管的。吴嬷嬷轻车熟路给贾蔷换了尿片,问道:“蓉大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