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357章

重生孙策-第357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在豫章又出现一支来历不明的队伍。帐中的几人都有些惊异地咦出声来。
  让人难熬的静默,只维持了片刻,许劭最先说道:“难道是诸葛玄从荆州请来的援军到了?从鄱阳湖里上来的大军,必然要靠无数的船只运载。目前来看也只有荆州水军有这个实力了。”
  缩在一边的张英却是目光闪烁了几下,心中暗想:“你们这群没见识的书生,只知道天下闻名的荆州水军厉害。本将可是听樊能那死鬼说过,江东军的水军比起荆州水军只强不弱。
  何况,听说如今庐江军已经在彭泽封锁了进入鄱阳湖的水道。这大批战船运来的精兵,听起来倒是有些象庐江来的陷阵营的战法啊!
  以密集的乱箭开路!难道,江东军同时对豫章也下手了?
  天啊!江东军到底有多少战力!居然能四处发起作战!幸好。本将的心思机敏反应过人,再不用与他们为敌了!这些人的实力太可怕了!”
  回到一个月之前,豫章郡。天色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从鄱阳湖通往豫章治所,豫章城十五里外的一条小山道上。正快速的行进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为了隐蔽行踪。队伍中只点起了稀疏的火把,照亮了领路的士卒们脚下崎岖的小路。
  其他士卒都只是紧跟着前面的战友模糊身影前进,士卒们都是小跑着向前。带动着队伍中火把闪动间,可以看到所有的士卒,都是身穿黑色铠甲。虽然默然无声,却都有着高昂的士气。
  其中六七百人腰挎细长的缳首战刀,一手提着钩鑲小盾。他们在黑暗中丝毫不惧跌倒,健步如飞的样子,一看就是世间少见的精兵。
  另有三百士卒却是执着一丈余长的全钢长枪,而且每个枪兵士卒的背上。都背负着一具小巧的弩弓。
  正是随同郭嘉出征豫章的一千陷阵营精兵。一夜的赶路下来,似乎这些士卒丝毫也不感觉疲劳。
  每日能吃好喝足的陷阵营精兵们,在被高顺训练之时,一天一夜连赶两百里也是有过的。加上中间还要休息,可见赶路的速度有多快。
  象眼下这般,一夜百里的行军虽然也累,但也不是特别困难。何况领路的士卒事先都是数十次走过这条路。根本不会出大的问题。
  队伍中不时的响起粗豪的鼓劲声:“兄弟们,咱们是陷阵营的老兵了!一鼓作气攻下豫章,不能给咱们高将军丢人。若是打不好这一仗,主公可是要打高将军的屁股了!”
  士卒中一个老油条哄笑着说道:“军候。高将军若是被主公打了屁股,不是正好给兄弟们出口气吗?
  想当初高将军他可是把兄弟们给操练惨了!要是能让主公将高将军也操练上一番那才是好看呢!”
  周围行军中丝毫不停的士卒们,都会心的笑了起来。想想对待大伙一向严厉的高顺将军,苦着古板的脸,抱着臀不能坐下的样子。
  还真是一副能让陷阵营士卒们开心的画面。
  那最先说话的军候佯怒道:“小钩子!就知道你这臭小子会起哄。你懂个屁啊!高将军的屁股就是咱们陷阵营的脸!
  主公若是打了将军的屁股,那就是对咱们不满意。是在打咱们陷阵营全体将士的脸了!
  懂不懂!那就是咱们陷阵营全军的耻辱了,难道咱们这些老家伙回去,还要接受那些新兵小子们的笑话吗?一群手下败将的光头佬也搞不定,还充什么精兵啊!”
  那个被叫做小钩子的队率也是个豪爽之人,接口道:“那倒也是!兄弟们,为了保住咱们高将军的屁股,大伙再加把劲!干死那些犯贱的光头佬!”
  行进的队伍顿时响起一片响亮的应和声。把骑在马上,跟随大队行进着的郭嘉与王越,听得都是相视摇头苦笑。
  “这高顺带出来的都是些什么士卒啊!虽然行动起来永远都是精锐之极,却连自家的将军都敢如此调侃!不过看来士卒们的调侃中,对高顺的爱戴却都是出自真心。
  按说江东军都已经普及了文化教育,特别是这些老兵至少也识得四五百字了。学得好的甚至已经认识了千余字,都算是有学问的人了。说起话来怎么都还是这么粗鲁呢!”
  这一个月以来,郭嘉一直让部曲隐藏在鄱阳湖中按兵不动。每日只是与王越饮酒下棋,闲话江湖。并让孙河、魏延两将不断的练兵,几乎把手上的一千人变成了水军精锐。
  也将这一千精兵的战斗意志憋到了极点。水军的作战器具只让这些精兵新鲜了半个月,而每日不能少的例行训练,更是让所有士卒都想要找真正的敌人战上一场。(未完待续。。)


 第一二九章郭奉孝暗中所图诸葛玄内外交困二(0:23)

  但每次跃跃欲试的士卒们,向军师祭酒郭嘉请战时,都只能得到一个继续操练的答复。泡…书_吧随之而来的就是两位都尉,更大强度的操练。
  一来二去之后,士卒们再也没人敢轻易出头去求战。不然只怕是出征的请求没答复,还要被累惨了的兄弟们埋怨死。
  事实上郭嘉只是在等待一个最佳的出击时机。
  郭嘉想要的目标,是一劳永逸的收伏诸葛玄和他的家族。这是在离开舒县的前一晚,与主公秉烛长谈时定下的方针。想到孙策这个主公,郭嘉就觉得深有知音之感。
  两人的有很多的想法都是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起。而这小主公更是能想出许多别人根本想不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而且两人一致认为,与其一开始就鲁莽的带着部曲,投入到与朱皓的战斗中去,白白的为诸葛玄做了嫁衣,还未必能得到他的感激。
  不如等诸葛玄在彻底绝望的时候,给他来个雪中送炭的救援,更能使诸葛玄倾心相投。
  这让在豫章郡里打探消息的宋定所率领的一百星火营斥候,不断的在城里与鄱阳湖之间来回的跑。结果传信的人几乎把腿都跑粗了两圈。
  为了避免让人发现异常,郭嘉要求只有发现了出击的时机时,才能用飞奴送信。其他普通的情况就半天回报一次即可。
  这一个半月以来,宋定也只动用了三次飞奴传信。
  一次是笮融入城。一次是诸葛玄大败,第三次就是这晚豫章太守府内的惊变了。
  而此时的豫章城内,笮融的三千多僧兵,在斩杀了刘繇派来的大半士卒后。已经彻底的扫平了城中的一切有反抗能力的势力。
  包括原本的衙役与郡兵,都已经转而投靠了强势的僧兵一方。太守大人已经死了,可是活着的郡兵们还要养家。谁也不会轻易的去死,再说朱皓是谁,他只不过是个京城来的公子爷而已。
  他活着时候待大伙是不错,那也不就是希望大家为他卖命吗?可是如今他却最先死了,谁还会认识他呢。
  以为在豫章已经没有了其他敌人,想要一举平定豫章的敌对势力。笮融却是趁着消息没有传开。趁势出兵向着诸葛玄残兵所在的西城扑去。
  笮融盘算的极好,他要扫平敌手之后,安安稳稳的在豫章做太守护法。而且他将在豫章再起一座大浮屠寺。让全豫章的百姓都来信佛,做最忠诚的信徒。
  也许到那时他就能功德圆满了。眼下的豫章城中。只余下数百僧兵守卫。郭嘉终于等到了他早已料定的最佳时机。立即下令,全军火速上岸出击,趁虚攻占豫章城。
  以郭嘉对诸葛玄的了解,让他以近一千士卒,再鼓动西城百姓一起。抵挡笮融的僧兵进攻一两天。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样也不能守住,那么他的才能也就有限的很了。
  而在郭嘉出动之时,宋定已经将郭嘉早已准备好的书信,送到了被数千僧兵围困住的诸葛玄手上。生死之间就看诸葛玄如何选择了。
  至于刘表曾经派来的一千援军。早已被陈武的五千庐江士卒。守住了江口,利用早已布置在两岸的投石机打了沉了数膄运兵船。伤亡惨重之下逃了回去,刘表再不敢轻易向豫章派出援军。
  兵少了。过不了陈武的封锁,兵多了,势必要引起袁术的猛烈反扑。
  如今袁术的十余万大军可都在寿春大营中无所事事,要是刘表首先出兵豫章。新仇旧怨交集之下,双方必然会爆发一场生死大战。
  这对于一直奉行隔岸观火之策的刘表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落井下石占点小便宜,他是肯定愿意去做的。
  可刘表根本不想因为一个豫章,把整个荆州都拖入战火。那样一来,就算荆州军能打败袁术的扬州军,也必然是实力大损。
  到时不但镇不住荆州内部的豪强势力,只怕还会被周围的其他势力所吞并。之后对与诸葛玄的一再催促出兵的请求,刘表干脆不再理睬。
  没有了刘表后继的援兵,面对新加入的笮融的攻击,兵少将寡的诸葛玄顿时就陷入了绝境。
  外援断绝,眼下又被围城内。走投无路的诸葛玄如果不想现在就死,就只能选择让郭嘉来拯救自己。虽然他连郭嘉是哪里来的援军,隶属哪方势力也不知道。
  但这一切都在郭嘉的算计之中,已经算是内外交困、穷途末路的诸葛玄,一定会而且只能是心甘情愿的投靠一个新的势力。
  而此时郭嘉的陷阵营正好赶到。所以一切在郭嘉出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结局。
  西城,并不高大的城头上,豫章太守诸葛玄,正拿着一封刚刚送到手上的信细细的看着。
  这封信已经是他最后的翻身机会了。就在这个信使来到之前,诸葛玄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带着随从的近百诸葛家的子弟们,与西城共存亡。
  其他人,除了还有刘表派来的五百援军,在与朱皓几次作战后活下来的近三百人,还有就是一直追随的诸葛玄的数百本地小家族的家兵了。
  而这些世家之所以派出家兵支持自己,原本是想要求取一个可以同盟的官府后台。
  没想到诸葛玄最近却是接连吃败仗,如今更是被无数光头们围在了小小的西城之中。随时都会覆灭,一些小家族的族长都已经开始动摇起来。
  纷纷将自己的家兵撤回了家族之中。谁也不想为了求取一些官场上的方便,而把自己的整个家族给搭进去。只留下了几个铁了心跟随诸葛玄的小家族,一共不到二百人的家兵。
  那些退出的家族却不知道,就算他们不帮助诸葛玄。笮融的僧兵进城后,一样会进行屠城之举。已经习惯于烧杀抢掠的僧兵们,对于一个小小西城的覆灭,还真不曾看在眼里。
  看完信,一对诸葛家男人特有的浓眉紧紧的皱在一起。诸葛玄转眼看看城外一片亮晃晃的光头。深思良久,才转身向着那个始终如同标枪一般站立着的送信人。
  语气严肃的问道:“敢问壮士尊姓大名?是何人所派?你方若想要本太守投靠你们,是否应当让本太守知道将来要效力的主公究竟是谁呢?”(未完待续。。)


 第一三零章宋定劝醒诸葛一切为了家族了(0:23)

  如今的城头,留下的都已经是愿与诸葛玄共进退的士卒。泡*书*吧附近的更都是诸葛家的直系子弟与家兵,是属于绝对忠诚的一批人,故而诸葛玄丝毫没有避忌的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那壮汉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诸葛玄的问题。
  脸色平静的问了一句:“诸葛大人,你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见壮汉如此无礼,仿佛吃定了自己会投靠他们。诸葛玄心中怒火猛升,诸葛家的傲气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