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294章

重生孙策-第294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里,乘氏一地皆平。
  被吕布搅得焦头烂额的曹操,也终于把兖州重新抓回了自己的手里。
  兖州刺史府中,曹操的书房里,点起了一炉檀香。使得房间里充满了温和的香气,曹操舒适的坐在书案后的椅子里,翻着着一本崭新的史记。
  每次有了闲睱之时,他就喜欢坐在这书房中,点香读书。这些轻便的新式书本,使捧卷而读书真正的成了一种怡情的享受。但是今天他在读书的同时,更是在等一个人。
  而深深的喜欢上了这种读书方式的曹操,每次在看书的时候都告诉自己。不论这个孙策做了什么事,将来如何收场。这制书之法都一定要将它保留下来。
  正当曹操看的认真,而深入了书中的情节之时。香炉里的青烟突然飘动了一下,书房的正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戴着面具的青衣人。
  感觉敏锐的曹操,马上从书本中回过神来。轻声道:“金甲,你来了!先坐!”
  来人正是摸金校尉的老大金甲,只见他宽大的袖袍无风自动,一枚小小的红铜活字,正好落在了曹操的桌案上,一落在那里,它就纹丝不动,显示出金甲极高的用力技巧。
  在书房里众多烛光的照亮下,那个小小的铜字模,似隐隐的在闪闪发光一般。曹操激动的一把捏起那枚铜字,上下左右仔细的看了又看,又与的字体相印证了一番。
  终于长叹一声:“就是这个小东西啊!还是没办法拿到他们全部的技术吗?”d


 第十八章金甲当面禀报曹操心中定计

  第十八章金甲当面禀报曹操心中定计
  抱歉!太累了,结果躺在床上就睡着了,一下睡了十几个小时。好久没有睡这么久的觉了。
  纪念9勿忘国耻!
  金甲掩藏在面具下的脸,让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是清冷平淡的声音在书房中响起。
  “是主公,他们对印刷场的防守极为严密!里外足有数百精兵,不分昼夜的轮番守护。平常闲人根本不能进到印刷的场地里。而且对这些铜字,他们也是由专人负责看管。
  那个孙伯符的府中至少有两三位高手坐镇。除了属下亲自出手,只怕金乙他们也不是对手。这些人,也不知那小子从何处拉拢来的。
  至于这铜字他们每日领出多少,就必须还回多少。每日都要对数,一枚也不能少。属下怕打草惊蛇,未曾动他们存放在字库中正使用的的良品。
  如今所得这枚,还只是一件废品。它太矮小了一些,而没有被工匠处理掉。属下是在他们处理活字的炉子下的缝隙里捡到的。有它,主公应该也能想到其中的关窍了。
  其实属下也曾在半夜独自潜入,仔细看过他们所用的全部用具。主公如今若只是想做这印刷之事,倒并不是很难!属下有七、八分把握制做出来。不过”
  金甲的语气一顿,曹操马上就明白过来他语中的含义,必竟此事已经在两人间讨论过多次。
  又叹息一声道:“但是咱们没有纸张对吧!唉!这个可恨的孙伯符,居然如此狡诈,这造纸之术与印刷之术居然分而制之!
  偏偏这市面上流通的纸张,不但数量太少,最近更是涨势惊人。看来也是有人在屯积居奇,就是不知那些奸商,是想要自己印书还是只想大赚一笔呢?
  这些奸商看着新书价钱如此高涨,都想参与进去捞上一笔呢!一群逐利之小人。”
  曹操不知道的是,孙策是早已料到有人会想要盗版。之前就让吴用屯积了充足的纸张,而且也断了大批的零售,来买纸的人都是限量供应,每人每次只能买十张。
  只要控制好了纸的供应,那么书籍就只能被江东军所垄断。虽然这个技术迟早会被有心人知道,但这个时间当然是越晚越好。
  等赚够了钱,将来这技术免费赠送也是有可能的。
  想不到解决办法的曹操,只好郁闷的挥手道:“算了!这些事暂不去理它,可有蔡小姐的与蔡蔡公子的消息?”
  金甲的眼光中流露出一丝的赞赏,曹操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来不会加以纠结。都是果断的暂时搁置,等以后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这就使他的处事效率要高于常人。
  “是!属下确实在舒县的太守府里,发现了蔡家姐弟。他们如今的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蔡小姐,应是嫁了孙策为妾。观其与其他妻妾的相处,倒是十分的融洽。”
  曹操所不知道的是,如此摸金校尉之一的金壬也加入了孙策的妻妾团。加上与蔡琰本就是比较要好,金甲对蔡琰的印象自然也是有一种潜意识的好感。
  看曹操点头表示在听,金甲继续说道:“她们的两位婆婆吴氏,应是一对姐妹。两人也算是大族人家出身的贤良妇人,属下从未见她们对媳妇们有过为难之举。”
  听到金甲说道她们,曹操的眼中一亮,问道:“这孙策有两位母亲吗?居然也是姐妹,肯定也是貌美如花之人吧!这个孙伯符,好习性没学到什么,倒是将他父亲的恶习学了个十足啊!
  嗯!想那孙文台,如此英雄盖世,眼光必然不会很差。
  咦!金甲你可曾见到那两个传言中,美的能颠倒众生的桥家双生女娃?她们是否果真如传言一般艳冠群芳?”
  看到金甲无语的摇头,曹操马上醒悟过来,却依旧是面不改色的说道。
  “哦!本官有些偏题了!不过真想看看他孙家的两对姐妹花呀!金甲你继续说你的,无须在意本官随口的话语。”
  曹操的心中却是想起了小心思:“圣人也说食色性也,爱美之心又有什么可遮掩的。本官就是喜欢美人,更喜欢双生的,那又如何!早晚有一日,要去那庐江瞧瞧!”
  金甲不知道曹操的盘算,继续说道:“她那个小兄弟蔡华,孙策安排他正式拜了大儒马日磾与郑玄为师,学习经传!有此二人为师,只怕,这小兄弟前途不可限量!来日必然又是一位蔡中郞般的蔡大家!”
  曹操第三次叹息道:“本官愧对老师啊!看来这孙伯符还算是有心之人,给蔡小弟安排了一条不错的路。嗯,如此本官也算是放心了一些。
  哦!还有,关于蔡家姐弟他们在舒县的消息,一定要严守秘密。本官暂时不想让某些人知道这个消息!你可明白。唉!还是要等待时机啊!”
  对于还在前线忙着与吕布拼杀的典韦,曹操自然明白只要典韦得到了杀子仇人的线索。必然会选择放弃作战,直接杀上舒县,杀他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两年来,典韦的性格在仇恨的压迫下变得更加的暴烈。当然在眼前的战争之下,是最好不过的好事。本就勇猛无匹的典韦,那近乎不要命的战斗方法。
  为本处于弱势的曹军,赢来了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的胜利。精明的曹操,必然会把这头狂牛的战力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行。
  在这与吕布交战的最后关键时刻,典韦要是去报私仇,那不是本未倒置吗!
  脸色变幻的曹操,心中终于下了决定:“事情过去都已经快两年了,如今仇人的身份终于确认。那么再晚上个一年半载对大局也没有什么影响了,反正那孙伯符也逃不掉的。
  只要找到了他,典韦的杀子仇人还能逃到哪里去!到时,还可以顺带着将那袁术一并收拾了。孙伯符,为了可怜的蔡家姐弟能多享几日福,就让你再逍遥些日子吧!”
  兖州的战局逐渐稳定下来,让曹操这个枭雄的心再次腾起了火焰。
  在他想来,凭着典韦这个武力强横,功夫又好。足以与吕布相抗衡的绝世勇将出马,不论是袁术还是孙伯符,那不都是手到擒来吗!
  而兖州如今的大敌只是吕布而已,只要平定了吕布,精锐的曹军下一步进攻哪里,还不是自己这个刺史大人一声令下的事情吗。dT


 第十九章甥舅坐论强兵当利不战而下

  第十九章甥舅坐论强兵当利不战而下
  在攻下横江三日后,横江城县衙书房内。孙策与吴景正相对而坐,一边饮茶,一边谈论着这些日子以来,各自的观点。
  相对于一个人口不满万户的小县来说,这间书房里面的摆设,算是比较奢华了。居然还能找到几张庐江新出的桌椅书案,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来路是否清白。
  如果按一个县令的月俸来说,是买不起这些东西的。不过不论如何,如今这些东西已经换了主人,甥舅两人不分主次的对坐在一张小桌前。
  这次是属于甥舅之间的对话,连随军的军师李儒、郭嘉,也被孙策派往城中安置百姓的战后生活去了。
  原本刘繇安排的县长刚刚出去,被吴景教育了几句,这个家伙就不迭声的答应效忠江东军。对这些混口饭吃的文人来说,横江归属于谁的统治,对他们影响真的不大。
  又不是什么死要面子的名士,对于囊中羞涩的他们来说,吃饱饭要比名声更重要。而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必杀之人,必须要去拿去平民愤之外,多数会被新的占领者留任。
  看着同样还是能继续做县长的文士,喜笑颜开的走了出去。吴景摇摇头,叹息一声。
  “伯符呀!此次攻击横江城,舅舅带着数万大军,足足攻了半载有余,却是毫无建树。你这一来却是如此的轻松。唉!舅舅终究是老了!实在是汗颜之极啊!”
  听到舅舅沮丧的话语,孙策笑道:“舅舅!须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丧气。你想外甥此来,是做足了准备才来的。大军挟初战之锐气,将士用命才能得成大功。”
  吴景眼中一亮:“伯符!你军中那个井阑是何人所制,很是机巧啊!居然还能直接放下吊桥登城。这个东西与弓箭手相配合,实乃是攻城之利器啊!”
  见舅舅说到井阑,孙策笑笑:“那是甥儿军中匠人改进后所制。此次也算是攻其不备,取巧之下终成一小功了。
  不过要此物在将来的作战中有大用,还需有精兵强将相配合方能显效。
  想我方冲城只有那井阑所放下的吊桥这么一点大的地方,能同时通行的最多是十余人。若是不能一击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城头,就只能是杯水车薪的送兵上去被敌所攻杀了。”
  看到吴景若有所悟的点头,孙策接着道:“舅舅,以甥儿所见,其实我们战斗目的,就是要用自己最强大的力量,去打败那些让人看不顺眼,或是不服从于我方的敌手。
  按我孙家太祖公的兵法所言,即为以石击卵之势。在吊桥之上,我军必须是绝对的精锐猛将,以十倍的力量方能突破。
  与其用一些不上不下的力量,耗费无数的时日与资源。还不如在平时把这些费用,投入到武器的研究与士卒的训练上。只有如此,才能在战斗中获得最快的胜利。
  故而甥儿让匠营里的匠人们,偷闲中制出了这算是鸡肋的攻城器械。”
  对此深有体会的吴景赞同的点头道:“伯符言之有理!真是一句话就道出了战争的根本方法,假以时日,你之成就当不输于当年你家先祖兵圣孙武啊!
  唉,说来也是,舅舅当初就是手中没有精兵强将。才会如之前一般,军粮物资耗去了无数,却毫无建树。你那个改进过的井阑怎么算是鸡肋,只是还需改进而已。
  不过你的那些士卒还真是勇猛非常,能如此不畏生死与强敌奋斗。实乃当世之精兵,以舅父看来怕是再难寻匹敌之强兵了。伯符,你怎么会想到用战歌来激起士卒的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