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219章

重生孙策-第219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当初不还骂那吕奉先三姓家奴的吗?子龙他如此英雄俊秀的一个人物,又怎么会做这背主之行。加上他就算是投了我们,我们又在伯珪属下。
  不说他自己会被人嘲笑,瞎了眼官越当越小,我们又如何向伯珪兄交待呢?
  子龙乃是信义之人,当初他走时说过一句必不负我。就必然不会负了我。如今只是时机未到而已!益德就不要多想了。
  其实方才我除了在想子龙,更多的还是在想另一个青年才俊之人啊!云长你可猜到!”
  关羽眼神一紧,双眼眯的更是只剩下一丝。
  思忖了半晌,才略带犹豫的说道:“兄长莫不是在想那江东小狮儿?”
  刘备欣慰的笑道:“云长真是知人!为兄方才正是在想那江东狮儿,唉!孙文台生的好儿子啊!实乃当世虎父无犬子之典范!文台早逝,却有子更胜其父。真是让人心生羡慕啊!”
  张飞照例是第一个回应道:“大哥你也太瞧得起那小子了!你说的那个江东黃口小娃儿。想想那小子又能有多少斤两!还不是仗着孙文台当年的余荫,才被袁公路那家伙照顾的好好的吗!立了些微的功绩就大加宣扬。竟然还敢枉称狮儿,真是不知羞耻!
  下次若是犯到老张手上,定要抽他个屁股开花。让他知道天下英雄有多少!哼哼!”
  刘备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这个永远心直口快的三弟。
  心下凄然:“可恨我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早过,却连个后代也没有了。事业未成,又是妻丧子散,难道我这一生真是不幸如此吗?娶了三个夫人,却都没有长久的。
  当年那瞎子所言,我克妻之命就算属实。可我命中的富贵又在哪里呢?只是我那可怜的刘新孩儿,你如今又身在何处呢?”
  刘备当初在涿郡家里时,那算命之人说他命中有大富贵之相。却又是命中克妻,果然他在老家曾“数丧嫡室”,只留有一个年方十岁,名为刘新的儿子。
  却因为他生母得急病而死,刘备又在外征战打拼,颠沛流离,根本无法联系到。家室无人照看,后来听说那孩子却是被人拐卖去了外乡,不知所踪了。
  刘备每每想起,就是心中滴血。可是大汉这么大,又是如此的兵荒马乱。毫无线索的去找一个无知的七岁小孩,那难度只怕是比大海探针还要难上三分。
  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益德!你又鲁莽了!你可知扬州那里来的最新公文里,左将军对其称赞有加。已经任其为庐江太守了!
  袁公路并非昏庸无能之辈,若说是关照,封他个将军之衔也就是了。孙伯符如没有相当的本事,左将军又怎么敢如此放心的将一郡之重担,交给一个年轻如此之人,吾思此子必有异数!”
  听到刘备此语,就连关羽平静无波的眼神里也掠出一抹精光。
  


 第一九七章三英的曲折人生

  第一九七章三英的曲折人生
  关羽悄然睁眼,有几分惊讶的说道:“啊!兄长,真有此事?那小子不是尚未加冠吗?如此看来,这孙伯符倒也不全是徒有虚名了。一郡之地,没点真才实学,那根本不可能管住。
  看来他的战功应当也是有几分是真的才是了!有机会我倒是要试试他的斤两!”
  这对于傲慢的关羽来说,这话已经是对孙策最高的褒奖了。他的心中却是不断与张飞一样,对扬州传来的‘谣言’嗤之以鼻。
  当年他们三兄弟跟着都尉毋丘毅,忙着在下邳剿灭做乱的黄巾贼,未能参与讨董之战。
  没能与天下第一的吕布一战,对此关、张两人不断是耿耿于怀。
  虎牢关下,吕布可是以一人之力,力战关东群雄。斩杀英雄无数,才打出了天下第一将的名头。那是何等的威风,那是用无数的名将的鲜血染出来的名头。
  是真正被天下英雄所承认的战绩。
  这个孙伯符却只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还能有单挑吕布的实力?而且还能在之后不久,打的吕布狼狈而逃。对此,两个自负武艺超强的兄弟,是打死两人也不会相信。
  都是认为:“是无知的百姓们的夸大的传言。现实是当时必然是孙策带着无数手下,才能做到抵挡、并赶走吕布。这些流言必然只是孙策这些公子哥儿,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而已。
  谣言太假,两人连带着对孙策这个人本身也鄙视起来。若是孙策知道自己就这样被两位万人敌的猛将给鄙视了,不知道会不会欲哭无泪的大叫冤枉。
  关羽说话,眼光又是一闪:“兄长,如今我们根基初成。你还是要早日再娶,以传下后嗣才是!兄长那失落的孩儿刘新,小弟已经让简雍兄赶去涿郡细细加以查访。
  以简兄的精细干练,只需还有一丝可能他就都能把小新找回来的。”
  一句话,登时勾起了刘备满腹的冤枉。
  妻亡子散,半生波折困苦却是一事无成的伤心,和被兄弟的无微不至的真心关怀,让刘备心中五味杂陈。在外人面前一般不轻易掉落的眼泪,登时是不受控制的哗哗淌了下来。
  关羽连忙收声,摸摸头上的绿帽,心中后悔的嘀咕起来。
  “唉,果然又是这样!早知道就不劝了!谁言君子有泪不轻弹,真是只缘未到伤心时啊!看大哥这伤心的样子,我也要伤心了!”
  张飞一看大哥又哭了,心中顿感急躁。
  粗黑的眉头紧皱,大声的责备起关羽来:“二哥,你看你,唉!你也真是的,明知这妻子人伦是大哥最痛心的事。你恰恰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要惹他伤心!
  你看看大哥哭的这么惨,这可如何是好!你倒是想词劝劝他啊!”
  刘备哭了好半晌,终究觉得心里的痛苦随着眼泪流出了一些。这才稍稍收住了凄凉的哭声。
  语带啜泣着说道:“唉!两位贤弟,大哥又失态了!只是想到一些伤心之事,方才情不自禁的哭了一场,心中好受多了。
  大哥我只是想那孙伯符,怎么会有如此好的运气,才小小年纪就比我们兄弟三人的成就还要大。人与人还真是不能比啊!
  想我们兄弟三人,也是与曹孟德、袁绍等人同时起兵剿灭黄巾。
  转眼也是十年了,可如今看着那些出身大族的人,都已经是兵多将广的忙于争夺州郡。
  只有我们三兄弟征战多年,却还是要依仗伯珪兄的关照,才当个小小的县令。你们让为兄怎么能不伤心!”
  刘备一番哭诉,却是说出了两个义弟的心中同样的痛处。
  以关张两人超凡入圣级的武艺,不论是投靠那个世家大族。这近十年的征战下来,只需能保住不死,得个二千石的将军之位简直是易如反掌。
  关张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可惜对手都是太弱,要是能有机会斩杀吕布之类武将。我们早已闯出名号了吧!恰恰与袁绍军作战,都是兵团级的混战。找不到斩杀敌军主将的机会啊!”
  想想也是,刘备眼下不过只有一千部下。在几万人作战的大战场上,能起到的只能是辅助作用,连参与斗将的机会都没有。
  兄弟两人武艺再好,可是根本没有显露的机会,那又有什么用。
  所幸不论是公孙瓒,还是主将田楷交待下来的任务,三兄弟无不是顺利完成,这才能积功从小小的都尉到平原令一路升到国相的位置上来。
  而眼下平原又成了与袁绍相拒的最前线。可见公孙瓒对刘备这个师弟的看重,要是三人没有实力,没有一点功劳,公孙瓒就是再亲厚刘备,也不好照顾。
  刘备继续哭着,啜泣的说:“看如今我们就是想要招个有本事的将领,还要顾虑许多。何况人家还不一定就能投靠我们。每每想起这些,哥哥我真得是伤心啊!
  唉!可怜哥哥我空有皇亲之名,却是出身太过低微,创业于微末之始真的是难啊!”
  关羽看着大哥终究稳定下了情绪,这才开口劝道:“兄长无需如此沮丧,想我们如今也算有了一郡之地。小弟与三弟都会全力帮大哥实现大志的。
  都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需我们潜心发展,用不了几年,我们必然能有一支强大能战的部曲,到时大哥的一切理想都会实现了!”
  刘备欣慰的抚摸着关羽粗壮的手臂,又开始啜泣。
  “二弟,你永远为哥哥想的如此周到,哥哥此生定不负你!二弟说的对,明日我们就开始扩军备战!益德,从明日起我们三兄弟一起去郡中征兵!
  凭我们三兄弟的实力,一定要建成一支当世最强的精兵。”
  刘备暗暗在心中想到:“还是要名声啊!只有有了名声才能让我在这乱世中出人头地。当年拜入卢师门墙,就是如此打算。借着卢师的名头才好有所作为。
  想卢师对我这个不求上进的学生,协助还是极大的。可就是如此,那些来自世家大族的将领们,谁不在背后叫我是贩履织席刘大耳,何曾有一丝对皇亲的尊重啊!”
  “唉!就是皇帝如今都已是自身难保,皇亲又能算什么东西呢!我还真是犯糊涂了。
  


 第一九八章停战之孙策回城

  第一九八章停战之孙策回城
  刘备心中突然想到:“那赵子龙是不是也因为我的出身低贱,才不愿倾心相投呢?想我对他也已经是努力结纳,他却总是不肯说出效忠于我的话来,看来就是如此了!
  唉!织席贩履也不是我的错啊!这不都是为了生活吗?”
  “想想起兵这么多年,除了一开始结拜的两个义弟与军中从事简雍。
  也就是公孙伯珪,因我一直以来以兄礼待他,他才对我另眼相看。其中更多的原因,只怕也是因为他自己出身寒门之故吧。
  唉!一旦从那世家的范围里被除名,再想进入其中是何其困难啊!我何日才能让我刘家重回世家之列!若能如此就心满意足了!什么无尽的富贵,只是那瞎眼的老头哄饭吃的把戏而已。
  偏偏还是好的不灵,坏的灵!真是个混帐的老东西。不过云长说得对,我还是要早些再娶个夫人传宗接代才是。万一那刘新找不到了,刘家总不能在我这个不肖子孙身上断了香火!”
  刘备再转头向南,想着那里即将暴发的大战。
  轻叹一口气,低声自语道:“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在伯珪兄的手下混过一生吗?徐州!不知道会不会有我们的机会呢?”
  冀州战事方停,刘备这个野心家,就已经把视线转向了大战方起的徐州。
  孙策在寿春呆了一个月,到四月中旬时办完了接收庐江的所有手续。
  带着大桥、小桥、蔡琰、刘莹众女一起,与依依不舍的金壬告别回转庐江。在这个时候,金壬留在寿春无疑是极有必要的。哪怕不得不忍受这两地相思之苦。
  在离开以前,孙策再次受到了袁术的宴请,做为他上任前的升迁宴加庆功宴。
  这一回扬州的重要将官基本上都赶到了。宴席上对孙策的眼光是错综复杂。有人怨恨,有人羡慕,有人是真心的恭喜,更有人是眼红的阴阳怪气。
  一个大汉最年轻的太守,加上又有着赫赫的功绩与民间良好的名声。听说还将要娶到桥将军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乃是真正的年少有为,功成名就,又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前线的战事已经平息,曹操军为了攻打徐州,同意撤出谯郡换取短暂的和平。
  虽然知道这只是虚假的和平,可也让因为江东的刘繇引起的动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