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123章

重生孙策-第123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阶淡然开口说道:“史侠士!你无须谢我,只管谢过韩兄就是!这次如果不是韩兄亲自开口,本官未必会出手帮你们的!再说,此次也是你们自己出的力,本官并无多少功劳,当不得你一谢!”
  韩嵩接口说道:“哎!这次还是要谢谢伯绪贤弟仗义相助!要不是伯绪,长沙府的大牢也不是那么好闯的!
  说来也巧,要不是本官正好来长沙找伯绪办理公务,你们也救不了这个年轻人!要不是听史阿你说他年少却有豪侠之气,可怜他的母亲孤苦无依!就算你与本官有同乡之谊,本官也是懒得出手相救!”
  “你们这些人,就知道行侠仗义,打杀个痛快!可曾考虑过你们以武犯禁,岂不是损害了朝廷律法的尊严。”
  史阿有些尴尬,张开口却是没能说出话来。
  心中想着:“怎么说,这次也是自己求到这个别驾同乡,才能救出徐庶这个小兄弟。人家有官威,就算是让他说上两声也是没办法。总不能人家刚帮了你很大的忙,你马上就翻脸不认人的跟他大骂一场吧!”
  只是史阿身边那个年纪更大些,看来却是更有雄壮之『色』的大汉,却是忍受不住这个酸儒文士嘲讽的语气。
  浓眉一掀,怒声回道:“朝廷的律法要尊严,可是我们这些草民的尊严又在哪里!那些仗势欺人的官宦地主,在地方上称王称霸横行霸道,朝廷的律法在他们身上可有半点尊严?”
  “大人你所说的那些尊严,只是用来欺压我们这些草民百姓才有用吧!”
  史阿一看韩嵩气的吹胡子瞪眼,马上就要爆发,连忙向韩嵩赔了个笑脸,拉着那个大汉向门外走去。
  一边劝到:“韩大人你息怒,我这个兄长一向是个粗人,你别和他一般见识。王兄长,你也消消气!韩大人也就是那么一说,你不必太较真!我们去外面说,去外面说会话!”
  史阿拉着那王姓大汉走出门外,知道韩嵩他们听不到了,才压低声音说道:“王越兄长,你这又是何苦呢!咱们这次不就是为了搭救元直兄弟吗?要不是这样,咱也根本不用看这些当官的人的嘴脸。”
  原来这大汉却是十年前走遍天下,挑战天下英雄,却是无有敌手的当今剑圣王越。
  据说当年他曾与吕布一战,最后结果是吕布也甘拜下风。这样的称雄多年人物,自然是有他的傲气。
  “总算还好,这次韩大人看在与兄弟是同乡的份上,愿意帮我们出力。免得咱俩亲自去闯牢劫狱,也省下点气力!官面上能不用得罪的,还是多少要给他们留些面子不是!
  至少他们两人还算是好官嘛!要是其他那些贪官污吏们,我们还真得是宁可让元直去死也不会求他们的。最多日后杀了他们为元直陪葬就是!不过如今能救出元直来,就一切都好!”
  王越却只是点点头,吐出胸中的一口闷气,再不说一句话。
  看见两人走出门外,韩嵩更是生气,怒喝道:“真是个无知的匹夫,怎么敢如此辱骂朝廷!要在往日本官非把你下了大狱不可。简直是不知所谓!”
  其实他心中也是知道,如今的『乱』世之下,大汉朝廷还有什么尊严可谈!只不过就象是马日磾一样,一向被道学所约束,一时间落不下面子而已。
  转过一张黑脸,看见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徐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都是你这个浑小子惹出来的事。你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这么不想学好呢?你想没想过,你这辈子究竟要做什么?难道你就准备这样虚渡一生吗?”
  徐庶从看到史阿这个前辈时,就知道自己这次有救了。对于这个几年来,对自己一向关照有加的游侠高手,除了原有的尊敬,更多了一份浓重的感激。
  “史阿前辈此次为了救我,定然是委屈求全的向着眼前的两个官员求助了。要知道他和王越大师一样,都是对这昏暗的官府没有一丝好感的啊!”
  可是这两个官员怎么说也算是自己地救命恩人,有恩不报,可不是他徐庶的风格。面对救命恩人的责问,他也是和史阿一样的心情郁闷。
  却又不得不回答:“小子徐庶字元直,多谢两位官爷仗义救命之恩!小子从此会离开城镇,远远的离开。想我有一身的武艺,难道还不能很好的在江湖中生活下去吗?”
  听了徐庶的回答,韩嵩与桓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视苦笑一下。韩嵩更是被气的扭过头,不再看一眼徐庶。
  心里想着:“怎么救了这么一个死不悔改的混小子出来。不过他要是不混,也不会十八岁就敢杀人,逃窜于江湖了。”
  桓阶一脸痛惜的问道:“元直啊!那你就准备一辈子东躲西藏,直到有一天,你老了逃不动了。再象今天这样被官差捉住,打入死牢吗?如果你有了孩子,你让他们怎么活下去!
  跟你一样被司寇连坐定罪?即使过了百代,还是要将你的子孙脸上黥面墨刑,刺字涂墨。以供官府役使。或是贱卖给那些商贾大户为奴婢,终生受人凌辱吗?”
  桓阶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男人要有责任感,孝敬父母,爱护妻子才是人生至理。
  不要让你的亲人永远是因为你带给他们的伤害而记着你。你这样一逃了之,你的父母不担心你吗?这些年,你可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尽过一丝的孝心。
  你有一身的武艺,武勇过人,你能战胜十人、百人,本官信你!可是只我长沙郡就有精兵五千余,你能战胜几人?同样的你武艺高强又如何!如今却在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面前,毫无反抗的力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就是书中的学识给我的力量。对付你,我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我却有无数的郡兵、官差来为我执行我想施行的命令。”
  徐庶在这些逃亡的日子里,无聊之极,很是读了些书。只是却没有人指点,很多问题却是没能想明白。现在听桓阶如此说来,深觉有理,想起自己逃亡在外,在家孤苦一人的母亲,和以往的亲朋却是连见面也不能。
  不由得想念起四年不见的母亲,和亲人们来,想得更是有些痴了。游子离家,难忘的永远是最亲的家人,可是他却是有家也不能回了。
  “难道真得就这样在外面混上辈子吗?难道等母亲病了,也不能尽孝床前吗?那我还算是人子吗?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就象这官老爷说的一样,我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要让母亲大人为我骄傲,而不是再这样无止境的担心下去!”
  想通的徐庶倒在床榻上一抱拳,对着两个救命恩人真诚的说道:“两位恩公,徐庶当初年少不懂事,出于一时义愤犯下大过。只是每有悔改之意,却不知如何才能补救。还请两位恩公救人救到底,指点小子一条明路。”
  韩嵩与桓阶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又能让一个有志气的浪子洗心革面。心里很是满意。
  在他们的想法里,能使一个犯下错误的年青人改过向善,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成绩。浪子回头,比教出一个好学生来更有成就感。
  两人的脸上都是绽开了笑容。
  桓阶笑过说道:“元直,听史阿所说,当年你所杀之人也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你本『性』也不算是很差,他还说你很有孝心!我也是应了别人的请求,出手救你一回。你只要真心改过,其他的都可以交给我们!
  本官会把你的户籍调到长沙来,还可以帮你消去案底。顺便派人把你的母亲也接了过来,以后你就是荆州人氏了。至于你自己,还是要趁现在年纪不算太大,多读点书才是正理!”
  韩嵩也是抚着自己下巴上如山羊胡子的短须,点头说道:“正是应该如此!本官前几日正好听说,庞德公他们在鹿门山新开了一个书院,招收各地有向学之心的年青弟子。
  想他的学问还是不错的。本官与桓祭酒就联名推荐你去他那里读书吧!
  他庞德公能坚持节『操』,不出来与我一起做官,这收弟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们的吧!”
  ;


 第六十三章鹿门山外

  徐庶对两人如此无微不至的关照,更是激动的有些无话可说。心中想到:“男人还是要有权力才好啊!就看这两人,与我比来确实是手无缚鸡之力。可是我这身份的问题,凭我自己根本就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剑术如神的王越大师也是无法可施。
  可放到他们这里,却是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只是他们为什么要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无名小子,如此爱护呢?我跟他们又无亲无戚的!该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他却是不知道,人各有所好!能帮助一些年轻人求上进,给他们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却也是眼前这两个读遍圣贤书的文士,特殊的爱好吧!
  而且桓阶更是曾经受人所托,对眼前这个名叫徐庶的青年更是关注。
  桓阶这一生,对犯错的年青人,也一直采取的是宽大为怀的态度!之后在他的仕途人生上,也是尽心挽救了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本是没有出头之路的人。
  就当做,徐庶这次是幸运的遇到了贵人吧!
  一个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候,他的选择就决定了自己生命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上了正确的人。能选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样的人是何其幸运。
  却是有太多的人在面临自己人生的选择时候,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说,没有被有经验的人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失足成千古恨又不是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
  荆州襄阳城东南约三十里处,有一座神秘的山,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鹿门山。
  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
  就在一年半前,孙策的父亲正是在这岘山之下,中伏战死。一代英雄只能是壮志难酬!让后人空自望山悲叹。
  英雄已经逝去,但山却依旧是巍然不动。草木荣华,与人生死无扰。
  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鹿门山的五座山峰如仙女起舞,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让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中。
  近观渚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李家山旷,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山上有座鹿门寺,一百五十年前,光武帝与近臣习郁在此梦见神鹿自称山神,遂建寺纪念,后来山以寺名,得名鹿门山。
  徐庶在桓阶府中养好伤之后,就随身带着桓阶与韩嵩的推荐信,和桓阶为他出具的新的身份证明。辞别了两位生死相交的前辈,王越与史阿。
  两个豪爽的前辈侠客,也是为他这次因祸得福重新得回正常人的身份,高兴之极。他们虽然不在乎,可这杀人在逃的身份终也是个麻烦,能解决掉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
  再也不用遮遮掩掩的走路,这让徐庶终于有了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再也不用担心,遭遇到城卫官兵的盘查辑捕。他一路心情轻松的来到了这鹿门书院求学。整整四年,他都没有过这种轻快的心情了。
  这让他一路行来,看着优美的山景大大叫唤了几声。
  终于来到鹿门书院的牌坊前,只见那座高耸的汉白玉牌坊上,刻着铁划银勾的四个大字--鹿门书院。两边的立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