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孙策 >

第12章

重生孙策-第12章

小说: 重生孙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不明白怎会如此。但子烈一直听说老将军和大公子爱兵如子,用兵如神!将士们都是有如兄弟般齐心,就一直都不太相信,投入军中,只是想来见识一下。
  如今得大公子教诲,子烈方才明白!子烈从此愿奉大公子为主,一生追随大公子,甘效犬马之劳!只盼得能常常听得大公子教诲,让子烈能做个象大公子一般的顶天立地的真英雄。”
  这时一直在帐门口旁听的吕蒙也上前跪倒:“大公子,子明也是常常如此的想不明白!刚才听到大公子的话,我才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也愿跟随大公子。奉大公子为主,从此能常听到大公子的教诲。大公子你就收下我们俩吧!”
  我不由笑到:“子明,快起来,你又来凑什么热闹。”
  吕蒙倔强的一抬脸,说道:“从来家里人都是宠我爱我,我做错了事,闯了大祸,家人也都会帮我处置后事。虽有时会责我、打我,但从来没有人教我这么深的做人道理。我知道,如果这次错过了大公子,只怕我这一生都未必能有大成就,还请大公子成全子明学以向上的心愿!”
  看着眼前这两张激动的面孔,我不由的感慨起来:“是啊,这两个可都是有上进心的人才。他们的坚毅的性格,能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只要有合适的人教导、扶助。
  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放任自流,他们必能早几年成为栋梁之材,帮助我的理想撑起一片宽阔的天空。”
  我认真的点点头,抬手扶起了他俩:“既如此,我就暂时收下你们两个。只是跟着我,你们要有准备,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但你们要记住,如果你们不能吃苦,那我也会随时放弃你们。”
  两人同时施礼:“谢主公!子烈(子明)不怕吃苦!”
  我欣赏的看了他们一眼说:“好!今天就这样。子烈,你去也去准备一下,明天就开始练兵了。你要记住,人与人之间从来都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感情,不论是恨是爱。
  你付出的是什么,那么你也就得到什么。决不会有半点差错。只要你能宽待下属,常能对他们施之以恩义,他们心里自会有你的好,终会报答你的!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啊!我倚望你能为我练出一支上下一心的超强军队来。”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说的太好了!主公!子烈,记下了。定不负主公所望,子烈去了!”说完抱拳离开。
  这时,军帐里只剩下我和急的抓耳挠腮的吕蒙,看我看象他,忙问到:“主公,子烈兄都有事做,不知我该做什么?不如让他们也分点人给我,我也去练练兵!”
  我瞪他一眼:“胡闹,你以为练兵是儿戏吗?兵者,乃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它关系到你和你士兵的生命,关系到所有士兵的家庭幸福,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
  象你这样的新手,自己对兵之道都不了解,怎么去练兵,带兵。你看看,哪个善战的将军不是有空就去钻研兵书战策。你要记住,用兵之道,不单是从实战中获得,更多的是从书上汲取前人的经验。
  这样一旦有一日你自己单独统领一军,就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去拿上桌上那本韩当将军的兵书,站门口读一遍再说。等读完了,我要考你。”
  吕蒙登时苦了脸弱弱的问道:“主公,我不认识的字,能不能问你呢?”
  “去问你师兄子烈,我这几天会很忙。也可以去问你姐夫,只要你真心向学,我想不论是谁都会很高兴地教你的。”
  正当吕蒙要出门之际,一个卫士走进来报告:“报,大公子,大营门外来了几个人,说是你的老朋友周瑜来看你了。”
  我不由一呆。这个周瑜,我才刚回来,他就来了。这么巧,不愧是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好兄弟。
  真是缘份哪,这个有缘份的人真得是到哪里都遇的到。自从随父出征离开舒县后,转眼两年没见到他了,还真是想念他!一想他,他就来了。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我招呼了一声吕蒙,他就迫不及待的放下手中的兵书,立马跟上我窜向了营门。等我跑到大营门口,一眼就看见了几个穿着便装的几个人中的那个他。
  高大的挺直的身形少说也有185厘米,俊俏的脸部曲线,并不特别浓密的眉毛,衬着一双特别明亮有如含着一潭深水的大眼睛,与高隆挺直的鼻梁配合起来,是看着那么的养眼。
  这可是我看到的除我以外第二个俊男了。难怪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毫无疑问,那个众人之中最是显得鹤立鸡群的就是周瑜了,我一生最好的兄弟。能在我最开始的弱小时给我最重要的一步帮助的亲人,我冲到他面前。没有说话,重重地拥抱住他。重重地拍拍他的背。
  拥抱了一会儿,我才说道:“公谨,你来了!”
  “伯符,我来了。”
  不再需要别的话,不再需要多余的礼节,不再需要那些对常人的虚假客套。
  这就是我们从十二岁第一次见面起就养成的默契。让人感觉到无比轻松,无比贴近的亲情。就好象是整体复制出来两个人一样。如同心有灵犀,我们相视一笑,同时转身,同时起步向大营内走去。
  就在我拥抱周瑜的同时,寿春城的将军府内。袁术正坐在书房内宽大的靠椅中。手中拿着侍者刚刚奉上的香茶,悠闲的饮着。
  书桌前面的地上,站着的正是他手下的几个心腹之人,将军纪灵、偏将刘勋。长史杨弘、主薄阎象,还有一个侍立在袁术手边的正是刚从军营回来的张勋。
  只听袁术开口到:“众人都来齐了,下面议一议这几日的事务。前些天,长安急报董贼被王司徒等合力处死,也算是为我袁氏一族报了血海深仇啊!真是大快人心。我已传令下去全城欢庆三日。”
  众人齐声恭贺。
  袁术接着说道:“如今长安已平。我担心接下去,王司徒等人会不会清理朝政,收回地方军权。诸位怎么看,这天下形势,该何去何从。”
  下面诸人相视一眼。杨弘上前到:“将军,不必担心。如今皇帝年幼,不能亲政,朝中大权多已旁落众官手中。他们在朝堂上争权夺利还来不及,又怎么敢轻易得罪拥有重兵的地各个外藩呢?”
  “就算他们要动,也要有哪个实力才行。但看现在朝庭手中,东拼西凑也是兵不过几万,将不过吕布等廖廖数人而已,自保中枢尚嫌不足,更不要说出兵征伐天下了。我想他们下一步要做的应该是内争实权,外结强藩。”
  “将军只需坐守豫,扬两州。手握重兵,虎视荆襄,徐州,寻机吞并之。如此,将军坐拥天下膏腴之地,兵精粮足,再借四世三公之名,自可广收天下士人心。余下只要耐心等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何愁将军霸业不成。”
  袁术满意的咧嘴大笑到:“哈哈···嗯!长史说的很有道理。观当今天下,我们有天下最大的地盘,还有最多地士卒,最丰足的粮草,最富有的民众。
  现在只等时机而已。好,很好!经长史这样一说,我就可以放心了,只是还需大家奋勇行事啊!哈哈。”
  下面的诸人齐声答道:“恭祝主公大业早成!我等愿为主公大业效死!在所不辞!”
  袁术得意的笑过一会,接着说道:“公孙伯珪前日有信来,信中说‘我弟弟的死都是袁绍惹出来的’他想为公孙越的死报复袁绍。现在已经出兵磐河,又得他堂弟公孙范之助,以渤海兵力协助,并扫平了青州、徐州黄巾军余孽。
  如今他是兵势日益强盛只等我们和陶恭祖共同出兵夹击袁绍、曹操。你们商量一下看怎么样,是出兵好,还是不出兵坐等时机为好?”
  


 第十四章议将来密谋泄漏

  
  这时杨弘(假设字子禄)又开口分析道:“主公!我认为,还是出兵的好处多。
  一来可以联结旧时盟友,加强关系。虽然现在我军已是天下最强,坐拥天下中心最富饶之地。但要成大事,初起之时总还是需要盟友守望相助。以远交近攻的原则,连结边远的公孙瓒来攻打袁绍、曹操联盟,正是最合兵法的上上之策。
  二来,我们也可以借此大战,操练士兵。以期能练出一支精兵来。顺便还可以虏掠一番以充军资。
  三者,我们可以趁机去除两个后起的对手。以后也可以少些对手。至于占领的地盘嘛。毫无疑义,就是我们的属地了。嘿嘿。我想只要众位将军用命,主公必然又有一批进项了!”
  袁术大悦:“好,子禄,说的很好!想袁绍和曹操那两个小鬼,一个仅是我家家奴,一个只是起于微末的小官。何德何能,也来充做与我平起平坐的一方牧守。
  如此的两个小人,窃居高位,实在是让我想起来就气得要吃不下饭,早日扫平他们也好出我胸中一口恶气。我决定出兵了。”
  主簿阎象说道:“主公!如此贸然出兵,怕是不好吧?
  一则师出无名,二则,如今两州新定,州务尚须整治,人心思定。三则兵士虽然众多,但是操练不够,精兵太少。只怕于接战不利啊!我以为还是先治理内部,练好强兵,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为好。!”
  同样也是一、二、三的很有道理。
  将军纪灵立刻反驳到:“阎象你不要在主公面前胡言乱语。我们几人的手下都在日夜操练兵士,现下早已精通战阵,只等为主公上阵杀敌立功。
  你为何要如此贬低我们。看我们要立功劳你很是眼红是不是?”
  边上其他几将也是随声附合,声讨起阎象来。
  袁术不耐烦的挥挥手:“阎主簿你不懂军事,做好你的文书往来工作就行了。”
  杨弘怕众人再争吵下去,忙转移话题:“主公,你怎么让孙策去兵营收了那破虏将军的旧军呢?我们不是商量过,不让他带回破虏将军的旧军的吗?”
  袁术听了哈哈一笑:“子禄,过虑了!我看伯符也不过如是而已,比他的父亲文台坚毅仁勇的境界差得太远了。这个人,看来也就是武力强些,没有太大的能力,成不了大事的!”
  “何况,只是千余杂兵,给了他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还可以收到一箭三雕的奇效。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还准备上表朝庭,给他讨个怀义校尉当当,让他彻底归心于我。如此我又多一员猛将,岂不是人财两得嘛!他老子只帮我打了一半的地盘,就让他再接着帮我打天下!
  只要我们控制好粮草供应,他们父子再英雄也只能是为我袁家做牛马罢了!哈哈”
  想到得意处,更是哈哈笑个不停。
  众人一起躬身:“主公(将军)英明!思谋周详,神机妙算,我等众人远远不及主公之万一!那孙伯符定然逃不出将军的手心。”
  笑过之后,袁术下令,众人分头去做出征准备,择日出征兖州,消灭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以下犯上的小不点。
  我与周瑜转到了新立的独立于袁术大军营寨外的小营后,两人都正忙着叙谈分别之后的各自情况及碰到的趣事。还不知道,自己差点又被那个杨弘给‘坑’上一次。幸好,之前张勋的美言,加上袁术的‘英明神武’救了我。
  我对周瑜说了离开舒县后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过去的孙策记忆里和张纮的谈话。重点就是立足江东,以待天时。
  周瑜听了赞许的直点头,接着分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