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凡人贾环 >

第32章

红楼之凡人贾环-第32章

小说: 红楼之凡人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黛玉睡觉的时候进来也不是一次两次,原文上有黛玉和湘云在熟睡,他进去欣赏两个人的睡颜,还替湘云盖了被子,还有黛玉和宝玉一起躺在黛玉的床上聊天的事情……
  扯的远了,回到本文中贾环和紫鹃分别做的两件事:
  紫鹃将男人引到小姐的房里,而且是在她家小姐睡着的情况下……
  贾环让她姐姐带着丫头衣冠整洁的正大光明的招呼客人……
  这两种行为,难道真的是后者更难让人接受吗?
  或许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我真的觉得女孩的卧室是很私密的地方,即使是作为现代人的我,我在睡着的时候我哥哥和父亲都不会进我的屋子,更不用说别的男人了,而在那个时代,我简直觉得不可思议。
  罗嗦了这么多,现在才说我的设定:我的设定中,男女大防不是很严,男人和女人在公共的场合见面,是允许的。
  这样肯定是和清朝的真实情况不符合的,但是请大大们理解,这本书只是同人,只是小说,在这本书的世界里,就当它是我说的这个样子吧,这一是因为我个人的喜好,二是因为剧情的需要,多多理解哈!
  另外,渴乌这种东西的原理,看明白了不?我找这玩意找的很辛苦呢!


☆、第 36 章

  胤祥突然失笑;贾环受惊似的缩回目光,胤祥笑道:“四哥你总说;这些所谓闲书杂书中;暗藏古人无穷智慧;于民生民计比那圣贤书还要有用的多,不想今日竟遇上知音了。”
  “这些所谓闲书杂书中,暗藏古人无穷智慧,于民生民计比那圣贤书还要有益……”这句话却是戳在了贾环的心坎上;只他向来只在心中想想,今日才知道有人与他一样,且敢宣之于口;比自己要强的多;不由忍不住再次抬眼看去;却见胤禛幽深无限的双眸仍盯在他脸上,并未因胤祥开口而移开,此刻见他再次望来,才不经意的将视线挪开,淡淡道:“……比我强。”
  康熙道:“的确比老四强,老四也不过想想说说,环儿却能付诸于行动,比之空谈强之百倍,你们三个亦需牢记。”
  胤禛胤禩胤祥敛容恭声道:“谨遵父亲教诲。”
  贾环暗忖这家人家教可真严,幸好自己不是他儿子时,抬着龙神的队伍终于哼哧哼哧过来了,又一声“青龙归位”的大吼,龙神被安置在了坡坝上,应是量身定做,铁管弯角真好和坡坝相符,短的一截可伸入水中,长的一截正好通向下方一低洼处,与四面延伸的渠道相连。
  一旁看热闹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看他们如何让“龙神”将水替他们抽过坡坝。
  只见他们极为熟练钉下木桩让龙头歪着不使其接触水面,却将“龙尾”浸到一口锅大里,竟在下面点火,开始烧起水来。
  陈旭将人撵开些,将位置留给几人凑到龙尾边去看,黛玉何曾见过这等事,也忍不住走近了些,众人都是知礼的,便特意在贾环身边让出三女的位置。
  康熙道:“环儿能学而致用,甚好。却不知知其然可知其所以然?”
  贾环道:“自然知道。”
  他道:“将铜管此端浸入水中,水沸则化为蒸气,蒸气会将铜管中的空气尽数排出,当此管内尽是蒸气,届时用皮塞将此端塞住,另一端置于水中,蒸气遇冷而化为水,管中气少,便会将水吸入管中,最终充满铁管,彼时水路一通,便可延绵不绝,再不需虚耗人力。”
  康熙点头,道:“难为你小小年纪,于格物之学能有这般造诣,着实难得。”
  贾环却被他夸的有些脸红,这些东西并非他研究所得,当时他一见渴乌此物的描述,便下意识认为是这个原理,究其根底也不知道自己这种认识是从何而来,却隐隐知道这便是事实。
  火势甚大,不多时锅中水便沸了,胤祥道:“我去看水气通了没。”
  便越过堤坝,去了另一边。
  不一会便听他嬉笑道:“龙王爷开始吞云吐雾了!该汲水了!”
  贾环应一声,用钳子夹了一个皮塞塞上铁管,他动作不快,胤祥在那边已经不耐烦了,叫道:“塞住没有?”
  贾环再应一声,对陈旭道:“打水来灭火……我们先退开一点……”
  却听那边胤祥道:“没有动静儿啊,环儿,你这龙王爷不灵啊!”
  贾环大惊道:“应大哥,先别……快退开,姐姐快退!”
  便伸手去拉黛玉,这时已然晚了,却见铁管一沉,大锅再支撑不住铁管的重量,向一侧骤翻,一锅开水眼看就向黛玉贾环的方向泼来,贾环顾不得多想,赶紧挡在黛玉身前,他是男人,身上有些烫伤并不碍事,若是女儿家就麻烦了,且不说他对黛玉深有好感,便只是黛玉是被他带出来的,他便不能让她有事。
  却不知黛玉心性也极坚毅,这许多年,在贾府受尽冷眼,一个人在这风刀霜剑中苦苦支撑,便是贾宝玉,也不过是能替她偶尔带来些暖意罢了,何曾有过什么人能奋不顾身挡在她身前为她遮风挡雨?见比自己还矮了半个头的贾环想也不想便将自己护在身后,眼中顿时一片湿热,使出吃奶的劲将贾环向自己身后拖去,一面转过身子想挡在他身前。
  贾环大惊挣扎:“姐姐!”
  却听一声巨响,然后是水声哗哗,预想中的疼痛并不曾到来,一愣间,一只铁箍般的大手从旁边伸过来,三两步便拖着他上了渠,贾环顾不得看拽他的是谁,只扭头去看黛玉,见黛玉也被方才站的稍远、反应不及的紫鹃小红扶了上来,道:“姐姐你没伤着吧?”
  黛玉答道:“没有,你呢?”
  贾环见她声音镇定,只脸色有些泛红,想是吓到了,便放下心来,道:“没事。”
  这才向拉他上来的胤禛道谢,却见胤禛衣服下摆湿了一**,道:“四爷,你……”
  胤禛摇头,淡淡道:“无妨。”
  却听紫鹃惊呼一声:“八爷,您的衣服被火灼了。”
  黛玉闻言轻呼一声,一双妙目落在八爷脸上,又急忙转开。
  胤禩道:“我没事,不过是件衣服罢了,只是四哥方才踢开铁锅,被水烫了,不知道怎么样了。”
  却原来方才情急之下,胤禛和胤禩二人站的稍近,二人极有默契的一个一个箭步上前将大锅踢飞,被溅出的热水烫伤了腿,一个挡在贾环黛玉面前,被铁管击飞溅起的火行灼烧了衣物。
  胤禛仍是一句无妨。
  方才康熙站的远,并未波及,却将四人的表现尽收眼底,贾环与黛玉之间姐弟情深,胤禛的果决刚毅,胤禩的奋不顾身,都让他甚为满意,唯一不满的是那个提着木桩爬上来,茫然不知所以的胤祥:“哈,真的出水了?咦,怎么这么乱,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老十三啊老十三!你还真不愧是莽十三!”
  胤祥茫然道:“我怎么了?”却不知正是他不等贾环这边收拾好便拔了木柱让铁管吸水,才弄得这一地狼藉。
  贾环不忍他受责,解围道:“四爷八爷衣服都穿不得了,姐姐也受了惊,不如都先回庄休息,我算过水位便来。”
  康熙目光从几人脸上扫过,道:“林丫头先回去吧,我们等你测了水位一同走。”
  贾环点头,送走黛玉,一回头却见胤禩的目光落在黛玉的背影上,竟有些痴意,见被贾环注意到,胤禩收回目光,苦笑一声,却并不多做解释。
  虽是量水位,也不需贾环亲自动手,陈旭拿着已然量好的几处数据过来,贾环对着数据沉吟一阵,说了句两寸,便有坎儿前去传话。陈旭虽不会算,但是在庄子许多年,也能看出大概,奇道:“若是放这么深的水,只怕剩不下多少,若明年春旱可如何是好?”
  贾环道:“不怕的,过几日便有大雪,春天雪化了,又是半池。”
  陈旭点头,对铜儿道:“你带上庄子里的所有马车,将要卖的酱菜等运一半过去,另买齐一冬用的粮食等物回来,还有吩咐柳儿,开始高市价两成收购干柴。”
  “错,”一直没出声的贾环道:“不是两成,是两倍。”
  陈旭惊道:“这般大雪?”
  贾环点头,道:“嗯,这几天大家别闲着,检查一下房梁什么的,到时别给压垮了,铜儿先别出发,等会儿问问大家可有什么要捎带的,回头大雪把路封了,出门便不方便。”
  铜儿应了一声,便去了,无论是他还是陈旭,竟是对他的话没有丝毫怀疑。
  康熙道:“你怎么知道过几日有大雪?”
  贾环神色微微一暗,道:“我会算。”
  “慈云大师教你的?”
  贾环点头,这种实用的东西他是来者不拒的,不过学了两个月,便比慈云大师算的还要准些,但他会的,也就这些了。
  康熙神色凝重了起来,若是传自慈云大师,倒有几分可信,使个眼色过去,胤祥会意,道:“我去吩咐小子回去给四哥八哥拿衣服。”
  于是一同回庄,路上康熙问道:“你方才所言两寸,便是此次冬灌放水的高度?”
  贾环道:“正是,梯田高度不一,必要先将下游渠道各处封死,上面灌好一块,便挖开一处灌下一块地,若不事先算好水量,到时候下面水不够便不好了。”
  康熙点头,又问:“你让他们在京城买许多柴火做什么?”
  贾环理所当然道:“卖啊!听陈叔说,大雪前后的柴火价格相差三倍呢,若是雪大,五倍十倍也是有的。我在京城有个大仓库,往常收些码头上客商积压的货物,慢慢儿卖出去,也挣不少银子,反正空着也空着,收上一仓库的柴火,等下雪了翻倍卖出去也能挣点银子。”
  胤祥撇嘴道:“卖柴火能挣几个钱?”
  贾环抓头道:“我也不知道,这些都是陈叔在管,他每年告诉我挣了多少银子,到底哪是哪都在账本上,我是懒得看的。”
  康熙不悦道:“旁的也就罢了,趁着雪灾投机倒把,大发横财,你是世家子弟,怎的学一身奸商作风?不成体统!”
  贾环毫不示弱道:“我虽是挣了银子,可是旁人也跟着受益,并没让任何人吃亏,怎么算是奸商?”
  康熙道:“胡言乱语,除了你,还有什么人受益?”
  贾环掰着手指头数到:“第一,打柴卖的人受益,他们可以双倍价钱卖掉他们的柴火,而且省去了卖柴的功夫,便可以打更多的柴来卖。第二,许多不以此为生的人知道有人肯双倍价格收柴,反正冬天闲着没事,便也会专门砍材来卖,有些额外的收入。第三,不需打柴换钱,但是自己砍材烧的人家知道要下大雪了,会提前准备好干柴。第四,许多殷实人家大雪后往往有钱没处买,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不太贵且干燥的柴火……”
  “狡辩!”康熙道:“旁的也就罢了,你肯告诉人家将有大雪?”
  贾环不喜道:“恁的小看我!六年前我算出天有大雪,让人去跟他们说,让他们修葺房屋,他们只当我们是疯子,没一个肯信。我这才想出这个法子,让柳儿花大价钱收柴,一面通知此事,才有少数人稍稍信了些。”
  胤祥讶道:“为何你收柴,他们便相信会下雪?”
  贾环哼一声道:“你现在去大街上喊一声:‘粮价要涨了。’看有几个人信你,你若一边喊着,粮价要涨了,一边跑去买上大批的粮食,那便截然不同,他们会想着,若是真的,他们便赚了,若是假的,还有更大的傻子呢……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