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护花狂龙 >

第236章

护花狂龙-第236章

小说: 护花狂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乔书记和易军这么热情的攀谈,好像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其间甚至有说有笑的插科打诨,让这些官员情绪更加复杂。似乎乔云龙的行为,就像是和易军故意商量好的,专门让张允之难看。

    张允之的脸也确实难看,但也只是不动声色的站在乔云龙身边,没有爆发一丝一毫的火气。

    大家没进去喝茶,一同到了江边去等。十几分钟,一晃眼就过去了。终于远远的江面上,出现了一只小型但配置不低的客船。此时,乔云龙和易军的电话同时响了,显然是客船上调研团的人在跟两人打电话安排一下。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没人跟张允之联系。

    不一会儿,那艘客船终于在一个临时的停泊点停靠了岸边。省委的那个副秘书长走在最前面,但走下船之后还不忘了转身,说明对立面那个老头子的重视。

    紧接着,一个精神矍铄、白发过半的老头儿下船了,看这样一个精神头儿,退休实在有些可惜。依照他的精力,恐怕再工作十年也没多大的问题。这个老头儿,就是郑志龙!

    一身深灰色的大衣,脚底下是一双干净而造型简洁的皮鞋,半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浑身上下显示出和他年龄所不符的旺盛精力。特别是那双眼睛似乎具有聚焦功能,仿佛能把人看穿。在那双眼睛上面,是两道粗黑的眉毛,眉毛尾部略微的上扬。

    一下船,乔云龙和张允之就带头迎了上去,分别和郑志龙打招呼。郑志龙和乔云龙握了握手,但面对张允之的时候只是点了点头,这让张允之有些怪异的失落,当然也让一些注意观察细节的家伙们似乎察觉到了一点什么味道。

    随后,乔云龙等人就和那位副秘书长、交通厅长相互寒暄,大家都是同一个级数的同僚,而且对方来自省里面,乔云龙和张允之这样的东道主要表示出足够的热情。

    但是,郑志龙却似乎热情不高,反而扬了扬眉毛看着这个庞大的阵势:“我这只是调研调研,这么大的排场干什么。还有那边,扯什么横幅,花哨!”

    郑志龙的脾气大是很出名的,现场不少人都清楚。不过这时候,易军和白静初却上前了一步。白静初笑道:“要是一点气氛都没有,怕您骂呗。”

    郑志龙笑了笑,竟然出奇的没有说什么。这让一群人感到震惊,心道敢在郑志龙面前这么插科打诨的人可不多,偏偏郑志龙还没有生气。

    而这时候,郑志龙朝乔云龙丢了句话:“一切从简,咱们不是来旅游的。不用市委和政府招待了,中午我们就在正和的这座物流基地里吃顿便饭。走,咱们先大体转一转,静初和易军也陪着转转,我也想顺便听听企业界的意见。”

    顿时,以张允之为首的一批人头皮发麻。连饭都不用市里面安排,却偏偏在正和里面吃,这是什么意思?至少已经表明了,郑志龙和白静初、易军等人的关系相当不一般。

    张允之甚至已经预感到,这个脾气不好、但是遗留能量依旧巨大的老头子,这回是来帮着易军出气的。至于这股气像谁撒,那是明摆着的事情。

    不过,张允之也是个眼睛欢的,当即顺着郑志龙的意思来说:“那行,我让人弄点咱们江宁上好的本地酒,本乡本土的。”

    “张市长,老爷子半年前改喝花雕了。”白静初颇有深意地笑了笑,随即跟着郑志龙的步子离开了。

    而这句话,透露出了两个意思——

    第一,白静初对于郑志龙的了解,几乎已经渗透到了生活层面。

    第二,张允之你至少半年多没有到郑书记那里去过了。也是,郑书记都退休了,你这个大忙人自然懒得去窜门拜访喽,人走茶凉。

    现场的都是人精,不少人都听出了其中的意趣。而张允之则目射凶芒,但又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随即嘴唇动了动,也跟着向前走去。

 第393章 老领导的威势

    第393章老领导的威势

    一路走来,乔云龙在郑志龙身边陪着,另外那位副秘书长和交通厅长则在另一边。 本来,乔云龙这边还有张允之的位置,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新码头的建设,具体的运作应该是市政府的事情,所以郑志龙一开始要求张允之介绍一下。张允之把大面上的东西说了说之后,随即就开始招架不住了。因为他不懂太专业的东西,偏偏郑志龙就像是个怪物,对于交通航运、总体规划等问题研究得如此精通。这时候,张允之才骇然联想到,当初攀爬到副省级之前,郑志龙做过五年的省交通厅厅长,而且还做过三年的省发改委主任!

    在这种工作上面,哪怕不考虑官位和声望,单纯以见底和学识来看,郑志龙也可以称之为岳东省内的行业内专家。

    于是,往往是郑志龙提问一个问题,张允之就吞吞吐吐说不清楚,反倒是一旁的交通厅长“帮着”解释着。但具体到太具体的东西,这位厅长也不可能了解太深——毕竟人家不是江宁本地的官员。问江宁市几个承担具体业务的局长吧,偏偏这几个货又不是很专业的,而且平时的精力一般不用在具体业务上。在郑志龙这个专家面前,一个个漏洞百出。到最后,干脆就不敢吱声了。

    其实,胡静作为分管这一块儿的副市长,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有研究的。但张允之近来一直压制着胡静,根本不给胡静任何表现的机会。所以,没有张允之的许可,胡静也不会随便张口。

    倒是乔云龙知道其中的奥妙,而且看到张允之确实已经把面子丢大了,这才笑道:“张市长以前是抓党务的,接手这一块儿不是很长时间。胡静同志,你给领导介绍介绍。”

    张允之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当即讪笑道:“对对,我以前是抓党务的,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以后要多学习,多学习。”

    于是,张允之自动让开了一个位置,反倒是胡静站在了郑志龙的身边。

    而事实上,胡静老早就是郑志龙的嫡系,和当初的赵伟一样。只不过胡静是一根暗线,大家都不清楚。

    由于胡静“另投阵营”的事情,郑志龙多少还是有点心中不快。但是就现在而言,胡静的介绍倒是中规中矩,至少表现出了一个稍微合格的专业水准。郑志龙一边听一边走,时不时的点点头。对于码头的建设以及未来的构思,郑志龙都还算比较满意。

    终于,众人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汽车停着的地方,也就是易军那个物流基地的不远处。郑志龙忽然看了看对面的空地,问:“这片地方,留着做什么的?”

    胡静似乎有点为难的看了看张允之,而后说:“这片地方刚刚研究了,准备……建设一处物流基地。”

    这时候,现场所有人都能猜到,这个脾气不好的老省领导肯定会发飙。

    果然,郑志龙一听之后就当即冷哼:“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脑袋让驴踢了?嗯?!”

    这么难听的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脸色微变。张允之的脸色更不好看,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郑志龙的眼神盯着胡静,而胡静显然也不能当着众人说“这是张市长的想法儿”。尴尬而难受的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乔云龙笑着说:“这个……应该是市政府的集体研究意见。老领导有什么要求就请指示,有不足的地方,我和允之同志会想办法补足或改正。”

    “真要只是‘不足’,那倒也就罢了。”郑志龙指着那片空地,又回手指了指易军的物流基地,怒道,“一个物流基地就足以承载这座码头的需要,而且这边已经建成了,还要再做一个?重复建设就是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不知道你们这么做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但你们可以拍拍自己的胸口,自问这些钱一旦投下去,是否能对得起你们那紧巴巴的市财政!是否对得起几百万江宁百姓给你们交上来的税收!”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张允之试图在打击报复易军。如今被郑志龙这么劈头盖脸的尿了一顿,张允之心中在怒骂,但脸色却奇差,额头上还有汗渍渗出——这么冷的天竟然还会出汗,可见张允之已经紧张到了何等程度。

    没错,郑志龙是退休了。但是这样一个曾经位高权重的老头子,掌握的能量太大了,留下的政治能量也太雄厚了。别的不说,就凭他一句话就能拉着省里面两个正厅级干部搞什么调研,就足以显示他在岳东省官场依旧具备恐怖的影响力。

    随后,郑志龙看了看四周,似乎语重心长,但态度却依旧强硬:“同志们呐,我们都是党的干部,无论做什么决策之前都要慎重。”

    “我们有普通群众所没有的权力,但同样也具备普通群众所不具备的破坏力。级别越高的领导干部,做瞎了一件事,产生的破坏力也就越大。”

    “就以咱们面前这个什么混蛋物流基地来说,这不是胡闹吗?明明已经满足新码头建设需要了,却还要拿着几个亿往里面砸?这几个亿的钱不是哪个人的,是国家的,是群众的!”

    “乱作为还不如不作为,宰卖爷田不心疼!”

    最后这句话说得刺骨诛心,让张允之坐立不安。乱作为,这句评价其实是很严重的。

    而到了最后,郑志龙还是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对乔云龙说:“当然,我现在只是一个退休了的老干部、老党员,不能干涉你们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这就是我的一个意见,希望你们能考虑一下。小刘!”

    小刘?正是那位省委副秘书长!姓氏前面加了个“小”字,一下子就把一个老领导的权势和资历彰显无遗。而在官场上,资历这玩意儿是很重要的。

    那位刘秘书长当即点头微笑道:“郑书记有什么安排?”

    郑志龙说:“把我的这些意见和建议系统整理一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与控制,不能乱来,否则造成的损失过于惊人。这是篇大文章啊,整理出一个基本意见后我再看一看,回头请杨省长和楷标同志也看一看。”

    张允之心里头咯噔一下,而易军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货知道,市政府这个混蛋物流基地基本上要胎死腹中了。

 第394章 我怕以后没机会

    第394章我怕以后没机会

    杨省长,自然就是杨百里。 虽然张允之目前和杨百里有了些关系,但不见得太稳固。面对郑志龙这种强势人物的抨击,杨百里基本上不会为张允之遮风避雨。

    至于所谓的“楷标同志”,其实就是分管全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的副省长褚楷标。这个褚楷标更是郑志龙一派,当初郑志龙退下去之前,帮着将褚楷标提升到了这个显赫的位置。如今,他几乎就是郑志龙那老班底目前的领军人物。

    而在称呼一位堂堂副省长的时候,连姓氏都免了,直接说“楷标同志”,更显示出了郑志龙的威势。

    要是换做平时,检查时候说一套、检查之后做一套的现象很正常。但是,当郑志龙非要把这个话题延伸开来做一片“大文章”,并且要请杨百里和褚楷标都“看一看”的时候,那么意味着张允之就是再借来几个胆儿,也不敢在背后乱来。

    更何况,乔云龙又趁机横插一脚说:“郑书记的教育的是,江宁的同志必须在这方面深刻反省。对于老领导提出的这些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