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民国艳殇(双性生子) >

第32章

民国艳殇(双性生子)-第32章

小说: 民国艳殇(双性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守候,女孩子是万万不能草率的。
  福来点点头:“有时候听听他们的话也蛮有用的。”以前母亲也找过人给他算命,但那个瞎老头只说自己将来能有一番作为,其他的一概都没说,母亲追问之下,他只说天机不可泄露。
  现在他的命运也算是发生了转变,或许他真的能有作为,能为佟佳氏做出些贡献。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之时,沈钺之的婚期也定了下来,下月的初五是黄道吉日,所以婚礼便定在那一天了。
  沈钺之收到了福来的回信和贺礼,他总觉得福来好像没有将所有的事情都讲出来,似乎是报喜不报忧,于是他赶忙研好墨,故意挑了两张粉红色的信纸,很顺畅的写了几行娟秀的字:
  福来:
  谢谢你送来的苏绣,我甚为喜欢!我已经把它放到玻璃框内挂在了卧房内,每天都会抬头看看,总觉得这小孩子的眉眼和你有几分相似,呵呵,这大概就是睹物思人吧。
  你真的一切顺利么?一定要把所有的遭遇都讲给我听,千万不要避而不谈,更不要将我当做外人。
  八月我就要去陆军讲武堂学习了,到时候可能会忙起来,你什么时候入学?佟大婶身体可还好,听说广州湿热,眼看着就要到夏天了,你们要注意身体才是。
  这几天家里人都在给我忙活婚事,到处都乱七八糟的,我懒得去管,基本上都是母亲和大妈在操持,不说也罢。
  你最近有什么新的见闻,说来给我听听,我还没有到过广州,以前也曾和璧凌商讨过去那边巡演的事,但一直未能成行,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那里探望你的!但今年恐怕是抽不出时间了,唉,唯有让这些文字化作思念寄与你
  写完信后,他便抬头看了看那副“麒麟送子”的苏绣,之觉得分外的好看,越发的顺眼,那个小娃娃和福来有几分神似,笑起来颇为单纯可爱!




何时能抱得美人归

  阳春三月;广州已是阳光明媚;一片温暖繁荣之景了。
  佟福来依然过着和之前一样的生活,每天都会用六个小时来学习,却是教书的赵耀辰偶尔会露出异样的神色;趁佟二少爷低头写字的时候就会傻呆呆的盯着人家看。
  这天下午;福来正趴在书桌上做数学测试题,他写完之后就抬头问:“赵大哥;我写完了。”他这才发现耀辰正目不转睛的自己。
  赵耀辰“哦”了一声,慌忙接过试卷,拿着笔批改;可脸上却在发烧。最近这几天他都在琢磨福来少爷的事,原来少爷是个半男半女的阴阳人,还能怀孕生娃娃;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他非常想知道孩子的父亲是哪个,显然少爷有难言之隐,他又不好开门直接问,这感觉让他抓心挠肝的,福来少爷一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赵大哥,你是不是有心事?”憨厚的人问道,这几天对方不像以前是的常和他聊天了,好像故意在回避自己。
  耀辰低头批改试卷,随后便苦笑着回答:“是。。。。。。我想问你点私事,不过又觉得不应该开口,所以很为难。”
  “您说吧,只要我知道一定回答。”福来很单纯的答道。
  他放下钢笔,将双手摊在桌面上,压低了声音问:“能告诉我孩子的父亲是谁么。。。。。。他对您做了这种事,难道不该负责吗?”
  佟福来苦涩的笑了:“赵大哥,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可我毕竟是被当成男儿养大的,任谁都没办法娶个爷们儿做媳妇儿吧?至于孩子的父亲。。。。。。他是个好男人。”
  听到少爷这么说,赵耀辰就垂下了头,他踌躇万分的说道:“要是我能早些跟在您身边就好了。”尽管福来这么解释,他却能察觉到对方隐藏的悲苦情绪,这丝伤感是从那双忧郁而迷人的眼瞳中流淌出来,直接渗入了他的心底,让他感同身受,或许福来有他的打算,这是少爷的私事他不应该随便插手的。
  佟福来听到他这么说,反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他怀孕让爹娘,甚至是赵大哥都跟着操心劳神,他实在是个不懂事的混蛋。
  “我会精心将孩子抚养长大的,即便他身边只有我一人,也不会让他觉得孤单,一定要让他快快乐乐的。”他望着赵大哥单纯的笑了,虽然他才怀孕不到两个月,可他似乎真的能感觉到小娃娃在一点点的长大,这种喜悦之情不言而喻,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赵耀辰却叹了口气,只得继续批改试卷去了。前天佟先生吩咐他去中山的乡下找个安静的小院落作为福来和老太太新的安身之处,他们打算四月份就搬去乡下远离喧嚣的广州,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福来少爷身体异常,身怀有孕的事,让他全权负责少爷和老太太的安全。
  而且要在少爷临产的时候悄悄的送到博济医院去待产,因为那里的洋人大夫艺术高明,甚至可以用开刀的方法来解救生命垂危的难产产妇。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7国公使,于16日以公使团名义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听到这种消息,几千名群情激昂的群众有组织的在□进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觐见段祺瑞和,贾耀德,但由于偶然的“身体接触”引发了骚乱,因此警卫开枪还击,最终演变成了小规模的武装骚乱,导致47人当场死亡,伤200余,死者中有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刘和珍,令人气愤的是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之时,竟然将死者的财物甚至是衣服全部掠去,这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惨案。
  3月19日贾耀德内阁对“三一八”惨案负责,引咎辞职,段祺瑞则下令抚恤。3月23日北京各界爱国人士齐聚北京大学操场,为亡灵们举行追悼大会。鲁迅提携挽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做。”后又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哀歌唱遍京城。
  强大的民意压力迫使段祺瑞政府召集非常会议,通过了屠杀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京师地方检察厅对惨案进行了调查取证并正式认定:“此次集会请愿宗旨尚属正当,又无不正侵害之行为,而卫队官兵遽行枪毙死伤多人,实有触犯刑律第311条之重大嫌疑。”这也算是为那些在天的亡灵讨回了一点儿公道吧?
  在这种局势之下,京城的娱乐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戏园子茶楼里不像往日那样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了,有些生意不好的戏园子索性暂时歇业,落得个清闲。
  吴璧凌将沈钺之的班子收下之后就忙着排演新戏《拜月亭》,他打算四月一日再开演新戏,这期间若有堂会唱唱便是,其他的时间就在家休息。
  而令他有点儿郁闷的却是藤田修二忽然不见了踪影,自从那天清晨分别之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面,莫非是占了便宜之后溜之大吉了?还是他缺乏魅力?他百思不得其解,偶尔还会在排练的时候分神。
  “吴老板,喝茶吧?”小慧帮她泡好了茶,递到了他手中,他们已经从早晨排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大家会儿都累坏了。
  “谢谢。”他坐下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喝了两口茶,脑子里却还在琢磨那个日本男人的事儿。
  小慧坐到他身边,关切的问:“沈老板可还好?”他们大家都想知道此人的近况。
  璧凌答道:“正准备大婚呢,他挺好的,让我给你们带个好。”他每星期都会和对方通个电话,也都是三言两语,因为电话费实在是过于昂贵了,多数时间还是写书信告之情况。
  “我们大家买了一份贺礼,还得请您帮着寄过去,明个让老王给您送去。”小慧也为沈钺之高兴,男人成家立业是大好事,就是不知道嫂子是个啥样的女人,她颇有几分好奇。
  “好最近姓周的没来烦你吧?”他关切的问,小慧也是他今后要培养的角儿,他不能让姑娘出了差池才是。
  她温和的摇头:“我拒绝了他几次,最近就不来找我了。”虽然周大公子显然很生气,但她真的不能再贪图小便宜了,即便是跟了对方她也最多是个没有地位的姨太太,而且她不能生育的话只会被周家的人看不起,到了人老珠黄的时候就惨了。还是自食其力多赚钱,日后做些小本生意的好。
  吴璧凌这才放下心来,小慧是钺之交给自己的人,他可不能照顾不周的。
  这时候,拉洋车的张大哥忽然捧着一个黄色的纸箱走进了门。
  “吴老板,藤田先生送来的。”他在门口见到了那个日本男人,对方好像有急事,把东西交给自己就匆忙告辞了。
  “他人呢?”吴璧凌忙问,接过了沉甸甸的纸箱,打开来看,里面装了各色漂亮的布料和一堆好看的珠花,从风格和质地上来看都是东洋上等货。
  “去天津了,说三天后回来。”他答道。
  梨园小生“哦”了一声就把盒子放到了一边,他原本以为藤田修二已经被自己迷住了,却不成想人家反倒是将了自己一军,这让他有种挫败的感觉。不过就是个长得俊的东洋男人罢了,他想要多少都有,何必把精力浪费在一个人身上?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让对方玩弄于鼓掌间,他就非得让藤田拜倒自己脚下不可。
  小慧和几个班子里的姑娘则凑过来欣赏稀奇美丽的日本和服面料,发出赞叹,这些料子摸起来手感细滑,光泽又柔美,拿来做戏服或者是旗袍再合适不过了。
  吴璧凌把心一横,索性说道:“你们拿去分了吧。”若是自己收了,倒显得他没见过什么好东西了,他可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男人。
  “谢谢老板!”小慧和两个姑娘开心得不得了,急着去瓜分盒子里的好东西去了。
  他托着腮帮,端起茶杯,连忙对坐下来歇脚的车夫说道:“张大哥,明天你帮我去买顶进口的呢子帽,等后天送到藤田那里去当做是回礼,要灰色的。”藤田也比较爱灰色系的东西,大衣,西服也都是偏灰的,送礼要投其所好么,况且那家伙穿灰色西服确实蛮精神的。
  “成,明天我去办。”老张觉着吴老板和那个日本人好像走得挺近的,大概是因为沈老板不在北京,寂寞难耐了吧?他自是知道主顾爱和男人睡觉,不过日本男人总是不太合适的。




新婚大喜染上晦气

  四月初;沈家上下都忙着为二少爷欢天喜地的筹备婚事;而只有一个人高兴不起来,那就是蓉芮。
  最近几天,她除了帮着照顾外甥女;就是躲在屋里写东西。
  她趴在写字台上怒着嘴唇;斜着肩膀,奋力的用钢笔在纸上描绘着一个充满了她臆想的故事;给《小说世界》期刊写的梗概和大纲她是这么介绍的:
  范二少爷是军阀之子,起先在北京城靠唱京剧自食其力的生活,他一直对老家的平凡女学生小梅情有独钟;并暗暗发誓成为全国红角儿的时候便会风风光光的迎娶小梅,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范家大少爷随父征战阵亡;范老先生就将远在京城的二少爷绑了回去,要求他不再唱戏,强迫其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