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大明王侯 >

第105章

大明王侯-第105章

小说: 大明王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藩王之中,宁王朱权年纪最今年才十九岁,而且脾气性格最为直爽,同时他所戍守的藩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又与燕王朱抹的北平府接壤,二王麾下军队经常互相配合征伐北元,时不时搞个联合军事演习,明元边境动辄十几万人动刀动枪,杀气冲天,气势很是骇人,常吓得北元朝廷名义上的正规军化明为暗,变成地下抗明游击队,北元皇帝拿这两个藩王很是头疼。
    母为有了这层渊源,所以诸王之中,燕王和宁王的兄弟感情最为深厚,而且宁王年纪虽可体态魁梧,脾气网烈,为叭仗时最为勇猛。常以王爷!尊亲自卜马浴血厮杀旺缨热乙众样的狠角色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宁王端起酒碗,大灌了一口酒,然后浑不在意的用袖子一抹嘴,大声道:“四皇兄,听说前些日子你得罪了咱们的侄儿允烦,被父皇知道了,你后来又跑去皇宫负荆请罪?”
    提起这事,朱猪的笑脸顿时变得阴沉,目光中厉芒闪烁不定。
    朱捕和朱搏闻言互视一眼,急忙若无其事的端起酒碗,有一口没一口的浅饮,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朱猪叹了口气,神色忽然萧然,喘嘘道:“咱们的侄儿允坟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跟在咱们身边一口一声皇叔的稚子了,本王自他幼年便与他开惯了玩笑,前些日子一时不察,竟忘了他太孙的身份,所以忘形之下”唉!几位皇弟,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我等戍边的藩王当安守本分,莫跟本王一样做出出格的事儿来,你们当以本王为戒呀”。
    宁王朱权哼了哼,道:“允坟跟我一般大的年纪,可我却是他的皇叔,如今他当了太孙,莫非便端起了架子。眼中没有咱们这些辛苦为他戍边的叔叔们了?叔叔跟侄子说几句玩笑话都不行么?”
    朱猪闻言脸色一变,沉声喝道:“十七弟,你喝多了?说话怎可如此无理!太孙殿下乃父皇钦定的储君,我大明未来的国主,你我将来要侍奉的陛下,天家之中,先论君臣,后论叔侄,你连这个都不懂么?”宁王一楞,接着悻悻的哼了一声,仰头灌了一大口酒,闷不出声了。
    朱抹看着默然饮酒的周王和齐王,忽然慨叹出声:“你我兄弟身负父皇厚望,以皇子戍守各地,这么多年来勤勤恳恳,抗击北元不敢一日懈怠,今日我请各个皇弟相聚,不必说这些不快的事情,咱们兄弟情深,这次京师一聚,下次再聚。却不知何时何地了”
    周王朱慌有些憨老实,虽然比朱林略但面相却比朱猪苍老许多,又黑又粗看起来像是农地里以种田为生的老农一般。
    周王憨憨的笑了两声,端碗道:“四皇兄有心,皇弟戍河南开封,在北平以南,多亏皇兄这些年来率军抗击北元,以为我开封屏障,这才使得我开封无兵灾之患,皇弟这里多谢了。”
    朱猪哈哈笑道:“自家兄弟,说这些客气话做什么!你我皆是为父皇守边,各司其责,大明江山社稷安定,我们可都有一份功劳在里面呀,哈哈!”
    说着朱林忽然神情变得黯然,叹道:“只可惜”我以后也许不会再戍北平府了,几位皇弟以后可要自己保重才是啊!”
    这句话如同平地响起一声惊雷,在座数王顿时惊容满面的瞧着朱林,宁王楞了一下,接着跳了起来,大声道:“四皇兄,你这话什么意思?莫非父皇要将你改封别处?”
    周王和齐王也惊愕的盯着朱猪,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朱猪叹气道:“这回进京,我见父皇年纪老迈,言行之间暮气渐重,身为皇子,我心中实在心痛不已,想想这么多年一直与父皇相隔千里,无法在父皇膝前尽孝,枉为人子矣!所以,我打算过几日向父皇上疏,请撤北平藩地,或是改封别的兄弟戍守北平,而我留在京师,代各位兄弟每日孝敬父皇,尽我等为人子之本分,”
    三人闻言皆不敢置信的看着朱猪,脸上神色时青时白,复杂无比。
    “四皇兄,你比我等年长,你的孝举正是给皇弟们立了一个好榜样,我等皆该向你学习才是,但”四皇兄,忠孝不能两全呀!咱们代父皇好好守住这座江山,使得父皇高枕无忧,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尽孝?四皇兄,你是天生的将才,数征北元,战功卓著,北平府乃我大明国门。你若留京,诸王之中尚有何人能守之?四皇兄,三思啊”。周王率先语重心长的劝道。
    朱猪沉默了一下,忽然虎目急眨,落下泪来,他扶着额头哽咽道:“各位皇弟,非我不愿代父皇戍边,实在是我心中害怕啊!”
    “你怕什么?”三人齐声问道。
    “我前几日出言不逊,冒犯了太孙殿下,我实在是怕父皇不满,更怕太孙殿下心中记恨,他日登临大宝,恐会对我这个拥兵甚重的藩王猜忌加害,我,”我朱猪向天誓,对朝廷,对皇上绝无不臣之心,可谁会信我?与其那时落得个身死抄家的下场,我还不如现在交卸兵权,孤身留京,这副残躯从此便交给父皇和太孙,是杀是剐,由他们便是”。
    朱猪说到最后,已是嚎啕大哭不止。
    三位藩王闻言又惊又怒,燕王的勇猛和战功那是诸王中有目共睹的。如今却只因一句玩笑话,负荆请罪赔了不是还不行,难道朱允坟嫉恨在心,要对他赶尽杀绝?做侄子的怎可对叔叔如此过分?
    宁王拍案而起,大怒道:“岂有此理!允炕,”太孙年纪渐长。怎地气量却越变越小?竟连叔叔都容不得了么?我等辛苦戍边,与将士们风餐露宿,与鞋子浴血厮杀,所为何来?。
    朱猪大惊,急忙伸手拦道:“十七弟切莫胡说!我何时说过太孙气量小的话?你莫害我,我只是害怕他对我心存芥蒂,欲向他表明心迹,却又怕他不信我一腔忠诚而已,只好交卸北平兵权,从此老死京师
    宁王怒道:“四皇兄,你这是怎么了?堂堂昂藏汉子,杀数子从不手软,北地豪杰谁不赞你是条响当当的好汉?今日为何如此怯懦怕事?我就不信太孙会为这点小事加害你!你别怕,我们几兄弟明日便联名上疏,向父皇担保你,至于却权留京之类的话,皇兄再莫提起!北平府若少了你,谁有本事守住国门?”
    朱猪摇头叹息不语,沉默半晌,复又掩面大哭起来,悲伤惶恐之情溢于言表。
    送走了诸皇弟,朱林这才止了哭证,神情渐渐变得阴沉起来。
    道衍和尚悄悄走到他身边,笑吟吟的道:“殿下这招果然妙极,以退为进,示之以弱,借这几位王爷之口说出去,今日殿下惶恐之态恐怕很快便会传入天子耳中,想必天子对殿下越放心了。”
    朱猪冷冷一笑,淡然道:“消息确定了吗?”
    道衍正色道了,今日早间。宫甲的庆公公着人递来的消息。前孵里殿内,天子召见太孙,黄子澄和萧凡三人,他们在殿里商量了很久,庆公公只靠近模糊听了只言片语,看来天子对藩王有了猜忌之心,动起了削藩的心思
    朱猪眼皮一跳,目光中厉色大盛。道衍接着道:“殿下,咱们可要想个法子使天子绝了削藩的心思啊!殿下经营北平多年,麾下猛将如云,精兵剩悍,这是殿下争夺江让的资本,若天子真下定决心削藩,殿下多年心血便完全白费了”
    朱猪皱眉道:“父皇好好的。为何会动起削藩的心思?”
    道衍叹道:“还不是那日殿下在御花园里之所为种下的根由,”
    朱林神色懊恼的重重拍了一下额头:“步踏错,步步被动,本王疏忽了!”
    道衍接着道:“黄子澄向天子献上了所谓的“削藩十策”天子未予采用,不过那个名叫萧凡的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
    朱猪冷声道:“他说什么了?”
    “萧凡说,削与不削,全在天子一念之间,天子若决意削藩,一纸令下即可,诸王不敢不从,若天子犹豫不决,所谓的削藩之策根本就是一堆废话
    朱猪倒抽了口凉气,神情变得很难看,恨声道:“这个萧凡,好毒的眼光,居然一眼看清了削藩的本质,父皇若真决定削藩,确实如他所说,本王再不甘愿,也必须交卸北平兵权,一丝反意都不敢生,老老实实的听凭父皇安排了”可惜啊!这个萧凡偏偏是东宫的人,不能为本王所用”。
    “殿下,现在不是慨叹的时候,陛下已经动摇,我们要拿个对策出来,制止陛下削藩才是
    “先生可有妙法?”
    道衍淡淡笑了笑,悠然道:“京师非久留之地,殿下何不金蝉脱壳,逼得天子不得不令你赶快回北平戍边呢?”
    朱林皱眉想了想,接着两眼一亮,虎目露出慑人的精光,沉声道:“先生说的不错,你即刻秘密派人送信去北平,密令张玉派出小股劲旅,暗中出师往北入草原。找到北元乞儿吉斯部落,并向他们挑衅。逼得他们出战后,再命张玉佯败退兵,吸引乞儿吉斯部来攻,最好逼得他们兵临北平城下,最后叫张玉派八百里快骑向京师急奏
    道衍笑道:“殿下果然智勇双绝,如此一来,北元犯边,国门有险,陛下只得暂时绝了削藩的心思,不得不派殿下回北平主持抗敌,好一手围魏救赵之计!”
    朱猪脸上也露出了阴沉的笑容。
    “先生,那个萧知,不能再留
    “贫僧懂了。”
    萧凡现在很忙。
    做臣子的当然要体察上意,上意要你做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否则就是跟自己的脑袋过不去了。
    朱元璋的意思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你萧凡当忠臣可能还差了点儿火候。所以你还是当奸臣吧,好好跟那帮酸儒老古板斗一斗,你们越斗联越高兴。
    萧凡无所谓,他把自己当成了融入大明朝的一颗螺丝钉,朝廷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永远出现在朱元樟最需要他待的位置上为老朱默默散着光和热”,
    所以萧凡并不介意当奸臣,相反,他还有些感兴趣。因为自古以来,奸臣都是活得挺滋润的,杀人放火太粗鲁,或许奸臣不屑干,但贪污受贿,欺男霸女,放高利贷,收保护费,偶尔陷害一下忠良等等,这些既伤天害理,却又不至于严重到断子绝孙程度的事情,他还是很愿意做一做的,毕竟,忠臣活得太累了,而且下场往往比奸臣惨得多。
    朱元樟的意思是要以萧凡为着,在朝中形成一股“奸党”势力,与那帮酸儒在朝堂上抗衡争斗。
    既然谓之“党”肯定不止萧凡一个奸臣,所以萧凡现在的任务是竖起大旗,拉起队伍,并且将之展壮大,这是个目的性很明确的政治任务。
    于是萧凡左想右想,开始满京城的找奸党同伙人。
    寻找的过程不算太难,京师最不缺的就是奸臣,稍微留点儿心便能找得到。
    于是萧凡第一个找到了原兵部尚书茹瑞,这胖家伙因收受藩王贿赔而被关进了锦衣卫诏狱,朱元樟为了给诸皇子一个警告,杀了一大批收贿的官员,却偏偏放过了茹瑞。让他一直待在诏狱里,不知道朱元樟存了什么打算。
    不管什么打算,反正萧凡注意到他了。心里暗自琢磨了一下。他估摸着朱元樟留茹瑞一命,该不会正好是为了要他把茹瑞展成奸党成员吧?不然那么多官员被杀了,为何偏偏没杀他?
    于是萧凡进了诏狱,与茹瑞促膝长谈了一番。
    茹瑞很上道,毫不犹豫的答应,只要他能保住性命,并且能重入朝堂,以后必将在朝堂上与萧大人同进同退。守望相助,从此不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