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刑庭法官 >

第47章

刑庭法官-第47章

小说: 刑庭法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谈志刚也像消失了一般,已经有好多天没有给于锦打过一个电话了。




《刑庭法官》第二十章(5)



  这是一个周六的上午,于锦像往常一样,一直在床上躺到九点多钟才起来。她起床后,正准备去卫生间洗脸刷牙,刚打开房间的门,就看见冷娟穿得一身光鲜地要往外走,于锦就叫住她问道:“小娟你今天怎么起这么早啊?要干什么呢?”冷娟以前每逢周末也喜欢赖在床上的,有时候睡到中午了还不愿意起来。今天她起这么早,于锦真是感到有点奇怪呢!
  冷娟说:“于姐,您起来了?我刚才正要敲你的门呢,又怕打扰了你。今天的中午饭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我不给你做吃的了,我今天要出去办点事。”
  于锦笑着问她:“看你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是不是交了男朋友啊?是去约会吧?”
  冷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于姐你别笑话我了,我跟谁约会呀?”
  于锦说:“还不好意思呀?交了就交了,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呀?”
  于锦的话让冷娟有点着急,说:“我真的没有交男朋友。再说,我现在到处打工,连生活都成问题,还上哪里去交男朋友啊?
  于锦说:“是不是着急了呀?”
  冷娟的脸一下子红了,说:“你当姐的还没有找男朋友呢,我着什么急呀?我才不找那么早呢,趁年轻我得好好玩几年再说。”
  于锦说:“在这个问题上你可别和我比,我可是过来人了。”
  冷娟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过来拉着于锦的胳膊说:“你是过来人了?于姐你得给我说说,以前姐夫帅不帅?”
  于锦拍了一下她的手说:“小丫头,什么姐夫姐夫的?我又没有结过婚。”
  冷娟还是不依不饶地说:“看看你真落后了吧,没结婚也是姐夫啊!”说着,她又缠住于锦的胳膊说:“于姐你快告诉我,俺姐夫是做什么的?帅不帅呀?”
  于锦说:“他呀”于锦刚要把以前男朋友的情况跟冷娟说说,脑海里却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谈志刚的形象,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马上住了口。
  冷娟在一边却不停地催促着:“快说呀于姐,他怎么了呀?”
  于锦刚要说什么,突然门外有人敲门,就急忙走过去开门。于锦把门打开了一个很小的缝隙,想看看是谁来了。不料,她刚把门锁拧开,门咣当一声就被彻底推开了,一个年轻人一脸凶气地闯了进来,又回手把门撞上了。
  于锦看见来人觉得有一点点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就问道:“你找谁?你是干什么的?”
  那个人恶狠狠地看了于锦一眼,说:“你不是那个网吧的女老板吗?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
  于锦忽然记起,眼前的这个人正是当初砸他们公司网吧的那两个人中的一个,就有点紧张地问:“你想干什么?”
  那个人没等于锦把话说完,就猛地朝于锦脸上扇了一个耳光,嘴里恶狠狠地骂道:“干什么?老子来找你算账!”说着,抬手又要扇于锦。一直站在一边的冷娟急忙过来拉住那个人的手,说:“你不准打人!”那个人使劲一抬胳膊,就把冷娟摔倒在了一边的沙发上,他眼露凶光地指着冷娟说:“你快滚开,没你的事!你再多管闲事别怪老子连你一块收拾!”说完,他转过身来,伸手就掐住了于锦的脖子,嘴里骂道:“你不是拿了35万还不罢休吗?你不是要法院重判老子吗?”说着,他就把于锦摁倒在了地上,翻身骑在了于锦的身上。
  于锦被他掐着脖子,呼吸越来越感到困难了。
  那个人一只手掐着于锦的脖子,一只手开始撕扯于锦的衣服。于锦身上只穿着薄薄的睡衣,哪里经得住他粗暴的撕扯,一下子就被他全撕开了。
  一边的冷娟早已经被吓得浑身瑟瑟发抖,瘫在沙发上动也不敢动了。
  呼吸困难的于锦感到几乎要绝望了,她想求救,但嗓子被紧紧地卡着,几近窒息,根本发不出声音来。她挣扎着,两只手拼命地四处乱抓着。
  那个人把于锦的上衣撕开后,从自己的腰间拔出了一把西瓜刀扔在了地板上。他的喘息声也逐渐地在加重,瞪着一双充了血光的眼睛,又开始撕扯于锦下边的衣服。
  慌乱中的于锦无意中抓到了那个人扔在地板上的西瓜刀,几乎要昏厥过去了的她,使出了最后一点力气,举起刀来朝压在自己身上的人狠狠刺去
  只听见那个人杀猪般地嚎叫了一声,一下子就瘫倒在了地板上。
  于锦急忙爬了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就急忙打电话报了警,看着那个人瘫在地上血流不止,她又拨通了120急救电话。
  被彻底吓傻的冷娟,一直哆哆嗦嗦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刑庭法官》第二十一章(1)



  已经晴朗了多日的天气突然阴沉了下来,天空仿佛被黑色墨水漆染过一样,黑乎乎的让人仅靠天色分不清时辰。已经是上午八点多钟了,天色还似黎明时分的模样,刚蒙蒙发亮。今年入冬以来,天气一直都是晴晴朗朗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蔚蓝的天、洁白的云和纯净的空气。这样阴沉的天气今冬还是第一次光顾这个城市,人们一时还都难以适应,总感觉着不是太正常,仿佛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有好事者还专门打开了电视或者电脑去查看天气预报,一看方知,原来是一股来自于西西伯利亚的寒流马上就要到达本市了,今天傍晚时分,本市局部地区还会有零星小雪光临呢!
  尽管天气阴沉得如此可怕,但是安北区人民法院审判大楼的门外还是一大早就聚满了人。因为,今天上午九点整,备受关注的刘大建案就要公开开庭审理了。关注本案的人们顾不得天气是什么样子了,纷纷起了大早,自发地来到了法院门口,准备旁听案件的审理。
  安北区人民法院的一号审判庭按预定时间准时开了门,旁听案件的群众在法警的引领下秩序井然地进入旁听席。大家坐在威严肃穆的审判庭里,自然而然地也都心生有几分庄重的感觉,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就是小声地交头接耳的也极其个别。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人从法官通道入口进入了法庭。她径直走到了标有“书记员”三字的位置上站好,巡视了一眼旁听席的群众,喊道:“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公诉人和辩护人应着书记员的声音,依次进入了法庭,在各自位置上就坐。
  书记员依然笔直地站在那里,朗声说:“下面宣读法庭规则。”刚刚还多少有些嘈杂的法庭立马变得异常的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了。书记员开始宣布:
  “1在庭审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庭规则,保持法庭整洁,维护法庭秩序,不得鼓掌、喧哗、吵闹,不得实施妨害法庭审判活动的行为;2旁听人员在庭审过程中,不得发言提问,不得进入审判区域,不得随意走动;3未经法庭批准,任何人不得对庭审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摄影和记录。经法庭批准可以摄影的人员一律不得使用闪光灯;4请关闭所有通讯工具;5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审判长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6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旁听公民通过旁听案件的审判,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在闭庭后书面向法庭提出。”
  书记员宣读完法庭规则后,又巡视了一眼旁听席,提高了一些声音喊道:“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旁听席上一阵悉悉嗦嗦之后,都起立站好了。
  法官通道入口处,胡家辉庭长和另外两名法官依次进入了法庭,分别在审判长、审判员位置上站好。
  书记员面向审判长报告:“报告审判长,本案公诉人、辩护人已经到庭,被告人已在羁押室候审,庭前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审判长胡家辉面色严峻地巡视了一下整个法庭,说:“请坐!”
  整个法庭又是一阵稀稀嗦嗦。
  胡家辉看到大家都已经坐下,便敲了一下法锤,宣布:“京津市安北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提被告人刘大建。”
  胡家辉话音一落,全法庭的人“唰”地一下都把头转向了法庭当事人入口处。只见两名身材魁梧的法警一边一个扶着刘大建的胳膊走了进来。刘大建虽然已经在看守所羁押了好几个月,但他的气色依旧不错,目光仍然是那么炯炯有神,惟一与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是,他的头发大部分都白了。尽管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梳理得依然整整齐齐。刘大建在两名法警的搀扶下,昂首挺胸地走进了法庭。进了法庭以后,他稍稍停了一下,就像以前出席大会走进会场那一刻的表情一样,环视了一下整个审判庭,目光中仍带有几分居高临下的威严。然后,他稳步走到了被告席上站好,又抬起眼睛把目光向审判席上的法官投去。当刘大建与审判长胡家辉的目光相遇时,他的面部陡然跳动了一下,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静。他的这个细小的表情变化,也许只有审判长胡家辉捕捉到了。从刘大建走进法庭那一刻起,胡家辉的目光就一直紧盯着他。看见刘大建这个时候还能如此器宇轩昂,胡家辉在心底又在为他暗暗惋惜,眼前的这个人,曾经是一名多么威风八面的领导干部啊!胡家辉还没有来得及过多地感叹,刘大建的目光就与他碰撞在了一起。捕捉到了刘大建面部表情的变化过程,胡家辉突然之间感到今天的这个审判要比事先预想到的困难得多。因为,今天站在被告席席上的,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审判经验的老法官和多年分管政法工作的老领导啊!来不及多想,审判长胡家辉依照法定程序开始了法庭审理。
  审判长胡家辉:“被告人,请说出你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
  刘大建:“刘大建,1948年7月26日出生,汉族。”
  审判长胡家辉:“请说出你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住址。”
  刘大建:“大学专科文化,职业为国家公务员,家住本市安北区人人公寓甲一楼4单元802号。”




《刑庭法官》第二十一章(2)



  审判长胡家辉:“以前是否受过法律处分或刑事审判?”
  刘大建:“没有。”
  审判长胡家辉:“这次你是因为涉嫌什么犯罪?何时被羁押?何时被逮捕?”
  刘大建:“因为涉嫌收受贿赂犯罪,2005年6月2日被羁押,2005年7月14日被逮捕。”
  审判长胡家辉:“京津市安北区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你收到了吗?”
  刘大建:“收到了。”
  审判长胡家辉:“什么时候收到的?是否超过了10天?”
  刘大建:“2005年11月11日收到的,已经超过了10天。”
  审判长胡家辉:“本院的权利和义务告知书你收到了没有?”
  刘大建:“收到了。”
  这一串例行问话下来,胡家辉发现刘大建一直非常配合,回答得也很流利,没有让自己重复一句话。这足以看出,刘大建虽然离开审判岗位多年了,但对审判工作的一整套的程序还是十分熟悉的。胡家辉还注意到,刘大建在回答问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