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家侦探 >

第484章

大宋私家侦探-第484章

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下阕一出,方应顿时傻了眼,而那红衫女子竟然微微从椅子上站了起來,似乎觉得坐下听的不真切似得。
    乃至花郎吟完,那方应接连叹息三声,三声过后,向花郎微一拜手,道:“花公子此词豪迈的紧,下阕又将词意加深,在下是自叹不如,这词不作也罢。”
    方应说完,脸已羞红,间,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无论是谁,都看出方应很不痛快,他不作是自取其辱,作,又比不过花郎,更是自取其辱,最后索性不作了。
    方应回到自己座位上后,李瑞哈哈笑道:“花贤侄这首词真是极佳,简直可谓是词中极品,豪迈之情从第一句便起,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更是收之有声,下阕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周公瑾的风姿可谓是写的入木三分啊,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是把整首词的意境都给提了上去,好词,好词,只怕此词一处,以后再作怀古的词便洠в辛恕!
    李瑞最后一句话自然有夸大之意,不过这首词的确算得上是豪放词派中的精品,当初花郎初读时,也是难掩激动之情的。
    如今李瑞这番一赞扬,其他人更是连连说好,那红衫女子虽未开口,不过脸上却已有了敬仰之情,而她这番如此,让花郎对她不由得更加感兴趣起來。
    大家称赞一番后,戏已开唱了。
    戏是很古老的戏种,花郎对戏一向不甚喜好,所以并不知道是那种戏种,弹唱间夹杂着故事,虽觉情节发展缓慢,可对李瑞这些人來说,已经算得上是无聊时消遣的好办法了。
    一开始时,花郎洠в刑鰜硐费莸氖鞘裁垂适拢老烦诵砭煤螅胖沼诿靼祝瓉碚庀诽ㄉ涎莸氖翘泼骰视胙钣窕返陌楣适隆
    古时人礼教森严,对于一些不合乎礼教的结合都是很排斥的,当然,排斥的人都是些士子书生,可平民百姓对于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更多的则是向外之情,所以从古至今,也流传下了不少爱情故事,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算是一个,孟姜女算是一个,刘兰芝焦仲卿也算一个,如此等等,细数之下,恐怕是说之不尽的。
    此时戏台上演到了唐明皇挥泪命高力士赐杨玉环三尺白绫的戏段,那杨玉环哭哭啼啼,述说着三郎的薄情,这样说完之后,拿起了一方盒子,那是昨晚两人欢好时,三郎赏赐给她的玉佩。

第924章 戏台上的命案

 
    昨夜欢好,三郎说了许多柔情蜜意,可如今叛军逼城,唐皇弃城而逃,马嵬坡前,竟然赏赐她三尺白绫。
    她是个女人,她想要的不过是三郎一人之宠爱罢了,她从來洠в邢牍龉昝竦模扇缃瘢蛭獍眨蝗幻靼琢耍靼琢顺瞻讶靼琢四腥擞惺保⒉荒鼙;に呐印
    锦盒很秀气,很古朴,淡雅间却又给人一种悲凉,那是三郎送给自己的啊。
    戏台之上,杨玉环这样几番哭唱,唱完之后,轻轻打开了锦盒,她要拿着玉佩悲思过去种种恩爱。
    可就在杨玉环打开锦盒的时候,突然从锦盒之中弹出一片飞箭來,飞箭很小,可速度却是极快,杨玉环神色惊讶间,还未來得及开口讲话,那飞箭便刺入进了自己的咽喉,然后那杨玉环便倒在了戏台之上。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一瞬间后,戏台上死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女人,而且是个穿着戏服的女人。
    所有人都惊讶的从椅子上站了起來,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那个扮演高力士的戏子更是手足无措,站在戏台上连动都不敢动,他的脸色很差,几乎觉得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完了的。
    李瑞惊呼了一声,立马喊道:“谁都不许动,保护好现场。”
    这句话后,整个戏台上安静了下來,那些弹乐器的人已经停了下來,他们睁大了眼睛,望着戏台上的尸体。
    李瑞起身之后,來的花郎跟前,道:“花贤侄,这这风雅山庄发生命案,恐怕要仰仗你了。”李瑞神色镇定,可花郎很确信,隐隐间,他能够看出李瑞的担忧。
    李瑞一向都是个闲散王爷,府里何时发生过这种事情,他虽强制镇定,可他真能镇定下來吗。
    花郎微一拱手,道:“请王爷放心,在下先去验一验尸体,请诸位再次稍等。”说着,花郎跳上了戏台,戏台上有两人和一个盒子,两人中,一个倒在地上死了,另外一人眼睛瞪的很大,可却无光,想來是吓坏了。
    盒子开着,只不过里面并洠в杏衽澹械闹皇且徽诺善詹乓舱钦庹诺善媚抢绶绨愕纳彼懒苏飧龅乖谙诽ㄉ系呐印
    利箭上有毒,戏台上的女子嘴唇发紫,想來利箭射中她之后,她便立马死了,从死相上來看,痛苦只在一瞬间。
    戏子的脸上涂着厚厚的胭脂,不过从脸型上來看,应该是个颇有姿色的女子,花郎命人将死者脸上的胭脂洗去之后,顿时有些惊呆,因为戏台上的女子,无论从脸型还是样貌上來看,都可说得上是一等一艳丽的女子。
    这女子很美,就连死相都是美的,如果早看到她的容颜,花郎甚至想说,他不惜替她去死。
    检查完尸体后,花郎从戏台上下來,然后向李瑞微一拱手,道:“王爷,这名女子是。”
    “他是我府上两个戏唐风班、古雅班中唐风班的旦角青鱼,是戏班中的一把手,本王平时最喜看她唱戏,只是洠в邢氲剑ィ谷环⑸庵质虑椤!
    这名女子叫青鱼,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花郎心中暗想,而暗想过后,花郎连忙又问道:“这唐风班中有多少人。”
    “上上下下有十來个人吧,不过有几个是打杂的,怎么,花贤侄怀疑凶手唐风班的人。”
    花郎耸耸肩:“暂时一点头绪洠в校鲈诔〉娜丝峙露荚谙右扇酥校绞比粲形实劳跻氖虑椋骨胪跻仆选!
    “这个花贤侄大可放心,我这风雅山庄发生命案,若不调查清楚,我李瑞今后如何有颜面面对世人,不论是谁,花贤侄想怎么问就怎么问。”
    有李瑞这句话,事情就好办多了,花郎连连拱手表示感谢,然后说道:“青鱼姑娘是被锦盒中的利剑所伤,锦盒是经过了改装的,现在我想知道,这锦盒之前都经过谁的手,可以吗。”
    “当然可以,刚才本王已经说过了,这件命案交由你全权调查,你想怎么问就怎么问。”
    花郎点点头,然后命人将唐风班的人全部叫了來,这些人总共有十一人,加上死去的青衣,一共十二人,这十二人中,其中一人是班主,剩下的有旦角丑角生角等等,当然,除了生旦净末丑外,还有两三名打杂的。
    花郎看了这些人一眼,随后冷冷问道:“这锦盒在递到青衣姑娘手里之前,都经过谁的手,又放过什么地方。”
    唐风班的人个个战战兢兢,班主是他们的头,所以最先回答花郎问睿囊仓挥姓飧霭嘀鳌
    班主模样有些清瘦,大概五十岁左右的样子,留有八字胡,给人一种很滑稽的感觉,他上前走了一步,道:“在下是这唐风班的班主罗煞,花公子刚才的问睿铱梢曰卮穑夂凶邮茄菹肥彼玫牡谰撸挥玫氖焙蚨际欠旁诘谰卟挚饫锏模挚庥幸蝗丝词兀俏颐钦饫锏脑右郏星喾纾谰呃肟挚庵螅娜耸钟惺窝萏泼骰实那嗦茫约笆窝莞吡κ康那嗥ぃ溆嗳耍旧隙际菦'有机会接触这锦盒的。”
    罗煞说完这些之后,那青风青旅和青皮三人已经浑身发抖,紧张的不行了,花郎眉头微皱,问道:“你们三人经手防止的时候,可曾打开看过。”
    他们三人皆摇了摇头,花郎用手摸了摸下巴,随后将目光投向青风,道:“你看守道具,期间可有人进过放道具的地方,又有谁碰过那个锦盒。”
    “如果演戏的话,道具每天都要有不少人进进出出的,不过因为大家都很熟稔,那些东西也都不值钱,所以所以谁碰过那个锦盒,我是不知道的。”
    青风的话让花郎突然觉得头好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进进出出存放道具的地方,那么也就是说,整个唐风班的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碰那个锦盒,谁也都有可能在锦盒上动手脚了。
    事情的发展,真是太出人大家的意料了。

第925章 临时加的戏码

 
    如果,每个人都有机会动那个锦盒,那么也就是说,谁都有可能在锦盒上动手脚。
    所以从谁动过锦盒來断定凶手,恐怕是不行的,花郎觉得要断此案,必须从其他方面入手。
    这个时候,花郎略一沉吟,道:“青鱼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罗煞有些尴尬,可许久后,还是点头道:“青鱼姑娘是个很孤傲的人,不过她有大才,所以我们都忍她。”
    “孤傲。”
    “洠Т恚绞倍晕颐嵌及聿焕淼模障泛螅R桓鋈硕雷岳肟!
    罗煞说到这里,李瑞擦嘴道:“罗班主说的一点不错,这青鱼姑娘的确很孤傲,有时连本王的话都不听,不过奈何本王就是喜欢听她唱戏,所以倒也洠г趺此倒!
    花郎微微颔首,道:“这么说來,青鱼姑娘有很多仇人了。”
    “这这倒不至于,她只是孤傲了一些,对人还是挺和善的,而且据闻,她还是个很善良的人,有一次看到几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她还送了一贯钱给他们呢。”
    一贯钱可不是小数目,青鱼能做出这种事情,倒让花郎觉得挺奇怪的,难道这青鱼的身世也极其可怜,所以才对那些孩子产生怜悯之情。
    这样想过后,花郎又问道:“唐风班中,谁人与青鱼姑娘的关系最差。”
    这句话让人很不好回答,不过最后花郎还是知道了答案,因为在唐风班中,还有另外一个旦角,她也是一个美女,只是与青鱼比起來略逊了一些,外貌差,自然是比不过青鱼的,所以像这样的女子,很容易对比自己长的好看的女子产生嫉妒心理。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就很可疑了,她叫青莲。
    当众人的目光投到青莲身上的时候,青莲脸色顿时大变,道:“冤枉,我是与青鱼关系不好,可我绝对做不出杀人的事情來,花公子一定要明察。”
    如今洠в兄ぞ荩嗔幕安豢扇牛膊豢刹恍拧
    花郎微皱眉头,道:“开戏之前,你可碰过那锦盒。”
    “洠в校詻'有,这锦盒可是开戏前的两个时辰内准备的,我怎么可能碰过。”
    “开戏前的两个时辰内准备的。”花郎猛然一惊,他觉得这有些让人难以理解,这出戏唐风班的人应该已经演过不下数十次了,既然如此,为何这锦盒是新备的呢,难道以前的老的不能用了。
    在花郎问出那句话后,青莲连连应道:“洠Т戆。饣故峭跻迪挛缫颐浅肥蔽颐遣畔肫鹋模淠康氖俏吮硐盅罟箦胩泼骰手暗母星槟岩愿钌幔以谘罟箦米沤鹾锌吹氖焙颍艽ザ榛场!
    青莲说的不错,若戏演到马槐坡的时候,杨玉环三言两语说完之后就上吊,这难免显得太过单调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可添加了这样一段戏后,这出戏就显得丰富了许多,能够做出如此改变的人,对戏曲必定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