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家侦探 >

第374章

大宋私家侦探-第374章

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贵,茶最好喝。
    花郎他们一行人进得独一家客栈之后,立马有店小二前来迎接,那店小二一直笑着,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过包拯等人突然看到如此热情的店小二,一时间还真有些不适应。
    找了处地方坐下,店小二立马将菜单拿了来,花郎他们每个人点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菜,然后便让店小二去做。
    店小二下去之后,不多时便把饭菜给端了上来,那速度简直就好像早已经准备好了似的。
    对于这家客栈上菜的速度,让众人很是惊讶,可虽然惊讶,却说不得什么,只好乖乖吃饭。
    而就在众人吃饭的时候,独一家客栈二楼突然走来一人,那人身材微胖,可是却挺着大肚子,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滑稽来,不过在花郎看到那个人之后,却并没有因为滑稽去笑,因为他发觉那人脸色很差,神情微微有些愤怒和忧虑,走下楼的时候,差点跟对面迎来的人相碰。
    那人走下来之后,店小二连忙迎了上去,笑道:“关二爷,吃的可好?”
    那人心情似乎很烦躁,随手丢了一锭银子之后便出了独一家客栈,徒留手里拿着银子的店小二摸不着头脑。
    花郎觉得那人很有意思,于是招呼那店小二来到跟前,问道:“你刚才叫那人关二爷?”
    店小二见花郎器宇轩昂,不敢得罪,连连点头:“没错,他是我们这里的关二爷啊,怎么啦?”
    花郎淡笑,道:“我只听说过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关羽人称关二爷,突然在这繁华之地金陵听到有人叫关二爷,很是好奇罢了。”
    那店小二见花郎只是好奇,这才放下心来,道:“原来是这样啊,不过客官若是见过关二爷的大哥和三弟,恐怕会更好奇呢。”
    花郎耸耸肩,笑道:“哦,为何呢?”
    那店小二见挑起了花郎等人的兴趣,话匣子也突然打开了,道:“刚刚走的那位关二爷姓关名誉,家有良田千倾,店铺若干,在我们这金陵可是大户人家,他结了两个异姓兄弟,分别是大哥刘北,三弟张费,三人名字与三国时期的三个异姓兄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音同,所以也效仿三国时期的那三人,桃花三结义,在金陵做义举。”
    听完店小二的话之后,花郎和包拯等人觉得这金陵的三兄弟真是奇怪之人,甚至连名字都是如此的奇怪。
    而这个时候,那店小二又接着说道:“刘大爷在金陵可是被人称为及时雨的,只要谁有了困难,他又力所能及,从来没有说不帮的,所以我们这里的人对刘大爷很是敬重,不过张三爷脾气就有些暴躁了,有时让人觉得不能亲近,很是害怕呢!”
    店小二说完,显得颇有些得意,而花郎微微颔首之后,连忙问道:“那这关二爷呢,看他刚才的样子,好像很生气嘛!”
    店小二挠了挠头,道:“关二爷平时是最喜欢吃的,脾气也好,只是今天他的确很奇怪,真让人想不通。”店小二说到这里,便连忙表示歉意,道:“只顾跟几位说话了,厨房还有事等着我呢,几位慢用。”
    店小二离开之后,包拯嘿嘿笑了两声,道:“真没想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竟然跑到大宋时期的金陵来了,真是奇哉怪也。”
    大家很是认同包拯的话,所以便跟着嬉笑了一番,这样大家闹够之后,便结账走人。
    离开独一家客栈之后,他们直接前往金陵驿馆,他们相信郑王一定在那里,毕竟在这金陵之地,有金陵府衙和金陵节度使两处地方,郑王为了避嫌,恐怕那个地方都不宜去,只有呆在驿馆里。
    而事情的确如花郎他们想的那样,郑王柴容柄的确待在驿馆之中,只是在这驿馆之中,除了郑王柴容柄之外,还有金陵府衙的知府大人魏槐,以及节度使程理。
    花郎他们几人进得驿馆之后,那郑王似乎不怎么高兴,冷眼望了望包拯,冷冷问道:“凤凰集的命案你们破了?”
    包拯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个郑王,可毕竟人家是王爷,所以包拯还是很礼貌的做了回答,待他说完之后,郑王随即冷冷说道:“既然破了凤凰集命案,那就抓紧办八贤王交代的事情。”郑王柴容柄说完,起身离开了驿馆客厅。
    这个时候,魏槐和程理两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而他们两人相视一眼之后,又都露出厌憎之色来,他们两人的表情虽然微妙,可还是被花郎给看在眼里,而看到他们两人的那个表情之后,花郎顿时明白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了。
    节度使一般都是武官任职的,官阶比知府要大,只是在一个地方,却并无多少实权,而加上知府往往是文官,大宋又是崇文抑武,所以知府大人对节度使很是不惧,如此一来二往,在一个地方之上,节度使与知府大人往往关系不是很好。
    朝廷好像也是考虑到了这点,所以对一个地方知府以及节度使的委派往往都是这种情况,因为两个官员相互牵制,就能够避免一方独大了,这对地方的稳定很是重要。

第715章 大户

 
    到了金陵之后,花郎和包拯他们都觉得郑王柴容柄好像变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的金陵之后,他的权力和地位最高,所以便不必再虚怀若谷了。
    对于此事,包拯和花郎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得受着。
    而在郑王柴容柄离开驿馆客厅之后,知府大人魏槐和节度使程理两人按照该有的礼节和包拯等人见完面之后,魏槐说道:“包大人和诸位从京城远道而来,如今到了金陵,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我立马派人送来。”
    包拯连忙表示感谢,而这个时候,程理拱手问道:“听闻包大人在京城任监察御史一职,只是不知因何随郑王来金陵呢?”
    见程理这样问,包拯知道郑王柴容柄并没有将八贤王交代之事告知眼前的两人,所以他也不敢随便乱说,只得找了个借口,道:“监察御史,有巡按州县的权力嘛,我们这次只是恰巧跟郑王碰到了,一切都是巧合。”
    那程理并不怀疑,道:“原来是这样!”
    包拯颔首,表示事情的确如此,而这个时候,花郎突然站出来说道:“魏大人和程大人身为进来的地方官,对这金陵地界有头有脸的人应该很清楚吧,不知在这金陵地界,有没有那户人家自古就住在金陵,而且一直很富有呢?”
    魏槐和程理两人相互望了一眼,随后魏槐很是随意的问道:“想必这位便是花公子吧?”
    魏槐的语调很是轻视,不过花郎并不在意,点点头:“在下正是花郎!”
    那魏槐微微一笑,道:“不知花公子问这个做什么?”
    见魏槐问这么多,花郎眉头微皱,随后看了一眼包拯,包拯官阶虽不如魏槐,可权力甚大,所以这个时候,包拯冷哼一声,道:“魏大人只管回答便是,我们只有用处。”
    魏槐本对花郎很是看不惯,觉得自己一个知府大人,你一个无官无爵的,凭什么问我问题,所以从花郎问他问题开始,他便一直不肯回答,可如今包拯发了话,他也不好驳面子,只得答道:“金陵很是繁华,有钱人比比皆是,而要论那家最是有钱,恐怕就要属城东孙家了,孙家自南唐开始就做生意,家境很是殷实,后来南唐覆灭,孙家仍旧抓住了时机,生意不仅没败,反而欣欣向荣起来,发展到孙泉这一辈,已经富的抵过半个金陵了。”
    听完魏槐的话之后,花郎等人很是惊讶,不由得脱口而出:“孙泉?”
    魏槐好似明白大家惊讶的原因,于是连忙解释道:“没错,孙泉,不过此孙泉并非三国时期的孙权,只不过音同而已,在这金陵,还有三兄弟分别叫刘北关誉张费呢,我们都见怪不怪了。”
    魏槐口中说的关誉花郎他们在客栈已经见过,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在这金陵之地,竟然有这么多名字更三国时期的人名字相同的人,他们的名字是凑巧如此吗?
    在得到了魏槐的回答之后,花郎便再没有问其他问题,而魏槐和程理两人见呆在这里也是无事,便起身提出了告辞。
    在魏槐和程理两人离开驿馆之后,包拯最先开口道:“如果南唐后主李煜真的留有宝藏,你们说他的宝藏是不是留给了孙家的人?”
    对于这种可能,大家都不能苟同,毕竟他们不能认为孙家在金陵一直都是大户就怀疑他们家的钱是南唐后主的宝藏,这实在是说不通的,而且不能够贸然提出,不然岂不是会被人认为这是在找借口抢劫?
    几人在客厅久坐之后,花郎突然起身,道:“我去见一见郑王。”
    因为大家发觉郑王脾气不是很好,所以在花郎提出去见郑王的时候,大家并没有吵着要一同跟去。
    花郎禀报了郑王侍卫之后,这便被领进了郑王住的地方,那是一间布置的十分雅致而且十分舒服的房间,花郎进去的时候,一个丫鬟正在给郑王扇扇子,她对于花郎的进来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花郎就是一个透明人。
    花郎给郑王行过礼之后,便在一旁坐了下来,而这个时候,郑王有些慵懒的问道:“你来见我有事吗?”
    花郎点点头:“郑王比我们早来几天,不知对于八贤王交代的事情,是否已经有了一些线索呢?”
    郑王柴容柄眉头微皱,端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杯,道:“本王虽然早来,可并没有调查出什么线索来,这件事情还得依靠你的聪明才智才行,八贤王给你的那两首词你好好研究研究,看看是否能够从中发现些什么来。”
    对于郑王的话,花郎十分不敢苟同,可他也不敢生气嚷嚷,最后只得继续说道:“这个自然,在下会好好研究的,只是这两首词听闻是郑王您发觉的,想来您对此事定然有不同寻常的理解,不知郑王可否赐教一二?”
    见花郎问的没玩没了,郑王柴容柄颇有些生气,道:“虽是我发现的,可对于诗词我没有你在行,说什么赐教,你下去吧,莫要打扰本王爷的雅兴。”
    花郎心头压着一股怒火,可一时也不敢发作,只得起身离去。
    却说花郎离开郑王柴容柄的房间之后,屋内立马传来女子呻吟的声音来,花郎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声,随后便去见包拯,将他问到的事情说了一遍,包拯听完之后,很是愤怒,道:“这个郑王,怎么能这个样子,我们来金陵是负有使命的,他却趁机作起风花雪月的事情来了,我看这宝藏啊,八成不存在,他郑王不想好好找,那我们也不找了,直接回京城算了。”
    包拯这一通话很是解气,只是解气又能怎样呢,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可能按解气的话去做事,而不去计较后果的。
    所以一番思索之后,大家还是决定留在这里看看情况,如果真的找不到南唐后主留下宝藏的线索,他们再行离开金陵也不迟,到那个时候,他们对朝廷对八贤王也好有个交代。

第716章 关二爷被杀

 
    决定暂时留在金陵之后,花郎他们在驿馆安排好一切之后,便想着出去走走,顺便拜访一下这里的老人,看看他们对南唐后主李煜还有没有印象。
    知道南唐后主的人不少,只是却谈不上印象,毕竟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金陵以前毕竟是南唐的地盘,所以这里有不少人对南唐还是有感情的,当花郎他们问及南唐后主李煜的时候,那些老人总会闭目凝神,好似在回味,许久后才悠悠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