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怀香传之刺皇 >

第31章

怀香传之刺皇-第31章

小说: 怀香传之刺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而不是“什么意思”,就知道施怀香是相信了他的话,于是道:“这一掌,方显根本就没用内力。”“怎么会?”施怀香大骇。方显之前明明招招杀手,此掌当更是竭尽全力,怎么可能毫不使力,那不自己找死么?
  青晟穿过人群走到方显的尸体旁边,拽起方显的右手搭在脉上。施怀香看得神奇,这人都死了,还能摸到脉象?“哎,怎么样?”施怀香好奇道。青晟摇摇头:“死了。”施怀香一撇嘴:废话!这里有眼睛的人都知道!
  只见青晟站起身来,冲庐有序一拱手,道:“庐大人,方显之死我觉得另有蹊跷,还望大人找人好生验验方显的尸体,有劳。”庐有序思忖一阵还没出声,倒是跟过来的施怀文先说话了:“下官在太医院有旧,倒是可以让他来看看。”青晟听罢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迈步便走。施怀香连忙追上:“你这是去哪?”“回宫,”青晟稍停,看他一眼:“请罪。”
  施怀香一点就透:他们原本是以下棋为借口偷溜出宫的。岂料在刑部捅了这么个大娄子,闹得人尽皆知他们来了刑部,还差点放跑要犯。所以,与其等皇帝兴师问罪,还不如自己先‘投案自首’得了。但是细想难免又是皮开肉绽的下场,施怀香一下就苦了脸。不去不行么?青晟像是知道他的心思,蔑他一眼:你说呢?你还在我宫里“下棋”呢!
  俩人到御书房的时候,伺候皇帝的福公公冲二人使了个颜色,于是青晟与施怀香在门口“扑通“一跪,等皇帝召见。想到早晨才在这里受了皇帝赦免,这会儿却要等着领罚,便觉悲从中来,真道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时当是祸福难料啊。青晟明显要比施怀香洒脱得多,也不晓得他在想些什么,面上亦无波澜。
  屋里能听到些响动,还有人声。仔细辨认竟然是庐有序的声音。施怀香瞥了一眼青晟:这庐胖子动作还真快呀。施怀香竖着耳朵希望能从中探出些虚实来好一会儿应付皇帝。但里头声音断断续续,很难通过只言片语知道皇帝的态度。本来施怀香还想叫青晟一起听,凭他的功力,起码能多听他个几句。但青晟明显对里头的情况漠不关心,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也不晓得跪了多久,就听屋里皇帝朗声一唤“小福子”,福公公就躬身进去了。少顷,福公公背靠着退出来,跟出来的还有庐有序。福公公小声道:“二殿下,皇上召见,”再看一眼施怀香:“施公子也一起进去吧。”“有劳公公。”青晟与施怀香二人起身,庐有序往边上一步让出门来,却没说话,反倒朝青晟施过一礼就走了。施怀香心下奇怪,但当下也不敢多问,还是皇帝那头事要紧。
  根据施怀香的经验,他每次得皇帝召见皇帝都是同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为此,他觉得青晟那是深得遗传。这次也不例外。皇帝高坐案前,半睁着眼睛看他俩进屋。青晟泰然,领施怀香堂中一跪:“请父皇降罪。”“你果敢击毙越狱凶徒,何罪之有?”皇帝神色从容,不像在说反话。嗯?施怀香心头一惊,皇帝这唱的又是哪一出?青晟心里也是同样的疑问,不敢多答,只待皇帝下文。
  “大理寺卿庐有序看管重犯不力,险引祸事,但念其此案督察有功,朕已降旨外放他到西河做府尹。”“什么?”施怀香惊呼脱口而出,引得皇帝射来一记眼刀,施怀香也是吓得马上俯身在地,但索性皇帝没有出言责怪。
  也难怪施怀香反应大,青晟也是堂皇,皇帝此举的意思是让庐有序给他俩的错误背黑锅么?西河是什么地方,在施怀香的印象中那是延昌西面边境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把庐胖子放到那去?恐怕不出俩月就能变成庐瘦子!这会儿还不晓得那胖子在哪哭叻。怪不得刚才见庐有序表情怪怪的。
  “父皇,此事万万不可!”青晟心情复杂。他做事从来都是一人做事一人当,此次查案也是……嗯……颇有任性,这让无辜之人替自己背黑锅,的确难受至极。“方显越狱一事皆因儿臣而起,与庐大人实在无关,还望父皇明鉴。”青晟语气坚决,施怀香也呆不住了,道:“其实方显能越狱都怪我技不如人,而且……”而且,我们才得宽释就又越权私自办案,可是罪加一等。施怀香说话不必青晟铿锵有力,声音越来越小,更甚之后的话干脆吞进肚子里。他希望皇帝就当记不得,何苦自己捅穿。
  “朕从来赏罚分明,此时圣旨已下,也没有撤回的道理。你们回去吧。”皇帝摆摆手就要他们走。青晟面无表情,但施怀香见他起身时拳头捏得死紧,该是心有不甘罢。但皇帝心意已决,又岂容他等违抗。唉……祸福难料,此时之状还真不知是福是祸。
  出得门来,青晟疾步便走。“嘿!你去哪?”施怀香拔脚直追,只是青晟始终不答。施怀香知道他心绪不平,就只是跟着,由他去了。
  施怀香原本以为青晟永远都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没有什么事情能扰乱他的情绪。但今天,他倒是见识了青晟一点年轻人该有的血性。
  青晟这一走就直接去了坤宁宫。施怀香略微有些好奇他是不是想找皇后娘娘向皇帝求情。他确实猜中了目的,却猜错了结果。“背黑锅?晟儿,你当你父皇是惩罚了庐有序而放过了你?”皇后倚在罗汉床的靠背上,手里把玩着腰间挂的暖玉,和颜悦色地道。施怀香有些不明,但见青晟不做声,自己也不好做声。“你是关心则乱。怀香是这样,庐大人也是这样。你这是江湖作派,却不适于朝堂。”皇后提点道:“皇上这样做就是在惩罚你。”
  施怀香恍然大悟,皇帝知道青晟江湖习气重情重义,不喜连累他人,于是外放庐有序就是给青晟敲警钟,倘若他做主子的处事不周则很可能遭致众叛亲离的下场。这惩罚确实比惩治青晟越权的罪而打个几十大板来得还要重。当然,这样的警钟又何尝不是敲与自己这些青晟身边的人的。青晟是皇子,是君。而自己始终是臣。君永远不会犯错,而臣却永远不能犯错。所以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要怎样做就都要考虑清楚。一着棋错就会万劫不复。这些道理施怀香以前也懂,但真正受此所缚,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施怀香转头看一眼青晟,自己都能想通那他一定能够明白。此时,青晟已经恢复常态,依旧云淡风轻。“多谢母后教诲,孩儿铭记于心。”青晟与施怀香朝皇后施过一礼,便起身告退了。
  此时天色已暗,二人踱步在御花园中。今日事多,施怀香觉得脑筋快转不过弯来,只想赶紧回府睡觉。忽见前方长廊上转出一盏宫灯,行到近前,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小太监朝青晟俯身施礼,并递上一张薄笺,上面仅有三个字,却让青晟皱紧了眉头。
  天命丹。
   第39章 第39章 大礼(上)
  四月十七,宜入宅,宜祭祀。
  日头甚好,今日施怀香是难得起了个大早,又命小三子仔细给自己着装整齐。他今天要去观礼。观什么礼?二皇子青晟的加冠礼。而自家老爹,当朝丞相,此次作为被选定的加冠来宾更是早早就盛装入宫,先做准备去了。
  施怀香记得上一次的加冠仪式还是去年大皇子青翊那时候。所邀的加冠来宾就是他外公骠骑大将军慕容庆。当时,施怀香作为皇后的亲眷陪在偏殿并未观礼。知道礼毕之后,皇后接受青翊跪拜时才得一见。比起自家老爹看着文质加弱质的身板儿,慕容庆虽然年迈,却是老当益壮,勇武非常。尽管如此,比肩之时,两人气势上倒是不相上下,一为当朝文臣之首,一为武将之尊,可谓各有千秋。不过慕容庆那时已徒有将军之名,确无军务之实了。
  此次自家老爹做青晟的加冠来宾是在施怀香意料之中的。名望,地位都再合适不过,更何况还是皇后娘家的亲眷。至于加冠礼之后,青晟就会被皇帝正式封王,入住王府了。
  眼看天色不早,施怀香得先进宫去给皇后请安,在随皇后移驾太庙观礼。他到坤宁宫时皇后已经被各宫嫔妃和宗亲家眷给团团围住。都是些来道喜的。大致意思就是二皇子学成归来,如今行过冠礼就算成年,必会在朝堂之上大放异彩得皇帝赏识诸如此类的。施怀香在一旁懒得插话,何况他也根本插不上。他自认虽然嘴上没毛但好歹是一爷们儿,与一众女子闲言碎语实在话不投机。吉时将至,坤宁宫一众人才在皇后懿驾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往太庙而去,场面令施怀香咋舌。
  太庙就在皇宫南门外以东,占地甚广。皇子行观礼,皇亲国戚,文武群臣会悉数到场,再加上外围的守卫和伺候的人,就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场面可谓宏大。
  按照惯例,青晟该是先跟着皇帝进太庙祭告天地与列祖列宗。再由他爹,当朝丞相施诚依次加冠三次,先后为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白鹿皮做的皮弁,以及红中带黑的素冠。礼成之后再去拜见母亲与兄弟姑姊。青晟的兄弟姐妹不多,除了大皇子青翊之外,也就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弟妹。三皇子青霖和皇长女青娣均是丽嫔所出。之前丽嫔回乡省亲,两人都跟着去了,也不知现在回来没有。至于最小的皇子青皓现下不过五岁,乃敬嫔所出,一直养在深宫,施怀香是见都没见过一次。在和众人见过面之后,青晟才会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衣帽,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去正式拜见皇帝。这一趟走下来细节繁琐,按照施怀香的想法,就是不累死也得烦死。
  这会儿太庙前尽管人多,却不乱,臣公尽是按品级列队。施怀香越过人群一眼就瞄到立于阶梯之上的青晟。相隔甚远,施怀香也能看出他今日丰神俊朗,红光满面,这恐怕得益于两人日日相见,施怀香就是隔着再远,也能已习以为常地揣测青晟的言行举止。突地施怀香见青晟往这边看,也不知他瞧不瞧得见,眨眼一笑,反倒引来身旁皇后侧目。
  施怀香跟着皇后的懿驾朝太庙主殿越走越近,四周众人纷纷跪下行礼。而青晟身边的人施怀香也能看得见了,一是改穿玄色朝服的皇帝,皇帝边上还有自家老爹。再往近前,施怀香也不敢跟着皇后登上主殿长阶,而是在阶下一角跪下,用余光撇着阶上的动静。皇后给皇帝见过礼便要去偏殿等候,施怀香自然得跟着。可这会儿他倒是装起乖巧来,皇后知道他想凑热闹,也懒得管他。施怀香吐吐舌头,自个儿找了处视野好的清静地儿等着。那劲头,比起看戏也就只差喝茶嗑瓜子了。
  嗯,今天得出事儿,得出大事儿。
  “吉时已到,跪。”这便是仪式开始了,殿外众人悉数下跪。正殿内,只得皇帝与青晟二人,面对延昌列代先祖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延昌建国不过几十年,青晟的祖父便是开国皇帝,而在此供奉的也不过就是先皇的牌位以及先皇的父亲,追封的高祖牌位。
  青晟年幼时已然出宫。对深宫内院的生活的记忆也就停留在十岁的时候。其实,众人所不知的是,他每年都会悄悄回京与皇后见一次。皇后贤德,会仔细同他讲一些朝中要事。平日里,也时有书信往来。这便是为什么他对京城对皇宫对朝堂并不陌生,而又不被后宫陋习所累的缘故。
  他回宫已经三月有余。虽在朝堂听政,也负责国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