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832章

盛唐风月-第832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相;如果能够依旧兼任节度使;无疑代表天子的宠信。可现如今王忠嗣一肩挑了朔方以及河东;这就意味着;杜士仪拜相之后很可能是个空壳子;他们焉能不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杜广元简直要抓狂了;尤其是见王忠嗣也是一脸的凝重;他突然下定决心道;“大帅;劳你扑空一场;实在是对不住了。蕙娘;幼麟;你们守在家里。我得先去找我阿爷阿娘;让他们知道这个消息”
    几乎在王忠嗣出宫的同时;他得到加官进爵的消息就立刻疯传了开来。御史大夫也好;清源县公也好;这些全都及不上兼任朔方节度使一职的分量以及意义。谁都知道;杜士仪已经在朔方节度使任上整整八年了;朔方上下被其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影响力绝不亚于当年的信安王李炜;如果换个人去接手;在此之前肯定要先调开那些文武;但如果是王忠嗣兼任;凭着杜王二人的多年良好关系;显然就会有很大的缓冲。
    可问题在于;杜士仪这个朔方节度使;肯定是当不成了如此一来;除却拜相这一条路;哪怕是调去其他边镇;也绝对称不上是论功行赏
    当杜广元匆匆来到曲江的时候;就只见这寒冬之中的曲江之畔;几乎少有游人。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中;昔日一片碧波的曲江已经完全封冻了;万物萧瑟;一片冬日的肃杀气氛。坐在马上的他极目远眺;很快就辨识出了稀稀拉拉几波游人的所在;等找到了父母时;他一口气把王忠嗣来访的事情说清楚;却只见父亲不但不惊;反而和母亲相视一笑。
    “阿爷;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们都快急死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广元;你以后也学着一点。”王容笑看了儿子一眼;这才自信地笑道;“走出这一步;你阿爷方才算是真正腾挪了出去。”
    由于王忠嗣在杜家吐露那番消息的时候并不是在屋子里;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杜家上下自然而然也是好一阵人心浮动。不少人认为主人即将拜相;也有不少人忧心忡忡;觉得主人遭了李林甫的算计。可是;杜仙蕙和杜幼麟甚至还来不及弹压这些纷繁的议论声;迟来的封赏就到了。
    朔方节度使杜士仪;因灭突厥东西两面可汗之功;封秦国公;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安北大都护;单于大都护
    这算什么封赏?国公固然是第一等的爵位;同中书门下则是入政事堂拜相的节奏;可为什么仍兼安北大都护和单于大都护?
    亲自前来的高力士见杜氏姊弟一脸茫然;想起自己此前见到杜士仪呈上的那通奏疏时;竟也是同样的不可置信;他唯有苦笑。可是;当杜仙蕙于脆拉着他的袖子;凭着常常入宫混了个脸熟;软磨硬泡地逼问他这些封赏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也不多说;于脆从袖子中将杜士仪那奏疏的抄本给拿了出来;随即叹道:“陛下听闻这些天内外纷争;故而命人将你们阿爷的这份奏疏刻印万份;传于天下;让人见证他的赤胆忠心;智勇双全。”
    两个小脑袋凑在一块;看完了这洋洋洒洒的千言书后;一时面面相觑。
    杜士仪的安北大都护并非遥领;而是实授;而且并不是在如今的中受降城;而是将北迁至当初的突厥牙帐
    而高力士虽说此次谋求以杜士仪对抗李林甫受挫;可他只看天子态度就知道;李林甫也好;韦坚也好;全都算计太过;反而露了痕迹;这一仗他也并不算输;故而也就平心静气了。只可惜杜士仪被逼得只能自请前往突厥牙帐;一个李林甫;一个韦坚;实在都欺人太甚可正因为他因此不但没引起天子疑忌;反而剖明心迹;他这个别人见一面都难的权阉破天荒在杜宅等候;直到杜士仪从曲江归来;又在书斋与他密商了许久;他方才动身回宫。
    当杜士仪那一通慷慨激昂的奏疏几乎长安城中所有达官显贵;公卿大臣人手一份时;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些人拍案叫绝;有些人咂舌杜士仪胆大包天;也有人嗤之以鼻;但如李林甫和韦坚之辈;全都意识到自己被人摆了一道
    以外官兼拜宰相的;自大唐开国以来;杜士仪绝对是少之又少的一个
    “虽说只是个名头;可是至少在表面上;日后我就和李林甫李适之平起平坐了”
    书斋中;面对一大堆或不解或惊怒或不平的文武属官;杜士仪笑着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潜意识中;他还有另一句话没说。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为了酬谢那些功劳太大的军将;方才把宰相之名到处乱发;以至于节度使大多身挂使相之职。可是在如今;宰相的名头还是极其金贵的;决不至于宰相满地走。而不等众人提出异议;他便突然砰然一掌拍在了大案上。
    “我在朔方八年;不但宥州胡户重新安居乐业;而且整个朔方欣欣向荣;北伐虽只一次;却一举成功;将卒折损更是微乎其微天下九大边镇;所有军费开销;唯有我朔方最少;因为什么;因为我还擅长经营我在朔方这些年;可以毫无愧疚地说;我至少惠及了几十万军民而此次我因功回朝奏捷;结果却引起了何等轩然大波;你们也都看到了我这次自动请缨确实是被逼的;可回过头想想;相比在相位上被人牵制精力;动辄掣肘;宰相虽好;可当年即便姚宋秉政;又何尝没有过纷争倾轧;更不要说如今”
    就连最想提出谏言的来圣严;此时此刻也不由得沉默了;其他人更是个个被杜士仪这番话说得心中五味杂陈。而这时候;杜士仪方才放缓和了语气说道:“突厥既灭;漠北诸部争锋;倘若再让哪一部有希望一统整个漠北;那么;届时北边狄患再起;岂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些年来的努力和心思全都白费?男子汉大丈夫立身处世;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气势;我今日就问各位一句;谁愿意随我上任?”
    他一言既出;就只见一个个身影霍然随之站起身;竟是每一个人都愿意随他前往险地。面对这一幕;他只觉得心中满溢激动;环视众人一眼便笑道:“好;好;有各位这样忠义智勇之士追随;我还有何憾?”
    撩拨起了众人的激昂之气后;杜士仪方才继续说道:“而且;各位也从我的奏疏中看到了;我上书陛下时曾经提出;将朔方义学推广于全天下;使百姓知礼仪;知荣辱;知进退能从朔方把这样的好制度推广出去;每一个人都有功;这是比灭国更大的教化之功”
    直到这时候;来圣严方才压下心中那一丝不甘;长长吐出一口气;拱手问道:“大帅;未知安北大都护府将领兵几何?”
    “先期将从朔方及河东调兵万五千人;然后仿安西大都护府格局;渐渐设各大镇守使。”杜士仪见众人一听到只有这么些兵马;各自露出了少许失望之色;他便笑着说道;“各位何不想一想;倘若安北大都护府能够使北疆安定;也就意味着朔方河东二节度将永无战事而正是我们;为大唐开疆数千里”

第九百八十八章 一呼百应,赐刀赠金
    杜士仪被朝中这通风波无辜牵连;最后于脆自动请缨;将安北大都护府重新北迁至突厥牙帐;自请出任新的安北大都护;从天子到高力士;从达官显贵到皇亲国戚;每一个人都如此认为他是被逼的。于是;煽风点火的始作俑者韦坚被太子李亨好一通埋怨;李林甫也第一次面对了绝大的压力。李隆基甚至通过几个内侍之口;隐隐对他表达了不满
    凭他李林甫如今的声势和地位;制衡一个别无多少权势的东宫太子李亨;用得着把杜士仪拉下水?
    有苦说不出的李林甫简直无比郁闷;而另一个消息则是让他喜忧参半。范阳节度使裴宽被天子召回朝中升任户部尚书;而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则兼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这个胡将深得帝心;他也乐得如此一个不可能拜相的胡人出镇东北;也能制衡一下如今正如日中天的杜士仪和王忠嗣。可是;裴宽自从当年随萧嵩为节度判官开始;就一直飞黄腾达;又和杜士仪交好;这样一个人调回来;分明是随时随地可能入主政事堂的节奏
    而紧跟着;王忠嗣竟是上书力辞兼任朔方节度使。他那一通奏疏出自节度判官高适之手;字字句句既不乏慷慨激昂;又诚恳殷切;言道杜士仪孤身入漠北;朔方身为大后方;自己一人不能兼顾镇守二地;极有可能不能随时应变;以致贻误军机。安北大都护府既是迁往中受降城;则可在朔方诸将中选取年资功高者为节度副使;仍由杜士仪领朔方节度使;如此万一有战事;则可如臂使指。
    王忠嗣一连三通上书固辞之后;既有高力士的耳边风;李隆基不禁也觉得单单一个国公爵位;一个宰相之名便让杜士仪北上数千里;深入昔日敌境;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王忠嗣自己有这样的心;他便从善如流地准了;增荫王忠嗣一子为五品官。当这个消息最终传到杜家的时候;齐集书斋之中的朔方文武欢声雷动;齐齐称赞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深明大义;看得第一次出席这种场合的杜广元和杜幼麟只觉得心情激荡。
    为官一方;能得下属军民如此拥戴;这实在是值了
    至于节度副使是谁;杜士仪当然知道这是重中之重。这些年来文官任节度的虽然不少;譬如前有王竣张嘉贞张说萧嵩;后有牛仙客、他自己、李适之、裴宽;可朔方不比他地;如果在本地拔擢一人荐为节度副使;老成持重的绝对比年轻新锐的使人服膺。故而;他当场便开口说道:“我打算举荐夏州朔方郡太守阎宽为朔方节度副使;各位可有异议?”
    阎宽镇守中受降城多年;独当一面;战绩斐然;而且最让人服气的是他公私分明的态度。故而杜士仪提出这么一个人选;上上下下竟是无人反对;仅余的几个人;也只是为来圣严感到遗憾可惜而已。毕竟;倘若按照当年萧嵩用牛仙客的旧例;深受李炜和杜士仪两任节度使器重的来圣严绝非没有希望。
    “至于子严;阎宽留下的夏州朔方郡太守一职空缺;我将举荐由你递补。”
    此话一出;就连那些为来圣严可惜的人;也都一时无话。当他们告辞离开离开书斋时;仆固怀恩便听到有人低声说道:“大帅当初任用郭子仪;仆固怀恩;来ii三将;方才有狼山大捷;可之后他们虽各自独当一面;可大帅也并未就此薄待朔方旧人。”
    尽管并没有任何与阎宽相争的意思;而且此次抽签还比不能到长安的郭子仪幸运;可仆固怀恩想到身在漠北仆固部的父亲;心里总觉得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可还没等他跟着其他人一块离开杜家;后头追来的龙泉就把他拦了下来。
    “仆固将军;大帅请你去一趟。”
    等到仆固怀恩满脸疑惑地再次踏入书斋;他就只见壁上突然多出了一幅巨大的地图;而背对自己的杜士仪则是正站在地图的面前。他快步走上前去;正要开口说话时;却不想杜士仪头也不回地说道:“怀恩;你来看看;这就是你仆固如今在漠北的地盘。”
    仆固怀恩闻言一震;等到走上前去;他看到杜士仪的手指正点在仆固部那块被涂成红色的区块上;他不禁一颗心猛然一跳;抬头看向了杜士仪的眼睛。见对方不闪不避地和自己对视;他迟疑片刻便开口说道:“若非当初大帅让我阿父北归;只怕漠北早就没有仆固部的名号了。”
    “那也是你阿爷自己有胆魄;有智勇。能够灭突厥东西两面可汗;他功不可没;我已经奏明陛下;你阿爷既然早就封了归义王;所以世袭金微府都督一职;我打算让你即刻承袭。”见仆固怀恩微微一愣;杜士仪便直言不讳地说道;“你之前也率众表态;愿意随我前去漠北;如今打算反悔不成?”
    仆固怀恩想到立时就能父子重逢;心中一热;立时脱口而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