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527章

盛唐风月-第527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兴之父过世;他吊唁过后唏嘘不已;与小他三十多岁的张兴攀谈;这一谈就是三天三夜。尽管那时候这黑大个才二十出头;可有些见地却连他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家伙也不得不佩服。更难得的是;张兴不但过目不忘;而且武艺精湛;他于脆就再三把人请回了雁门。若非因为张兴第一次出门就和裴远山的侄儿起了冲突;因此在雁门呆不下去;也不会这么多年都住在夏屋山中。
    可是;就这么一个他绞尽脑汁打算向杜士仪举荐的俊杰隐逸;这会儿却半点隐士的架子都没有不说;仿佛还恨不得直接扑到杜士仪跟前去拜见
    “你你气死我了你知道别的隐逸那都是什么样子?”
    温正义这是今日第二次迸出了气死两个字;而张兴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就嘿然笑了一声:“温兄;那些隐逸;都是未曾隐便先声名远扬;然后官府或举荐或征辟的。真正的隐逸怎么征都不会出山;就如同杜长史的恩师卢鸿卢浩然。而假的隐逸;便是视隐居为终南捷径;假惺惺地拒绝个一两次就欣然出山应召;从而飞黄腾达。杜长史是卢公那等当世大隐的得意弟子;对于真正隐逸的作风就更加熟知了;而且;我一无名气;二无资历;三无出身;凭什么摆隐逸的架子?”
    这一次;温正义再次被黑大个说得哑口无言。他甚至生出了一丝错觉;这家伙就是自己的克星好半晌;他才终于缓过气来;当即绷着脸问道:“那你说眼下应该如何?”
    张兴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是和温正义在门口说话;此刻连忙将其殷勤地搀扶进了自己的竹屋;又扶着人坐下了;这才笑着说道:“温兄;你就先把杜长史上任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先原原本本告诉我吧。我实在是好奇得很;杜长史到代州后都做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唉;说起来我只是不甘心;想最后试一试;没有想到;杜使君竟然真的肯答应我。”长叹一声后;温正义便将这一个多月来的种种事由都一一详细解说了一遍;果然就只见张兴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拍手称快;直到最后听说裴休贞勒令裴远山自尽谢罪的时候;这才怔住了。
    “怎么;是觉得杜使君不该半途而废?我告诉你;若是他真的穷追猛打;那才是”
    “不;温兄;我只是觉得;倘若换成我;兴许就一怒之下把整件事闹大了你还让我试一试科场;可我就忍不下这等一时之气”
    张兴使劲摇了摇头后;最终又再次打起了精神:“温兄;事不宜迟;带我回雁门吧我不过一介坐井观天之徒;隐居山中不过是为了避祸;也好真正静下心来读你借给我的那些书;又不是真的打算隐居一辈子。”
    见黑大个显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温正义长叹一声;最终还是拗不过他。只不过这会儿天色已黑;别说下山不便;就是从夏屋山到雁门也不是好走的;他好说歹说劝得人明日一早出发。然而;这一晚上;他就没睡安生过;张兴好奇地盯着他打听杜士仪的种种言行举止;让他不胜其烦的同时又为之忧虑重重
    如此一个毫无俊杰隐逸风仪;又没名气的家伙;杜士仪真的能容会用么?

第六百三十七章 州学讲春秋
    代州为中都督府;州学有经学博士两人;助教两人;学生六十人。尽管如此;每年岁贡诸科解送;其中大多都不是州学学生。
    原因很简单;州学的经学博士只有从八品下;真正的才俊不会愿意屈就这样的职位;更何况代州在河东远逊于太原府和潞州绛州的富庶。相形之下;世家大族之中却很有一些才学横溢却不愿意屈就官场的贤达之士;即便他们兴许未必乐意随时收徒;但本族的后学末进前来请教却不至于一味拒之门外。更何况;作为世家大族;立身的根本并不仅仅是官爵;而是从祖上就传下来的家学
    比如分成三支五房的河东裴氏;便是尚儒尚礼乐;对于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州学;自然是无甚兴趣。
    “太史公有云;三晋多权变之士。早至战国;三晋便有苏秦张仪这等纵横之士;如今代州州学却凋零至此;着实让人扼腕。”
    蜀中富庶;当年杜士仪为成都令时;成都县学的名额是只有少没有多;即便县学中的学生未必能通过县试;但家中宽裕的富家总会想方设法让家中子弟多个县学生的名号;哪里像代州州学中这样;仅仅是小狗小猫两三只;放眼看去还不到二十人?而且;一个经学博士和两个助教只有一个在场;而且看上去连话都说不齐整;如此之人;杜士仪着实难以相信会是什么称职的师长。
    当然;他今天来此巡视并未提早通知;而是一早升堂见属官;大体审核交待了近日之事后;中午用过便饭;就轻车简从地来到了这里;所见情形果然触目惊心。此时此刻说完前言;他环视了那些学生一眼;便沉声问道:“我问你们;每日课程安排如何?谁人讲课?”
    他这一句问后;四座竟是鸦雀无声。足足过了好一会儿;角落中方才有人站起身来举手一揖;讷讷说道:“今日应该讲经。”
    “州学都讲何经?”
    “《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余下的图纬经解等等;也不时会讲。”
    “哦?”杜士仪见那学生个子虽小;声音也不大;但说话却还算有条理。而就在此人回答期间;其他人竟没有一个想要在他面前表现表现的;他不禁眉头一挑;再次问道;“那余者不说;前言所述八经;你们都读得如何?”
    此话一出;不等刚刚回答那学生再答;一旁的助教便慌了神;赶紧抢过话头道:“回禀使君;他们资质驽钝;八经所习尽皆粗浅”
    “州学所收;都应该是本州俊杰;何来资质驽钝之说代州州学应有三个学官;却只有你这一个学官在此;其余两个人呢?六十个学生当中;却只得不到二十人在此;这州学本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你还敢说他们所习八经全都尽皆粗浅?”
    杜士仪声色俱厉地打断了那助教的话;见其脸色发白神色惊惶;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当即一字一句地斥道:“我今日不告而来;就想看看这代州州学;究竟是怎样光景。我限你一刻钟之内找出告假的凭据;只要没有的;无论是学官;还是学生;一律开革;绝无宽宥”
    一时下头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经学博士和助教都不算什么高官;杜士仪开革也就开革了;但这州学学生四十多;说开革就全部开革;这得牵连多大?然而;听闻过这位代州长史昔日的赫赫名声;就连那硕果仅存的一个助教都只能答应不敢违逆;其他人哪里还敢说半个字?
    而就在这时候;杜士仪突然伸手一指那刚刚回答自己话的小个子学生;若有所思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使君;学生杜玉。”那小个子学生不明所以;慌忙再次躬身答道。
    “竟然与我同姓;倒是巧得很。我看这教室广阔;论理应该是六十人全都聚集于此听讲。既然如此;无头不能管束服众;即日起;便以你为班长。每日考勤纪律;全都交给你负责。”杜士仪直接把班长负责制给搬了出来;见那小个子登时呆若木鸡;他也不理会其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环视众人一眼;声音冷峻地说道;“身为读书人;就应该知道;你们从穿的衣裳鞋袜到五谷果蔬;都是农人匠人供给;就该刻苦用心;而不是浑浑噩噩。业精于勤荒于嬉;日后我会亲自督学;每月考评;倘若有自觉不能经受得起这样严格管束的;可以自行退去”
    见下头人不知道是因为惧怕他;还是因为别的缘故;都没有提出异议;杜士仪方才满意地笑了笑;语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代州属于故赵;亦是三晋之地;本该贤达辈出如今一时式微;有尔等荒疏之过;但也有师者的不作为我如今既督雁门;抽空会亲自给你们讲春秋;也会负责延请各地名儒;前来雁门游学开讲;让尔等能够开眼界;广见闻我在此地许诺尔等;明年代州岁贡;将会在州学考之中;选取名列前茅的一人;直接予以拔解”
    所谓拔解;就是不考而贡;相对于解送;这权限也只有一州之长方才有。而得到拔解名额的士子;扬名两京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如此许诺一时让原本只是在州学中混日子的一众学生大吃一惊。这其中有自伤资质依旧无精打采的;也有陡然喜出望外的;但也有更多幡然醒悟;明白这素来被视之为鸡肋的州学名额;恐怕很快就会无数人趋之若鹜。
    先训丨再励;眼见得众人的情绪算是调动起来了;杜士仪这才看着助教问道:“你还不去找假条?”
    这些人根本就是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哪来的假条?至于他的顶头上司;那位经学博士;对于这从八品的官职原本就不甚热衷;助教亦然;以往来点个卯已经算是好的;哪里还有什么假条?
    面对杜士仪那炯炯眼神;年逾五旬的助教最终把心一横;低头说道:“回禀使君;没有没有假条。”
    这是杜士仪预想之中的答案;唯一没想到的是这助教竟是没为他们遮掩;当即又问道:“可是初犯?”
    “不不是。”
    “很好;经学博士许涛及助教;我会立时上书奏免;另行举荐贤达继任至于那些连州学都不来的学生;日后也就不用再浪费州学的名额了”说到这里;杜士仪轻轻击掌;待见下头微微议论的学生们立时又收回了精神;他便笑道;“既然今日来了;尔等又没有师长前来教授;我便与你们讲一节春秋左氏传;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众人谁都没想到杜士仪今日巡视州学;在一番雷霆发作之后;竟然还会留下讲课;一时间;连唯一的助教都有些措手不及。然而;等到杜士仪开始旁征博引地开讲;课堂中渐渐就再无其他杂声;就连到了门口已经好一会儿的温正义和张兴;也不禁伫立倾听。须臾便是小半个时辰;当杜士仪徐徐收尾之际;别说下头的学生阵阵惊叹;外间的温正义甚至情不自禁抚掌喝彩。
    直到这时候;杜士仪才侧头往外看去;见是温正义顿时笑了。他到代州之后;对这位致仕的老者印象很不错;即便温正义兴许也有自己的小小私心;但他从未认为人人都该大公无私;因而并无损对其的观感。此刻他先颔首致意;继而又对助教和学生们言语了几句;这才转身出了门;因对温正义笑道:“温老怎的不告而来?我一时随性讲了一段;实在是因为没想到这代州州学竟然如此荒废;倒是让你见笑了。”
    “何来见笑;使君愿意拨冗为这些代州儿郎讲课;我只有佩服。只可惜我诗赋尚可;经史不精;否则;倒是愿意来此献丑”
    “温老何必妄自菲薄。”杜士仪想起自己刚刚对学生提到的请名儒贤士来游学代州讲课;不禁心中一动;遂笑眯眯地说;“你有此心就再好不过了。异日等我搜罗贤达;先把这州学重新打造起来;便请你为这些代州儿郎一讲诗赋用韵之精妙;如何?”
    “哈哈哈;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温正义爽朗地一笑拱手算是答应;又发现杜士仪打量了旁边犹如黑塔似的张兴两眼;他犹豫了片刻;正打算替其引见一二;谁知道张兴竟是主动开了口
    “夏屋山民张兴见过使君。”
    杜士仪闻言登时一愣。夏屋山民?温正义曾经提过;夏屋山中有他一位至交好友隐居;此人博学多才韬略精通;很有撺掇他去学古人一顾茅庐的意味。他因为近日以来种种变故;一时没顾得上;但也已经打算抽空去见识见识;那究竟是怎样的隐士。现如今这样一个自称夏屋山民的黑大个出现在他眼前;他的第一感觉便是;难不成那位来自夏屋山的隐士;有心想要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