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392章

盛唐风月-第392章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那个僧人从山顶上小心翼翼移植下去的;历经多年;这才最终将其养活流传了下来;真要说口味;不过尔尔。而这些茶树乃是真真正正的野生野长;自从我们的祖辈发现了之后;就一直将其小心翼翼圈了起来培育;不但回味更佳;而且xing温;也是最好的药材。只不过如今上头的茶叶已经在清明之前就被采尽了;如今也只是看个热闹。”
    看个热闹居然要爬这么久的山回头下去又是老大的功夫
    卢聪心头暗自叫苦;却见杜士仪已经拉着裴宁饶有兴致地去那观赏那野茶树了。杜士仪之前在益州时;曾经多次微服去过茶园;所以对茶树还有些了解;而裴宁平素喝过茶;这茶树却还是第一次得见。发现这其貌不扬的野茶树甚至不过尺许高;掩映在峰顶的树木草丛之中;显得极不起眼;他不禁暗自纳罕;因对杜士仪说道:“你家那昆仑奴田陌不是最擅长田亩事;为何不让他设法在两京种茶?”
    “三师兄;水土不一样;这种出来地东西也就不一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否则你以为我不想在两京田园之中种茶;也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杜士仪答了一句;见裴宁惊觉过来;有些懊恼地拍了拍额头;他暗叹这次三师兄出京;竟是让他越发看到了其身上不少人xing化的言行举止;一时不禁莞尔;“蜀地水汽充沛;气温适宜;因而适合种茶;而蜀地之外;最适合的地方就是江南了。只不过相形之下;蜀地可说是茶之起源;亦是始祖。”
    尽管叶鬼主对于五峰之间那座佛寺中的僧人口口声声说祖师爷乃是种茶的始祖很有些不以为然;但对于蒙顶茶的自豪;这却是他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于是;杜士仪对蒙顶茶的推崇;让他脸上露出了欣悦的笑容;一时竟忘记了杜士仪派回雅州去吩咐收茶的人还没来;竟是慨然应承道:“杜侍御若是真的喜欢;等下了山之后;不妨尝一尝这清明之前从这几株野茶树上摘下来的嫩芽
    杜士仪登时大笑:“鬼主既然盛情;我正想领略一番蒙顶绝品的滋味”
    这绝顶之上并没有太多的风景名胜;再加上云雾缭绕看不清四周;盘桓了小半个时辰;众人也就渐渐出发下山。因见杜士仪步履矫健;又没有多少架子;风趣健谈;叶鬼主原本的提防之心去了大半;渐渐竟觉得这年轻的茶引司官员着实不错。尤其是下山途中;当他分心二用想着这些年被赵冠生蒙骗;还把人当成贵客;心中懊恼得无以复加;以至于脚下一滑险些一个踉跄摔倒之际;旁边及时伸过来的一只手稳稳拽住了他。
    下山途中最忌讳脚下打滑;毕竟这山中小路都是采茶人和采药人高一脚低一脚踩出来的;若不是这两天没有下过雨;叶鬼主根本不敢带外乡人上山。此刻心有余悸的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待往旁边看去;见是杜士仪笑着点了点头;他少不得有些不自然地谢了一声。等到发现卢聪还得要裴宁扶着这才能够勉强走动路途;他不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卢都督这个儿子倒是老实人;却没有别的出众之处;倒是这两位正使副使年纪轻轻;生得俊俏不说;还体力出众;言谈不俗;也许真的是可信之人
    在山上这一来一回;等众人回到叶家寨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离开的这大半天;杜士仪之前派回雅州城内的人已经回来了;带来的却还有好几个商人;所出之价全都高过两斤茶一匹帛的底价;甚至不少山民所得的一些珍品芽尖;还有人开出了一斤两匹帛的高价。面对那些高兴得上前报喜的村寨山民;叶鬼主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又是感激杜士仪揭穿了赵冠生的真面目;又是懊恼于自己多年来的毫不怀疑。
    但使他派人到雅州城中好好打听一下;哪至于被人一骗这么多年?
    想归这么想;他终究还记得自己刚刚在山上时对于杜士仪的承诺;连忙把杜士仪裴宁和卢聪请到了自己的主屋。作为掌管祭祀的鬼主;他的屋舍在整个村寨中的最高处;占地亦是极大;通体全都用木头建成;仿佛有些年头了;乍一看去显得苍老而古朴。当他请了杜士仪等人坐下;又叫来人用土语吩咐了一声;不一会儿;就只见一个十三四岁身穿艳sè衣裳的少女捧着一个木匣子出来
    “阿爷;是用这些上清野茶待客?那也得先烧水;把匣子先拿出来于什么?”少女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了杜士仪和裴宁卢聪一眼;脸上大为讶异。昨天父亲待客的时候;被引为上宾的卢聪她见过;但另外两人她却第一次见。和从前作为客人的赵冠生以及偶尔来此的其他村寨鬼主长老;多半都是年纪一大把不同;这三人一个赛一个年轻;尤其那个看上去最年长;却偏偏面如冠玉的;更是让她忍不住问了一句。
    “郎君可是有什么秘方?为何看上去比我们女儿家还要肤sè白皙?”
    这是说的裴宁?
    杜士仪斜睨了这位师兄一眼;见其在最初的愕然过后面sè越发冷冽;他不禁强忍住笑容;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这不是秘方;只因为裴御史在京城为官;长年累月都是憋在屋子里不见天ri;久而久之自然是肤sè白皙如玉。”
    “这是真的?”少女有些疑惑地又端详了裴宁一会;见其yin着脸不吭声;她误以为这是默认;顿时关切地说道;“一直不见天ri很不好;这位郎君ri后多喝点茶;这两位郎君也是;你们虽说黑了些;可多喝些咱们蒙山的野茶;也一定会肤sè更加白皙的。”
    杜士仪刚刚还在暗笑裴宁;这会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很黑么?要不是到了成都之后;他常常在外头奔走;反而是安安分分呆在县廨中的ri子并不多;久而久之在两京养尊处优的白皙肤sè;也变得透出微微发黑发红的健康气息来;怎么至于被这么一个汉化已深的蛮族少女嘲笑倒是卢聪这家伙应该是继承了其父的血统;黑是天生的
    发现卢聪的脸sè很不自然;叶鬼主立刻知道是小女儿的口无遮拦惹祸了。他前后娶了六个女人;生下的儿子女儿足足有二十多个;但最宠爱的却是这个五十岁上方才得的小女儿。所以;他当即用土语呵斥了小女儿;接过匣子就把人屏退了下去;这才岔开话题;将匣子先递给了杜士仪。
    “这就是山中野茶”
    杜士仪接过一看;却是面sè凝固久久无语。原来;被这叶鬼主推崇不已的野茶芽尖;竟然是摘下之后就蒸熟之后研成细末;此刻在匣子中虽然还能闻到茶香;可无论品相也好;抑或是冲之后的口感也好;全都可想而知。而等到卢聪接过时;却是两眼放光雀跃不已。
    “真真极品好茶”
    好;这就是这年头的极品好茶

第四百七十四章 托以爱子,教诸爱徒
    尽管叶家寨不过是一个人数不满六百的小村寨;但正如行前卢奇所言;那位年过六旬的叶鬼主;在邻近颇有些小小的名气;来收茶的商户当天就被请到了附近别的村寨。当杜士仪第三ri早上启程回雅安时;村寨上下不但送来了从茶叶、药材到毛皮等等各种山中土产;甚至这位叶鬼主还带着一大堆人直接送出了里许地。这也让一贯冷情的裴宁在上马之后;面上露出了感慨之sè。
    “要让这些山民感恩戴德;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
    “他们汉化已深;原本就形同汉人无疑;若是待其真心;而不是一心钻在钱眼里;长年累月其利未必在小;只可惜人多数是贪得无厌的”
    当这一路又是跋山涉水;杜士仪最终回到雅州都督府的时候;已经是午后申时了。一进门;他就只见留在都督府内的一个从者快步迎上前来;行过礼后就有些尴尬地说道:“郎君不在;杨小娘子一直闷闷不乐;成天念叨着郎君;甚至还因为都督府内有人说外头不安全;央求杨司马派人去找寻。还是娘子派了人来捎信安抚;她这才情绪好了些;这会儿已经睡下了。”
    那个难缠的小丫头
    杜士仪暗叹了一口气;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这才往见卢奇。此番前往叶家寨能够马到功成;一来是托了王容打探到了最快最准的情报;二来则是多亏了卢奇这位雅州都督极力配合;派了儿子卢聪随行。否则纵使他还是做同样的事情;却未必能够有同样的效果。光是那几个寨子今年的chun茶所开的茶引;就已经有整整一千张;也就是六千斤;这还仅仅是一小片地方
    物以稀为贵;而如今的茶市是卖方市场;从吐蕃;到突厥;到奚部;到契丹;渐渐都已经接受甚至很快喜爱上了如此一种饮品;与其ri后官府看到这其中的巨大利益;采取什么完全官卖甚至于官种的愚蠢行径;还不如采取茶引这种一度沿用上千年的成熟办法进行调控。
    这一晚上;杜士仪眼前浮现出那些山民们的淳朴笑脸;睡得极其安稳。当次ri一大早他睁开眼睛时;就发现外头并不见阳光;耳畔传来的是一阵阵的雨声。下雨对于巴蜀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尤其是chun夏;雨水多得让呆惯了关中河洛的他最初很不习惯;但久而久之便觉得连呼吸都顺畅了;唯一不能习惯的;兴许也就是室内那股yin湿之气。
    此时此刻;他直接掀开那一层薄薄的被子;趿拉了鞋子下床;等到推开了支摘窗;就只见天地间雨雾一片;一股水汽扑面而来。暗叹天公还算作美;总算没让他在此前出门在外的时候下雨搅局;他正若有所思地看着那雨点打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就听到侧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这么早就起了?”
    循声望去;杜士仪就只见裴宁已经换上了一袭青衫站在廊下;连忙叫了一声三师兄;随即笑答道:“只是正好听到雨声;这才开窗看看。说来咱们之前也算是运气好;否则路上若遇到这样的雨;就连赶路都难。”
    “确实;我也听说蜀中多雨;之前从成都出发的时候;却只遇到几次雨;而且多半是入夜之后。”
    “夜里下雨白天晴;雅州的雨多数都是这般光景。”
    随着第三个声音突然插入;杜士仪和裴宁就看到了步履蹒跚的卢奇。发现其子卢聪没有陪伴在侧;本着尊老敬老之意;裴宁连忙过去搀扶;而杜士仪则是放下支摘窗去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又穿好了鞋子;这才去打开了门。
    “卢都督若有事;不妨让人告知我们;这一大早下雨路滑;又有些yin湿;卢都督何必亲自来?”
    出门的时候听到裴宁这么说;杜士仪便知道;经过叶家寨那件事;裴宁对卢奇的人品颇为敬重;要知道他这三师兄平ri对上司高官固然有礼;但那也是让人挑不出错处的有礼。
    果然;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卢奇宦海多年饱尝人情冷暖;这会儿听了此言心中熨帖;便笑着说道:“人年纪大了;早上醒得早;想着想着就打算过来看看你们;却不想你们两个年轻人在外头奔波了两ri;却依旧起得这么早。我家四郎就不行了;这会儿还在呼呼大睡。”
    “卢都督客气了;这次若不是卢郎君;此行也不会这么顺利;他也是因为昨天上上下下爬了蒙山上清峰;累着了。”
    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xing子;卢奇哪里会没数目?杜士仪如此说;他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就看着杜士仪说道:“这茶引司的事;据说是有征辟之权的?倘若真是如此;我有个不情之请。我还有一儿一女在范阳老家;由他们的叔父教导读书;只有四郎随我多年;朝夕侍疾;孝心虽可嘉;资质却不过尔尔;他年顶多求一个明经及第而已。我所虑者;他不通官场人情世故;所以想恳请杜侍御和裴御史带了他去。”
    卢奇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来;裴宁不禁有些踌躇。对这位雅州都督的人品能力;他自然是敬佩的;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