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914章

天朝之梦-第914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冲锋陷阵。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大明皇家近卫军这样的精锐,他们是不可能不印度军主力部队一起出动的!

    朱国卫皱起了眉头,“英印军的主力部队绕到我们背后了?”

    “他们之前可能潜伏在苏尔马河北岸或是南面的特里普拉地区。”罗安阁点点头,也认同了朱国卫的分析。“之前我们的骑兵搜索幕张得不开,没有及时发现他们!”

    明军的第18山地军和大理陆军第一军都是山地军的配置。骑兵本来就不足。而且之前进展顺利。一路所向无敌,谁也没有太留心自己的侧翼。

    “我们背后的情况怎么样?南路军有没有消息传来?”朱国卫站在一个用弹药箱搭成的地图台前,拧紧了眉毛,目光定定地看着一幅东孟加拉地区的军用地图。

    “英印军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梅克那河,同我们的殿后部队发生了几次接触,不过他们的攻击并不坚决。”罗安阁将刚刚收到的消息报告给了大理王。

    “还是廓尔喀人?”

    “是廓尔喀步兵和锡克骑兵,”罗安阁回答,“由于锡克骑兵的遮蔽。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印度人在追击我们?”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情况似乎不大妙了。

    “南路军有没有消息传来?”朱国卫有问。

    “还在攻击吉大港。”罗安阁道,“吉大港的地形险要,而且一直都是英国的海军基地,有要塞保护,非常难打。南路军的后勤线也不大通畅,重炮上不来,打了快10天,弹药也消耗的厉害而且现在印度军的主力明显集中在苏尔马河南岸和梅克那河东岸地区。如果我们要南下,就必须先向北佯动。吸引印度军主力北上。”

    “北面呢?苏尔马河北岸搜索过了吗?有没有英印军的堡垒封锁线?”朱国卫打断了罗安阁,他已经知道指望不上暹罗王了。

    “已经搜索过了。没有发现英印军的堡垒,连英印军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而且骑兵还发现苏尔马河上有一座木桥没有被英印军拆毁。”

    “木桥?”吴长庆微微皱眉。

    “柚木的大桥,非常坚固,可以通过炮车。”罗安阁补充道。柚木在阿萨姆、缅甸和暹罗非常多见,是这三地的大宗输出商品,也长长被用来建造房屋桥梁。不过在孟加拉却很少见到坚固的柚木大桥。

    “看来是印度人疏忽了,也可能是收了谁的钱把桥留下的。”朱国卫分析道,“也有可能是威尔。海明的圈套!”

    “大王,那我们”

    “过河!”朱国卫吸了口气,“先跳出英印军的夹击再说,苏尔马河北岸地势开阔,我军既可以北上又能东进,实在不行还可以在梅克那河上游的加尔尼河渡河西进,在贾木纳河东岸再调头北上去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如果不行再想办法南下,寻找和南路军会师的机会。好在这一带都是产粮区,我们的十万大军不愁饿肚子。”

    

    “告诉沃尔斯利中将,让他立即率主力部队沿梅克那河、加尔尼河北上,并且占领加尔尼河西岸(北岸)的预设阵地。留戈登的第10军继续追击华军即可。”

    达卡的巴拉?卡特拉宫内,印度军总司令威尔。海明上将站在地图前下达着命令。

    “阁下,第10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约4000人,大都是配属给他们的廓尔喀和锡克部队,全军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如果中国人返身一击的话”印度军参谋长伊夫林。伍德连忙提醒。

    “不用担心,我们的敌人没有那么聪明。”威尔。海明笑道,“如果大理王够聪明,他就该突破斯科特集群的阻挡,向阿萨姆邦退却。没有绵延的预设阵地阻挡,即便有20万大军,也不可能挡住10万一心东归的中国人。而且我们也不敢追得太远,因为没有人知道中国人的援兵是否抵达了阿萨姆朱济世的这个儿子表现的其实还算不错,看到苗头不对就没有一个劲猛攻梅克那河防线,但是撤退过程中还是没有表现出一个优秀军事家所应当具有的决心!总的来说,他还是太嫩了些。”

    “可是单靠加尼尔河沿线的预设阵地也不一定能挡住他。”伊夫林。伍德皱眉道,“我们在那里的堡垒数量远远比不上梅克那河沿岸,他们一旦突破加尔尼河防线,就会直扑北面的卡西丘陵,只要一进卡西丘陵我们就很难对付他们了。毕竟那是两个中国人的山地军,山地才是最能发挥他们威力的战场。”

    “不,他们不会北上去打加尼尔河的。”威尔。海明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朱国卫和他二哥朱国雄很快就要没主意了。到时候他会向应天请示方略,石达开只能在几千公里外的沙盘台上想办法了。而我正好非常了解这位中国名将石达开一定会认为加尔尼河北岸是我军聚歼朱国卫集群的预设战场,所以一定不会让朱国卫发起强渡加尔尼河的作战。而且我还会把吉大港让给暹罗王。”

    “让出吉大港?”伊夫林。伍德一怔,“是要引朱国卫南下?”

    “石达开一定会这样指挥的。”威尔。海明轻轻拍了拍地图台,“这是很显然的我军主力汇聚于加尔尼河北岸,南线相对空虚,所以调头南下,用急行军甩开我军主力直奔吉大港方向而去,同暹罗王的南路军会师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可是他们会师成功以后会有二十多万军队到时候就更难消灭了!”

    “不,不会有二十多万军队的。”威尔。海明看着地图,悠悠地道,“暹罗王一直维持着自己的后路,他没有大理王那样的决心,敢于打无后方作战。所以他的军队越是深入孟加拉,需要守卫的后路就越长,能够维持一个军在一线就不错了,而且他的后路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维持的。

    而大理王的集群在长途机动过程中一定会有减员,现在可是个让人讨厌的雨季,来自中国西南的士兵能适应孟加拉这里的鬼天气吗?我想两支部队会师以后最多有15万人。到时候我就能把他们包围在靠近孟加拉湾的某个地方。这样中国皇帝就只能让他的海军在马六甲海峡同东方舰队决战了!”(未完待续。。)

121 15021011236088

第1398章 舍得鱼死网破吗?



    朱济世快步走在温泉宫内长长的回廊上,身后跟着的只有一个楠本高子。他的脸色很不好看,高子则红着眼睛含情脉脉的看着皇帝的背影。昨天晚上,朱济世一夜没睡,就在自己的御书房里面在等前线的战报。高子劝了两句,还让一肚子不痛快的朱皇帝骂了一顿。不过这个女人对朱济世真是没话说,绝对任打任骂任罚。朱皇帝看到她一副痴情的样子心也软了,好言安慰几句让她先去休息,不过高子也睡不着,还是陪朱皇帝熬了夜。

    梅克那河战役失利的消息已经传来,虽然只损失了10000人,但却给包括朱济世在内的整个明军高层敲响了警钟——他们的对手是威尔。海明!大明皇家陆军的第一任参谋长,现在大明陆军一多半的大将、上将早年都是他的学生。他要是真没有本事,怎么能交出那么多好学生还帮着朱济世打出一副花花江山?

    对于朱国卫在孟加拉腹地的失利,大明陆军部、陆军总参谋部立即就组织了图上推演,拿出了甲、乙、丙、丁四个预案,不过基本上的原则都是一样的。避免和印度军展开会战,通过运动战拉扯印度军战线,寻找机会撤回东辉王国或是南下吉大港去和暹罗王的军队会师——避免决战的意见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朱国卫的北路军经过多次战役和长途行军的消耗,不计算民伕和伤病员,兵力已经不足8。5万,而且弹药消耗很大。很难再支持一场真正激烈的大战了。在这种情况下去和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威尔。海明决战不是找死吗?

    也是有人提出决战的。就是朱济世的那个“军神儿子”朱胡安从堪萨斯城前线发了电报。指出印度方面军北路集群应该趁印度军尚未完成包围网的机会,与印度军主力一部展开决战,拿出鱼死网破的决心,将当面之敌击溃,然后才有可能安然返回东辉反正朱国卫也不是他儿子,而就是在前线打死了他也不用担心在老头子跟前没有办法交账。

    不过现在聚集在温泉宫武威殿里的石达开、焦亮和刘丽川等陆军三长官,还有海军部尚书王德虎,海军总参谋长童海峰他们却不敢拿一位国王的生命去冒险。武威殿是温泉宫前朝的几个主要大殿之一。其实就是一栋的中西合璧式的三层大楼,是大明皇帝和陆海军总参谋部共用的作战指挥中心,大楼顶上架着十几根高低不一的电报天线,另外还用有线电报和电话同天南海北的大明军队保持着联络。战场上的瞬息变化,都会第一时间报告到这里,让朱济世还有大明陆海军的长官们知道。

    朱济世到来的时候,指挥中心内的将军还有参谋们都立正行抬手礼,好像是某位元首驾到似的。朱济世朝大家微微点头示意,大家也都看着他。这位大明天子看起来稍有些憔悴,大家心里都明白。印度方面的战事很有些搞砸的意思,三十二万大军的进攻已经失败。人员的损失快接近四万了!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大理王朱国卫指挥的集群已经陷于险地,最后能够有一半人安然返回就不错了!这场孟加拉战役,应该是彻底的失败了。

    至于原本想象中的印度王公大起义,倒是发生了一些,但是规模并不太大,多是一些失意王公在闹事,虽然占领了不少印度城镇,可并没有真正威胁到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而真正还掌握着地盘的王公都在观望——就连芭伊女王的养子占西国王也没有发动起义,还在磨磨蹭蹭的召集军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的芭伊女王也没有心思呆在南京陪伴朱济世,昨天已经坐上法国人的蒸汽帆船回印度去了。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芭伊会不会和原本历史上那个占西女王一样?

    看到人都聚集到了巨大的沙盘台周围,朱济世微微叹了口气。整日忙着打世界大战,说不觉得疲劳是假的。而且一个儿子又陷入了危险!但是转眼朱皇帝就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大家一眼,“印度作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理王的攻势受挫,暹罗王又受阻于吉大港,西清军则刚刚进入阿富汗目前进展顺利,郑永一和苏严法的军队则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会师。

    另外,我们在南洋的进展非常顺利,第8集团军已经推进到了新加坡要塞外围。第9集团军的一个师已经在爪哇岛成功登陆,而爪哇岛上的荷兰人已经退缩到了巴达维亚,连泗水这样的要冲之地都放弃了。苏门答腊岛上华人民兵(联合橡胶公司所属)也守住了地盘。荷兰和英国人的兵也退缩到了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城市里面。总的来说,是喜忧参半。诸位,你们对眼下这个局势都有什么看法?现在是发起海上大决战的时候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是问在场的两位海军长官的,刚刚从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位置上升任海军总参谋长的童海峰连忙回答“海军南洋舰队已经在寻求决战了,现在是英国东方舰队龟缩在新加坡要塞中不出来。”

    “他们不出来,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朱济世皱眉道。从陆上进军印度的战略看来是个错误!现在的失败固然有朱国卫指挥失误的原因,但更大的问题还是在战略上面。虽然大明已经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