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467章

天朝之梦-第46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支渗透到蒙古草原上的俄鞑联军找到了吗?”。朱济世的语气已经放沉。买卖城一役打得是耐心,是后勤。而东西伯利亚之战。关键也是后勤。所以这股数量不明的俄鞑联军。才是真让朱济世头疼的事情。一旦让他们截断了明军后勤线。买卖城前敌的大军可就危险了。

    “皇上别担心,这股俄鞑骑兵成不了大气候的,因为他们的战斗力不咋的,在飞狼堡一战中,1500骑兵连一个几百个工人和几百个步兵都拿不下来。”

    刘炯安抚道。这几日,总参谋部已经收到了两起蒙古部落造到袭击的报告,肇事者都是八旗兵。事发地点已经靠近戈壁边缘,距离明军的后勤线和铁路工地很近。不过明军的反应也算迅速。紧急从北直、热河和辽东等地抽调骑兵赶赴漠南。同时,韩四的12万大军也在草原上完成了战略展开,分成10路,由东向西搜索前行。

    “一支游军已经牵制了我二十万大军,搅得漠南、漠北草原都不得安宁,我们的对手不弱啊!”

    朱济世笑道“幸好是和英法土一起收拾老毛子,要是单干,咱们能不能打败人家真不好讲。”

    “那是皇上战略高明,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俄国人在这方面比皇上差太远了。”刘炯打仗的本事稀松平常,不过说好话的本领倒是不差。

    朱济世得意地笑了下。这一次的外交功夫的确做到了位。以及是立于不败了,只是毛子打仗的手艺高明,要胜利总还得费些力气。不过蒙古草原上的俄鞑游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真正没把握的还是琉球的毛子海军,如果不能全歼,麻烦还是不小的。

    “六个铁甲舰的舰长到了吗?”。

    “回皇上的话,都已经到了,就在万壑松风殿外面候着。”

    “好的,让他们立即进来见朕。”朱皇帝的话音方落,刘炯还未及转身,就看见御书房副大臣翁同龢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上还捏着一张电报纸。

    “皇上,是明子贵妃的急报,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庆在8月3日上午去世了。”

    德川将军死了!虽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对眼下这场还在热身阶段的对俄战争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死的真不是时候啊!”朱济世挠了挠头,却没有伸手去接电报纸,“德川家幸的地位还稳固吧?”

    德川家幸就是竹千代,德川家庆为了让他继承将军和德川家督,便让他提前元服,起名家幸。大概是希望他可以为德川家族带去幸运吧?不过这位还是小毛头的德川家幸却得不到日本朝廷的支持。虽然继承了德川宗家家督,但是却没有得到征夷大将军和源氏长者的宣下。这两个武家栋梁的名号,仍然是属于故去的德川家庆。

    当然,日本朝廷也没有公开反对家幸继承德川家。而是拖拖拉拉的办事,现在终于把德川家庆给拖死了。

    “贵妃娘娘的折子上只说正在为德川家幸争取征夷大将军和源氏长者之位。”翁同龢回答道。

    “皇上,要不要海军出访一下日本?”刘炯在旁边提醒。

    朱济世摇摇头“大明军威是靠打出来的!派几艘战舰出访没有太大作用,不如全歼琉球的俄国舰队有效!慕林,去把六位铁甲舰舰长请进来吧。”

    刘炯行了抬手军礼,转身离去。朱济世又对翁同龢道“去明子发电谕,如果家幸实在无法成为将军,那就让德川庆喜先上,家幸做庆喜的接班人,现在无论如何要维持日本国内的安定”

    所谓的电谕,其实是电报加帆船的模式,现在大明到日本之间还没有水电报线连接,只能把电报派到旅顺,再用快船把朱皇帝的电谕送去日本。

    朱皇帝想要维持日本国内稳定的想法也不难理解,现在有四万多日本武士被编入了明军,准备用于中亚和西蒙古作战。如果日本国内出现动荡,这些人哪里还有心思为大明征战?另外,朱皇帝还想让德川幕府出一个师的步兵用于东西伯利亚作战。如买卖城这样的棱堡,穆拉维约夫可是修了不止一座!就算有威力巨大的淀粉,攻打这样的堡垒还是要付出重大人员伤亡的。

    如果能使用日军参战,不仅能减少明军自己的伤亡,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日本武士的数量——这些人不仅是日本国内不安定的根源,同时也是日本崛起的资本,如果能在这场战争中死个十万八万,日本至少能再稳定上20年!

    翁同龢闻言却没有挪步,而是斟酌了一下,低声提醒道“皇上,现在不是让明贵妃示弱的时候。”

    “示弱”朱济世有些不解地看着翁同龢。

    翁同龢淡淡一笑,用一口吴侬软语说道“自古以来,宫廷政争的事体就是在比决心比狠心,往往就是谁能横下一条心,谁就能笑到最后!谁要是一味示弱退缩,下面的人心就会变化,原本支持追随的人,也有可能投靠到对手那边去。

    臣研究过日本的历史,这德川幕府的将军虽然要朝廷来封,但是谁做将军,朝廷是没有发言权的!这已经是200多年的惯例,这一回日本朝廷利用家庆将军病重和德川家更换继承人的机会发难,恐怕就是要染指将军继承问题!如果明贵妃退让,那么日本朝廷的声望一定会大增,接下去一定会得寸进尺,在公武合体问题上再做文章,将来家幸能不能即位当将军可就很难说了。所以,明贵妃现在万万不可示弱于人。”

    翁同龢是什么人啊,历史上的两朝帝师,虽然没有教出什么明君,但是玩弄权术的本事还是有一套的——他们这种大儒,除了读圣贤书,不就是研究权术吗?不过朱皇帝不大喜欢这些自己人玩自己人的本事,也不需要在自己的朝廷上搞这些东西,所以他的本事总也没有显山露水的时候。(未完待续)

88 2013128483356

第715章 海军的后起之秀们 狂求月票



    朱济世静静地看着翁同龢这个“历史名人”,过来好久才淡淡地发问“翁卿,你有什么建议就直说吧!”

    翁同龢斟酌了一下,认真地道“皇上,臣觉得权位这东西不牢牢操在手中,说什么都是白费!如果家幸错过现在这个机会,二十年后还会有机会?德川庆喜会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大位让出来?这事体臣是不信的。

    而操持权位的关键就是枪杆子就是刀把子。在这方面,日本朝廷根本没有什么本钱,他们只有个空头名义罢了,凭什么对将军继承问题指手画脚?现在优势全在明贵妃和家幸一方手中,几万日本新军就是德川家的私兵,家幸已经是德川家督,是有调动这些军队的名义和权力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拿银子收买军心,现在幕府的财力也远远大于日本朝廷,光是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就有上千万之巨。最关键的是,明贵妃和家幸还有皇上您做后盾!在这场日本国内的政争中根本就立于不败,现在只需要施展一点雷霆手段,把新军开进京都,逮捕几个挑事的公卿皇族就万事大吉了!”

    翁同龢深吸口气,上前一步“皇上,这可是咱们控制日本政治的天赐之机啊!臣不才,愿意远赴东瀛,帮助明贵妃出谋划策,无论如何都要让日本一国为陛下马首是瞻!”

    朱济世板着脸思索半晌,心里面反复盘算着翁同龢的这番话语,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现在的确不能让明子和家幸退让!否则日本还是有可能走上军国主义的老路!而且,等到这一次对俄战争结束,英国人大概就要考虑如何遏制大明了吧?除了俄国,在大明的周边,也就是日本还有点威胁。所以日本这个国,最好还是由自己在背后操纵吧

    想到这里。他微微点头“去给郑王发电,让他速来承德。另外,给皇后去电,让她和淑宫一起也来承德一趟。”他看着翁同龢。沉默了一下又道,“翁卿,朕命你为副使陪郑王一起去日本。记着,你只是副使,不可越俎代庖,知道了吗?”

    翁同龢躬身一礼,大声道“臣知道了,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臣童海峰、陆毛峰、冯子烨、陈道员、于北归、王瑶,参见皇上!”

    翁同龢离开之后没多久。六个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海军军官被带了进来,都穿着帅气的天蓝色海军军服,比灰溜溜的陆军军服漂亮多了。和他们一块儿进来的还有总参谋长刘炯和海军部尚书王德虎。

    “卿等都是黄埔海军一期的毕业生?”朱济世淡淡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六个笔直挺立的海军军人。

    “回皇上的话,我等都是海军一旗毕业,今年六月才毕业的。”

    回话的是个湖南口音的海军少校。皮肤黝黑——干这行的几乎没有长得白的,眉目炯炯有神。

    “你叫什么名字?”

    “臣童海峰。”

    朱济世点点头“是什么时候上铁甲舰的?”

    “臣等见习的时候就上了铁甲舰,一开始是在定海号上当见习军官,跟着南洋行的技师学习操舰驾船。随后才分到崇明、台湾、琼崖、琉球、澎湖等舰上当大副和代理舰长的。”

    “这铁甲舰如何?可能战否?”朱济世目光又扫了余下没有机会说话的五个海军少校,“一个个说,你们五个都要回答。”

    童海峰似乎是六人中最机灵的,他抢先答道“铁甲舰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固。即便是68磅实心弹都无法击穿铁甲舰的外壳。臣认为,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大炮可以对铁甲舰的防御构成威胁。因而铁甲舰在近海和江河防御中的威力极大,完全可以替代陆上炮台。”

    目前海军所使用的大炮都是滑膛炮,的确没有多大的破甲能力,对付坚固的木船都有些吃力,遇上水面部分都被钢甲包裹的铁甲舰当然无能为力了。

    陆毛峰是个浙江口音的年轻人。高高瘦瘦的,眼睛很大,透着机灵。他接过问题答道“皇上,臣认为蒸汽铁甲舰必将是未来海军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现在却受制于蒸汽机马力太小。驱动力不足,因而航速太慢,无法用于远洋作战。臣觉得,大明海军应该装备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铁甲舰至于现在的6艘铁甲舰,也不是不能用于进攻,可以由风帆战舰拖曳到敌对港口外进行港口封堵或港口攻击作战。”

    朱济世点点头,这个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看来把6艘铁甲舰拖到那霸港外的设想是有可能实现的。

    “皇上,臣以为如果能在铁甲舰上搭载一到两门实验中的线膛炮,将可使铁甲舰的战斗力加被提高。特别是填装了淀粉炸药的爆破弹对木质战列舰的杀伤力大到难以形容。”

    这个名叫冯子烨的广东籍青年海军军官的想法也是可圈可点的,兰芳行在过去几年已经试制出了好几门前装线膛炮——差不多就是贝色麦步枪的大炮版,不过由于钢材质量达不到要求,炮弹填装非常麻烦等原因,炮弹加工困难价格太高等原因,眼下的线膛炮实用价值不高。但是安放在铁甲舰上,作为远距离攻击的杀手锏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皇上,臣觉得未来风帆战列舰必然被淘汰,朝廷不宜再大造风帆舰。而且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也是个过渡产品,未来必将被蒸汽动力的铁甲舰所完全取代。因而朝廷应该集中全力发展蒸汽铁甲舰,不应该在混合动力舰上浪费资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