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44章

天朝之梦-第244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17 1959218023228

第374章有利可图的殖民 求月票



    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朱济世只知道当时中国的海军极为弱小,好像谁都打不过,所以南海、东海洋面上就是帝国主义舰船横行无忌的天下。不过到了19世纪中叶的南洋之后,朱济世才知道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帝国主义的海军是很厉害,打大清朝的水师跟玩似的。但是在靠近中国的海洋上面横行霸道的,却是中国海盗!还都是朱济世的洪门兄弟!

    现在的海军部尚书王德虎就干过海盗头子,他的妹子朱济世的“黑美人”王云娇差不多就是在海盗船上长大的。现在朱明海军舰队司令官薛定粤也是海盗出身其实整个朱明海军里面不是海盗出身的人真的没几个!因而海军的军纪问题,一项是让朱济世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此外,大明沿海和南洋水域的海盗问题,则是让朱济世最恼火的麻烦,不是之一!

    这帮洪门兄弟真是给朱大天子面子的,他的南洋行、兰芳行货船的“保护费”是可以打对折的!好啊,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洪门弟子居然问大明天子收保护费,而且还是打个折,还可以讨价还价可别以为这保护费只有中国海船要给,实际上只要路过中国和越南沿海的货船,基本上都得给保护费!否则多半是个被打劫的苦命,连堂堂大英帝国的货船也不例外。

    至于围剿海盗的事情,朱济世不是没有想过,可这个马蜂窝还真不好捅。一来朱明的海军力量不强,打满清水师毫无压力,打中国海盗,还真不一定能赢。

    二来大家都是洪家兄弟,不打,保护费什么的都好商量,同满清作战的时候也能请他们捧场。打了可就翻脸了,万一这帮孙子投满清,投太平天国怎么办?

    于是朱大天子只能用好言招抚的办法对付这帮海盗大爷,总算招抚了两个最大的海盗头子崔阿圃和沙吴仔。他们二人有一百多条海盗船,都是中国式的帆船,战斗力没多强,不过寻常的武装商船遇到它们的围攻也是死路一条。另外,两人麾下还有近5000海盗,大部分都挺能打。满清水师肯定打不过他们,估计李朝的水师陆师遇到他们一样歇菜。

    “左相,与其让这些海盗在咱们的沿海横行,还不如用他们去折腾朝鲜。”朱济世双手一摊,苦笑道,“再说这个朝鲜是咱们日后进攻满洲的条板,现在是时候夺取了。”

    听朱济世提及进攻满洲,左宗棠沉默了下,叹口气道“朝鲜的确是从海上进入满洲的跳板,可是让几千个海盗胡作非为怕也不妥吧?”

    “不会胡作非为的,左相,我准备参考英荷等国的东印度贸易公司的制度建立一个朝鲜特许贸易公司,让崔阿圃、沙吴仔还有十三行一同参股。允许该贸易公司垄断朝鲜的一切对外贸易,并且招募军队用于朝鲜半岛作战,还可以同朝鲜半岛的政府订立条约。”

    话说这个“特许贸易公司”并非西方国家所特有,如兰芳公司、和顺公司,其实都是仿东印度贸易公司的体制成立起来的,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与一体的特殊公司,只是这些公司背后没有中国政府在撑腰。

    “王上的意思是要将朝鲜当成印度一样来剥削?”左宗棠摇摇头道,“这朝鲜又小又穷的,能榨出多少油水?”

    朱济世笑了笑,认真地看着左宗棠“左相,您是帝王之师,如何把大清朝搞垮,把太平天国打倒,我都听您的,准错不了。不过捞银子这事儿,您可比不上我。这朝鲜虽小,但是油水还是能榨出许多的,关键是怎么个榨法,由谁去榨。

    如果出动大明天兵去攻灭朝鲜国,然后成立个什么总督府去治理朝鲜半岛的话。肯定是要亏本的!当年在越南就吃过这样的亏。可要是用特许贸易公司的形式,把这事儿承包给私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原来的兰芳公司在西婆罗洲屁大点地方,哪年没有上百万的收益?要让满清朝廷去设个府,保管赔个底掉。他们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为什么搞得那么好?其诀窍就是东印度贸易公司这一类无法无天的特许公司,把殖民扩张变成了有大利可图的买卖。要都像咱们治理番邦那么搞法,大英帝国早破产了。”

    后世有不少人说中国人思想保守不肯对外扩张云云的,其实是不对的。且不说强汉盛唐,就是弱宋也有个河湟开边,可见也并非不肯扩张,而是打不过人家,扩张个毛?至于明朝前期的扩张欲望还是有一点的,明成祖朱棣那会儿还入侵过一会越南,一度将越南变为交趾省,设置了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还在交趾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个县,整个就算是大明帝国的一部分了。结果这个交趾省只维持了不到二十年,就因为越南黎利的起义而放弃,又改为了属国。

    在此二十年间,明朝糜师废饷,给自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外扩张却毫无所得,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自然会生出保守的心态,不愿意干这种赔本买卖。反观西方,无论是在美洲,在非洲,在亚洲的殖民扩张,都是利字当头。都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使殖民扩张变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因而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扩张,最后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

    如果朱明真的想要挤上殖民时代的末班车,大大发上一票,那就不能不顾经济利益一味蛮干,将殖民扩张变成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事业——即使考虑长远利益也不行,因为眼前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广州,黄埔军港。

    秋雨绵绵的下来了,码头上靠着四艘飞剪式帆船,并不是军舰,而是南洋行的贸易船。不过正在排队上船的,却是身着灰色军服的大明陆军官兵。此外,还有一些充当搬运工的明军士兵,正将大包大包的物资扛上这四艘千吨上下的帆船。

    这些明军就是奉命出征海参崴的满洲远征军先遣队,包括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和工兵在内,一共1200人的编制。现在已经紧急组建完毕,准备出发。

    在码头上面,两个军服笔挺的明军高级军官正信步而走,经过每一处,都有军官士兵立正行礼。这两个高级军官,一个就是满洲远征军先遣队指挥石达开中校。而另一个就是总参谋部代表郑永一中校。就是那位以德川明子陪臣的身份,成为朱济世家臣的郑成功的弟弟田川七佐卫门的后人。

    两个中校在雨中漫步,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却都没有在意。看着官兵们秩序井然地登船,两人的眉头却都没有解开。

    “永一,从地图上看,海参崴离日本挺近的,你在日本的时候听说过那里的情况吗?”

    “海参崴吗?没有真不知道王上为什么忽然想到要占领那里,万里出兵啊!虽然只有1200人,但是那里毕竟是满清的后院,听说俄国也会介入,最后难免要扩大战争吧?”

    “王上要占领海参崴,总是有道理的吧?”石达开皱了下眉,“用1200人在满清的后方打一枚钉子,值得的。如果海参崴的战事扩大,德川幕府或许也会介入的吧?如果俄国占领海参崴,就能以此为基地入侵日本了。”

    “或许可能吧?”郑永一想了想,忽然沉声道“方今世界是白鬼称霸之世界,如明日两国想屹立其间,就当有合力击破一白鬼强国之决心!”(未完待续。)

518 814338026916

第375章 殖民责任承包制 求月票



    对往来广州的中外客商们而言,位于城南珠江边上的谷埠是他们必去的地方。谷埠之名来源于粮米运输,广州日常消耗的谷米,多用沙船运来,集中在此停泊,因而有了谷埠之名。不过现在真正吸引过往客商们的却不是谷埠的米,而是谷埠的“老举寨”。广东人称妓女为“老举”,故妓院得名为“老举寨”。谷埠由于处在广州南城最繁华的地段,商贾云集,故而妓院生意兴隆。

    此时,谷埠的“老举寨”都是集豪华的“大寨”,一部分设于东堤沿江一带的“鬼楼”(西式楼房)内,一部分则在陈塘另树一帜,建立了八间大寨,成了花街柳巷。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这个地方就热闹了起来。马车轿子停得满满当当,丝竹悠扬之声和划拳行令还有莺莺燕燕的声音混杂在一处,把这里点缀成了温柔堕落之乡。

    自从朱明占据广东之后,原来现任官员不许逛窑子的禁令自然就不复存在了——朱济世是依靠洪门弟子起家的,掌了大权后自然不好把洪门的财路都给断了。至于洪门的财路,自然离不开“黄、赌、毒”,鸦片烟馆的买卖已经被禁,剩下的妓院和赌场,则都是合法买卖了。

    而广州城内的许多朱明贵族官僚,特别是军官大都是江湖出身。在军中值勤的时候,被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好太乱来,回到广州休假,焉能不纵情享受——现在朱明的军队,毕竟还是旧军队,如果要找历史上民国的军队做对比的话,大概也就和老张家的东北军差不多,比老蒋的中央军肯定是不如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老张家的军官大多是土匪出身,老蒋的黄埔系可都是知识青年。而眼下朱明的军官,也多帮会贼寇出身者,即便是朱明的黄埔系军校生。之前大多也没有正经上过新式学堂,更没有多少新思想,又大多出身市井。仅仅靠一年多的军官教育,培养出的军官也就能勉强掌握作为中下级军官所必需的军事知识,至于思想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短的时间内教育好的。更不用说那些连军校都没有读过的,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的“大佬将军”(广东人给某些朱明军官起的雅号)了。

    “大佬将军”王德虎的马车停在了百花居的门口时,正和几个海军部同僚的马车擦身而过。相比陆军,朱明海军的素质更差了不少,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海盗嘛!

    王德虎今天到百花居就是来见商务部尚书潘仕成和自己名义上的两个属下。北洋舰队司令官崔阿圃和副司令官沙吴仔的。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家伙是什么样的角色了

    车夫掀开了帘子。低声道“大人。百花居已经到了,您是在这就下车,还是在门口等客人?”王德虎被他的声音惊醒,忙振作了一下精神。大声道“好,就在这儿下,你在门口等着,我大概两个时辰后回府。”

    崔阿圃和沙吴仔原是南海最大的海盗头子,王德虎早年还跟他们混过,两人自然也是洪家兄弟。朱济世取了广东之后就想招安他们,并不是指望用他们去打击满清水师,而是希望他们能少在南海上面惹事。虽然南海的华人海盗多少给朱济世这个“海外天子”一些面子,但是这些海盗总归是南洋海上贸易的一个麻烦。如果不招安早晚就得出兵围剿。这可就坏了洪门兄弟的义气,因而郑洪、王德虎还有苏三娘一直力主招安。最后,总算把两个海盗头子还有他们麾下的一百几十条海船和几千海寇都变成了大明海军的一部分。

    不过还是听封不听调,说是海上军阀也不为过,而朱明却要支出一大笔军饷用来“养寇”。其实就是花钱买个海路平安罢了。

    两个受了封的海盗头子在广州城内也有宅子,他们一个是平海伯,一个是定海伯,算是大明的贵族,自然得到了赐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