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41章

天朝之梦-第241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麻烦的是,现在秋收还没有开始,蝗虫一样的粤匪已经到了直隶边境上,他们要是入了境,道光28年的秋粮可就收不上来了!甚至可能切断山东粮食北运的道路。如果江南的米粮再无法及时送到北京和辽东,几十万大军还有差不多数量正在迁移的旗人,恐怕就要闹粮荒了!

    而北京城此刻也是惊恐万分,直隶和京师是挨在一起的。如果粤匪入直隶,那就意味着京师很快就会变成战场,北京市很可能被包围!现在城内不仅有道光皇帝和几个阿哥,还有数十万没有迁走的旗人老弱,一旦被围,可就有亡国灭族的可能——这也是道光不肯在北京决战的原因。战北京就只能赢不能输,输了不仅要亡国还要灭族,而且道光皇帝本人也不能离京,否则皇帝老子一跑,下面的将士还有死战的决心?

    自古就没有听说过皇帝跑了以后,国都还能守住的先例!

    所以粤匪北渡黄河的消息一传到北京,道光皇帝就一道道旨意朝河南还有直隶下去。一边催促开封大营的二十多万军队出动,主动与粤匪会战;一边命令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和直隶提督保恒调动直隶清军主力南下安阳,无论如何要将粤匪挡在河南境内。

    这可真是要将举国的兵力都押在河南,要是败了,没准道光28年就是大清朝的最后一年了!

    虽然知道南下安阳怎么都有点当炮灰的意思,但是讷尔经额和保恒可不是林则徐。虽说他们手里也有20个营的练军,可他们毕竟是旗人,还能不听朝廷的话?所以在接到道光圣旨的次日,保恒就带着自己的提标还有20个营的练军一共23000人从正定南下去守安阳了。讷尔经额则飞檄直隶各地,调集大军到保定会师,预备全军南下增援安阳。

    与此同时,在白沙镇大败湘军,取了江忠源、江忠济、曾国华人首级的杨秀清,则率领扩大后(收编约8000俘虏)的太平军精锐星夜北上,追赶西北二王指挥的二十五万太平军主力。在公历的10月8日下午,终于同西北二王在安阳以南的淇县会师。

    “东王,刚刚探明,清妖往安阳增派了援兵,总数约有2万余人,是直隶提督保恒的兵。”

    三人刚一见面,寒暄了几句,萧朝贵就把刚刚得到的战报告诉杨秀清了。“另外,还截获道光妖头的圣旨,是给僧格林沁的,命他立即北上来和咱们会战,看来道光妖头也怕咱们直捣他的北京老巢!”

    “道光妖头不会用兵,他的北京城内至少有几万兵,直隶最少有六七万兵,如果再从关外、蒙古召集一些足够凑成二十万兵,守个北京坚城是无大碍的。如果再割了直隶地里面的庄稼,来个坚壁清野。咱们的30万大军就会顿兵坚城之下,腹背受敌,粮食匮乏这北京城是可以守住的!”

    杨秀清说完这话,松了口气,又说道“好在道光是个昏君,不懂打仗尽在瞎指挥,如果僧格林沁真的北上来安阳,那咱们就一战击破他!”

    “东王是想在安阳城外和僧格林沁会战?”北王韦昌辉接过话题道,“是围城打援?”

    “嗯,和郴州时候一样。”杨秀清道,“北王,安阳城就由你来围,不必猛打,围着就成。给你5万兵,够了吗?”

    “够了,就是打城也够了。”韦昌辉笑道,“我看保恒妖头也没有出城决战的胆气。”

    杨秀清又对萧朝贵道“西王,你带5万人往东去,走聊城、德州入直隶,沿途要大造声势,但是不要花费精力去攻城。”

    “是要让清妖摸不清咱们的主力在什么地方吗?”萧朝贵笑问道。

    杨秀清哼了一声“咱们的力量其实和清妖不相上下僧妖那里至少有25万人,如果都汇集到安阳城下,我有六成胜算。如果来一半,那就有十成胜算!只要破了僧妖,北京就指日可下!”(未完待续。)

516 1927038012828

第370章安阳?还是德州? 求月票



    公历10月10日的时候,僧格林沁统率的二十万大军也开到了黄河边上中牟县和郑州之间的万滩镇,距离几日前曾国藩兵败的白沙镇不过十几里远。而且他的先头部队,则已经渡过黄河占据了被太平军放弃的原阳县城。

    在清军大营之中的僧格林沁和曾国藩,这几日都有些心情烦躁,晚上睡觉也不踏实,一合上眼睛就会出现城前岭和白沙镇大战时的景象。

    而他们俩带领的军队,自然是清军主力了。包括六个旗的新军(八旗新军),曾国藩的湘军(还剩15000人),还有不到4万人的绿营兵(山西、河南绿营)。奉命大将军惠亲王绵愉则带着两万多绿营兵退缩在开封,美其名曰居中调度。

    僧格林沁吸取白沙镇惨败的教训,已经将新八旗中的蒙古马队撒了出去,同捻军的马队打成一团,决战将至,双方都竭尽全力争夺战场的控制权,以求遮蔽己方大军的行动。

    万滩镇这里,原来也是个人口密集的集镇,有大户人家的宅子,不过现在已经空空如也,主人不知是跑了,还是被粤匪掳去了。现在这里就成了僧格林沁的临时居所。此时更是灯火通明,在大厅的一堵墙壁上挂着一张很大的地图,上面精细绘制着河南省的地形,即使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幅地图都绘制的相当精致。

    这当然不是满清朝廷所为,而是早年法国传教士的杰作。同样的地图,朱济世也曾经从法国人那里弄到过(这对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实在不算事情,她爸爸是法国陆军部的高官啊)。不过太平军却没有如此精确的地图,所以在行军过程中多依靠向导。

    僧格林沁和曾国藩正一块儿在看这幅地图,他们身边还站着几个顶戴俱全的官员,几日前被误传阵亡的曾国葆、曾国荃也在这里。还有一个从两江押送军火过来的刘勋也在——据有江南的林则徐对满清还是挺够意思的,特别是在支持满清打太平天国的问题上立场坚定。

    “贝勒爷,下官的意思,咱们不去管粤匪分兵几路,咱们只管一路来去,就如同当年太祖皇帝在萨尔浒大破明军时一样。”

    曾国藩闷闷地说道,纸上谈兵的本事他可不差,只要不上战场,他的判断通常也不差到哪里去。

    僧格林沁的眼光一直没有离开地图,仔细观察着安阳和聊城的地形,过了会才对曾国藩道“粤匪不可能平均分兵,两路大军必有一路是虚的,如果我们去打他们的虚兵,他们必然会避战,我们兵多辎重多,行动笨拙,一定会被粤匪的虚兵牵着鼻子走。所以得摸清他们的虚实才能战”

    听到这个话,曾国藩的脸色就难看起来,为了替僧格林沁摸清粤匪的虚实,他可搭进去一个亲弟弟加一半的湘军官兵!

    “要摸清虚实也来不及了,不如带兵往德州去吧,可不能让粤匪从德州北上袭扰京师!”曾国藩捋着胡须道。

    “曾抚军,粤匪北上袭扰京师是不怕的,京师城池坚固,不会被粤匪很快打下来。现在就怕扑个空,被粤匪的虚兵牵着到处转圈,把咱们的兵拖成疲兵。”

    边上的傅方上前一步,低声给曾国藩解释。

    曾国藩却是一愣,他的湘军一路从江南走过来,还携带着辎重弹药,也没走成疲兵。这僧格林沁的兵走这点路就疲了?

    “那就打安阳吧,如果在安阳扑了空,再去救北京不迟。”曾国荃是个急性子,看到大哥和僧格林沁磨叽个没完,一副犹豫的样子,就忍不住插话。

    “老九,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分!”曾国藩忙板起面孔训了弟弟一句。

    “不过往德州去的那路粤匪也不能不管总要派兵尾随吧?”僧格林沁面无表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冷冷看着曾国藩。

    派兵尾随是必须的!如果没有清兵跟着,粤匪就不是“路过”而是和朱逆一样占地盘了。粤匪在河南府、南阳府、襄阳府不就安排了官员赖着不走了?而且德州、聊城还是联通京师和江南的陆路要道,要是丢了,朝堂和江南可就要联系不上了!到时候江南的饷银都到不了北京,这仗就更没得打。

    “那就由下官统领湘勇和河南的绿营兵去尾随聊城这路粤匪吧。”曾国藩倒是拎得清,这种危险的差事肯定是他的湘勇打头阵了。另外,清朝的河南巡抚兼领提督,所以河南绿营也是归他管带的。

    “也好,就这样吧。”僧格林沁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虽然分兵不多,但是终究分薄了手中的兵力。说实话,他倒是很想要曾国藩把一万五千湘军交给自己,就带一万多河南绿营兵去送死。不过湘军是人家的子弟兵,这话说不出口的。

    

    “大哥,僧格林沁这个鞑子是让咱们去送死啊!”

    一回到湘军的营帐,曾国荃就喘着粗气骂开了,开口居然就是一声“鞑子”。

    “老九,说话注意些,什么鞑子要是让人听了去,人家就更猜忌咱们了。”

    听到曾国藩这么说,曾国荃跺跺脚,连声埋怨大哥道“大哥,不是我说你,当是穆翁麾下头一号帮手,两江的基业是要给你的那可是封王的前途啊,现在都便宜李鸿章了!”

    “荒唐!你我都是汉人,汉人如何能封王?”曾国藩瞪了弟弟一眼。

    曾国荃却冷哼了一声“什么啊,现在汉人封王的还少?太平天国那里就有5个王,朱济世也是王将来要做了皇帝,少不得给常大淳、郑洪一人一个王,李鸿章肯定也是王!咱们跟着满清能得到什么?白沙镇一战打得那么苦,道光皇帝的折子上连句慰问的话都没有,尽是训斥!”

    “你懂什么?”曾国藩却笑了起来,“皇上在折子上训斥我,说明信任我了他给林穆翁的折子倒是不会有半句重话,九弟你知道皇上心里面有多恨林穆翁吗?”

    曾国荃看着挨了骂还沾沾自喜的曾国藩苦笑起来“皇上是恨不得给林穆翁封王才对!大哥,咱们咱们真他娘的窝囊!”说着话,他忽然压低声音,“万一聊城那路真是粤匪主力怎么办?咱们手里不过三万人”

    “聊城那路怎么不是粤匪主力了?”曾国藩认真地看着弟弟,“记住,聊城的粤匪就是主力!咱们只能远远吊在后面你现在就去把郭云仙叫来,我要他立即走一趟济南。”

    “走济南?”曾国荃一怔,“做什么啊?”

    曾国藩哼了一声“这个你别管,你赶紧去叫郭云仙来就是。”

    同一时刻,僧格林沁也和傅方、肃顺两人在房间里面议事。

    “贝勒爷,你不该放曾国藩的湘军离开,那是一支精兵。”肃顺摇着头对僧格林沁道,“咱们的八旗新军真不如人家,要是白沙镇一战换咱们的人,输得肯定更惨。”

    “所以我才让曾国藩带着湘军去尾随聊城那路粤匪要是换咱们的人,粤匪的偏师都能打垮了。”僧格林沁挠了挠刮得光溜溜的额头,轻轻一叹“难打啊安阳的粤匪多半是主力,起码二十几万,和咱们的人差不多。不能硬碰硬,还是得结硬寨打呆仗,和粤匪慢慢耗。”

    “耗?可咱们的粮草不多了。”傅方提醒道,“大约只够一个月的。”

    僧格林沁笑了笑“粤匪肯定也没粮!豫西本来就没粮食,粤匪又只晓得抢掠不晓得生产现在咱们还有粤匪都指望直隶和鲁北地里面的庄稼活命呢!”(未完待续。)

5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