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07章

天朝之梦-第10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可以一试,只是林穆翁会答应吗?”朱济世回头看着左宗棠。

    左宗棠拍了拍手,笑道“怎么会不答应?用九龙这个不毛之地替换广州,朝堂之上无论满汉,都会挑起大拇哥为穆翁叫好,一个头品顶戴加双眼花翎是不会少的,多半还会赏个什么爵位。”

    “会不会让他兼摄两广总督?”朱济世担心道。

    “这倒不会,上次中英之战的教训,道光皇帝可牢记着呢。”

    朱济世微微点头,思索了下,又问“如果英方提出要允许中外商人在九龙开设银行、码头、船坞还有工厂呢?如丝厂、布厂、自来火厂、洋灰厂、铁厂等西式工厂,并且雇佣华洋职员这样可否行得通?”

    “明公的意思是欲将九龙划为租界?”左宗棠皱眉追问。

    “当然不是租界,但一应制度应别于内地,九龙一地或可由洋务大臣衙门直辖。”

    “只九龙一地,应该是可行的。”左宗棠斟酌片刻,答道,“以九龙易广州已经是大功一件,许华洋商人在九龙开设工厂、商号不是问题,现在广州城外也有洋人所设船厂、船坞,广州各衙门还不是睁一眼闭一眼。”

    听左宗棠这么一说,朱济世心里顿觉有了把握,吁了口气,脸上方始露出笑容。

    “里卡多,你在香港多待一两日,等我说服戴维斯爵士再回广州不迟。”

    此时,左宗棠忽然又提醒一句,“此事体颇大,最好能说服白斯文附议,他是洋务帮办大臣,又是满员,据说圣眷正隆,有他说话,朝堂上的满臣当无异议了。”

    “汉臣清流呢?”

    “穆翁自有办法让他们支持的。”

    既然如此,事情就此说定。朱济世让左宗棠和罗德理在远东大饭店等候,然后又让杜兰夫人去约了威尔。海明,三个人一同前往港督府。之所以带着威尔。海明一起上门,主要是因为这位老弟最近不但官运亨通,还交了桃花运,泡上了戴维斯爵士的女儿西尔维亚。戴维斯,眼见就是港督大人的乘龙快婿了。

    当然,朱济世对戴维斯爵士的说辞又是另外一套了。不是用九龙换广州,而是“开发九龙,拉动香港”。这九龙和香港只隔一道海峡,往来极为便利,说是港九一体也不为过。如果十三行、粤海关衙门、洋务大臣衙门,都能从广州迁往九龙,并且准华洋商人在九龙经营各种工商业,那九龙定然可以在短期内替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而香港,也能借助九龙大发展的东风,迅速崛起。

    此外,对戴维斯爵士而言,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他能继续兼领香港总督和英国驻华公使两个职位。否则,一旦中国方面允许西洋使馆进驻广州,他就没有办法再当港督了。港督职位的油水,当然远远超过一个公使。而满清的洋务大臣一旦搬到香港岛对岸的九龙办公,那么英国驻华公使馆就可以继续设在香港,戴维斯爵士也就不用辞去港督职位了。

    所以戴维斯爵士立即表示支持,反过来却担心林则徐不肯从繁华舒适的广州搬来荒凉偏僻的九龙吃苦。

    不过他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唔,以九龙易广州此计倒是可行!既保全了广东省城不被西夷所扰,又能解决中外交往之难题。罗德理,这趟差事办得很好!”

    “谢林大人夸奖。”罗德理心里长吁了口气,随即又肉痛起来,原来为了促成“九龙易广州”他还奉命给白斯文塞了三万块银元的支票(当然朱济世的钱,用汇丰行的名义开具的),说是戴维斯总督的一点意思。早知道这个林则徐会这么痛快,他就该眯了这笔银子。

    “恩铭,你通晓洋务,觉得此事可行否?”林则徐捋着胡子又向白斯文征求意见。

    “可行,当然可行了。”白斯文笑着点头,“穆翁一到广州,英吉利人就退往九龙,也不再嚷嚷着进广州城,这都是摄于您的威名啊!”

    “呵呵,他们也不是白白让步的。”林则徐笑道,“咱们还许他们在九龙开设工厂、银行、码头、船坞了。”

    “这些条约上面本来就有的。”白斯文笑着回道。

    林则徐却摆摆手,笑道“条约上有,不等于他们能办成,不过九龙那里倒是可以任洋夷去折腾的。另外,咱们的铁厂、铸币厂都放在九龙,就搁在洋务衙门旁边,也好时刻监管。”

    “那是”

    白斯文微带失望地点了点头,继而想起另一个话题,却又兴奋起来。

    “穆翁,北京的介翁(指耆英)日前给下官来信,提及皇上有意对鸦片才取以税代禁之法如果英夷可以答应逐朱济世出香港的话。”

    “什么!?”林则徐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冷地望着白斯文,“这真是皇上的意思?为什么没有明诏下发?”

    发明诏?白斯文心说,您林则徐还不知道鸦片这玩意有多遭人恨?您老名满天下的清誉还不就从禁烟而来?这朝廷要是公开说要用开禁鸦片换取驱逐英夷驱朱,这天下人会怎么看?会怎么说?为人臣者怎么能让皇帝背这样的骂名!

    “穆翁,这事儿皇上不方便下旨,咱们这些当臣子应该主动为君分忧”

    “一派胡言!”林则徐猛地一拍桌子,打断白斯文道“莫说天子没有明诏,即便有旨意下达,老夫也当力谏皇上收回成命!欲平朱逆之乱需靠天下民心向附,绝不可行这种祸国殃民之政!如果开禁鸦片,天下凡是对鸦片深恶痛绝之人都会背清向明!到时候这大清江山还能依靠谁?”

    这话说的不是一般重啊!若说这大清天下谁最恨鸦片,大概非林则徐莫属了!难道朝廷一旦开禁鸦片,林则徐也要去投靠朱济世吗?

    不过这样的质问,白斯文也说不出口。不管怎么样,林则徐都是清流领袖,现在又摊上“以九龙易广州”的好事儿,还不得被天下士林捧在手心里面?真把他惹毛了,参上白斯文一本,这个洋务帮办大臣可就说没有就没有啦!所以白斯文也只好在心里面对道光皇帝说声对不起奴才还得留着这官身替皇上,替大清办洋务,为皇上对付朱逆反贼呢!(未完待续)


第171章 日本来客上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对罗罗来说,就是爆更,求月票!求推荐!今天是八更,明天也是八更,三天二十六更啊!各位大大觉得还过瘾吗?

    香港大树湾,一行穿着中西各色服装的人站在南洋行专用的客运码头上,看着一艘崭新的广船缓缓靠上码头,码头上的工人们熟练地接过从船上抛下来的绳索,栓在码头的石柱上面,然后又将长长的跳板搭上了船舷。早就拥挤在船舷边上的旅客全都迫不及待通过跳板下了船。最后才见几个仆人打扮的汉子挑着担子牵着几少爷小姐模样的娃娃,还有一人背着个穿着林罗绸缎的妇人,慢慢走过跳板。

    “明公,您看,那就是我家里人!”一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眉飞色舞地指着那一堆最后下船之人道,“从湖南到这里可不近啊,真是难为他们了,难为他们了。”

    这中年身边一个西服笔挺的高个子点了点头,低声道“军师,尊夫人家中都安顿好了吧?不会把你们夫妇在香港的消息透露出去吧?”

    中年人摆摆手道“不会不会,我那夫人是女中丈夫,才学见识不在左某之下,家中之事定然料理妥帖,没有人会晓得我夫妇皆在香港的。明公,在下去去就来。”说着便迈开步子向刚刚踏上香港的土地,正东张西望在找寻丈夫身影的那名贵妇走去。

    这一行人正是朱济世和他的军师左宗棠还有一些随从护卫,此时是到中环码头迎接左宗棠的家人。那名让人背下船的贵妇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夫人周诒端,是湖南有名的才女诗人,出身湘潭豪门,而且容貌也还过得去,属于这个时代的三高女性。

    而左宗棠呢,呃,说起来有点凄惨,他们左家虽然也曾是大户,不过到左宗棠之父左观澜一代已经破落,到了左宗棠这一辈更是连个中产也快混不上了。左宗棠虽然才高八斗,但也娶不到好老婆,于是只好倒插门去给周家当上门女婿虽然仗着周家的财富,左宗棠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可是一顶吃软饭的帽子是怎么也跑不了的。

    在湘潭民间还有人编了个顺口溜嘲讽左宗棠,说桂在堂(周家豪宅的名字),讨个郎,呷掉一仓谷,睡烂一张床。

    这让自比诸葛的大才子左宗棠情何以堪?而且混到35岁还没考中进士,连个微末小官都不得。这个左宗棠能不对大清王朝心生忿恨吗?他现在之所以投到朱济世旗下,想在大明这里谋一个开国功臣的地位,大概也同这样的经历分不开吧?

    “刘君,在看什么呢?”

    此时此刻,在大树湾内,一艘挂着面古怪的黑底白三星旗帜的破旧广船上,也有几人正倚着船舷观察着大树湾周围的风景和建筑。其中一个穿着长衫马褂又黑又瘦的青年忽然好像中了定身咒一样,两眼死死盯着客运码头的方向,一动不动。此人,正是刘阿亮!

    身边同他说话的,是一个和服青年,同样又黑又瘦,不过眼睛大而有神,一对剑眉显出了些许英武,手里还握着一把武士刀。看这身打扮,就知道此人是个日本武士了。不过这个日本武士却在用中文同刘阿亮交流。

    “小松君,你看那人,高个子穿着灰色大衣的,便是朱济世了!”

    刘阿亮抬手指着客运码头上的朱济世,咬着牙恨恨地道。

    那位被他称为“小松君”的青年忙掏出一个单筒望远镜,朝刘阿亮手指的方向望去。看了一会儿,居然点头赞叹道“果然有人君之相,真世之俊杰啊!又是洪武皇帝子孙若日本有此等英雄,我小松清猷当舍命相从!”

    “小松君,你什么意思?我可是和调所家老说好的”刘阿亮回头瞪着这个日本青年。

    “呵呵,你们大清不是还没有答应我萨摩藩提出的条件吗?再说了,就算你们大清皇帝答应免除琉球国商船的关税,我小松清猷还是可以欣赏朱济世之才华的。”

    “你”刘阿亮哼哼了两声,不和这朱济世的日本粉丝争辩了。

    他到了日本长崎之后才知道,朱济世在日本的名声居然远远超过在大清内地了!朱济世文章和他翻译的书籍,是日本国内最时髦的读物!谁要是没听过朱济世的大名,不知道“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道理,准是个没见识的乡下武士

    而刘阿亮这个曾经见过朱济世本人的清国官员,更是被长崎奉行所奉为上宾,破例允许他在出岛以外地区居住活动。他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同长崎的萨摩藩代表勾当上的,还和萨摩藩家老调所广乡搭上了线。

    之所以找到萨摩藩,是因为在眼下的日本,只有萨摩藩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也只有萨摩藩的藩士可以轻易离开日本。因为琉球国在240多年前被萨摩藩武力征服,沦为其附庸。而德川幕府的锁国令对不属于日本领土的琉球国又是无效的。因而萨摩藩士可以搭乘琉球国的船出来看世界,现在刘阿亮所乘的这艘广船便是属于琉球国的。由于琉球还挂着满清藩属的名义,所以在广州一直便有一个琉球商馆,也是萨摩藩窥测中国虚实,了解西方的一个窗口,而萨摩藩士自然是一早透过琉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