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们的师政委小说 >

第53章

我们的师政委小说-第53章

小说: 我们的师政委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行,我反对,组干股是政治处最重要的股了,啊!孟博新本来就属于任性,不顾大局的人,以我的本意,应该半年后再调整他,啊!挫挫他的锐气,让他去,绝对不行。啊!现在r团给他改为技术,我觉得已经够照顾他了。让他去当组织股股长,我是坚决反对”武鹏的态度非常坚决,语调也一下高了八度
    “师长,你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孟博新确实年轻,冲动,但他的每次所干之事,并非为个人所为,恰恰是为了大局。这不是以你、我个人的判断为标准,而要以事实为准。我建议让他去当组干股股长,恰恰就是看重了他有正义感,无媚骨,敢于讲真话。
    同时,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武子文调到r团,让他当政治处代理主任,武科长虽然年轻,可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感到这位同志非常稳重,是当主官的好料子。他头脑灵活,遇事冷静、不冲动。不足之处,就是少了点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孟博新却刚好弥补了他的不足,二人一张一弛,这对r团政治处工作非常有利。
    我上次带武科长去r团,就是为了更贴近的观察他,很不错。我也有意识的询问了他对孟博新和郝建文之事的看法,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很到位,考虑问题非常全面。他对孟博新的印象非常好,认为此人很有才,如果不用,确实可惜。
    这就更坚定了我的想法,要想让m师的政治工作有起色,就要培养一批年轻的政工干部,这些年轻同志不会为外界的观念所左右,他们能提出新颖的观点,容易与战士们打成一片,更利于部队的稳定。
    师长,你刚才也说了,政治处最重要的一个股就是组干股。因此,这个股才要配备好的股长。
    再就是,我准备着手在r团搞一个m师的部队政治工作试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处要有好的带头人,这几个月,我在全师的年轻政工干部中一直在物色人选,最终我首先确定的就是他俩。
    如果我的眼光没错,如果一切都按预计的情况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m师不仅会有好的军事干部,技术干部,同时也会出现一批优秀的政工干部,这才配得上m师升格后的地位,才能更好的发挥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作用。
    但是,如果因为他们年轻,或者曾经做过一些让我们当领导不愉快的事,就断送了他们发展的机遇,那对他们很不公平。再者,不让他们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怎么也是温室里的花,见不得风雨!
    怎么样?师长,我可是‘竹筒里倒豆子…和底抽’了,我希望你能支持我,也给孟博新和武子文同志一个机会”
    司空谏直视着武鹏,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武鹏沟通,绝不能藏着掖着。他不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工作思路,还没见天日,就在摇篮中夭折!
    武鹏起初听到让孟博新任组干股股长,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面有人找了司空谏,本能的就表示反对,这种落人情的事,怎么可能让给司空谏?但当他听了司空谏紧接着又提出侄子武子文的事,倒真让他很意外,他原来想今年不行就让武子文去军里的组织处算了,自己总是这样悬着,别耽误了侄子的前程。
    可是,他没想到,在这位新政委的眼里,侄子却被当成m师政工干部中的重点苗子来培养,而且还为他考虑的那么细,这让他的心中感到很是舒坦,对孟博新一事所持的强硬反对态度,竟在不知不觉中被软化了!武鹏听完司空谏的所有设想后,他反倒认为司空谏的想法,确实不错。假如能提前将侄子的副团解决,就算搭上个孟博新,也未必不是一个最好的安排?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想到这里,武鹏为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他用很关心的口吻说:
    “政委,你考虑过没有?啊!孟博新的事r团党委会同意吗?原来的组干股股长怎么安排?啊!政治处的王文明副主任是和武科长同期调整的,他又如何安排?武子文去当r团政治处主任,啊!我估计r团党委不会说什么,这些人我可以出面,但师常委能通过吗?会不会?”
    “这不要紧,只要老师长同意了,其他人的工作,我们俩一起来做。至于王文明吗?我们就让他还在原位置,他如果能过了这一关,也同样可以用吗!来的及。
    现在r团的组干股长李小明,我看就让他去二营当教导员,到基层走走,体验一下那里技术干部的工作,我希望他以后再回到机关时,不要再动不动下‘通知’了。当然,我也清楚,那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事,但”司空谏笑着说到这里,没再接着往下讲
    “政委,其他什么都好说,我就是担心武子文的事,我认为,我同意了还不行,那是俩回事”武鹏差点说出,武子文是我亲侄子,我当然会同意了,但他立即止住了,换了另一种说法
    “政委,你还是想的再困难点吧?不一定如你想的那么好办”
    “武师长,你先和我表明你的态度,如果你也支持我,我们一起做大家的工作,我就不相信不成?”司空谏哈哈一笑
    “行,我同意,常委会上可是要政委唱主角,我只敲边鼓喽!”武鹏大声笑了


 
 
 
 
 
             谢云飞与姜歆的爱情1
     在z师,凡是与姜歆熟识的人,都特别羡慕她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姜歆的那些女同事,简直是把她的小家庭当成模板去向爱人宣示。从外表看去,他们是男的英俊潇洒,女的开朗明快,只要是男的在家,俩人总是双出双入,真的如鸳鸯般不分不离,对待左邻右舍,更是笑语相迎
    姜歆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猜到,关上家门的他们,会是如何?姜歆只所以喜欢李煜的《虞美人》,就是因为这首词,最能诠释她那不为人知的家庭情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的,姜歆比任何人都了解谢云飞的性格,她也能深切体会他对自己的爱和依恋,正是如此,结婚这么多年,为了减少谢云飞不必要的多疑爱妒,姜歆几乎断绝了所有的对外联系。
    姜歆军校时的最好女友,也因为受不了和姜歆打电话时,从话机里不时传来谢云飞嫌讲话时间长的暗示。现在,只要她知道谢云飞在家中,她和姜歆也到了绝不联系的地步。
    姜歆从未对任何人讲过自己婚姻的内幕,她觉得如果让自己对外人讲:
    “我不爱谢云飞,可我同情他的生活遭遇,完全是同情代替了爱情”,这种话除非是姜歆真正的知己,否则她一辈子也不会讲,她认为那是对自己和谢云飞人格的不尊重。
    当初姜歆最终同意与谢云飞交往,也确实认为他是司空谏以外的不二人选,除了他家庭条件不尽人意外,本人事业心强,爱学习,为人善良本分,喜欢锻炼,办事认真细心,生活态度健康而积极向上,这些都是姜歆欣赏的优点。
    是的,如果姜歆真的不愿意,谢云飞也不可能将她绑架去登记。因此,婚后,她与谢云飞发生再多的矛盾,她都不怪他,她只是不断的在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认为当初年轻的她,没有去过多的了解对方性格,婚后在生活上又一再迁就他,才让他婚前与婚后有了巨大的反差。
    姜歆认为,自己当初只估计了双方生长环境不同,引发了看待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不同,并对这些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对二人的性格是否相合?真的是没有太多的思考。很多年以后,她才翻然悔悟,思想观念的不同,其实才是造成夫妻不和的最根本原因,而性格问题,是所有矛盾产生的表象,是一种托词,是引发夫妻冲突的导火锁。
    不过,姜歆并没有对自己当初的想法后悔,那时他们的工作单位相距甚远,确实也没条件过多相处和观察对方,而且她也有私心,以为只有结了婚,就可以将司空谏淡忘
    姜歆与谢云飞的关系发展到如今的淡漠,这期间,也不是没有人提醒过她。女友来过她家几次,凑巧看到了他们相处的情况,曾悄悄的对她说:
    “姜歆,为什么要事事迁就他?你不是保姆,更不是他的佣人,这可不是你的风格,这样下去,你早晚会后悔”
    “他母亲过世那么早,我觉得他好可怜!应该好好照顾他,但谁想到却将他惯成了现在这种样子,他刚结婚时,一点也不这样”
    每每谈到此话题,姜歆总是这样回答,她不想过多的说什么
    “姜,你知道吗?你把他当成儿子养了”女友点拨着姜歆
    姜歆有时觉得女友说的也有道理,她虽然比谢云飞小,但她的心理年龄要比他大的多,总是不自觉的为他着想。她最清楚,谢云飞虽然在工作是无话可说,确实是很出色,但是在生活中,他很多地方,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而这些也是姜歆在有了孩子以后,才慢慢的发现,那时她真的是吃惊极了,当时她就有一个极强烈的预感,他们这个小家平静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激烈的生活矛盾即将开始。
    果然,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俩人为了家庭琐事,从开始的小摩擦,慢慢的演变到大声争执。开始姜歆对一切都采取忍让的态度,她觉得俩人两地分居,难得相聚,她也能耐心教谢云飞生活上的事,后来她发现对方根本就没那个心思学,她也就懒得再讲,有那个时间,自己快点干完,还可以早点看书。就这样,姜歆不知不觉的离谢云飞越来越远,而谢云飞也意识到了姜韵的变化,他并没有静下心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是从行动到心灵上,更加紧了对姜歆的“守护”。
    姜歆真的不愿谢云飞多想,当她发现谢云飞的行为发生锐变时,她才认真反思,她再想让他回到初相识时的状态,却已经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歆感到和谢云飞相处的很累。尽管每次谢云飞外面对姜歆永远如绅士般照顾,如果他们必须在公路上走时,为了安全,他会将姜歆让在靠近人行道的一侧;红绿灯时,他更是挡在将会来车的一方;而进餐馆和上车时,他也总是先行一步,替她开门、打帘;不管是晴天摭阳,还是阴天挡雨,他总是为她高高举起手中的伞。
    姜歆爱在小雨中漫步,喜欢冒雨如小姑娘似的踩踏雨水,只要有可能,谢云飞绝对是不离左右的为她摭风蔽雨,在外人眼中,他们如神仙眷侣,不知羡煞多少人?
    但是,只有姜歆知道,回到家中的谢云飞,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会逐一指出刚才在路上,姜歆都看了何人?对谁笑了?与哪个人又讲了什么话?而她竟完全没有记住这些。起初,姜歆将这一切视为谢云飞爱情的表现,她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太深,总认为嫁为人妻,就要相夫教子,她那时真的是一心当好贤妻良母。
    然而,婚姻的时间越长,谢云飞就越干涉姜歆的言行,这于她已经不能忍受,她本来就是非常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她向往的是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家庭生活。姜歆在这点上,也由原来的隐忍,渐渐演化为双方的唇枪舌剑,姜歆最受不了的就是谢云飞莫名其妙的飞醋四溅。
    更糟糕的是,姜歆发现,她越是小心翼翼的呵护谢云飞,他反倒变本加厉的开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