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们的师政委小说 >

第13章

我们的师政委小说-第13章

小说: 我们的师政委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年22岁的司空谏在z师组织科当干事,一天下午政委与一位科长谈话,他做记录,晚上就发现,这位同志在自家卫生间的上水管道上悬梁自尽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别提有多震惊了。
    事后他仔细的回忆这件事,最大的漏洞就在于太相信对方的思想觉悟,没有再做进一步的思想跟踪。
    司空谏对这件事印象太深了,这件事的每一幕,他可以一字不落的描述出来。
    其实事情非常简单,套用现在时髦的话,这位科长就是忧郁症的受害者。
    科长本人工作成绩很突出,三等功就有四个,为人特别和善,但因年龄、军龄和职级都较高,依常规来看,他距转业离开部队的时间也不远了,因而后顾之忧很大。其家属早已办理了随军手续,但妻子一开始就说家里没人照应,公婆身体不好,小叔子又小,没有同意来部队。所以,他们的大孩子都10岁了,二人还一直两地分居。
    那年他回家过年,火车晚点了10多个小时,等他回到家里时,只见妻子和弟弟在他的炕上有说有笑,于是就起了疑,认为妻子与弟弟之间一定有私情,毕竟弟弟已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又长的一表人才。
    事情一闹开,不管父母如何证明,弟弟再怎么解释,妻子跪下诉说,他就是不相信,认为全家人都在欺骗他。假没休完就回单位找政委谈,一定要和妻子离婚。
    妻子和公公、婆婆不放心,又跟到部队,他也不见,只让人带话,说来的正好,刚好可以办离婚手续。
    同年兵的老乡实在看不过眼,就给这三口子出主意,于是,老俩口带着儿媳妇找政委哭诉。据他们讲,那天他弟弟到火车站接了好几躺哥哥,也没接到。回到家里,嫂子看弟弟冻的直打哆嗦,就让弟弟先上炕上暖着,又给他下了点面,他哥哥回来时,弟弟的面刚吃完没几分钟。
    老俩口说,那晚弟弟还劝嫂子这次和哥哥一块走,说侄子也大了,不能再在农村的学校上学了,误了侄子。还讲自己现在也高中毕业了,完全能照顾家了,让嫂子放心。
    司空谏被政委叫到办公室作谈话记录时,他看见两位老人非常激动,那位嫂子只是低着头流泪。老婆婆对政委说,这个儿媳妇,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女孩,长的讨人喜不说,人还特别贤慧能干,他们老俩口身体多病,这些年屋里屋外都是靠儿媳妇打理。
    老俩口伤心的说,儿子从小就性情内向,这一年到头又不在家,媳妇儿别看比儿子年纪小了很多,可特别心疼丈夫,她怕丈夫多想,除了干活,跟外人都很少接触。没想到,就这样,这小子还不知足,还犯混要和老婆离婚
    政委后来又让司空谏将那位科长找来,几个人沟通了好长时间。最后,那位科长也说是自己多心了,表示不离婚了,他们一家人是高高兴兴离开的办公室,可谁料到?回去不到一小时,这位科长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此,政委只要给政工干部上课,就会拿此事作例子,作为警示。他告诫大家,政工干部应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做人的思想工作,要用古人的“无事提防堪应变,有事镇定可消灾”为处理事情的座佑铭。
    他还把这句话做了详细的解释,就是“平安无事时,要时刻提防,好像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情,才能消除意外发生的变故;变故发生时,要保持镇定,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就可消除其中隐藏的危险”
    司空谏清楚的记得政委语重心长的对政工干部说:
    “同志们,我们政工干部的工作责任之重,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你们都可能是未来连队的政治主官,是与战士们最直接打交道的人。我只希望你们到时要先做到一点,一定要养成事后跟踪的工作作风,对重点人尤其如此,防止出现思想的反复,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搞不好,会给党,给组织,给个人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同志们啊!我们这些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干部,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司空谏永远都记着老政委的这句话…“我们这些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干部,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是的,科长自尽之事对年轻的司空谏震动极大,一人思想工作尚且如此复杂难做?何况全师那么多人?自己文化底子差,不多学点,就会和别人沟通的话题少,那也让人家笑话。说白了,年轻人的好胜心理首先促使他开始了刻苦的政治理论学习。
    从此以后,司空谏休息的时间没有了,除了每天必须进行的锻炼,他开始了长期刻苦的自学。冬天他为了不让暖气催眠自己,是打开窗子读书;夏天为了躲避蚊虫和热浪,他把自己上半身关在蚊帐中,脚却浸泡在凉水里,就这样他坚持着读书,写作,还参加了地方成人自考。
    司空谏的思想和认识通过学习有了质的变化,他的文章频繁在全军政工刊物上出现,解放军报和当地大报也经常登有他的文章。他的名字被更多的人知晓,首长们对他格外器重,他成为z师学习的典型。他的同事们不再开玩笑说他是新兵蛋子,反倒会向他讨教写作的秘诀,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也体验到了“读书不可拘泥,治学不可盲从”的真谛。
    司空谏的三年指导员任职,从他的整个人生观和世界观来说,是一段质的腾飞过程,这个时期是他政工干部生涯中的浓墨重彩。他当战士时总听老班长说,“政工干部的嘴,军事干部的腿,后勤干部会喝水”。此时的他才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政工干部的嘴”?这种“玩嘴皮子”的工作,确实比军事管理要难得多的多。
    他曾对连长这样说:“你可以随时意气用事,我不行,你前面刚发了火。我后面就得去当消防队和侦察兵,我要摸清战士的思想,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防止他们想不通,出现行动上的偏差。我现在算真明白了一点,‘政工干部就是泔水缸,什么东西都得盛;政工干部就是婆婆,随时都要叨叨叨’”
    这三年,司空谏意识到军队政治工作的神圣,自己的担子之重!对老政委的“我们这些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干部,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终于明白了古人至理名言“实地着脚,实处立基”的真正含义。他当团政委后,在给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时,用通俗易懂的解释,与同志们分享了这句话,希望和同志们共勉:
    “一个人如想创立事业建立功勋,事事都要从切实的地方下功夫。如果他稍有羡慕声名的想法,就会使已有成果变得虚假不实;一个人如想宣讲道理修养德性,时时都要从切实的地方花力气。如果他稍有计较功效的念头,就会使纯正念头沾染情尘欲垢”
    
    此次到m师当政委,司空谏想,如果将政委比作m师政工干部队伍的“中军”,那么政治部主任就是这个队伍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将领。
    古语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所以,他…司空谏一定要和崔思宦谈好这次话,他要让彼此坦诚相待。
    


 
 
 
 
 
             初会崔思宦
     崔思宦重重的放下电话,他此时的心情真是糟透了,军里一位老乡刚来电话,说这次司空谏能当m师政委,完全是因为军王政委的亲口点名而成。这位老乡在军财务处工作,军里人脉相当广,他提供的消息还没失误过,因此崔思宦对他非常信任。
    老乡讲,据可靠消息,军常委会本来没有调整领导干部这个议程,是王政委临时动议m师政委任职一事,说现在是非常时期,m师政委一职空缺快半年了,不要再拖了,肖军长也表示应该抓紧时间上报人员名单。
    干部处彭处长刚介绍了几位后选人情况,王政委就拦住了,他直接提出了司空谏的名字,并让叶主任将司空谏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肖军长听后第一个表示赞同,两位主官都明确表态了,其他常委成员自然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老乡还说,这个司空谏还真是个人物,根红苗正,那是传统说法,可本人确实是一路干上来的,并不像大家猜想的那样有啥背景。老乡还提醒他,一定不要小觑这个司空谏,别看他外表文质彬彬,像个书生,但手段很是了得,从他当团政委不到三年,就一跃为z师政治部主任,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后,再跳到了m师政委的位置,足可证明此人心机之重了。
    崔思宦听了这些话怎不心烦?如此下去,自己在正团这个位置还要干多久,他不得不打一个问号了?
    不过,m师如果升格,自己还是有希望调到副师级。要真那样,即使不当政委,继续当政治部主任也未尝不是件好事?那样副师级也调了,还保住了让多少人眼红的位置,何乐而不为?
    崔思宦干了这么多年政治部主任,他很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敢逾越政治部主任这一关,干部要想‘进步’,够不上军、政两位主官,都会找到自己,这是一个左右逢缘的职位。
    想到这里,崔思宦的心情稍稍得到一丝安慰,他不由的用右手打了一个响指。他有了新的想法,现在一定要和司空谏搞好关系,同时要利用武鹏这个炮筒子,他可是自己稳定的一棵大树。还有,只要司空谏出师不是很顺,自己应该还是有机会,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谁知下步转到谁呢?
    崔思宦正天马行空的出神,司空谏已推开虚掩的门,走进了办公室
    “崔主任,想什么呢?敲了这么多下,也不吱声?我还以为屋里没人呢?”司空谏笑着问崔思宦
    “不好意思,政委,真的不好意思,快请坐”崔思宦激灵了一下,但很快将神态转了回来,他马上站了起来。司空谏没有马上坐下来,这是他第一次到崔思宦的办公室。
    “看来,部门领导和师首长办公条件的差别还是很明显”司空谏暗想。首先房间只有一间,不过很宽敞,布置的也简单,一个宽大的写字台,比自己和师长的要小的多。一个书柜和衣帽架放在房间的一角,旁边放着饮水机。一对单人沙发和茶几在门的正对面,紧贴着墙根摆放,微机被一块布盖着,放在了饮水机的边上,看的出主人不太用。
    “也没想什么,我想写一篇关于转业干部方面的文章。没办法,肚子里墨水太少,想了很多,反倒不知从哪里下笔了。不能和政委您比啊,出口成章”崔思宦不愧是崔思宦,他看着正在环视办公室的司空谏,一言即中司空谏的心结!
    “如何?有腹稿了吗?”司空谏接过崔思宦给他倒的水,坐在了沙发上。
    “有一点,还没成型”崔思宦飞快的转着大脑
    “不满你讲,这可是我多年的一个心结,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的其中一章,就专门研讨这部分内容”司空谏很想与崔思宦,就这个话题聊一下自己的感触
    “那我改天定要拜读一下,政委今天来为的是?”崔思宦没敢再接司空谏的话,他试探着转移话题
    司空谏一听,就知崔思宦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决定先讲其他事,不想让对方别扭。
    “崔主任,我和师长勾兑了一下,我刚来,对m师的情况不了解,所以今年的党委会报告就让师长宣讲。你是政治部主任,主管这些,我再过来和你通个气”司空谏没绕弯子
    “行”崔思宦并没坐回自己的办公椅,而选择坐在了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