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第3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3章

小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就为了一点钱吗,竟弄的这般难看,让别村的人看笑话。”李默冷哼道。
  话一出众人才从方才一震缓过神来,因为突如其来都没想到有这么一声,一半却是因为被李默镇住了,一半还是因为被这一大吼吓到了,毕竟这并非战场,也没发生什么要人命的大事,而且李默也就是为了震一下场,并非真的如临大敌一般,因此那气势也没多骇人,但虽不惧怕也多了份敬重。
  玉娘这下缓过劲来,又开始哭闹起来,依然坐地上不起,哀声连连,撒泼耍赖,却没有方才的发疯得厉害。
  “我怎么这么命苦啊,男人受重伤躺床上,我在外边受人欺负……”
  李默却是不予以理会,提在手上的药包故意在玉娘面前晃了晃,然后朝向身边的平安,闲闲说道:
  “平安,你回去告诉刘阿公,田贵家伤的最重的不是田贵,而是他媳妇的脑袋,让他把外伤药换成治羊癫疯的药,若是病重无药可医,今后也就不用费心了。”
  玉娘一听哭声戛然而止,还未等她怒诉,李默又道:
  “你若是这般喜欢撒泼耍疯没人拦着,可是你最好想清楚了,如今你家唯一一个能干活的躺床上,而我想在场的不会有人会帮一个疯子干活。”
  李默说罢众人群里扫了一眼,也不知谁第一个后退了一步,大家伙都跟着纷纷往后退了,都怕被盯上找去干这不讨好的事,结果只留下玉娘一个人孤单的在中间坐着。
  这下玉娘再不敢闹了,只一个人那默默的抽泣着,再不敢耍什么花样。
  刘阿公是这村子唯一一个会看病的,医术极好,若非有他田贵如今不死也半残,可是这脾气十分古怪,治不治全看他心情,之前来治田贵的时候都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是一个不能惹之人,而刘阿公又是李家那边的人,玉娘深知其中门道。
  而如今她家只有她一人,一边照顾田贵,一边干活,忙的不可开交,且一些重话又是干不得,李默这话一出,便是堵死了她的后路,就算有人心软也是不敢再帮她,这节骨眼上若是没人帮忙,必是十分难过。
  她之前敢闹就是抓住别人的憨厚心软,为自己谋好,如今自己弱处被人掐住,再不敢胡搅蛮缠,但却依然不甘心的支吾道:
  “那,那钱该如何?”
  
  李默并未理会玉娘,却也没了方才的戾气,与里正抱拳作揖打招呼,又道:
  “里正的心意我领了,这两份子钱我也不推托,至于其他人当是奖赏也好,里正给我的谢礼也罢,这钱我都拿的心安理得。”
  众人都一致应和,嘴里都说着他们没意见,之前的质疑都是玉娘惹出来的,他们也只是随便问问,与那言论毫无干系,这些都是李默应得的。
  李默等人附和完,又道,“只是这钱劳烦里正帮我处理吧。”
  说罢就连里正也不知所以,杜舒云却是了然,心底暗笑。
  李默摆了摆手,“这些钱我可不敢独享。”
  大家还以为他是怕人说道,连忙劝道这钱是他应得的,莫要为之前之事而顾虑。
  “大家伙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李默哪是那小气之人,还记挂方才之事。只是这上山打虎原本只是为了保村中平安,并没想到会有这意外收获,我们此番去如此顺利都是上天看我们心善才如了愿,这多来的钱财却是不敢再要了。
  之前田贵上山捕猎没的几天好便是出了事,而这钱一出来便惹了事,估摸着山神不容人轻易糟践才使出的绊,我们之前又未行过礼便是去猎杀山中神物,只怕这钱也是不吉利的。”
  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李默不予理会继续道:
  “因此得来的钱也就劳烦里正给全村人办些事,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也是得了好,又不怕惹祸上身,这村子里都是刚落户的,村子许多地方都需要钱,这虽是不多,但总好过无嘛。”
  “我那份也算捐了,这钱我怕拿着膈应。”王胜一边吼道。
  有了一人应和其他人也被带动起来,纷纷说道自个不拿钱,全都贡献了,结果竟是没人再提拿钱的事,而那玉娘更是没有说话的立场。
  里正清了清嗓子,大家伙安静下来,这才说道:“既然如此,我必不枉大家所托,会合理妥善利用这钱为全村人造福,所有款项、出处明细我都会列出单子。”
  “里正,这钱交给你我们放心,不用顾虑有小人猜忌。”
  “是啊,你做事我们放心。”
  
  里正被人肯定人品,脸上顿时散发出光彩,又道:“正好我这有个想法,若是大家伙同意了,便是直接把这钱往这使。”
  里正提议在村中央这片 空地搭两条长棚,里边砌些长凳,这样一来平日可纳凉,赶集的日子便是不怕刮风下雨,误了赶集日又要等个五天。
  而且有了那些长凳,晚上过来纳凉也不用从自家带板凳,又麻烦又容易不慎丢失。
  再者,平日杜舒云也可以带着孩子们到这里来读书识字,李家院子没有棚子,刮风下雨烈日当头都不适宜,而且后来陆续又来了些孩子,一共有二十多个,李家那院子已经腾不开地了,每次教学时候家里人想干活都没处放脚,极为妨碍的。
  李默早与里正提起,只可惜一直没钱弄,如此一来便是正好。
  这事对大家伙都有好处,无意外的全部都同意。
  还有人提议,这事弄好之后,要把捐过钱的人名字刻在石板上立在一旁,让大家惦记他们的好,毕竟这可是命钱换来的,这一想法被大家伙拍手叫好。
  大家伙都为这决定感到兴奋不已,不管去没去打虎的都享受到了其中福利,去的人虽然没了钱,可是名字刻在那可是一辈子都光荣的事,这下也没人眼红暗存心思。
  场上只有一人依然心底不舒坦,没想到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有人也看出了究竟,玉娘平时经常得罪人,其中不乏有那厉害之人,便是有人奚落道:
  “玉娘这下你想占更多的好可是越发容易了,你只需日日夜夜都到那棚子里去把好处都坐回来,只要你屁股够大,把这棚子挤满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众人一听哄然大笑,玉娘虽是没脸没皮此时也挂不住了,蹭的从地上起来,刚跑了几步又退了回来,抢走李默手中的药包,跑走之前便是狠狠瞪了一旁的杜舒云,羡慕、嫉妒、怨恨等等各种情绪交织,倒是让杜舒云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杜舒云扶着李默慢慢的在小道上走着,平安和小肉包在前边一蹦一跳的边走边玩耍,香儿和王胜在一旁护着,两人时有时无的在那暗中交流着,一会羞赧一会佯作生气的甚是暧昧。
  “你怎么过来了?”杜舒云问道,若非李默到来,她还真是不知道如何应对玉娘的撒泼。
  李默用下巴指了指前边的人,“是平安和小肉包跑回家告诉我的,我一听说是这分钱的事就觉得会出事,若非之前不清楚究竟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过来了。”
  杜舒云笑道:“你来的正是时候,你方才那突然一吼,差点被把我也吓得趴到地上。”
  李默一听顿时紧张起来,“你没事吧?”
  杜舒云笑着摇头,李默这才放下心来,“那疯妇若不给点厉害根本镇不住,她跟那刘媒婆一样,就是吃定大家伙厚道才那兴风作浪的,这种人惯不得。”
  “估计这时候她可得悔死了,结果什么也捞不到,田贵娶了这么个媳妇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如今看谁还稀罕他们家。”杜舒云叹气道。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还真谈不上谁更倒霉。别说那丧气人的事了,下次你还是别凑这种热闹了,你现在有了身子就该好好养着,听舒心的事做舒心的事,别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坏了身体。”李默柔下声来。
  “我心底有数,不会亏待你儿子的。”杜舒云嗔道。
  李默却道:“还是女儿吧,你看自打她出现就这么多事,若是儿子那可不得闹翻天了,还是女儿乖巧些。”
  “女儿要是皮起来更让人头痛啊。”
  “你给我生的女儿必是贤淑听话的。”
  “女儿接父亲,你这虎背熊腰的,我们女儿还能看吗?”
  “放心吧,她啊必是……”
  阳光洒落,树叶斑驳,有卿相伴,一路欢声笑语。


40、棚子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棚子在大家伙的齐心协力下很快便是建好了,那功德碑竖起来的时候,众人一片欢呼,后来人们每每走过这地的时候,尤其跟着外村人都会自豪说到自家人的名字刻在上面,虽然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介绍起来却一点不含糊。人一片欢呼,后来人们每每走过这地的时候,尤其跟着外村人都会自豪说到自家人的名字刻在上面,虽然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介绍起来却一点不含糊。
  棚子建造只花费了些材料钱,力气活都是村子里的人自个干的,这次大家伙都不吝啬力气,因此最后这钱竟还剩了些,于是里正便把剩下的钱都买了酒和鞭炮,还有女人小孩吃的点心糖果,在棚子里大摆宴席。
  宴席里的菜则是各家出一份凑起来的,顺便还评比了哪一家做的最好,奖赏便是由获奖者掀开功德碑的红布和点燃那庆贺的鞭炮,手巧的妇人还编了个花帽,这些东西虽不值钱却是十分荣耀的,大家伙也都牟足了劲,煞费功夫去折腾。
  那日极为热闹,一排排酒菜摆在桌上,大家伙也不管是否卫生拿着筷子从头吃到尾,而最先被抢光的便是香儿做的白切鸡,倒不是制作的多精致多美味,白切鸡只需要把鸡煮熟,再做个蘸酱便好,大家伙这么喜欢纯粹是因为虽然许多家里都养了鸡,但是一般都是拿来卖的,只有过年过节或是来贵客的时候才会杀了吃,平常时候极少沾到。
  这次美食会大家伙虽然都摆上自己最拿手的菜式,为了撑面子也确实十分舍得,可是还是很难这般大方,因此这菜便是十分讨巧了,尤其家里穷点的都争着去沾点肉味,没一会便是没了,手慢的甚至看都没看到。
  结果便是李默掀开功德碑的红布,鞭炮则由小肉包去点燃,花帽也是让他拿去玩了,这让小肉包得意了许久,鞭炮也是个稀罕物,平日只有逢年过节才有的放,而且这么一大串的更是极少的,可把小肉包好一阵得瑟,带着花帽遮了半个脑袋,还带着一群小尾巴四处蹦跶。
  而其实是李默抱着他点鞭炮这种小事,也没人计较了。
  那日极为热闹,男人们把酒言欢,那猜拳声荡漾到村子每个角落,女人们则在另一边嗑瓜子吃点心唠嗑,而小孩则在之前放鞭炮的地方捡没点燃的,一会一个响的,直把人吓一跳,被大人们怒骂,有的恶作剧过头了,便是被家里的大人们追着打屁股,整个村的人在这怒骂嬉笑中闹了很晚。
  
  棚子建好杜舒云也把这课堂转移过去,棚子在村子中间,不似从前在李默家偏僻极少人经过,只知道自己孩子去学了,如何学的学到了什么却是不太清楚,如今只要从村子穿过便是能看到,书声朗朗成为这村子中的一景。
  以前把孩子放到杜舒云这学,虽然知道自个娃子识了些字,可毕竟平日用的少,并没有太多感触,如此一来倒是十分直观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声声入耳直把人心里填的满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