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山环水绕俺种田 >

第17章

山环水绕俺种田-第17章

小说: 山环水绕俺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壮,年龄比其他孩子大上了一轮,在班里非常特别,显得格格不入。好在这些五六岁的小孩都还很天真活泼,对虎子和小峰这两个大龄同学并没有讨厌和排斥,而且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喜欢和依赖。

原因很普通,一般而言,小孩子总是被大孩子欺负,当一群小孩子有了两个大孩子保护之后,终于可以不受欺负的小孩自然就喜欢和崇拜上了保护他们的大孩子。

“虎子哥哥,我娘说让你和我一起回家吃午饭。”一个胖胖的小孩友好地对虎子发出了邀请。

“谢谢你,汪静远,也帮我谢谢你娘,我中午要去陪我爹吃午饭,所以不能去你家了。”虎子礼貌地回答道。

那小孩听虎子说不去他家吃饭了,便伤心失望起来,小嘴瘪了起来,眼睛立马蒙上了水雾。

“汪静远,你是男子汉了,是不能随便哭的,知道吗?”虎子轻声哄道。

“嗯,我不哭。虎子哥哥,你什么时候去我家吃饭啊?”小孩继续问道,乌溜溜的眼睛期盼地看着虎子,小胖手拉着虎子的衣袖。

“嗯?”虎子正犹豫着该怎么回答,上课的铃声就响了,大家赶紧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虎子、小峰、小山因为个子最高坐在最后面一排。

一个头发和胡子都发白的老者拿着一本书走了进来。

“谢夫子好!”学生们齐声喊道,声音稚嫩。

“好。”谢夫子说着,把书翻开,“大家把书翻到第二十页,跟我念。”

“唰唰唰”下面的小孩开始手忙脚乱地翻着书,谢夫子看大家都翻好了,看着书念道:“知过必改——”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得能莫忘——”

“大家把笔拿好,跟我写:知。”



“当当当当当”下课铃响了。

“下课!”

“谢夫子慢走!”孩子们开始收拾纸笔,虎子、小峰和小山的动作比较快,三人把书袋背好,等着欧阳书偶也收拾妥了,虎子便拉着他的手,到外面去找欧阳书偶的几个哥哥。

“大哥!”欧阳书偶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大哥欧阳书元,立马跑了过去。欧阳书元今年十五岁,是个高高瘦瘦的白皙少年,也在这里上学。

虎子他们把欧阳书偶交给了他的哥哥,就告辞走了,他们的午饭在山阳酒楼吃。他们跑到山阳酒楼的后厨找到曾大树,叫道:“爹!尹伯伯好!金大娘好!”尹伯伯也是这里的厨子,金大娘是管杂务的。

金大娘见了他们很是高兴,招呼道:“下学了?给你们留了菜,端到院子里去吃。”

“唉,谢谢金大娘!”几个孩子嘴甜地叫道。

虎子他们吃过饭之后,就帮着金大娘干活,到时间了,再去上学。

下午下学后,三人先去同曾大树打招呼,把菜篮子拿上,然后回家。到家后,把书袋放下,就去后山拾柴,天快黑时,才回家吃晚饭。晚上教小燕和巧巧念书,虽然油灯不亮,看不清书,但虎子的记性好。赵杏花一边听着他们念书,一边捣衣。

孩子们都睡下后,曾大树才回来,篮子里装着做菜剩下的鱼头和鱼内脏。赵杏花给他舀热水洗脸洗脚,然后一起睡下。第二天,天刚亮,曾大树去菜地里摘菜,赵杏花开始做早饭,虎子带着弟弟妹妹念书、写字,大家吃过早饭后,曾大树带着儿子挑菜去山阳酒楼,然后虎子、小峰和小山去上学。

山阳酒楼自从有了曾大树的菜之后,生意特别红火,很多人慕名而来,点名要吃曾大树做的菜,欧阳夫人便对曾大树越发地客气了。

四月里,赵杏花买了三头小猪仔回来,曾大树和虎子他们每日里都从酒楼带一些倒掉的饭菜回来喂猪,小燕则带着巧巧到处割猪草,曾大树一家的新生活忙碌而充实,充满了希望!



正文 第三十五章 四月里

四月里的天气已是格外的暖和,同时,雨水也格外的充沛!得了太阳的温暖和雨水的滋润,草长莺飞,万物欣欣向荣!早已经落去桃花的桃树枝上结满了一个个青绿的小桃子,让嘴馋的小孩子开始了无限的遐想;翠绿的桔子树上缀满了洁白的小花,引得蜜蜂环绕,嗡嗡作响;柳树的枝条已经格外的细长和柔软,在清风里摆动着身姿,摇曳不止;水田里的禾苗生长得翠绿而茂盛,身姿挺拔;稻田里的青蛙也活跃起来,在夜里为人们奏起了小夜曲,声音虽响亮,却丝毫不显得聒噪,反而让人有一种提前进入到夏天的感觉!

天气暖和了,山上和田里的蛇也开始出没了,村里的人一般都不敢往草丛里走。还有一种叫做狗皮蛇的蜥蜴,一点儿也不怕人,最喜欢伸着四条腿在田间小路上爬来爬去的,不过它一般不咬人,人们走路时只要注意着不踩到它就行了,倒也能和人和平相处。

虎子、小峰和小山每日放学后,开始乐此不疲地寻蛇蜕皮,割猪草的活也让他们三人接手了。因为小燕和巧巧毕竟是女娃娃,赵杏花担心她们遇到蛇,就不让她们去割猪草了。温暖而多雨的时节里,每当雨后,山上的蘑菇和木耳也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大人们带着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去山上采蘑菇,采蘑菇的老手们细心地教着新手们辨认哪些蘑菇能吃,哪些是毒蘑菇。蘑菇和木耳是山间的一道天然美味,晒干后又极容易保存,深受乌山村人的喜爱。而采蘑菇的过程,对于小孩子而言,是一项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开始盼望着下雨,盼望着雨停,盼望着蘑菇的生长。

又是一次雨过天晴,赵杏花挎着菜篮子,带着兴奋的小燕和巧巧往后山上走去,只见树下、树干上、枯木上一颗颗、一丛丛、一簇簇的蘑菇生长得亭亭玉立的,有的像撑开的雨伞,有的像棒棒糖,有的像花瓣,非常地可爱,有的呈白色,有的呈灰色,有的是鲜红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黑色,有的是蓝色,还有的蘑菇是彩色的,品类相当繁多,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心生喜爱。

“巧巧,这种是杏鲍菇,这种是金针菇,你照着这两种采,不要采别的了。”

“木耳可以随便采,但蘑菇不好认,你就先只采这两种,知道吗?娘下回再教你认别的。”

“好。”

巧巧依着她娘的话认真地采着黑色的木耳,白白圆圆的杏鲍菇,长成一簇簇的腿长伞小的金针菇,这三种都很好认,是现代人常吃的木耳和蘑菇品种。而小燕已经是采蘑菇的老手加能手了,根本不用赵杏花吩咐,就自己拿着菜篮子飞快地采着。几个人把看得见的能吃的蘑菇和木耳能采的都采了,这才提着篮子下山,先去河边把蘑菇上的泥沙冲洗干净,河边专门用来洗菜洗衣的码头上已经站满了大人和小孩子,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洗着蘑菇,赵杏花把装蘑菇的菜篮子的一半没在水里,左手摇晃着菜篮子,右手轻轻拨弄着水里的蘑菇,一会儿,蘑菇上的泥沙就冲洗得干干净净了,三人把洗干净的蘑菇提回家,把两个大簸箕架到院子里,把湿湿的蘑菇摊到上面晾着。

母女三个吃的午饭里,就有用新鲜蘑菇做的汤,味道鲜美极了!

下午,小燕又提着篮子,带着巧巧去山上了,这回是去捡别人采剩下的蘑菇,出动的都是些小孩子,还有些聚在一起比着赛,看谁采得多。

“小燕、巧巧,你们也来了!”说话的是小燕的小伙伴英儿,她身边跟着她的妹妹小桃。

“英儿姐姐,小桃。”巧巧叫道。

“巧巧,我们俩一起。”小桃热情地邀请道。

“好!”巧巧提着小篮子跑过去,两个人蹲在一起,找着能采的蘑菇。

“小燕,你家虎子、小峰和小山又不在家啊?”英儿一边采着蘑菇一边问道。

“他们跟我爹出去了,你采了多少了?”小燕一边说着,一边往英儿的篮子里看去。

“二姐,这里的蘑菇采不采?”突然,那边的小桃大声问道,她面前有着好几种蘑菇,还有些是有毒的。

英子赶紧跑过去,生怕小桃胡乱采了毒蘑菇,一边辨认,一边采着蘑菇说道:“这个采,这个采,还有这个,这个。”英子把能采的蘑菇每一样采一个放到小桃的篮子里,“二姐采到你篮子里的就是能吃的,其他的有毒,就不要采。”说完,就又和小燕一堆去了。

“喔。”小桃和巧巧两个人也慢慢地采着,一边说着话,比如说谁家又捉了小猪仔,谁家孵了小鸡,谁钓到了一条大鱼等等。

“我们哪天也挖蚯蚓去钓鱼吧?”巧巧提议道,虎子他们不让她碰鱼竿,她每回只能在旁边看着。

“不行,我大哥说我力气小,会被鱼拉到河里去的。”小桃一本正经地说道。

“那我们两个一起捉着鱼竿,跟你哥哥一起,不就没事了,万一鱼要是太大的话,你哥哥可以帮我们的!”巧巧说道,实在是最近太无聊了,都没有事可干了。

“好。你三姐呢?一起去吗?”小桃问道。

“她要帮着我娘干活,不能去。”巧巧说道。

“那你娘会准你出来吗?”小桃问道。

“不知道,我还要回去问问。”巧巧突然有些泄气地说道。

------题外话------

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有了你们的阅读,我才有写文的动力!谢谢大家!



正文 第三十六章 惊喜

“娘、小燕、巧巧,我们回来了!”傍晚,虎子几个跑回了家,兴奋地大声喊道。

“唉,回来了,饿了没?”赵杏花高兴地问道。

“不饿。”

“娘,今天的蛇蜕皮卖了四文钱,钱放在爹那里了!”小峰叫道。

“娘,你们采了好多蘑菇啊!”小山看着簸箕里的蘑菇,兴奋地大声叫着!

“小峰、小山,割猪草去!娘,喂猪的剩饭、剩菜放在厨房里了。”虎子唤道。

小峰和小山接过虎子手里的镰刀,三兄弟挎着菜篮子,飞快地跑了。

山上,小燕采了大半篮子的蘑菇,见山里的光线越来越暗了,便准备下山了。

“巧巧,我们回去吧!”小燕说道,两人提着篮子下山,巧巧的篮子里也装着小半篮子的蘑菇,不过,她的是小篮子。两人走到河边,小燕把蘑菇洗干净,然后回了家。

“娘,大哥他们回来了?”小燕问道。

“嗯,他们割猪草去了。”赵杏花接过小燕和巧巧手里的菜篮子,说道。

“娘,我去做饭了!”现在的中饭和晚饭都由小燕负责,赵杏花要忙着喂猪、种菜和织布。

赵杏花把巧巧采的蘑菇递给小燕,说道:“这些今天吃。”

“唉。”小燕提着篮子,拉上巧巧,就往厨房里跑了,巧巧的用处是帮忙看灶火。

小燕淘好了米,把米倒进饭锅里,加好水,然后往灶里生火。生火的时候,先点燃一小把松毛,再往灶里塞两个稻草包,然后往灶里面加一些小树枝和劈开的树干。

“巧儿,帮忙看着火,别让火燃出来了,把柴慢慢地往里面移一移。要是快熄了,就往里面撒稻谷壳。”小燕吩咐着巧巧,然后去切菜了。

“咳咳”烧柴的人总免不了被烟熏火燎,巧巧的脸被烤得红通通的,一边用衣袖擦着眼泪,一边咳嗽着。

“快出来。”小燕心疼地叫道,“真没有,歇会儿再去。”

小燕往灶里看了一眼,觉得火暂时没什么问题了,就放心地去切菜了。巧巧早跑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去了,这烧火的活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很是受罪,特别是对于不熟练的新手来说。

巧巧歇了一会儿,觉得不难受了,又回去看火,小燕把烧菜的灶火也生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