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朱门锦绣 >

第53章

朱门锦绣-第53章

小说: 朱门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丹却不料误食了‘既济丹’而龙驭上宾。抛下咱们孤儿寡母,那时的凄惶无助哀家这辈子也忘不了。听说那俞真人进献的‘甘露丸’乃是用未嫁女子的天葵血制成,这等污秽之物怎能入口。皇帝不如先赐予臣下,若果真见效那时再亲自服用也不迟。”

    肃文帝闻得此言,面色顿时一暗,眼中隐隐露出一丝怨怼,鼻子里冷哼一声,语气不善冷冷道:“母后多虑了。俞真人并非江湖术士。他炼制的‘甘露丸’朕吃着甚好,犹如返老还童一般,整日里神清气爽,精力百倍。况且采阴补阳之说古来有之,请母后日后莫要再出言唐突仙人。难不成您不想看到儿子长生不老,江山万年?”

    说罢也不顾太后那气得铁青的脸便拂袖而去,身后传来了极度压抑的低吼声:“来人,将这些雕有仙人的阿物儿都给哀家远远儿扔出去。日后哀家宫里不准有这些腌臜玩意儿”。。。。。。

    ⑴《满床笏》为清代传奇剧目。“满床笏”原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象牙床。后来这个主题被画成画,编成戏剧,写入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从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被用来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

    ⑵《打金枝》讲的是汾阳王郭子仪的三子郭暧为唐王的乘龙快婿,因与妻升平公主琴瑟不调,引发了一场皇室姻亲的家庭纠纷。这一颇具政治色彩的家庭纷争被后人编成戏文,名为《打金枝》。

正文 84:当时明月在(三)

    雨霏只觉着自个儿晕晕乎乎的,仿佛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如漩涡版冗长的梦里。无论怎样用力地呐喊就是无法醒来。梦中仿佛回到了数年前的那个午后,默默跪在石狮赫立的兽头朱门前,映着耀目的日光高墙内峥嵘轩峻的亭台楼阁、蓊蔚洇润的树木山石隐隐透出一股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的逼人气势。教人心中涌上一丝莫名的自卑与胆怯。

    烈日炎炎,身上单薄的衣衫早已湿透。汗水滑过,黏黏的似千百条小虫在身上爬着奇痒难耐。有几滴汗珠落入眼中,刺得人生疼。却也不敢去揉,生怕一动便会就此失去所有的力气瘫倒在地。默默忍受着下人的白眼与鄙夷,来往路人的狐疑与指指点点。依旧那么直挺挺地跪着,死死地护着胸口暗藏的那方信物,不过是一片写着年庚八字衣襟的一半儿罢了,却从自己出生之日起就被它决定了终身的幸福。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父亲的嘱托:“他们这样的翰墨诗书之族,必会信约守诺。”可惜终究是看人看事太过乐观。这样的高门大户岂是自己这般卑微的女子凭借一块小小的衣襟就能进得去的。指腹为婚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酒后的一句戏言,微末的不足挂齿。其实自己又何曾稀罕:嫁一个公侯贵胄如何,嫁一个贩夫走卒又如何,还不是一样只有这一生可过。然而为了完成二老的心愿,依旧不得不委曲求全,将尊严与骄傲尽数低到了尘埃里。

    心里却依旧有着一股怨愤:越是自命清高的侯门世家越重脸面,真要撕破了脸,那时再将这让人倍觉耻辱的信物扔与他们,又有何不可。。。。。

    雨霏觉着头越发的重了,周围嘈杂的脚步声,急促的喘息声,喧闹的人语声蓦然静了下来。梅花香料那特有的清甜混合着淡淡的桃花香气扑鼻而来,嘤咛一声,便睁开了眼。却发现自个儿并非瘫软在路边,而是盖着锦絪绣被躺在紫嵌黄雕双凤牡丹图样的拔步床上。环顾四周,室宇华丽,陈设精美,一床一榻,一案一架都提醒着这里是华美精致的暗香阁,自己是中山王府的永平郡主江雨霏。

    身侧趴着一个人,头上并未戴冠子或方巾,只是用羊脂白玉簪子轻轻地将发束起。有几缕乌黑的鬓发垂落在彩绣百子图的朱红锦被上。淡金色的夕阳笼罩着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他身上的每一丝线条在这温暖的光环的渲染下,都变得异常温暖而美好。。。。。。

    雨霏看着念远那熟睡而疲惫的面容,心像被一根羽毛轻轻掠过。略动了动僵硬酥麻的手臂,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

    念远本就怀着心事,因而睡得浅,这会子只觉着被一只温润而纤细的手触碰着,顿时警醒了过来。见雨霏含笑凝眸,欣喜非常,一把抓住她的一双玉手,连声道:“你可算醒了,渴不渴,饿不饿,那小米红枣粥还在炉子上煨着呢,我这就吩咐她们端上来。还有太医也请过来给你瞧瞧。”

    雨霏忙笑拦道:“我很好,你快别忙乎了。又叫她们进来作什么,咱们就这样清清静静地说会子话儿不好吗?”

    念远起身来拿起黄花梨梅花纹方桌上那柄透明珐琅瓜瓞绵绵纹提梁壶倒出一盅梅子茶来。关切道:“才刚醒,想必嘴里没味。不如用茶漱漱口去了那点苦味就好了。”

    又道:“你可知自个儿竟昏睡一天了。要不是太医说不妨事,我定要进宫向太后去求那千年灵芝来才罢。”

    雨霏轻啐道:“你也太蝎蝎螫螫了。不过是夜里不妨受了些寒气罢了,哪里就用得着那吊命的玩意儿了。”说罢,就着念远的手轻抿了一口,调侃道:“要子陵做这些下人的活儿,真真是我轻狂了呢。”

    念远洋溢着笑意的脸上顿时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幽幽道:“我真是个没出息的丈夫。竟没保护好你和咱们的孩子。”

    雨霏闻言,脸颊登时飞上了一抹红晕,低头只管拧着锦被,含羞道:“你都知道了?”

    念远语气里有些责备道:“这么大的事儿今日若不是太医诊出来,你到底还要瞒我到什么时候?”

    雨霏见念远眉头紧皱,眼眸中隐隐透着一丝伤心与挫败,心里一紧,不由自主地出声分辨道:“其实我也只是有些怀疑罢了。这几日事情一件连着一件,竟也没空细想。”

    念远听了这话,轻轻抚摸着雨霏乌黑垂顺的秀发,脸上满是自责与懊恼:“都是我连累了你。若是你有半点闪失,我这辈子都不会心安的。”

    雨霏悄悄握住他冰冷的双手,正色道:“子陵又何必自责。夫妻本为一体。那肖氏要对付的不只你一个。这回倒还要多亏你查出内里究竟,才没让肖氏的阴谋得逞。”

    念远笑道:“这还不是要得益于霏儿的聪慧。若不是你当日借包扎伤口在我的手心里暗暗写下一个‘绣’字,只怕此刻子陵依旧处于困顿被动之中呢。”

    雨霏乃叹道:“只是这回没有借此一举将肖氏扳倒逐出府去着实可惜。”

    念远忙摆手连声道:“罢罢罢,只要你和孩子平平安安的。我就谢天谢地了。你如今有了身孕,可别为这等小事劳心费力。一切有我呢,你只管将养好自个儿的身子便是。”

    雨霏娇嗔道:“我这会子可总算明白什么叫‘母凭子贵’了。”

    念远笑道:“孩子都还没出生,你这个做娘的就忙着跟他吃醋啊。”

    雨霏见他幽深的眸子里满是宠溺,越发娇羞地不知如何是好。顺手拉过百子被挡在了红得滚烫的脸庞前。

    耳边仍旧传来念远的细语柔声:“真希望你肚子里的是个女孩,必定和你一样琼姿玉貌,笑语嫣然。”

    雨霏抬头疑惑道:“怎么子陵不想要个男孩吗?”

    念远轻轻刮了一下雨霏小巧的琼鼻,笑道:“咱们已经有瑜哥儿了,再添一个女儿,凑成个‘好’字,这才是圆圆满满呢。”

    念远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雨霏朱红锦被下尚未凸显的小腹,声音低沉而轻柔,似乎怕惊吓到了腹中正在成长的小生命:“算算日子,这孩子应是那日你打扮成丫鬟去青棠轩安慰我的那一次有的。我连名字都想好了,那夜的新月是多么皎洁光华,不如就叫她‘明月’如何。”

    雨霏闻言,幽幽叹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明月高悬于空,清冷孤傲,的确是个好名字。”

    念远摇了摇头,轻声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清辉虽淡,远不及日光耀目,却能以点点温暖的光芒给予世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慰藉。无论是艰难宦游的游子,还是深闺孤寂的妇人,亦或是爱子心切的慈母,分居两地的情侣,只要想着在漆黑冰冷的夜晚能共此一轮明月,那心里也必定是温暖而柔软的。”

    雨霏一时泪盈于眶,心中有无限感慨,却是一句也吐不出来。

    两人就这样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千言万语环绕心头。

    忽的门口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江嬷嬷桔梗等人急匆匆进来,见雨霏醒了先是一愣,后又齐齐跪下,满脸喜色道:“郡马爷,大喜啊!枢密都承旨大人前来传旨,圣上已经赐封您为谨明候府的世子了。如今众人都跪在了中门,就等着您去接旨呢”。。。。。。

正文 85:当时明月在(四)

    谁知念远闻听这天大的喜讯先是一愣,脸色如常只淡淡道:“知道了,派个人去传话就说我换件衣裳,沐浴熏香后就过去。”

    转过身低头替雨霏轻轻地捏好了被角儿,柔声道:“你好生歇着,我去去就来。”

    雨霏笑道:“接了旨还要去宫里谢恩。恐怕不一会儿贺喜的人就要把侯府的门槛踏破了。你少不了还要应付一番。说了这半天的话,我也乏了。你且安心去忙自个儿的吧。”

    念远闻言轻轻嗯了一声,转头对杜若、桔梗等一干大丫头嘱咐道:“等会将炉子上煨的小米红枣粥端来,再准备些酸酸甜甜的吃食好让郡主开胃。”

    又一本正经地对雨霏叮嘱道:“有什么不痛快千万别自个儿忍着。萧太医是妇科千金圣手,你可别嫌麻烦,一会儿定要再让他瞧瞧,我也好安心些。”

    雨霏见底下伺候的丫头媳妇皆抿嘴窃笑不已,登时羞得满脸绯红,嗔怪道:“子陵今儿怎么变得这般婆婆妈妈起来了。你到底走不走啊。”

    念远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才在众人充满调侃与笑意的眼光里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雨霏遂屏退众人,只留江嬷嬷一人在房里说话。江嬷嬷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似是疑惑,似是懊恼,又好似真心的关怀。

    雨霏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粉彩小瓷瓶,递与江嬷嬷,笑道:“这下子可用不着它了。还是物归原主吧。”

    江嬷嬷面露尴尬之色,讪讪地接过,低下头轻声道:“主子有命,做奴才的不敢不从。还请您不要见怪。”

    雨霏淡淡地应了一声,叹了口气,面无表情道:“自我入府以来,妈妈对我多番照顾与维护。我自是感念在心,不敢忘怀。妈妈是王府的老人儿,行事均以中山王府为重。我又有什么理由责怪你。”又见江嬷嬷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嘴角抽动了几下,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遂轻描淡写道:“我也知道妈妈想问什么?一切确如你所料。妈妈可以安心了。”

    江嬷嬷这才松了口气,心有余悸道:“您这招棋下得可着实有些险了。幸亏萧太医是咱们自己人,否则还真不好办呢。”

    雨霏也不搭话,只用手支着脸,又出了好一会神,因问道:“父亲大人怎么样了?有没有派人传个口信来。”

    江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