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世家媳 >

第49章

世家媳-第49章

小说: 世家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宅子里久了,昔容该知道谁对她最好。谁才是最担心她的。”如锦好生安慰了一番三太太。

三太太掩唇呵呵的笑着说道:“是我魔怔,不过昔容那边还是得你多照顾照顾。”

显然,三太太并没有提及那些多出来的份例,却提醒如锦说道:“良月十九是定远侯夫人六十岁的生辰,你做姑娘的时候才来陈府,有些事情不了解。那定远侯夫人也是现在皇上的亲姑母凤阳长公主,到时候好生打扮打扮,莫要让那些看咱们苏家好戏的人得了口头,看扁了咱们苏府。”

如锦心头一紧。她绣的那幅富贵耄耋图才送到绣坊,也不知道萧掌柜能不能牵上线,把这幅图送出去。

三太太见如锦恍惚的样子,以为如锦心中紧张,便说道:“且放宽心些,那些太太小姐们都不难相处。”

如锦回过神来。浅浅的笑了笑,忽而想起方才的疑惑,便问道:“方才您也说定远侯夫人是把寿帖下给老太太的,为何老太太竟不去赴宴?”

按照如锦的想法,苏府虽能跟定远侯府平起平坐,若是其他事情,老太太不去也罢,可那定远侯夫人还是当今皇上的亲姑母呢,这样的关系,老太太若是不去,可是拂了皇室的脸面。

瞧着如锦愁容不展的样子,三太太笑出了生儿,说道:“心意到了,定远侯夫人不会怪罪老太太,老太太和定远侯夫人是闺中密友,都几十年的关系,从未翻过脸,你也不必害怕定远侯夫人怪罪,定远侯夫人是个妙人。”

三太太说的话有些含糊,反倒让如锦更不知该如何对付。既然定远侯夫人跟老太太的关系好得不能再好,为何老太太不去呢?老太太虽说常年住在春熙堂,却也不可能一直把自己关在春熙堂,宅子外头好歹也该有些好朋友才是。

老太太的身子现在很硬朗,出门走走自然不会有事。

三太太拉了拉如锦的手,说道:“有些事情,不仅得看,看了之后还得想,等你想明白了,便大概也猜测得出其他人的心思。”

三太太说得很轻,手也很软,如锦怔怔的看着搭在自己手上的另一双白璧无瑕的手,心里头不知该是怎样的滋味才好。三太太是教她察言观色,三思而行呢!

“谢三婶子教诲!”如锦眸中的光彩变了几变。

三太太这才放开如锦的手,亲密的说道:“我也说过,你与我之间,不用说帮不帮的话。你与昔容交好,又比昔容年长五岁,有些话我说不了的,还得你来说。你性子温和,咱们相处了这么久,我也把你当做闺女。”

如锦的心头一颤,又道了谢,才慌慌张张的从园子里逃回自己的院子。

三太太瞧着如锦狼狈的样子,眼中的目光不停闪烁,她的手指拂在一片叶子上,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看起来多了一分严厉和精明。

如锦看起来温和,可骨子里那份桀骜,三太太却是真真实实的感受过,若非昔容的出现,让她有求于如锦,若非昔容与如锦合得来,兴许她们现在就不会这般和颜悦色的在一起说话。

只希望她养的不是一只狼崽子。

如锦虽然重生,可毕竟上辈子就是个睁眼瞎,这辈子的起点也不高,若非在陈府养了三年的性子,兴许理智早就被心里头的仇恨给吞没了,好在她本来就不是个蠢人,是以才能被三太太看穿。

三太太好歹是苏府暂时掌家的,老太太没有把这掌家的身份给了二太太,却偏偏给三太太,饶是这一点,也不能小瞧了三太太。

如锦却是被三太太那声突如其来的“闺女”给感动了,不过回到院子后,激动的情绪也渐渐的缓了下来。

她和三太太的交集,也仅限于苏昔容,嗯,至少现在是这样。莫要忘了她手中还管着府上的一些账本呢。

就如厨房那边的采办。

想起厨房那边的采办,如锦头疼了起来,难怪当初如此容易的就把账本给她管,实在是厨房这一块就是个烫手山芋。

虽然她不知道苏妈妈到底是个什么角色,不过她在厨房里头的权势也太大得过头,连三太太这样的主子也不放在眼里。奴大欺主?

可再怎么大,苏妈妈竟然连老太太的账也不买,就像那里就是她的家,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苏府的银钱就是她的金库,她想拿出去买什么食材就可以随意挪用,每个月拨下去的银两不够了,便直接到三太太那里领。

如锦拍了拍脸颊,刚进屋,身子就迎来一股热气,今儿本就不冷,这热气扑来,竟有些热。

她赶紧脱下了披风,又脱掉了外面的夹袄,这才觉得舒服。

梢间的炕上堆着大堆东西,都是包好了的,根本就没有拆封。如锦问尔云这些东西可记在账上了。

尔云便答记住了,有些贵重的金银首饰已经放进了里屋的妆奁子里头,如锦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慢慢的打开这些包裹。

里面装的大多是胭脂水粉,还有六七套做工不算太精细的银饰,显然那些银饰是下人们的份例。另还有两匹色泽光亮的布匹,若是做成外衣,倒是晃眼,唔布料不错,很柔软,可以做成肚兜或是香囊之类,女儿家贴身的物件。

突然多出来这么多东西,如锦手一挥,便让尔云和王妈妈把这些份例分发下去,“好像除开这些,还该有月例钱才是。”

尔云说道:“赵妈妈说,月例毕竟是实打实的银子,若是缺斤少两的,总会拌嘴,便让咱们院儿里在月初的时候派个人去库房那边领。我寻思着,可否让王妈妈去?”

如锦笑眯眯的看着尔云,让王妈妈去正和她的心意。

且不说这份例的事情,如锦让三个丫鬟寻一件体面的衣服出来,等良月十九日那天跟着她一同去参加定远侯夫人的寿宴。

三个丫鬟惊喜连连,她们可从来都没有见过大户人家的寿宴。

尔英笑着说道:“咱们也正巧了去瞧瞧萧掌柜到底用什么法子把那副富贵耄耋图送到定远侯夫人手里头。”

“萧掌柜自然轻轻松松的就能把那幅绣图送过去。”尔珠仰起脸说道。

如锦扬了扬眉,就听到尔英打趣道:“萧掌柜人长得好看,萧掌柜文武双全,萧掌柜会做生意,萧掌柜关系网大,萧掌柜无所不能”

刚开始的时候,尔珠还真以为尔英是在夸萧掌柜,可听到后面,才发现尔英是在打趣她,追着尔英便是一阵打闹。

如锦摸了摸鼻子,好像萧掌柜真如尔英说的,无所不能。她也不跟尔珠和尔英一起玩闹,捉摸着定远侯夫人的寿礼该送些什么。

本来这府上的事情是三太太一手打理,送礼这事儿自然也该三太太去做,只是若真像三太太说的那般,老太太与定远侯夫人是几十年的闺中密友,那么作为苏府嫡孙媳妇,自然也该另外拿出一份礼物才对。

好在现下才九月下旬,还有大半个月准备的时间。

第八十一章 寿宴(一)【三更】

大半个月的时间,说多,却也少得很,如锦觉得自己根本还没有做什么事情,二十多天的时间便悄悄的过去。

如锦别的拿不出手,也只有一手绣活,大物件已经绣了一幅,再说,二十多天的时间想要绣出一幅惊世骇俗的绣品是绝对不可能的。小物件倒是能绣出来,最好是贴身的,又拿得出手的。

想过去想过来,如锦只好绣了一个平安符。

平安符大多是用纸做的,绣的倒是没见过多少。如锦这些日子为了把平安符赶出来,都是大半夜的睡觉,待绣好后,又亲自去寺庙里让和尚开光,花了不少银子。绣坊那边需要跟定远侯夫人打好关系,她这边更该跟定远侯夫人打好关系。

如锦这番认真的准备礼物,也在众人的眼中看着。老太太得知如锦熬更守夜的绣出平安符,还亲自出府去寺庙里开光,倒是让老太太吃味了一番。

她这个做老祖宗的都还没有得到孙媳妇如此花费心思做的平安符呢。

老人家倒是忘了,人家才来府上就绣了不少的荷包,最好的荷包自然是落在她老人家手里头。

如锦可不知道老太太的这番吃味。当她闲下来的时候,苏昔容气呼呼的跑到云锦苑,说好的出去逛街呢?街没逛成,反倒让她这二十多天里待在府上淡出鸟来。

如锦面带愧色,却振振有词的说为了弥补苏昔容的损失,教苏昔容蜀绣的针法。苏昔容一听要绣东西,跑得比兔子还快。她没事吃饱了撑着才会像个呆瓜一样坐着做刺绣。

如锦唇角上扬,苏昔容什么都好,规矩学得快,又有一张巧嘴。识字写诗样样不落下,还会下厨做饭菜,就是怕做女红,嗯,女子有才也是好事。

像昔容这样的出生,又有老太太的保障,将来该会有个好夫君。

她的眼中带着些许笑意。

到良月十九的时候。如锦换了一身好行头,是时下妇人的打扮,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也不会比别人差。三太太看着直夸如锦得体。〖TXT小说下载:〗

如锦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穿上这一身衣服。她是冲喜媳妇,在平头百姓家,从八品的官。也是官,她也是官宦家的子女,可跟京城这些世家、皇族、达官贵人相比,娘家终究底气不足。穿得差了,是丢苏府的脸,穿得华丽了,又会说她小家子气。

也好,就是平日里的衣服,谁还会乱说?

听了三太太这番赞许,如锦的脸红了红。

马车就停在外面。今日府中三个主子都要出门。便早早的就把府上的朱红大门开着。马车就停在大门边上。

苏府里头就算再节俭,却也有世家风范。丫鬟小厮、媳妇婆子不该少的都不会少,只是老太太喜清静,没有几个人伺候。府上的其余开销在三太太的精明打理下,府上的丫鬟仆妇也不会说苏府小气。

在外头,自然该有苏府作为世家的气派。

只瞧这马车车厢,宽敞华贵,车轴和架子都是用上好的木料做的。最贵的估摸就是那两匹浑身无任何杂色的白马。

饶是如锦对外物看得淡,也忍不住啧声,这两匹白马看起来精神抖擞,就算她不识马,也知道这两匹马该价值连城。她曾经可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那是自然,她上辈子又没怎么出过苏府,也没有去参加过如定远侯夫人这般有身份的人的宴会,自然没有这样的待遇。

三太太没有嘲笑如锦的惊奇,毕竟连她自己的闺女也是这副表情。三太太才解释道:“朝中对车的马匹数量也有规定。像咱们这样直接封侯封爵的世家,在老太爷那一辈,是皇上御赐八匹汗血宝马。老太太可乘坐八匹白马。到了我们这一辈,彦宁的父亲爵位降成侯,该乘坐四骑汗血宝马香车。若是庶出的,便是杂色马,就算家里头有上等马,也不能用在一起。你是苏府嫡媳,自然该乘坐两骑纯色白马香车。今儿倒是我和昔容沾了你的光。”

三太太掩唇,终究掩饰不住眼中善意的笑意。

如锦面颊有些发烫,她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看来有不少东西,她该从头开始学呢。

三人上了车,各又跟着一个贴身丫鬟伺候着,车上总共六个人,竟依旧觉得宽敞,这辆车就算在里头放上一个榻,再放上一个小柜子和一张小几也不会拥挤。另外的丫鬟便是乘坐另外的车辆跟随,饶是如此,外头又有侍卫护着,如锦心里头感叹不已,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派头。

可惜她今日也才第一次亲身体会。

马车里面虽然没有榻,没有小几,却有一个小炉子,小炉子里头的火烧得正旺,三太太说道:“车里头暖和,倒是可以先把披风拿下来,怪碍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