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带个超市去清朝 >

第33章

带个超市去清朝-第33章

小说: 带个超市去清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娘生儿子长两个个**”此时的雷天易突然朝着王思博说道。

    听到雷天易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整个大堂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扑哧”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朱洪志,因为作为一个衙役来说,整天混迹于市井之中,一些脏话倒是经常听到的。

    不过那都只是限于“生孩子没**。”之类的话,哪有听说过长两个**的?于是,听到如此新鲜的骂人方法,朱洪志忍不住当场笑了出来。

    “雷天易,我和你拼了!”

    这个时候,王思博也反应过来。雷天易说他娘生儿子张两个**,王思博他娘就一个儿子,那么雷天易岂不是说他有两个

    于是,王思博顾不得身在大堂,直冲上来要和雷天易拼命。不过好在身后的那些衙役反应块,及时的拦住了王思博,要不然恐怕这个大堂就要大乱了。

    “肃静!”

    李硕皱着眉头说道,虽然他听了雷天易的话,也差一点笑了出来。但是作为一个堂堂县令,在这个时候还是得保持严肃的。

    “雷天易,你说这话和本案有何关系?”

    做了这么多年的县令,雷天易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李硕一下子就反映了过来,不过在暗赞雷天易机灵的同时,李硕怕众人不明所以,也就故意问了出来。

    “大人,您也看到了,小人刚才骂了这个人之后,他立即就冲了过来要打小人。所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人侮辱了小人,小人打了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都是正常的反应,是控制不住的。”雷天易冲着李硕说道。

    听到了雷天易的话,包括朱洪志在内的衙役们都在心中暗自点头。就向雷天易刚才说的话,换做是他们,他们也会控制不住动手打人的。

    “但是你打人总是不对的,人家骂你两句,你有没有什么损失,你打人人家可是手的皮肉之苦。”

    这个时候,看到雷天易竟然想出这个办法来激怒王思博,李文忠终于忍不住的站了出来。冲着雷天易说到。

    “住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本官断案用你来指示么?”李硕本来听到雷天易的话,抛开和雷天易的关系除外,也觉得这句话合情合理。正想借着这个台阶直接放了雷天易呢,没想到横里插进一人,这怎么能不叫李硕恼怒呢?

    铅笔

    雷天易在心中骂道,都是现在的样子了,难道这个李文忠还看不出来形式么?就算自己被打了几板子,算是解了李文忠暂时的一口恶气,但是他没有想过等到自己出去的时候,能轻易的放过他么?

    古代的人是不是脑子都有问题?雷天易暗道。

    这也不怪李文忠,李文忠不过十九岁的年纪,虽然说在这个年代,十九岁已经是大人了。但是由于没有读过书,而且整天的和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块。对于这些动脑子的事情还是比较迟钝的。

    “好了,你们都不要再说了,现在本官宣判,王虽然雷天易对王思博动手,但是王思博也是骂人在先,所以就板子就免了。但是雷天易以后不得再轻易地与人动手,好了好了,退堂。”

    李硕已经被这个案子烦透了,一个简单的案子,还动用这么大的阵势,真是无聊之极所以只好草草结束。

    

    出了衙门之后,雷天易并没立即找李文忠他们的麻烦,而是直接的朝着烧饼铺走去。留下了身后一脸沮丧的王思博和李文忠。

    在雷天易看来,如果不让这个李文忠从心里面怕他,以后肯定还是会来找雷天易的麻烦的。不过雷天易现在还没有时候搭理他,反正都是在一个县,他跑也跑不掉,等到雷天易先下来了,一定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

    “爹,我想去读书。”回到了家里,再安抚完雷老汉和南海这两个担心他的人后,雷天易向雷老汉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从今天的事情上来看,雷天易体会到当官的权利。坐在大堂上,让谁出声谁才能出声,眼睛一瞪堂下的人都得老老实实的。虽然李硕只不过是一个小县令,却是威严十足。

    所以,雷天易也想做官,而且要做大官,做一个能够左右整个大清的官。

    “天易,以前爹和你说过那么多次,你都不愿意去,现在你都这么大了,怎么却又想着去读书呢?现在才学,要到了什么年月才能中个秀才回来?”雷老汉听到雷天易的话,虽然欣喜儿子懂事,知道读书了,但是同样忧虑的是,现在才念书也念不出什么名堂,反而会影响了家中的生意。

    一般正常的孩子都是在五六岁的时候去学堂,到了雷天易的这个年纪,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经过了童试中得了秀才。而雷天易要是从这个年纪学起,不知道要学到什么时候。

    因为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一般在私塾里面,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亦有直接教读“四书”的。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有习字课,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如《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等,并开始学习作文。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

    虽然没读过书,但是雷老汉也知道读书是非常不易的,要不也就不会官少民多了。

    “爹爹放心,孩儿自有办法。”雷天易笑了笑,信心满满的说道。

第五十二章 门童还是门神?

    虽然说对于雷天易来说,对于那些四书五经是绝对一窍不通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求学之路。。毕竟雷天易的市当中还有个智脑,有了智脑这些就不再是问题了。

    “雷大伯,我相信大哥如果去读书,日后一定能考取功名的。”一旁的南海对着雷老汉说道。

    南海来到雷天易家也有一个多月了,对于雷天易的行事作风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那就是,无论什么事只要雷天易想做的,还没有办不到的。所以南海坚信雷天易如果去读书,一定会考取功名回来的,没准日后还能当个县老爷呢。

    雷老汉听了南海的话,点了点头,虽然心中还是疑惑的成分大些,但是毕竟自己的孩子要去读书,哪有当父亲的不支持的?

    向雷老汉交代完,雷天易就来到了菜市场,准备为了上学安排些“膳食”。

    一般情况下,清朝的私塾是需要交脩金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是需要安排些“膳食”来孝敬教书先生的。

    教书先生一般的工钱除了学生教的学费之外,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拜师的这个“膳食”上。虽然雷天易没在清朝上过学,但是也是知道,这个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由于是给读书人送的,这个礼物就不能像是雷天易送给李硕那样的茅台了。一般情况下只要几块肉,以及一些点心便足矣。

    %%%%%%%%%%%%%%%%

    静雅书院是澧县唯一的公办县学,也就是县衙在县城内开办的一家书院。这个书院教授的学生范围很广,里面不但有五六岁的学童,同样有二十岁左右的秀才在里面念书。

    正因为书院里面包含了各个层次的学员,并且为朝廷所办的。里面的先生都是一些远近闻名的大儒,所以县城里面的那些家长都想着法子要让自家的孩子来到书院上学。

    但是静雅书院的招生的规矩也是比较严谨的,一般情况下什么都不会的学生不收的,只有那些在家里面读过一些书的孩子,经过了书院的考核,才会被留下在这里读书。

    尽管如此,静雅书院内的学生还是人满为患。因为这个书院在附近的几个县里面,无论是考中秀才,还是中举人的,静雅书院都是最多的。这就好像后世的省重点高中,那是所有家长和学子都想去的。

    而静雅书院就坐落于澧县最中心的地方,整个占地面积并不亚于县衙。

    望着眼前门上“静雅书院”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雷天易挺了挺胸,走了进去。

    “你是来做什么的?”

    还没等雷天易进门,就被一个看门的门童叫住。听闻此言,雷天易便停了下来。

    这个门童便是静雅书院花钱雇来帮忙看门的少年,由于静雅书院在澧县远近闻名,固然求学的人非常多,如果不安置上一个门童,书院恐怕就要被挤爆了。

    此时正值午时,所以来书院的人比较少,这个平时被称作小三的门童正想休息一下,没想到还会有人进来打扰,便有些不高兴。在小三看了雷天易的衣服之后,眼神便由不高兴转变成了鄙夷。

    由于书院的名气,正常情况下,前来求学的读书人哪个不是衣着华丽的富家少爷,最不济也是家中做着大生意的公子。而眼前的这个人穿着一身破旧短褂不说,就是手中所拎的礼物也绫罗绸缎,而是鸡鸭鱼肉。这让小三怎么能看得起雷天易呢?

    于是见到雷天易的这般模样,小三不禁撇了撇嘴,那样子就好像雷天易是佃户而他是地主一样。

    见到此般情景,雷天易哪里还不知道面前这个门童是什么想法。

    在穿越之前,雷天易还没到市工作的时候,也曾经去过许多家公司里面面试。由于家境不好,所以应聘的时候穿的并不是很好。那个时候同样在一起应聘的那些人看雷天易的眼神就如同现在眼前这个门童一样。

    并不是雷天易没有钱来买好衣服,现在雷天易虽然算不上有钱,但是迈上一件比较好的长袍还是可以的。

    但是毕竟雷天易穿越过来没多久,对于清朝的服饰还不是很习惯,再加上这段时间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去买衣服。所以才会被眼前的这个门童看不起。

    “我是来念书的,希望小哥通融一下,让我进去吧。”雷天易拱了拱手,冲着这个门童说道。

    然而这一次雷天易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送上一锭银子。而是说完话后,站在原地笑呵呵的看着这个门童。

    那个小三见到雷天易光说话并没有掏银子的动作,不禁大怒。

    一前来求学的,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孩子,见到作为门童的小三哪个不是给个三钱五钱的好处?而眼前这个穷人,不但一文钱不给,反而嘲笑般的看着他,这让仗着是澧县第一学府门童的他怎么受得了。

    “你这人真不懂规矩,哪有这个时候来求学的,在那等着吧,到了下午开课了再进去。”

    门童小三眼皮抬也不抬,冲着雷天易说到,心中暗道:“一个穷人家的混小子,不懂规矩还来求学?看我不让你好受。”

    听到那个门童的话,雷天易皱了皱眉头。

    俗话说,阎王好剑,小鬼难缠。现在看来这句话不仅是体现在县衙里面,就是一个书院也是这样的。

    并不是雷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