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甄家兄长 >

第47章

红楼之甄家兄长-第47章

小说: 红楼之甄家兄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贤王呵呵一笑,看了一眼那个宫女,那宫女低下头恭敬的把果盘放在了七贤王的身边,正准备走,被七贤王一把握住了手。
    “看着细皮嫩肉的,居然让咱们大哥多看了一眼,哪里人?”他这话一出来,旁边的几个皇子都没接话,只是一味的低头喝茶,似乎什么都没看见。
    “奴婢,奴婢,奴婢,王爷饶命,王爷饶命。”那个宫女跪下磕头,景王哼笑了一声,雍王一声不吭的就站起了身,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都在这里了,果然比起宅斗,我更喜欢宫斗……日哦

  ☆、第五十三章

那宫女的十指修长;养着伺候的人不该有的指甲,上头虽然没有什么花色,不过薄薄的涂着一层剔透,指甲颜色粉嫩细长,指腹处有薄茧应该有弹琴的手艺,七贤王用自己的手握紧了对方的;而后看着那宫女疼的脸色发白;额头冒出冷汗却不敢再求饶。
    “风姿绰绰,灼灼其华;难得再宫里也能见着这江南等处的美人。”七贤王才开口,外头就进来两个人;直接压着宫女就出去了;那宫女正想开口,就被其中一个带刀侍卫捂住了嘴;一路拖行;挣扎而去。
    “宫里是越发的乱了。”六王爷掸了掸自己的衣袖;起身离开了。留下四王爷跟七贤王在场。
    七贤王才松开了手指;一旁伺候的人忙端上来一盆清水,他把手指伸进水里,白玉碧波青盆,水中加了玫瑰露不说,又用了皂角打了泡沫,一旁另一个托着帕子的人上前轻轻的给七贤王擦干了手,又细心的上了一点香脂子。
    屋里走的差不多,只剩下四王爷端着茶杯喝着茶,而后见着七弟这么折腾,不自觉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老七,你虽然脸长的是不错了一些,这么娘么唧唧的东西也用了,不是天还热这么。”
    七贤王笑着应了四王爷一声,收回了手:“四哥说的是,不过是习惯了,弟弟先走,四哥是再坐坐还是一道出去了?”
    四王爷微眯着眼,打了个哈欠,慢条斯理的开口:“你先走,我再坐会。”
    等着七贤王出了门,四王爷哼了哼,一手扶着椅子背一边起身。除了太子以外,他们这些年长的话皇子都是上过战场的,因此四王爷身上也算是军功卓越,所以他一直觉得没见过血的老六老七不足为虑,可是这两年,太医传来的话让他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登上皇位,一个国家不需要一个短命的皇帝,尽管他的伤是为了这片黄土。
    “王爷,王妃那处来了信了,说是从永和宫里出来了,您看是不是一道回去?”四王爷如今府里只有四王妃一人,旁的侧妃皆是没有的,膝下只有一个嫡长子,也算是掌中宝了。
    “去上书房看看,阿哥们放了没,若是放了,便一道回吧。”他吩咐了一声,一脚跨出了门,而后路上就遇到了笑的开心的自家王妃。
    “何事这么开心。”四王爷庆王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握住了庆王妃的手,庆王妃虽然已经跟四王爷做了八年的夫妻,可是依然像个小姑娘一样的含羞带怯。
    “今个在母妃那,请了太医,太医说虽然月份还不足,尚未明显,不过是真的有孕了。”庆王妃说着一边就忍不住的含了眼泪,她自生了长子之后就一直没有生育,要说宫里的娘娘早就不耐烦了,不过是庆王嫌弃人多麻烦,这才一直没往府里加人,这次她怀了身孕无论是男是女,娘娘都不会乘着这时让她添堵的,想来这次小选,庆王府不会加人口了。
    “是吗,且吩咐府里的人,可不能让你再操心了。”庆王看着自己的王妃,想起了自己的长子,之前一直百爪挠心的感觉一瞬间消失了,此处一片静好。
    雍王觉得甄珠跟老二处不好,于是就吩咐人给老二又寻了一个先生,是国子监里在职任的学正,姓余名嵩山,河南人,平日行事倒是不算迂腐,讲课也不错。但是对二阿哥来说,甄珠占了乌先生,而自己也算是被赶了出来的感觉,因此又在李侧妃处发了一次脾气。
    甄珠是被雍王特殊培养的人,这难得圣上给的机会,不抓住简直不符合雍王闷骚的内在,那邬思道也是人精,在教授的过程中自然给雍王好好的宣传了一把,也是雍王本身的性子是干实事的,要是换成其他几个皇子,都不一定有如此丰功伟业。
    “那年王爷才二十,去了永定河赈灾,那帮子蠢货自己不敢上河堤,愣是也没阻止王爷,结果一个浪头打开,王爷就下去了,听说前后花了十天才从一渔夫家中循着雍王,至此王爷的身子就亏损了一些,好在如今尚且年轻,等着王爷回京便参奏了一本。”邬思道是个能说会道的性子,每每教授完课程就给甄珠讲古,甄珠也是稀罕,这些子的皇宫秘闻从来没听说过啊,好好听啊!
    “圣祖三十七年,圣上御赐浑河改名为永定河,不是说是原任河道总督于成龙去的浑河,而后王新命往察保定府,后绘图议揍奏。”甄珠对这些廷报上的内容还是很清楚的,毕竟他在孙氏身边被教育了好一阵子,而且两世为人总要比旁人更优秀一些方不负重来一世。
    “清河自太行山脉以下,径流子牙河而下,浑河发自马邑,春天水少时因着保定以下百姓引黄河水灌田,因此沙粒堆积,河身积高,因此水流一多就容易跨提,圣上自那年起就吩咐人修筑堤坝,又设永定河何兵三千名。”邬思道点着头,看着甄珠,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虽然甄珠看着年不大,不过是个闻而知十的人,也正因为如此邬思道不敢再小看,难怪雍王对他会如此优待。
    “明个你便写一篇关于永定河的策论来,今个就到这吧。”邬思道见着甄珠已经陷入沉思,就搁下一句,自己闪人。
    他才出门,见着雍王带着人进来,他忙跪下打了个千:“王爷。”
    “起吧,珠儿呢。”雍王看着一旁的刘进忠上前扶了邬思道起身,一边开口。
    “珠少爷在里头呢。”邬思道拢着手,低着头一脸的恭敬。
    “恩,有劳乌先生了,尽忠,你送了邬思道回屋。”雍王对着邬思道一向客气,礼贤下士什么的,也不是只有老七会做的,他一边吩咐完,一边就一脚跨进了屋。
    甄珠正揉着脑袋回忆着圣祖三十七年的事情,他的政治时间解释出自孙氏口中,甄应嘉其实并没有提到过太多,想了想见着一旁站着宋兆勇,这货太小,实在没用,于是就看向丈青。
    丈青站在一边算是侍卫,见着甄珠回头看自己,就上前一拱手:“少爷可是有什么吩咐?”
    甄珠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憨厚的笑了笑:“不知道小哥是不是能帮着我找一下圣祖三十七年的廷报,最好是大小事情皆有的那种。”
    丈青想了想回道:“府中一应文书皆在王爷的书房之中,少爷若是要用,不妨去问了王爷更为简单一些。”
    甄珠伸出爪子在桌上画了两个圈,他知道自己因为跟雍王关系太好所以被雍王府里的几个阿哥们排挤,所以除非必要他是不敢在靠近了,人雍王 对自己好那是雍王的仁慈,自己就不能这么不知趣了,毕竟自己只是借住,想到这珍珠忍不住就抱怨了一声,不是说过些日子就让我去上书房么,怎么到了如今还不来消息,可惜他人小又不能自己去面圣,当然就算他能面圣也是不能提醒圣上关于他念书的事情呢。
    ——来了京城就好累啊!甄珠懒散的趴在桌子上,他的椅子是特殊照顾的,比旁的椅子都要高一些,一边的脸贴在桌子上感受着桌子的凉意,视线落在微微敞开的大门的门槛上。
    雍王一进门就见着甄珠怪模怪样的坐着,没个正经,他上前伸手揉了揉甄珠的头:“有什么事请是要找本王的,你如今年纪尚小,若是日后再让本王看到你坐没坐相,呵呵。”之后的话也没说下去,只是轻笑了一声。
    就这一声吓得甄珠一瞬间坐直了身子,他脑袋正好往上,雍王则是低着头若不是他躲的快,下巴跟头顶就差点撞到了,雍王微微皱了眉,正想说什么,却发现甄珠一点都没意识到问题,反而睁着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只差长根尾巴来回晃荡表示撒娇了。
    默默心软的雍王只能再次伸手用力的按了按甄珠的头顶,而后默默的拧了对方的耳朵。
    甄珠的耳朵被拧的通红,一旁伺候的丈青有眼见的拉着宋兆勇出了院子。
    “说吧,有什么事。”雍王总算拧够了甄珠的耳朵,这才松手,看着明明委屈却什么都不敢说的小孩,肚子里划了一圈某种高兴的感觉,脸上半分不露。
    甄珠揉了揉自己的耳朵,而后只能站起身给雍王行了一个礼:“劳烦雍王,乌先生让学生写个策论,议题便是圣祖三十七年的永定河道治理,不过大部分的事情小的也只是旁听,未得要领。”
    雍王一听圣祖三十七年,就不自觉的抿了抿唇,脸上的表情更是去了两分变成了淡漠:“去本王书房,外头伺候的小六子知道放在哪里,且陪本王用膳,一会尚且有事要外出,你且吩咐人带好东西。”
    ——啊!要出门!很久没有自由的甄珠就差没跳起来,飞快的点着头应了雍王,而后满心的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两更……你们的热情呢~~~~~~~

  ☆、第五十四章

才吃完午膳;雍王府里已经将马车一应都收拾妥当了,宋兆勇原本想跟着甄珠一道去的,不过最后到底被丈青给抢了机会,他实在太小,更何况那丈青是王府里的人,宋兆勇也不敢跟对方说什么;只能委屈的回了甄珠的院子。
    他才进了院子,就见着染红拿着抹布擦着桌椅,见着宋兆勇就把手里的抹布丢了过来:“回来啦,快,帮着我一道擦。”
    宋兆勇哦了一声;脚下生风的跑到了染红身边:“染姐姐,我要擦哪啊?”
    “把你家少爷的桌子给擦一擦,对了,如今你也习惯了,晚上守夜就算上你一份吧。”染红自己往脸盆里拿了一块新的;而后捏着茶壶细心的擦了起来。
    守夜是个很累的活,不过晚上谁在主子身边则又是难得的机会,宋兆勇痛并快乐着,一肚子的话都变成了力气,卖力的开始擦着桌椅板凳。
    ——像他这样能跟着主子到京城的有几个,甄家跟自己一样能念书的又有几个,少爷日后绝对会做大官,以后自己就是少爷的贴身管家,前途明亮!没错,我以后一定能跟同福管家一样威风八面,旁人见着都要问好的!
    在宋兆勇的心目中,自家爷爷不过是个小管事,最崇拜的自然是甄应嘉身边的同福,一句话说出来就跟半个主子一样。
    甄珠跟着雍王出了门,就见着京城风景较之江宁有所不同,马车沿途每过一段路就见着有人施粥,甄珠只觉得京城中大约是有钱人比较多,所以自然施粥的人也多。
    “可看出什么?”雍王见着甄珠撩了帘子看外头,于是就低声问了一句。
    甄珠回头看着雍王疑惑道:“只听闻京城繁花似锦,怎么如今却多了许多的乞丐,而且施粥的人也委实多了一些,莫非京城众人向善的较多?”
    雍王顺着甄珠撩起的帘子往外头看了一眼,脸色阴沉:“此处乞丐大多是来自山东,河间。只因五城施粥尚且不能遍及,年初的时候圣上就命八旗大臣在城外三处煮粥赈济,又怕底下人只是应付了事所以特命佟国维,明珠监赈。”他一边说着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