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心似小小城 >

第287章

心似小小城-第287章

小说: 心似小小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长才能通向彼岸?冥冥中似有牵引,我走上了桥,一步一步向中间走,很奇怪,完全心无杂念,哪怕周旁怨魂幽灵沉浮,我都能视而不见。
  看来自己的心境已经达到一定进阶了。本以为会是很长一段路,但不过走了近约半小时,就隐隐看到桥的尽头了,心道,原来冥海也不是那么宽广的。
  走上岸时,我立即就看到那块消失了的巨石了,连忙走过去,确实是这块,它是连同巨石底下的平台石块都被搬了过来,然后两行字迹清晰可见。
  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百年,千年。即使用永恒的时间来等待,我也希望能和你再见一面。
  前世无缘,今生来续,我不要永恒等待,只望能和你生生世世永相随,长相守。
  看着这两行字,平静的心起了波澜,以为那处早已成死灰,却原来还是会觉得痛的。记得当时庄聿讽刺我把这巨石当成许愿石了,可终究是没能如愿啊。也是自己错了念,统共我与盛世尧就两世,何来生生世世呢?前世早已缘尽,今生续缘不过是强求,最终“永相随,长相守”不过成了我的痴念。
  一声叹息,还发誓他生我就生,他死我也死,可临到那时,还是自己打破这誓言。又是一声叹息,却不是来自我,茫然四顾,是谁在叹息?难道是。。。。。。“盛世尧,是你吗?”扬声而问,声音出来了才一愣,自己只是孤魂,居然也能说话了。
  最后我附魂入他身体,会不会他的魂于我的融和在一起,然后跟着我也到这里来了?我又问了一遍,依然没有人回答,倒是又一声叹息传来,这次听得很清楚,来自那巨石背后。
  我一个闪身绕过去,就见巨石背后坐了个人,还是个老人,梳着发髻在脑后,脸上满是皱纹。有些像外婆,但却不是,她比外婆严肃许多,眼神冷漠。
  我问她:你是谁?她不答我,继续埋坐在那。低眸间,顿然知道了她的身份,居然是,孟婆。
  因为就在她的脚边,有一锅汤,旁边放了一个大碗。
  我再问:这是孟婆汤吗?这次她抬起了眼,悠远地看着我,轻点了头,然后问:你要喝吗?我直觉摇头,并向后退了一步,哪怕堕入地狱无边轮回,我也是不愿喝这汤水,忘记前事的。
  孟婆笑了笑,并没有勉强,只是指了身旁的位置让我坐,说给我讲个故事。我看她神态不像有诈,于是就信了坐在巨石旁,然后听到孟婆苍老中含着满是沧桑的声音缓缓讲述。
  故事里的主人公叫曼珠,她本与沙华是三生石上的精魂,千年相伴,看尽人间尘缘,悲欢离合,生死轮回。?但佛要他们入红尘,说一生只得一面之缘,于是曼珠就在佛前许愿:前世一千次回眸,换今生一次擦肩而过;一千次擦肩而过换一次相遇;一千次相遇再换一次相识;一千次相识换一次相知;一千次相知,换一次相爱。
  之后曼珠就落在忘川彼岸,生在三途河畔,成了一朵未开的花。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从身边走过,走上那桥,喝下孟婆碗中的汤,又匆匆走下桥去。曼珠问孟婆,她什么时候会开花。孟婆说,到了开花之时便会开了。?于是她盼望着花开,盼望着和他一生一次的相见时能是最美丽的。?春分前后三天叫做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做秋彼岸。?当秋彼岸初来的时候,曼珠绽放出白色的花朵,如霜、似雪,扑满了整个三途河岸。但,沙华没有来。
  一年又一年,曼珠在每个秋彼岸的时候准时绽开,沙华始终不见。?直到有一日她还没来得及绽放的时候,他匆匆的来了,又匆匆地走了,曼珠拼命叫他,沙华!沙华!?他似全然失去听觉,就这样匆匆走过,连他青衫的角也触碰不到。?在泪再也无法流出的时候,曼珠开始沉默。?每年秋彼岸的时候,依旧静默的开放,送过一个一个亡魂。?一千年里,看着他沙华在身边匆匆的过,没有停留,也没有看她一眼。??又一千年在一开一落中开始,又走向结束,他变幻着身姿走上奈何桥,端起孟婆的汤,这次却回眸看了一眼曼珠。
  之后是一个又一个千年,千次的回眸、擦肩、相逢、相识、相知,佛语都一一成了现实。曼珠只是平静的开,平静的落,?平静的等待千年之后的爱。?爱来的也很平静,却很震撼,沙华蹲下身来,亲吻她的脸,轻轻的说:曼珠,我不会再忘记你,我要你陪在我身边。
  我听得正入迷,孟婆却停了下来,划转目光看向她,见她仍没说下去的意思,忍不住问:“后来呢?”孟婆却道:“没有后来,后面的故事不说也罢。你知道我给你这故事的原因吗?”
  我摇头,哪里知道原因啊,还以为她就是寂寞了,想找个人说话而已。故事中曼珠与沙华的爱情,和令人心碎,有些像我和盛世尧。等等,故事开头孟婆说那曼珠变成了一朵没开的花,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从身边走,上桥喝孟婆汤,又再走下桥去。我举目将那冥海中央的桥看了看,其中说的桥应该就是这座奈何桥,可是我明明是从那边走过来的,而孟婆也是在桥这边,是不是孟婆说反了呢?
  却见孟婆摇头道:“我没有说反,知道曼珠是什么花吗?她就是彼岸花,原本黄泉路、忘川河、奈何桥以及三生石,都在对岸的,却因一场黄泉冥海的动乱,使得铺陈河畔的鲜红彼岸花以及奈何桥、三生石,甚至忘川都销毁了。”
  我蹙起眉,不由自主问:“是一场什么(此处省略在底下)
  …此处省略多字,放在底下,盗版用户者免看…


 294。曼珠沙华

  我的身体震了震,有些吃惊地问:“那两道天劫不应该是那命运恶魂操纵种下的吗?”
  哪知孟婆却摇头道:“非也,天劫与普通的劫难不同,是为犯大错者所需度的厄。命运能操纵的是尘世中的人与万物,而非神界,并且它只能布划安排,没有能力掌控生死的。”
  我想开口反驳,但转念回想,在应龙成了一缕孤魂漂游到那蝙蝠洞前,后栖息于蝙蝠身内,命运只是藏在暗处窥探监视,确实没有对应龙有实际意义上的伤害。真正的天劫应在了盛世尧身上,这时他已转世为人,之后的各种所谓命运摆弄,也都是人为在进行。是我们在按照命运布下的棋局,一步一步地走,才最终走到现如今的下场。
  也就是说,这所有人里面,其实只有盛世尧是注定要受天劫而死,其余的人生死都是人自己的意念所致,而命运恶魂在其中担当的是穿针引线的角色。它引导每一个人向那个终点漫进,不让任何人脱离这个范围,就如最后我将魂进入盛世尧体内,何尝不是它最后临死前主导的一场戏。
  觉得有些乱,感觉像是命运在操控,又觉得其实人本身行为所致。如若其中有任何一个人逆天而行,可能结局就会不一样,但所有人的结局或许能改变,唯独盛世尧改变不了。因为他在应龙时代,将这个冥海搅得天翻地覆,使得鬼门关、黄泉路、忘川河、奈何桥、彼岸花以及眼前的孟婆都不知到哪去了。那么,孟婆真正的意思是说,盛世尧并没有逃过最后那一劫,而我所作的都成了白费吗?
  我不知如何组织语言去问孟婆这个问题,慌乱间发觉自己全身都在颤抖。孟婆问我怕什么,我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来,好长一会,我从齿缝中咬出字句:“他什么时候会来?”
  一直面无神色的孟婆突然露出了诡异的笑容,缓缓道:“彼岸花开时。”
  我茫然四顾了一圈,疑问:“哪里有彼岸花?”四周一片凄茫,别说彼岸花了,连棵草都没有。
  “原本该是黄泉路铺就,忘川河成,奈何桥搭,三生石铸,彼岸花开的,现在应龙历劫后,黄泉路、忘川与奈何桥都已出来了,至于三生石姑且就先用这块巨石代替吧,所以只剩彼岸花开了。前几样都算是死物,唯独彼岸花是具有生息的,却在那场动乱中灭,所以只能由你来了。”
  啊?我做彼岸花?有没有搞错啊。但看孟婆脸色又恢复了冷漠状,一点都没有开玩笑的意思,等她说出方法时才松了口气。原来那彼岸花是一种妖异的血色花朵,说是花香有魔力,可以唤起人对生前的回忆。孟婆并非是要我做彼岸花,而是用我的血去点缀这一地的枯茫,让死掉的曼珠获新生。
  可是我又有疑问了,我明明已经死了,又何来血呢?现在不过是一缕孤魂啊。孟婆说那只是虚像的说法,其实是用我的魂气来洗涤浊气,让曼珠重生。我表示无语,这老人家话说一半,也不说清楚的,早这么解释不就通透了。
  并没犹豫,问她要如何做,她反而问我是否真的考虑清楚了,因为我现在只剩了一缕孤魂,若魂气无法支撑到彼岸花开时,就会魂飞魄散,至此永不超生,再无可能转世投胎了。
  我轻笑了下,本就准备魂飞魄散的,还能走这黄泉路过奈何桥,甚至跟孟婆说上这么些话,已经觉得是偷来的,又还有何怕?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日靠在巨石旁,像故事中的曼珠一样,守望着花开,等着再见他一面。
  日复一日,我越来越虚弱,最初来时看到自己还有清晰的身形,如今已成了半透明,但黄泉路上只是出现了彼岸花的骨朵,却始终都没绽放。孟婆每天问我一句话:要不要喝下那碗汤?一开始我会坚定地摇头,到后来都用沉默以对。
  孟婆也不问缘由,依旧每日一问。唯独我心中清楚明白一件事:如果一杯忘情水可换一生不伤悲,我还是会舍不得,舍不得忘了有关于你的所有。盛世尧,你要何时才来?
  那块被我终日靠着的巨石,渐渐的颜色变成了红色,连那刻在上面的字迹也变得鲜红,甚至熠熠闪光起来。于是孟婆又劝:喝下她的汤,不如刻下来世再见的誓约吧。
  我又一次坚定地摇头,巨石第一行字是应龙所刻,那是前世;第二行字是我刻,这是今生。我不要来世,若缘不能在今生,那么就到这里终止吧。
  孟婆长叹着走开,远远听到她在嘴里呢喃:彼岸花开开彼岸,忘川河畔亦忘川。奈何桥头空奈何,三生石上写三生。是错,都是错啊,真的要这么执着吗?
  终于这日,一条红似火的花海路出现了,我守望了不知多久的彼岸花开了,想要站起来眺望远处可有熟悉的身影。可是我根本已经站不起来,因为身体成了透明,如一缕薄烟一般,随时都有可能消散。于是我催促孟婆,让她替我看看,是否盛世尧在从桥的那一头过来。
  原来是过鬼门关,走黄泉路,彼岸花开四野,然后到奈何桥边先喝孟婆汤,再走过桥。但现在是反过来,彼岸花开在这一岸,要先走奈何桥,才喝孟婆汤。孟婆说次序虽乱,但也有好,可让往生的人多留恋一番。
  在我几番催促后,孟婆都没动,低头看着仰躺在巨石边的我,眼中第一次流露出了怜悯。在我越来越心慌时,她说:“他不会来的。”我问:“为什么?不是你说彼岸花开时吗?”
  “应龙搅翻黄泉冥海,毁掉这里的一切,因由都是你。所以他有两道天劫,你也逃不掉,前世因,种后世果,因果循环。等于是,他为你应劫,而你所做的一切在为他洗清罪孽。到这时,彼岸花开,才算终结,这里一切恢复了原貌,你们的罪孽也都可抹去了。但,你已撑不下去了。”
  “所以,”我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