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王大锤的大电影 >

第162章

王大锤的大电影-第162章

小说: 王大锤的大电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屏幕上出现了鸣谢字幕,灯光也亮了起来,影片真的结束了。
  王旭站起来准备离场,忽然发现只有他一个人站起来了,其他人都没有动,原来大家的心还在影片中没有收回来,直到过了有一二十秒,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了起来。
  “至尊宝!”
  “至尊宝!”
  “至尊宝!”
  下一刻包括周闰发,何炯,其他演员在内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和影迷们一同大声呼喊着至尊宝的名字。
  是到了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了。
  在这片时空,《大话西游》迟来了十八年,它来了。



第254章 谁与争锋

  
  凌晨两点,卧室里还亮着灯。
  王旭没有睡意,还在上网。他知道今天晚上网上会很热闹,果不其然他的微*博,贴吧有大量的粉丝和网友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月光宝盒》。
  也如他所料的一样,影片的口碑出现了立场鲜明的两极分化,喜欢的喜欢的要死,捧为经典;不喜欢的一脚踩到底,痛斥为文化垃圾。
  以大学生和都市白领为代表的15岁…35岁这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影片是一面倒的赞誉,非常受他们的追捧,甚至开始有高校的学生研究影片的巡回式结构、台词对白、经典解构等之于文化学上的意义。
  以影评人,文化名人,《西游记》文化研究者为代表的40岁以上的年龄层的观众,将影片和“庸俗”、“吵闹”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对影片的评价“要么一本正经地去干件无聊事,要么嬉皮游戏地去搞件正经的事。”
  他们看惯了六小龄童的齐天大圣,怎么也难以接受王旭演绎的新版大圣,无厘头的王旭怎么也开始煽起情演起爱情故事?总之,对于《月光宝盒》,他们觉得除了怪,还是怪,不知所云 。
  王旭看到了有一位自称是导演的人发微*博对影片的评价四个字“文化垃圾”。这让他想起了刘镇伟的一次电视访谈。
  刘镇伟就是原版《大话西游》的导演,就是那个演菩提老祖的。他在影片上映多年后接受一次采访当中说了一番话,揭穿了影视圈和文化圈许多人的现实嘴脸,他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很尴尬,那帮骂我的人更尴尬。北大学子,全中国最厉害的嘛。他们都说好,香*港的影评又该怎么写呢?很多人就开始出来解释了。当时骂我很狠的人,最后都赞我赞得很暴。
  很荒谬。我给他们弄得死去活来,先打得我遍体鳞伤,然后再来给我擦跌打酒,说不错的。不错的。每一次都是这样。 很多年之后。内地火了之后他们还不能面对现实,觉得内地这些人不懂看戏。当时跟我们合作的西影厂,很看不起我跟周星弛,他们制作的都是《红高粱》、《边走边唱》,陈凯歌、张艺谋的电影。那个制片主任丁小鹏在现场跟制片厂的人说,没办法跟我们港方合作。他们一脸的不屑。过了几年,他们赞我们,《大话西游》的海报现在都挂在西影厂的大堂里了。多现实啊!”
  在整个影片完成拍摄之后,西影对完成片存有异议。当时任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认为影片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可是没想到影片几年之后火的一塌糊涂,西影厂对当初的嘲笑忘的一干二净了,在他们的荣誉室里《大话西游》和《红高粱》摆在同样醒目的位置。
  王旭现在已经不是刚入行的菜鸟了,对一些所谓的影评人,文化人,打着导演牌子的人的批评不屑一顾,因为这些人当中良莠不齐。很多人都是抢手,拿了人家钱写评论的。和网络水军一个德行。
  “无论大家对影片是喜爱还是批评,都谢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这么晚了都睡吧!”王旭睡觉前还是没有忍住发了一条微*博。
  “锤锤你还没睡啊,谢谢你奉献一部这么好看的电影,我从到笑到尾,笑惨了。真的。”
  “请问一下,至尊宝最后是和谁在一起,白晶晶还是紫霞仙子?”
  “锤锤,不要理会那些批评的声音,只有哪些腐朽的老古董才不懂的欣赏。真为他们感到悲哀。而且你不觉得他们的声音很小,小的我们都听不到,你看看,你听听,喜欢你的声音是多么的响亮,最后睡觉前祝影片大卖,么么哒!”
  “祝锤锤的电影大卖,么么哒!”
  。。。
  一下涌出上万条回帖,全是清一色的祝福影片大卖。有这么多人支持喜欢他,王旭非常感动,就像他们说的一样,喜欢他的人声音非常响亮,不用在乎少数几只苍蝇。
  王旭开心的睡着了。
  三天后,喜欢看新闻网民打开凤凰网,首页有一条红色高亮显示的娱乐新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像凤凰网这样重量级门户网站,要看娱乐新闻有娱乐版块,或者在主页的下方,如果在新闻主页当中出现娱乐新闻,那基本上都是比较劲爆的大新闻,比如像今年4月1号的张国荣祭奠日。
  这是一条什么新闻呢,请看标题:“能够打败王旭的只有王旭,《月光宝盒》缔造新神话。”
  这样的标题新闻确实很吸引眼球,原来是《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首日票房1。25亿,打破由此前王旭的影片《唐伯虎点秋香》保持的首日1。08亿的记录。
  王旭参演或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大笑江湖》、《人在囧途》、《赌圣》、《赌侠》、《唐伯虎点秋香》、《鹿鼎记》,纷纷创下票房佳绩。当今影坛,但凡说起号召力和票房影响力谁都不能不提王旭。
  他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以16。5亿票房成绩刷新了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眼看这个记录又将被他自己的新片《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刷新。他和王保强主演的小成本电影《人在囧途》取得了超过8000万的骄人成绩,并且催生了由他投资的15亿票房的《泰囧》。? 《赌圣》和《赌侠》分别取得5亿和8亿人民币的佳绩,《鹿鼎记》两部合计票房27亿,位列2012年华语电影票房榜的第一和第二。
  在这些显见的票房数字之下,王旭让无厘头喜剧成为一门流派,更以自己的作品“身体力行”将其发扬光大。小人物自嘲的生活态度,对权威和恶势力的藐视与暗损,以及那些毫无逻辑可言的天马行空的创意,是无数观众笑声的发源地。他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不折不扣的“神级人物”,打破阶层、地域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全民共赏,喜闻乐见。
  2010年五月他以一部网络喜剧《万万没想到》出道,还差一个月就是三年,王旭短短时间就成为了华人电影界为数不多的可以以一人之力谋得一亿成本的电影人,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其本人和作品的地位及魅力。这样的天才人物百年难得一见。
  写这篇新闻稿的编辑对王旭是推崇备至,让人都怀疑他是不是王旭的铁杆粉丝,因为他还在报道中痛斥了网络上那些批评的声音,甚至在文章的最后写到:
  大话一出,谁与争锋。
  喜剧之王,谁有话说。
  小编以为如果还有谁要说话,质疑王旭这个喜剧之王的头衔,那么请睁大了眼睛仔细看看这是小编和同事做的一份华语电影十年票房总排行榜,摘录如下:
  第一名,《唐伯虎点秋香》,16。5亿
  第二名,《泰囧》,15亿
  第三名,《鹿鼎记ii神龙教》14亿
  第四名,《画皮ii》,13。8亿
  第五名,《鹿鼎记i皇朝争霸》,13。2亿
  第六名,《让子弹飞》,12亿
  。。。
  最后这份榜单华语电影十年票房总排行榜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来王旭已经这么牛逼,榜单有三部电影是他主演,一部电影他有参演,一部电影他有投资。
  一个人统治了华语电影票房榜。
  这个榜单出来不要说圈内人震撼,连王旭自己看了都惊讶,他也没去统计这玩意,哪里想到自己原来这么牛叉叉了。


第255章 巨大荣誉和批评

  
  华语电影十年票房总排行榜火速被转载,一些不爽和嫉妒王旭崛起之快的人,都哑口无言了,面对这样妖孽般的人物他们也无力吐槽了,人家一个人统治了华语电影的票房榜单,喜剧之王当然能当了。
  其实娱乐圈已经在渐渐接受王旭就是喜剧之王这个事实,只是他出道时间太短,年纪轻轻的,让人难免产生一种偏见而已。
  像是在为凤凰网这份榜单增添说服力一样,当天上午,有人统计有35位明星在微*博上一起发声,力挺《大话西游》,而且都开口称呼王旭为喜剧之王。
  “强烈推荐大家看《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喜剧之王这块金字招牌够理由了吧?”——何炯最先在微*博上发声力挺好朋友的,并且转载了华语电影十年票房总排行榜。
  几乎同时小沈扬也转载了榜单,发声:“我才发现我的朋友你已经这么伟大了,我上次还灌你酒了,太不懂事了,现在想起来诚惶诚恐,不过,下次见面我还是要敬你一杯,敬我心中的喜剧之王。”
  王女郎刘师师在微博上发了一首打油诗,得到叫兽,赵蓉蓉和许多王迷的肯定和认可以及转发。
  你永远闪烁在人们的心灵四周,
  你永远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恒星,
  你永远都在人们灵魂深处飞驰。
  你是喜剧电影永恒的象征名词,
  你独具一格的表演手法和方式,
  开创了无厘头电影这个新名词。
  喜剧之王是你永远固定的位置,
  你的经典台词和你搞笑的姿势。
  将亘古不变的流传于华夏万世。
  这首打油诗也让喜欢王旭,喜欢《大话西游》电影的圈内朋友忍不住纷纷发微*博或者在面对记者采访当中发声力挺。
  和王旭合作过《澳门风云》系列的导演黄晶在下午出席的一场活动中,就对记者说道:“我有幸被邀请看了《大话西游》完整的样片,我在这里放言《大话西游》是近二十年最好的喜剧电影,没有之一,就凭借此片。我认为他就是喜剧之王。”
  黄晶的话令记者哗然,也让看这条新闻的观众哗然。
  黄大导演这么仗义,王旭都不好意思,不得不发了条微*博说道:“黄导我没你说的那么优秀,我还想继续向你请教呢,和你合作非常的愉快,从你身上我学到不少,终身受益匪浅。”
  王旭并不是刻意谦虚,黄晶对待电影的专业态度确实让他受益。
  在拍摄《澳门风云》期间的起黄晶一句话让王旭印象深刻:“没有灵感这件事。专业的人,都不讲灵感,灵感就是一个偷懒的借口而已。专业就是早上你爸爸去世,晚上你还得写喜剧。我干过,我太太的一个干爸爸,早上我去参加丧礼,晚上回来写喜剧。”
  大导演黄晶和众多圈内好友的力挺,带给了王旭巨大的荣誉。不过批判和质疑的声音沉寂一会儿后,也在下午的时候集中爆发。有些批判声音的猛烈也让人瞩目。
  其中当属经典形象“孙悟空”的演绎者六小龄童罕有的批评《大话西游》。六小龄童称没有看过王旭的《大话西游》,但知道《大话西游》的大概故事。刚开始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对于王旭的改编也不愿直接回应,只强调西游相关作品的创作要尊重原著精神,弘扬西游故事中积极向上的主题,而非恶搞。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之下六小龄童才吐露心声。
  “别人演的孙悟空我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