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官场计中计 >

第4章

官场计中计-第4章

小说: 官场计中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有什么,我也想过,谁不想进步,那就简直不算是人。”
    恩华,你帮我出出主意,一个是化肥厂,当付厂长;另一个是陶瓷厂,老厂长病倒了,我去接他的班。”
    金恩华站起来,“我去找局长说说,也许你能留下。”
    王兵把金恩华按回到藤椅上,“谢谢你的好意了,我知道李局长这次会卖你面子,这是王付局长决定的事,李局长也是顺水推舟而已,我都答应了,你这一去既让他为难,又让我不好做人,再说,我留在机关,能招谁待见?还不如到下面去,至少也图个舒心。”
    没想到王付局长真有点阴毒,那化肥厂已经有了二个大有来头的付厂长,谁去了谁就是一个只能干活不能说话的人,除非你乖乖地夹着尾巴做人,否则就寸步难行;陶瓷厂却是早已走完了辉煌的历程,成了面临黄昏的残阳,一个已亏损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方国营企业,肯定会被改革的大潮淹灭,当厂长是说得好听,其实就一个守摊的,和守灵差不离。
    金恩华沉吟着,“化肥厂是新开的,县里重视经营红火,效益好待遇高,离县城近,离你家也不远,表面上看你应该选择它,但那里的人事关糸太复杂,一个厂长一个书记,不折不扣的死对头,你拆我的台我撬你的脚,两个付厂长都是关糸户,工作时找不着人影,分奖金时差一分都敢掀你桌子,我搞技术改造时待了一个多月,其实辉煌的背后恐怕隐藏的是巨大的隐忧啊。”
    什么隐忧?王兵问了一句。
    环境污染,一个每天向平原水网排放近百吨污水的化工企业,竟然设在离县城只有两公里的地方,上次技术改造把我老师请来,他都惊呆了,我不太懂环境问题;他说那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和阴患,二三年不觉得,五年八年后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灾难。”
    王兵点点头,他每天上下班都路过化肥厂旁边,那难闻的气味一里外都能感觉得到。
    陶瓷厂是山高皇帝远,爹不亲娘不疼,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但是,我觉得去了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怎么说?
    我上次看到过一个文件,关于企业改制和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里面有几个字最引人注目,那就是自主经营权和定价权。我上次问过陶瓷厂的王工,一口普通的饭碗成本要一毛两分钱,你们却只卖一毛钱,所以企业只能靠财政补贴过日子了。”
    “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你说的企业自主权。”
    所以,我认为你该去的是陶瓷厂,然后耐心的等待。”
    机会;当然是留给有耐心的人。
    恩华,多谢你了,难怪你嫂子要我和你商量呢。”
    金恩华不好意思地说:“别别别,以后后悔了别骂我就行了。”
    王兵捣了金恩华一拳:“以后请金干事多多光临指导了。”
    光临肯定的,指导不敢当,金恩华眨眨眼。
    看到老赵提着包踱进门来,王兵低声说了句:我先走了,得找局长把事情敲定了。
    下一个是谁?老赵显然可以排除,所谓无欲则刚嘛,许从青最孬,有高付局长撑着,谁也难得动他,张小明算得上没心没肺,整天的心思是找女朋友,能从办事员改成干事就算是成功了,于海娣当然更不用说了,局长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的人。
    奇怪,想到于海娣,怎么就会想到她的身体和那天在局长办公室的一幕。
    金恩华突然感到一阵恶心从喉咙里奔腾出来。





    正文 第七章 ; ;笑里藏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1…16 16:23:30 本章字数:3546

    小金,我看你没吃午饭,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老赵关切地问道。
    金恩华摇摇头,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恶心的感觉整个上午都伴随着他,可是又没发烧没拉肚子呀。
    “反正下午没什么忙的,请个假去医院检查一下,看你,脸都白了。”
    老赵,谢谢你,我没事的,你不是要为党组会议做记录么,快去吧。”
    办公室里还坐着于海娣,自从出了那档子事,一向活泼的她沉寂了下来,以前打扮得花枝招展,现在却有点象四五十岁的老太婆。以老赵的阅历,加上纪委的人一闹腾,早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金恩华就不同了,虽然只看了一眼,但足以铭记在心,所以于海娣面对金恩华总觉得不自在,每次和金恩华的目光接触,艳丽的脸就噌的变得通红。这次毕竟人家帮了大忙,使自己避免身败名裂,看着脸色苍白的金恩华,想关心一下吧,又觉得无从说起。
    老赵瞟了于海娣一眼,这女人怎么了,平日里弟弟长弟弟短的,人家帮了大忙,关心的话也不说一句。
    于海娣犹豫好一阵子,终于走到金恩华的身边。
    小金,去医院看看吧。
    于海娣把手搭在金恩华的肩上。
    金恩华触电似的跳起来,“于姐,你别碰我。”
    哗的一声,金恩华吐了。
    看到金恩华跑出门去,老赵和于海娣不知所措,怎么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突然成了病佬子。
    这时,许从青从门外进来,“老赵,金恩华呢?王局长请他马上去一下。”
    老赵心里一乐,这小子只比金恩华大两岁,以前装前辈似的小金小金叫着,这次听说背了个处分,学得乖多了。
    王新华的办公室总是那么的清洁明亮,比李局长的办公室还要讲究,就象他那永远整齐乌亮的头发一样。金恩华来过几次,虽然不喜欢他的严肃和高傲,平时有意无意地敬而远之,却喜欢这间办公室的气氛和摆设,而且还毫不掩饰这种喜欢,一进来就禁不住瞄向那两排阵列柜上的陶瓷制品。
    王新华有点得意,这小子也是性情中人啊。
    小金呀,你的脸这么白,是不是病了?王新华关切地说道。
    没什么,就是有点不舒服。
    王新华关切地说道,“快坐下,可要注意身体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一切都无从谈起。”
    今天的王付局长满脸的笑意和关怀之情,金恩华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好多人都说王付局长和蔼的微笑里藏着刀子,自己可千万别着了道。
    谢谢局长关心,王局长,您找我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指示,王新华摇着手,带着责怪的口气,“小金啊,不是我说你,难道领导说出的话都是指示吗,我只是找你随便谈谈,你别想远了。”
    金恩华连忙点头:“是。”在领导面前装出一付谦卑的样子,那是机关里的入门基础课。
    所以嘛,用不着拘束。你要是再这样一本正经,我可不高兴了。”
    “王局长,我可是在领导面前都习惯了,改不过来了。”
    你呀,你就装吧。王新华指着金恩华,仍旧笑意连连。这小子果然是个人物,不亢不卑,沉着稳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前怎么没早点看出来呢,难怪在局办公室里,许从青怵他,王兵敬他,张小明粘他,再加上老赵夸他,于海娣疼他,在办公室混得如鱼得水,就连那个清洁工都被他教得服服贴贴的,千算万计,就是没算清这小子的德性,难怪老高有时候在背后也要夸他几句,就是纳闷,他打哪儿学的,难道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王新华指着一排排瓷器,“我的收藏品怎么样?很喜欢吧。”
    太好了,金恩华由衷地说道,“看到这些瓷器觉得很亲切,一下子能想起小时候去陶瓷厂偷偷捡次品的时候。”
    是么,经常去吗?
    经常去,是跟着老叔去的,记得那个次品仓库的围墙不很高,我都能爬过去,当工厂的午饭铃一响,看到工人们进了食堂,老叔就带着我翻墙进去,我放哨,老叔就去捡碗呀盆呀的,每次都满载而归,我们家到现在都还在用着呢。
    “就一次也没被抓到过?”
    “还真没被抓过。”
    听说你爷爷也是个党员,你和老叔把捡的东西拿回家,他就不骂你们?
    “我爷爷说国家不地道,那些碗盆是用的,又不是当供品,残缺一点就扔掉太可惜,捡回来是废物利用。”
    说得好说得好。小金啊,咱俩真有缘,你我的名字里都有个华字,你来自月河乡,我也在那个陶瓷厂干过,就是干保卫工作的,说不定还追过你呢。”
    金恩华想了想说道:“还真是有点缘份。”
    还有,那些全是次品,没有一件是正品,我这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我以为都是正品,看上去好象没什么瘕疵。
    是啊,所谓正品次品,其实没多少差别。王新华脸上的笑意好象退了不少,“只有废品才应该抛弃,正品少之又少,大量的次品仍然发挥着它们应有的作用,但是,正品次品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标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哦,话里有话,有点意思了。
    王新华突然问道:“小金,你喜欢正品还是次品?”
    金恩华脱口而出:“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要次品。”
    为什么?
    “正品太完美太高贵,少之又少,可遇不可求,与其劳心劳力追之,不如退而求其次。”
    好小子,说得滴水不漏。
    王新华盯着金恩华苍白的脸,“其实做人也一样,在我眼中,你小金在工业局大院里就是最接近正品的人,为人处事几乎完美无缺。”
    “局长,您的评价我可不敢当,我不是正品,也不想十分辛苦地做正品。”
    王新华忽然问道:“知道下午局里要开党组会议吗?”
    金恩华点点头,“听老赵说了。”
    王新华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小方步。
    下午的会议有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决定局办公室主任的人选。按照不成文的惯例,为了尊重办公室现有的同志,也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办公室主任必定在你们现有的六位同志中产生,而你,是最有希望的人。
    金恩华也站了起来,“王局长,我,我不行的。”王新华的话让金恩华大出意外,什么意思?是反话正说,还是正话反说?
    王新华摆摆手,“你们办公室里老赵的资历最老,但论条件他最没有希望,因为他不符合目前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到退休时弄个科级待遇就是他的造化了;王兵的事估计你知道了,不说也罢;许从青太嫩,虽有一张中专文凭,但事实证明他连现有的工作也难以信任;张小明根本不值一提,迟到早退,整天吊儿郎当,我看他那张高中文凭就是废纸片。”
    金恩华默不作声地望着王新华。
    王新华踱到他面前停了下来,“剩下的就是于海娣和你了,于海娣资历足够而学历不高,若要上位也无不可,但与你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你小金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虽然不是高材生,但能在大学里入党就很不简单,完全符合我党关于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参加工作近两年来两次被评为工业糸统先进工作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因此,我和高局长准备在下午的会议上把你作为办公室主任的人选推出来。”
    王新华一面说着一面挥舞着右手,那种金恩华熟悉的严肃和冷峻又回到了脸上。
    果然能笑里藏刀呀。
    金恩华做着深呼吸,慢慢地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情况他确实没想到,李局长和陈付局长与他私下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