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官场计中计 >

第17章

官场计中计-第17章

小说: 官场计中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书记,到时候我请你和刘书记来帮我,你们俩的面子够份量了吧。金恩华涎着脸,笑嘻嘻地说道。
    帮不了,帮不了,王峰连连的摇着手,“我和刘书记是绝对帮不了这个忙,以后的路就是你自已走,再也不会有今晚的好光景了。”
    金恩华默然,爷爷说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岸上的路你自己走。
    这时,文书罗继东屁颠屁颠的跑进院子,身后跟着气喘吁吁的老刘头。
    王书记,金乡长,我们回来了。”罗继东跑到两人面前,大声的报告。
    大功告成,无一漏网。老刘头擦着脸上的汗水,乐呵呵的补充道,“李部长陪着刘书记叶县长也回来了。”
    王峰站起身,拍拍屁股,“我得睡觉去了。”理也不理,自顾自的转身走了。
    金恩华赶紧把刘书记和叶县长迎进院子。
    刘书记,叶县长,谢谢你们,金恩华又向着大队人马喊道,“同志们,我代表月河乡谢谢你们啦。”
    刘希才微笑着说道:“我们都快累趴下了,你倒留在乡政府偷懒。”
    叶文彬也跟着笑起来,“你这个总指挥要不要听听我们的汇报啊。”
    金恩华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咧着嘴,“领导辛苦,领导辛苦。”
    人群里有人喊道:“小金乡长,你就用几个馒头来感谢我们吗?”
    是啊,小金,总得有点表示吧?人群里一阵哄笑。
    同志们,同志们,金恩华高声喊着,“我在这里代表月河乡党委和政府,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和支援,尽管我知道你们是无私的,什么是无私呢,就是不计任何回报的,这样就让我们很为难,很过意不去,所以,我们在这里郑重的承诺,月河乡的功劳簿上,保证写上你们的名字,时时刻刻铭记你们做出的贡献,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啦。”
    人群里一阵大笑。
    刘希才对叶文彬笑着说道:“老叶,你听听,我怎么说来着,几句感谢,就把我们打发了。”
    叶文彬也笑着,转身对着人群说道:“同志们,今晚大家辛苦了,既然小金乡长已经表示过了,咱们就回去吧。”





    正文 第二十八章 ; ;偷花献佛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1…16 16:23:42 本章字数:3451

    金恩华知道,想要顺利的摆平号称花仙的黄逢春付书记,就要先搞定自己的三叔金泽仁。
    他心里直犯嘀咕,要三叔心甘情愿的献出他的宝贝,简直是比从他身上割肉还难。
    那宝贝,是一盆放在三叔卧室中,几十年很少示人的盆栽铁树。铁树;因为树干如铁打般的坚硬,喜欢含铁质的肥料,所以得名铁树。是一种珍贵稀有的植物,盆栽铁树更是难得。三叔家的那盆铁树,是金家的传家之宝,已经有上百年的寿命了,传到了金恩华父亲这一辈,家里仅三叔一个算得上识文断字的人,就顺理成章的接管了这个宝贝。盆栽铁树开花常无规律,不易看到开花,故有“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言其开花较少,金恩华长这么大,也只在上大学那年见过一次开花。
    三叔,我这可是第四次了,金恩华央求道,“当年刘备请诸葛亮也不过三顾茅庐,你看我足够诚心了吧。”
    金泽仁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不行不行,除了它,你看三叔家里有什么上眼的的东西,你都拿走也成。”
    金恩华陪着笑脸,“我说过是借,不是拿,保证完事后完璧归赵。”
    你那点小心思我知道,金泽仁一点也不为所动,“你小时候从我这里拿的东西,不是送人了,就是玩腻了扔掉,什么时候归还过?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平日里都不能轻易示人,岂容你拿去送给外人。”
    三叔最怕爷爷;金恩华一皱眉头祭出了这个法宝,“老爷子都答应了,你不信可以去问问。”
    哼,还不是你花言巧语,把老爷子给哄晕了,金泽仁摇着头,“这盆铁树已经传给了我,它就是我的,老爷子也不会来逼我。”
    金恩华涎着脸,“三叔,你这话就不对了,俗话说得好,传长不传幼,我爸不在了,我是金家长孙,这盆铁树也是应该传给我,所以应该物归原主还给我,你不能不讲规矩据为己有吧。”
    金泽仁瞪了金恩华一眼,“说得好,我只是代你保管,可惜现在还不能给你。”
    为什么?
    我早看出你小子不是爱宝藏宝之人,金泽仁转了个身,把后背留给金恩华,“给了你,怕你给糟塌了。”
    金恩华噌地站了起来,故作生气的说道,“好好,金泽仁老师,我现在是以乡长的身份和你谈话,希望你端正态度,好好配合乡里的工作;不然的话,请你考虑后果。”
    金泽仁冷笑一声,“别拿你那破帽子来压我,前些年我见得多了,你不就是想说,卡住我民办转正么,我还真不怕,大不了回家种田去。”
    死脑筋,金恩华挠挠头,无可奈何地苦笑着,那纯粹是吓唬话,要真是让三叔卷铺盖回家,估计爷爷奶奶就不会让他回家。
    还好有个绝招,老话讲得好:世人识偷不识讨。几天以后,金泽仁去县里参加民办老师转正考试了,金恩华哄过了三婶,还真把那盆铁树捞出来了。
    捧着铁树,当然是为了去会会黄逢春黄花仙。
    金恩华事前着实花了些功夫。乡村两级班子的选举和调整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县里要求春节前必须完成,一大批年纪过大的村干部肯定得换掉,那可是人家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不趟过两位黄书记这一关,是不会顺顺当当的,所谓未雨绸缪,“摆平”两位黄书记是当务之急。虽说是慢功出细活,可时间不等人啊。听老刘头说,黄付书记种花爱花,只要是懂花之人,不会被拒之门外。你若能和他交流“花经”,更会被捧为上宾。当初方文正刚刚上任,也曾经被黄逢春呛得难受,后来方文正投其所好,联糸工商所领导,在月河街搞了个花卉交易点,也算是跟花沾上点边,不但聘请黄逢春当了顾问,还请他亲自剪彩,于是黄逢春谓其“尊花”,后来慢慢地接受了方文正。
    既然想不出别的办法,那就来个如法泡制吧。
    此刻,金恩华有点眼花撩乱。这是一个花的世界,走廊上,小院里,堂子间,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扑面而来的花香,足以让他陶醉和沉迷。
    虽然已经在上任那天见过一面,可黄逢春似乎仍不待见,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半闭着双眼打量着面前的金恩华。只是在那盆铁树映入眼帘之时,僵直的身体有一点点微微的颤动。
    黄书记,你好,金恩华定了定神,陪着笑脸,十足恭敬地说道,“我这些天有点忙,没能及时来看望你老,请多多谅解。”
    总算是微微的点个头,略显苍老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喜怒哀乐。
    金恩华讨好地说道:“早就听说黄书记养花爱花,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黄书记,你真是当得起花仙这个名号。”
    哼,这是鼻腔里传出的声音,“金乡长公务繁忙,怎么还有兴致出来寻花问柳呢?”
    嚯,老头在问他,干嘛来了?
    金恩华微微一笑,“黄书记,我今天来没有别的事,就是特意慕名而来,算是借花献佛吧。”
    够虔诚,够尊重。
    黄逢春稍微睁大了双眼,冷冰冰的目光扫视了金恩华一遍,“古人有走马观花,你金乡长走人观花,算得上别具一格,少见少见。”
    金恩华听懂了言外之意,我当然不是来走走看看而己,“黄书记说笑了,我倒记得古人常说,雾里看花更惜花。”
    呵呵,我是真心诚意来寻花赏花的,只是雾里看花,有点不踏实罢了。
    黄逢春闭上双眼,似乎在自言自语,“可惜算豆蔻少年,或堪作花信年华。”
    小看我是么,金恩华不甘示弱,稍一沉吟,“勿忧春意花期晚,总有春花秋实时。”开花能否结果,总得等到秋天丰收季节才能知晓吧。
    说得好,原来金乡长也是懂花惜花之人,黄逢春露出些许赞赏的表情,“可惜我黄逢春明日黄花,只能作落花无言。”
    黄书记此言差矣,金恩华微微一笑,“我倒见过枯木亦能开花,那才算是百花齐放,别有一格,灿烂无比。”
    黄逢春张开双目,终于真真切切地把目光落在金恩华身上,“听说金乡长灵牙利齿,满舌生花,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金恩华面不改色,“我相信先花后果,最幼嫩的花蕊,也有盛开的时候。”
    唉,黄逢春竟然叹了一口气,“我黄逢春也算是生不逢时,只能当流水桃花,不说也罢。”
    金恩华露出真诚的微笑,“黄书记你何不唱一曲如花似锦锦上添花呢?”
    终于,黄逢春的老脸挂上了一丝淡的微笑,“金乡长你初登这花花世界,可千万小;别心眼花心乱了。”
    谢谢黄书记金玉良言,金恩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真诚的微笑,“我相信既然能柳暗花明,就一定有心花怒放的时候。”
    “哈哈,好,说得妙,我月河乡总算后继有人了,”黄逢春笑出声来,目光变得慈和亲切,“小金,你今天来,想必是移花接木吧?”
    金恩华点点头,“黄书记明见,我听说只有移花接木,才有树上开花。”
    “小金,坐,坐下,”黄逢春的脸上带着花,亲切地说道,“谢谢你来看我这老头子,我没什么说的,只有一句话,昙花虽好看,仅仅一现矣。”
    我一定谨记黄书记的教诲,金恩华坐到了木椅上,显得胸有成竹,“我相信,既有花好日,当有月圆时。”
    黄逢春指着地上的那盆铁树,“早就听说你们金家有一盆流传百年的铁树,青岭唯一,天州有名,家中有大喜之事,铁树会通人性的开花,可惜从不轻易示人,今日得见,已偿夙愿矣,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你把它带回去,替我谢谢金老师,就说他如果看得起我这糟老头子,我愿意和他交个朋友。”
    金恩华也不客气,笑着说道,“多谢黄书记,我一定把你的话转告我三叔。”心里却说,我本来就是借你看看的,送人?就是三叔同意,我也不肯哩。
    小金,黄逢田含笑问道,“把这盆铁树拿出来,花了不少功夫吧?”
    我今天只是偷花献佛而已,金恩华“嘿嘿”一笑,如实相告,“偷花,不算偷吧。”
    黄逢春抚掌大笑,“好好,好一个偷花献佛,今天,我算是见到月河乡最灿烂耀眼的鲜花了。”





    正文 第二十九章 ; ;身不由己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1…16 16:23:42 本章字数:4375

    随着夏收夏种“双抢”的结束,月河乡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村级干部大换班的换届选举工作。
    在月河乡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征询民意选拨村党支部书记,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主任,这些新鲜而又陌生的大事,成了全乡民众的主要话题和议论中心,连每逢初四初九的月河街集市,都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这时候,只有金恩华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偷懒”。
    十七名其他乡干部,和县里的工作队组成了二十二个小组,分别负责各村的各项工作。金恩华很自信,这月河乡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要在气势上压倒方文正,在月河乡树立起唯我独尊的大好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