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超级书院 >

第343章

汉末超级书院-第343章

小说: 汉末超级书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运用了社团教导的反追踪手段,已经确认十次,没有任何人跟踪我!”陆嬴微笑着回答到。

    不多时,两人就走到了山洞的最里面,而那个最开始发话的,却是又转身回到洞口附近,显然是一个担任着放风责任的成员。

    “考虑好了?”待陆嬴坐下,一个貌似领头的人笑着问到。

    “我决定了,我要加入民。主党!”陆嬴严肃且认真的回答到。

    “如此,我来担任你的介绍者好了!”对方微笑着说到。

    “感谢社长的提携!”陆嬴恭敬的说到。

    “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若是可以,叫我一声党魁就是了。”带头者亲切的对陆嬴说到。

    “党魁!”陆嬴微笑着说到。

    “好了,和我在大家的见证下,进行入党宣誓吧!”带头者站起来说到。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面党旗前,在带头者的引导下,陆嬴宣誓入党。最后一句话说完,他迎来了在场五十多人的热烈掌声。

    “欢迎你,陆嬴同志!”带头者亲切的握着他的手说到。

    “以后还望各位同志多多关照,也希望党魁您可以多多指导教育!”陆嬴郑重的对众人说到。

    一番客套之后,陆嬴也直接坐了回去。

    “各位,这次召开的,是我党第一次内部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是讨论四民制度对国民的危害!首先,请我党的党魁,政务部次长张昭之子张休,来为大家讲话!”充当司仪的党员,以激动的语气对大家宣布到。

    在一阵掌声之后,带头者,也就是张休走了上来。

    “各位,虽然大家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但是或许大家依然很在意,为什么我堂堂政务部次长的次子,要担任一个地下党的党魁?是出于上面的旨意?还是个人的行为?”张休刚上来,就直接把最难听的话说了出来。

    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问题的确有人想要知道。而且,数目不少!

    “很简单,在世家子弟,*的前提下。我张休,也是一个人,也是华夏子民,堂堂炎黄子孙!”张休激动的吼道,“我不是圣人,不打算流芳百世。但是身为华夏子民,眼看共和国近六成的百姓被剩下四成百姓欺压着,享受着不平等,甚至可以算是剥削级别的待遇时,我的心同样会痛!

    各位,你们有少数人也是世家子弟,所以我或许还不能搞清楚你们在想些什么。但是更多的同志,却是在庶民阶级提拔上来的,我只想问你们,你们对你们所得到的待遇,满意吗?”

    “不满意!”话刚说完,在场的至少有65%左右的党员齐声呼喊道。

    “为什么?!”张休郑重的询问到。

    “为什么贱民和庶民,要受到不公正待遇?人为什么要有等级之分?为什么公民和爵民可以享受共和国的八成以上的资源,而我们三四等民却要去争夺那不到两成的资源?”众人齐声回答到。

    “那剩下的同志们,可以告诉我,你们又为什么加入这个党?扣除掉你们对三四等民的怜悯,请告诉我你们的心声。”张休眼睛扫向了那35%左右的党员。

    “我们也在抱怨制度的不公平!”剩下的党员齐声回答到,“大家都说共和国是四民制度,但是谁有能想到,这四民之中,也存在着等级制度?

    我们都是后期加入,或者原本虽然是本土世家,但是家族却不是很大的存在。或许我们之中有人是公民,有人是爵民,是三四等民需要仰望的存在。

    但是谁有能知道,我们的生活过得是那么憋屈?!

    那所谓的过八成的资源,必须在第一等老牌世家手中溜一圈。就仿佛一个苹果被咬了一口之后,丢给第二等级的世家再咬一口。到了这里,这些资源也就剩下不到40%了。

    到了这里,或许我们中间有人可以再吃上一口,然后把最后的‘果核’,也就是仅剩的5%左右的苹果丢给第四等级的世家。然而我们为了吃下更多这只有40%的苹果,付出的辛酸和代价,又有谁能明白?”

    “好了,大家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不过我也感到欣慰,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同样在抱怨制度的不公,所以我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同志,成为了统一战线的战友。”张休微笑着对大家说到。

    随后,自然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南方并不富裕,也就是自汉代以后才慢慢开发出来。但是开发力度不大,而且在山林之中,还有夷人存在,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张休又开始发表自己的感悟,“南方本来就不富裕,如今独立出来了,成为了一个新的国度,但代价却是中断了来自中原的补给。

    自此,我们不管遇到什么麻烦,都得我们自己去处理。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吃穿等一切用度,都是我们一手辛勤耕耘所得,都是我们的血汗钱!”

    他的话,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正因为这样,才会觉得不爽!

    为什么那些大世家,可以几乎不用干活,就获得这些劳动成果?为什么自己这些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却只能在这些大世家的指挥下,继续耕种,然后把种出来的劳动所得,恭恭敬敬递交上去。

    过去,这个叫做命!

    既然是贱民,既然是庶民,那就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别胡思乱想。

    放在以前,大家也没什么感觉,因为生活水平在稳固提升,大家的日子过的还不错。再加上四民的晋升制度,也给了不少人一个希望。

    只是一切需要对比,有对比才能看出自己的不公平。

    而北方的大汉帝国,就是一个对比的对象。早期有不少人或许对北方的执政制度,还不太了解。但是近段时间因为‘有心人’的散布下,大家已经对北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北方的资源,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谁想要得到更多的资源,就多做多少工作。每一分钱,都绝对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至于纳税,国家把这些税款的每一项用处都给标明了出来,然后寄给了所有纳过税的公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钱用到哪里了。

    不会是吃喝嫖赌,因为谁干那么做,就会有人举报他们,然后等待他们的就是反贪局的无情拘捕,以及法院的公正判决。

    那这些钱哪去了?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国民教育、治安国防

    可以说,这些缴纳的税款每一分钱,都用来提升公民的生活水平去了。

    知道了这点的他们,自然就心生羡慕。羡慕之余,就不自主的那南方和北方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自己,完全是给国家当成牲畜放牧了!

    觉醒起来的第二代,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比较激进的时期里,这些年轻人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白痴的。

    他们完全不会深入探讨,自己的生活水平提升了那么多,国家付出了多少。

    只是盲目的觉得别人的国家就是最理想的国家,而自己的国家,却充满了不平等、剥削和束缚。

    最让他们恼怒的是,那就是劳动和收获不成正比这点。

    俗话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前不知道无所谓,知道了自然所谓大了!

    凭什么,要让那些富得流油的世家,继续富裕下去?为什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贱民辛勤一年多,却只能勉强糊口?那些多余的财富,哪去了?!

    当这份怨恨积压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类似的集会和示威。

    学生们还年轻,他们不知道政府其实是一个暴力机构,在掌控者‘军队’这个暴力武器的暴力机构面前,没有任何武装的年轻人们,注定要撞个头破血流。

    随后,才会慢慢麻痹,只想着偶尔抱怨几句,当个愤青什么的,却是不会再去做什么实际的行动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没有用的。

    当然,这批党员,自然还是不知道这点的。

第396章 蓄意引导加剧不满

    “制是不错的制度,很适合中华民族的性格。毕竟华夏人民讲究的,就是‘宁为凤尾不做鸡首’,党派过多了,其中的纠缠就多了。到头来,议员大部分的时间都lang费在争权夺利上面,结果社会就得不到进步。

    相反,制就是把全部争权夺利都放在党内进行,允不允许小山头不清楚,但是就算出现小山头,在共同利益的述求下,也很容易达到妥协。毕竟最上面还有一个可以调解一二的党魁。

    华夏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来自华夏科学院政治研究部,这是一种脱胎于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制度。而如今他们采用制,应该是打算结束各党派无止境争论,然后形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捞取利益。

    能够在一个制度衍化出一个新的制度,这是华夏共和国的一项重大进步。但是制有着重大的缺点,他们却不知道,所以反而给了我们不小的机会。

    因为这个漏洞,我们可以更轻易的渗透到共和党内部,窃取他们的核心机密。同时通过那些经过渗透的内部权力,将我们的言论、思想更好的传播到最底层。”内阁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荀彧发言。

    “我稍微提个问,既然荀部长说‘制更适合华夏’。那么我们大汉帝国采用君主立宪制,难道以后会有什么麻烦?”国土资源部部长王累发言。

    “非也!所谓因地制宜,按说君主立宪制的确在华夏有很大的几率行不通,但是那指的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的基础上,往往会有一百年的考验期。

    为什么那么说?因为若是新建立一个国家,谁来当君王这点,只怕就已经足够那些难得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的党派,再度吵闹起来了。

    就算已经确立了君王,因为党派只见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述求,也会在接下来的合作期间内,出现各种不愉快。重点,或许就是在权力争夺这方面最为强烈。

    只是,我们大汉帝国不同!

    大汉立国四百年,已经是老牌帝国,更是一个远超秦朝的帝国。正因为这样,大汉皇帝担任帝国君王,是大家都服气的事情。仅这点,就可以将考验期缩短到二十年。

    不能否认,直至今日我们之间或许在暗地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党派获得更大的权力,并且减少来自其他党派的掣肘。

    但是随着新鲜血液的流入,新一代接受这方面教育的新党员,会习惯这种模式。虽然或许会因为脖子被套上枷锁而不满,但却不需要担心来自民众那里的愤恨。至于我们这老一代的人,却也非常幸运的,因为某人团结在了一起。

    如此三四代之后,当大汉帝国习惯了君主立宪制这个政体,百姓也习惯了来自这个政体的各种福利之后。到时就算我们打算改为制或者共和制,只怕百姓也不会答应了。”荀彧笑吟吟的回答到。

    他那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大汉帝国之所以可以玩君主立宪制,说穿了,却也是正因为某人的存在。因为他对三方势力的挟制和调解,使得三个党派之间没人胆敢大打出手,更别指望有谁妄图实行制,或者直接独立了。

    没看见么,他不在的十年里,南方就tmd独立了!

    “好了,我们讨论的是对南方的策略,别针对制度问题说个没完!”谢辩随口提醒道。

    “也是!”荀彧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那么,我来说明一下我们现阶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