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超级书院 >

第33章

汉末超级书院-第33章

小说: 汉末超级书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阳宛城何家,选秀,十二岁的逃婚少女。

    这三个元素结合起来,谢信的心中总觉得想到了什么,又想不起来。

    “不说可以吗?”少女羞答答的回答到。

    “最好坦白!”谢信必须知道真实答案,才能进一步决定。

    “好吧!”见谢信的表情是那么的坚决,少女也自认没趣。

    “我是完成何家的长女,名叫何某!”少女首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

    “何某?怎么听起来像男孩的名字?”卞玲珑强势插入中。

    “没办法嘛!听说本来生我的时候,相士和老人都说我应该是男的,所以父亲想了一大堆的男孩子名字。

    谁知道生下了才发现,原来我是一个女孩。起名字的时候,父亲都完全没有准备,干脆就直接用一个某字给我当名字了!

    呜呜反正我是一个没名字的可怜女孩!”说到最后,何某再次哭泣起来。

    “继续说,不要哭了!”谢信觉得心里的答案越来越清晰了。

    “当今皇帝铲除了外戚,心里很是欢喜。加上子嗣单薄,所以在有心人的劝诫下,决心全国选秀,填充后宫。

    我那个不争气的哥哥,打算用我来换取何家的荣华富贵。

    你知道被当成政治工具,被拉去和一个不认识的人结婚是什么感觉吗?哪怕他是当今皇帝,我心里就是不高兴!所以我逃婚了,就是那么简单!”何某也是直接豁出去了,直接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只是当她说完,却是发现谢信已经陷入了呆滞之中。

    何某(何皇后),12岁求学状态,可收入名下。

    持家:d+(资质:s);旺夫:B(资质:s)仪容:A(资质:sss);学识:c(资质:ss)与宿主的好感度:20这是通过‘查看’技能看到的数据,在谢信找到了心中那个答案的第一时间,就对何某进行了‘查看’。

    结果和他心中所想一样,眼前这位果然就是历史上的那位何皇后。

    只是没想到,在加入皇宫并成为皇后之前,原来这位小妮子,还有过逃婚的经历。

    不过后来,显然是逃婚失败了。

    “我已经将事情的经过都说完了,这次可没有隐瞒的了!”见谢信一副呆滞的样子,何某还担心他不相信,直接幽怨的说到。

    “你的事情,我相信了!”事到如今,谢信想不相信都不行了。

    “那我可以留在这里一段时间吗?只要十天就好,十天之后选秀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家里人就算再生气,也不能将我硬塞进宫里吧?

    只是十天是不是太少了,保险点,让我住上一个月可以吗?!”何某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向谢信发出请求一般嘀咕到。

    要怎么办?

    谢信反问自己。

    是让历史上少一个何皇后呢?还是想办法将她收入名下?

    只是,那20点好感度,有点危险啊!

    若是允许她暂住,会不会

    “你就暂时住下好了,不过日常卫生清洁什么的,你要帮忙!我们家,可不养吃白食的。”谢信鬼使神差的回答到。

    “耶!信哥哥你真好!”何某高兴的跳了起来。

    蓦然,谢信果然是看见,何某属性里面的好感度一项,原本只有20点的好感度,提升到了40点

    果然是这样子!

    谢信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三十三章 新年到来颍川请帖

    因为新年的到来,所以谢信等人也停止了修炼,专心为新年做着准备。

    本来仙人对这种世俗的节日是不屑一顾的,但说到底谢信等人入道未深,凡心未泯,所以对于这个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他们还是回去庆贺的。

    当然,用娄圭的话来说,就是:仙门既然不能暴露出来,那么世俗的节日就必须要过,否则凡人们岂非会心生怀疑?

    这里的凡人不是指别人,正是已经升格为内堂总管的公孙开,以及私塾第一位食客,未来的大汉何皇后何某。

    好吧,谢信必须要承认,自己对何皇后的名字居然叫何某,心中感到非常的纠结。

    这名字,仿佛就和路人甲没什么区别嘛!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春节总算是到了。

    天一亮,谢信就带着谢逸和卞玲珑前去给谢母拜年。

    看着两个儿子越来越成气候,而且准媳妇又是那么的合自己的心意,谢母此刻也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一番答礼之后,谢母给了三人一个大大的红包。

    继谢信三人之后,公孙开、娄圭和何某三人也前来拜年。谢母欣然接受之余,也给了三人一个红包。

    娄圭是谢信的嫡传大弟子,辈分也算是谢母孙儿一辈,给他红包那是正常的;何某今年12岁,得到红包倒是没什么;只是公孙开今年都三十岁了,被一个只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大姐发红包,心里也是觉得百味杂陈。

    说起来也是,谁能想到这位看上去都差不多四五十岁的妇女,实际年龄才36岁而已!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没有了丈夫之后,谢母为了带大这两个孩子,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

    接下来众人前往了灵堂,拜祭了谢信的父亲,以及谢家列祖列宗。

    一切完毕之后,三个女士开始前去厨房,准备今晚的饭菜。

    而三个男人应该是一个大男人,一个大男孩和一个小孩子三人,则在后堂的空地上,针对武学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结果讨论到最后,一番切磋是在所难免的。

    到了这个时候,公孙开才知道自己的实力原来那么的差。

    被谢信猛虐也就算了,技不如人算不了什么;然而当他被娄圭给完虐之后,他发现自己这个护卫,已经彻底失格了。

    万一以后遇到强大的敌人,公孙开可以肯定到时候需要保护的绝对不是谢信和娄圭,反而是自己。

    好吧,护卫没资格了,辽东那边,没有公孙胜的命令又不能随便回去。无奈之下,公孙开只能将内堂总管,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

    所幸,护卫一职貌似还在兼任。

    至少谢信打开私塾界面的时候,护卫人数依然是两个人。

    否则这个二级私塾会不会因此而降级,谢信也不敢肯定就是了。

    只是当他发现三级私塾升级条件之中,最后一项居然需要四名护卫的时候,他就开始为剩下两个护卫的问题而头疼了。

    三级私塾升级条件:

    宿主等级50级;学生50名;培养出十名B级弟子,五名BB级弟子;护卫四人。

    没有了藏书要求,不过学生方面也是一个硬伤。至于宿主等级和护卫人数,反而没什么难度。

    现阶段在读和解读的学生一共有21人,距离50名还有很大的距离。

    之前也有说过,每一个村子除非并非宗族村,否则都会有一个族学。这样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村民都会在里面就读。

    这年头读得起书的很少,大部分非宗族农民,更希望的是让儿子留下来帮自己耕地,而不是让他读书。

    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民这个职业是天生的,农民的儿子就算再努力,也读不出什么成就来。

    于是生源的招收问题,一直都是个人开办私塾的硬伤。

    “看来,过完年之后,要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宣传一下,看看能不能招收到更多的学生吧!”谢信看着私塾升级要求,低声嘀咕道。

    大概下午三点钟左右,晚饭就准备妥当。虽说这个时间最多算下午茶而已,但习惯上大家都会当这一顿是晚饭。

    本来这个年代女子是不能同男人同席的,但谢信这个未来人直接无视这个习惯,不仅让所有人坐在一起,还拿出了早已准备妥当的八仙桌和椅子。

    除了谢信以外的众人,第一次体验到这种几个人围在一起坐着吃饭的感觉,虽说不太符合礼仪,但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是觉得这样令人有种别样的温馨感。

    因为坐得尽,所以在谢信的带头夹菜给谢母之后,众人也开始互相帮忙夹菜起来。同样的,这个行为也不是很符合规矩。

    但至少,大家觉得蛮开心的。

    饭后娄圭对此作出了总结:这一顿饭是子伯九年以来,过得最开心的一次春节。但同时,也是最不守规矩的一次。老师,你这是存心在教坏学生啊?

    谢信的答复是:“管他呢,一年就那么一次。若是几个大男人排成排,默默的吃着眼前的饭菜,那多无聊啊!”

    公孙开果断插入:“不过这八仙桌和椅子的设计倒是不错!主公,不若将设计图画出来,寻找木匠制作之后贩往各地,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这个你看着办吧,需要支取费用的,数额小于三金元的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别忘了,你可是内堂总管啊!”谢信调笑道。

    事实上他当然也想拿去卖,甚至什么曲辕犁、造纸术、高度酒什么的他更想去做。

    只是受到规则之力的影响,只要他去当工匠,或者去当商人。就算配方再对,一切准备再妥当,最后也一样会失败;就算商路再畅通,就算这玩意明明会大赚特赚,但到头也会直接血本无归。

    这就是这套系统最悲催的地方,他可以让你在某一个职业所向无敌。

    但同样的,这个职业以外的所有职业,涉及个人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但只要涉外的话,那么就会一定失败。

    接下来的几天,黄忠和黄家村一些与谢信有故的村民,纷纷前来拜年。私塾的那些学生,也陆续前来给谢信拜年,并且携带了大概五十石粮食过来。

    这些粮食,实际上就是过去半年里面,学生们缴纳的学费。

    若直接拿去卖,大概可以卖得五贯铜钱;若是留着吃,足够谢信七人吃上两年半左右。

    若仅仅留下大半年的伙食,其余的拿去贩卖,则还可以有三贯左右的收入。

    放在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足够一年的用度了。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个人开设的私塾只要生源充足,还是蛮有赚头的。

    而公立学堂,唯一的优势就是塾师的工资旱涝保收,而且绝对不会低,所以私立公立各有各的好处,谈不上谁比谁更好。

    将近元宵节时,两个信差来到了谢信的私塾前,给谢信递上了两封信。

    这年头做信差是一件苦活计,但收入还算不错。

    看着两位信差那风尘仆仆的模样,谢信识趣地给两人各包了一个红包。

    回到私塾后堂,谢信拆开了两封信。

    一封是来自公孙胜的,信里的意思有三个:

    第一点就是向谢信贺岁,另外让谢信代他向谢母拜年;

    第二点就是告诉谢信,窦武已经死了,谢信两人也算自由了。若是时间充裕,可以来辽西公孙家做客。

    同时也告诉谢信,自己的父母对谢信的教育水平非常满意,能够将公孙度调教得那么孝顺,所以也希望当面答谢一番。

    最后一点,则是告诉谢信,老师李膺只怕阳寿将近,让他有空去洛阳看看老师。同时如今趁着老师还在,是不是给自己找一个官职,也不枉寒窗苦读那么久。

    若对在洛阳为官不敢兴趣,也可以全家迁来辽西。以他公孙家的手段,要让谢信在辽西混得不错,还是有点办法的。

    当然谢信若是对此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