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超级书院 >

第314章

汉末超级书院-第314章

小说: 汉末超级书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他,因为书信的标题,赫然写着“三家共治天下议案”几个大字。

    大汉,要没了

    刘协顿时万念俱灰。

    “陛下,不应只看标题,应仔细观看此信,届时或有所悟。”荀彧见状,出列谏言到。

    刘协一听,也听出了荀彧的暗示,顿时心里一激灵,暗道:难道还有救?!

    于是,他立刻拿起来继续观看。

    不过是看了前面三段,他那提到喉咙眼的心,终于回落到肚子里了。

    再看完后面几段,他彻底舒心了。

    书信的全文,其中心就在于一个新兴的政体,名为‘君主立宪制’。

    君主依然享受对国家的统治权力,历代君主也直接在当代君王的后裔中选出,不存在旁落的情况。

    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这个政体一天存在,那么刘氏大汉基本上可以算是千秋万代,建前朝未建之功。什么秦朝一二世什么的,都弱爆了。

    然而作为代价,他必须放弃对军队和政治的大部分统领权。所幸还保留了不少优待政策,另外特权方面也保留了不少,可以说他以后的日子,不仅会更自由,而且还会更加滋润。

    而如今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答应这个提议;或者为了手中绝对的权力,假意虚与委蛇,然后伺机重新夺权的问题而已了。

    好吧,不管是哪个选择,优先答应这个提案是必然的。

    “丞相以为如何?”刘协自然知道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这三个诸侯。

    若是他们不答应,那么什么提议,都是一张废纸而已。

    “稍后就会开始议论,其实若是陛下再等个一刻钟,就要开始议论这个问题了。”曹操恭敬的说到。

    “哦,那大家继续好了。”刘协点了点头。

    随后,大家就领地内的建设问题继续进行讨论。毕竟从各自为政到权力交接,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期间会不会发生意外也没人知道,所以内部建设必须搞好,以防意外发生。

    一刻钟之后,果然大家已经把鸡毛蒜皮的事情讨论完毕。

    在刘协的期待下,曹操起身宣布到:“之前接到华夏书院的来信,已经明确了新政体的体系和各个权力部分的职权。

    现在,先把这封书信发给大家传阅一番。然后就针对要不要答应这个提议,进行讨论好了。”

    曹操发话,中官开始把书信和另外三张临摹件下发给了大家。大家花了一刻钟去熟读信件内容,然后又花了两刻钟进行讨论,这才开始评论。

    最开始是曹军宿将夏侯惇,他却是反对共治的:“我们辛苦打下这片地盘,说让出去就让出去,这叫我等东征西讨的将士们,如何自处?”

    “夏侯将军,书信上有言,军队届时会进行整编,有功之人全部留用,并裁撤一批冗余的士卒和低级军官。

    换言之,各位上将的地位自然不变,只是编制被打散重编为大汉帝国国防军罢了。”宗正刘和出列笑道。

    “可是这要拿什么来保证呢?若是我们交出了兵权,结果对方把我们给软禁了起来,继而吞掉我们的士卒”夏侯惇继续嘴硬。

    “既然是三家同时进行,难道我们就不会软禁别人?士卒脱离了你们,难道就不听你们的控制了?”荀彧笑吟吟的说到。

    这年头将领对士卒的控制非常厉害,很多士卒或许不知道自己的主公是谁,但绝对知道自己的将军是谁。也正因为这样,大将拥兵自重是各个朝代的皇帝,都要头痛的一个大问题。

    比如魏武后期,若非司马懿总掌魏军,而魏王军权旁落,已经没有限制和控制他的余地,又何以会如此窝囊的接受禅让?

    “不过书信上面也有提出,所以军官上任前,必须前往华夏军校进行半年的回炉培训方能再次统兵这点华夏军校是何物?”一文臣表示不理解。

    “既然是学校,而且还冠名‘华夏’二字”郭嘉戏谑的说到。

    “丞相可知?”刘协好奇的问到。

    “这个谢信已经发过书信解释过了,其实就是军官的培训基地。若是确定‘君主立宪制’政体,那么以后大汉的军官都主要出自这个学校。

    当然,士兵中表现出色,或者立有战功的,也会送到该学校进修,然后才能担任军官一职。

    而这个学校的意义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它的校长并非谢信,而是陛下您”曹操说到这里,暂时停了下来。

    果然,听到曹操的话之后,刘协立刻眼前一亮。

    心中暗道:这岂非天下将领,都将是朕的学生?而天下将领既然成了天子门生,那犯上造反什么的,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眼看刘协开始露出得意的表情,曹操微笑着继续说到:“第二个意义,就是针对每一个名军官进行培训,从伍长开始直至一方元帅都在军校中诞生。

    如此不仅可以避免一旦大将丧命,全军往往会大溃败的危险;也直接把最高将领的权力,直接分发了下去,避免了拥兵自重的问题。

    说到底,只要规定‘有犯上作乱者,杀之可取而代之’,那么试问天下间还有哪个将领胆敢造反?可以说到了全员培训完毕之后,整支军队都成为了高级将领们的监督者,可眼红着将领屁股下的位置了。”

    说到这里,他也不由得苦笑。

    若是按照这个军校的制度来看,诸侯们以后也没办法指挥军队作乱了。

第358章 确定共治党派确定

    “若是没有通过军校的考核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不能被授予军权了?”曹洪立刻出面询问。

    要说曹家序列,曹洪可以说在最不学有术的将领了。本来他就沉迷于经商捞钱,虽然武力不错,统兵能力不错,但对于军事却是没什么系统的学习过程。

    如今他也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让他继续去军校进修,有点抹不开面子啊!若是还通不过考核,那让他日后如何去见人?

    他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多老将们的问题,毕竟大家很多或许都是学了基本兵书,然后在战场上一步步爬到如今这个地位的。若是让他们学习,他们这些粗人只怕还真的学不来。

    “安心好了,你们又不是新兵蛋子,那些刚刚升级成军官的需要学习的东西,你们学习个啥子?

    之所以让你们回炉学习,是让你们学习新的军事理念,学习新的军队规矩和思想。说穿了,就是不断告诉你们‘你们已经没办法拥兵自重了,专心为帝国效力吧’之类的道理罢了。”曹操笑着回答到。

    “就那么简单?”曹洪试探着问到。

    “那你还打算学习多少东西?”曹操反问。

    “不用了,学习这些就可以了!”曹洪连忙回答到。

    听到曹操和曹洪的对话,武将们总算松了口气

    只要结合君主立宪制政体,这军校学习想想其实也没什么。说穿了,就是新军新气象,多少有点规矩需要重新学习一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至于那所谓的政治学习什么的,这帮大老粗觉得没什么,毕竟这兵权既然都要旁落了,而那么多的低级军官都死死盯着自己的位置,那再有什么小心思也没什么意义了。

    “那主公的意思,是打算接受这个政体了?”典韦出列询问到。

    一时间,大家都纷纷低了头,暗道:好你个典韦,居然敢直接问出我们一直想问,但一直不敢问出口的话!

    其实他们不知道,早在刚才典韦还真不敢,但是郭嘉不断朝着他使眼色的情况下,典韦最终还是选择妥协了。

    因为他知道,郭嘉姑且也算是师尊的‘假子’,而且深得曹老大的新任。既然他已经示意自己提问,那只怕这事情也八。九不离十了。

    “原则上,我是同意的”曹操微笑着说到。

    一时间,大家纷纷把头抬起,把目光都投向了曹操。

    在大家注目下,曹操继续说到:“三家势力之中,数我曹家最弱,而两家对我曹家也是虎视眈眈接受这个政体,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点上,到时候谁也数不准会先登上顶点。

    不能否认,一旦答应了这个提议,那么我将损失很多权力。但是同样的,曹家将可以在世家与皇家之间的死局之中摆脱出来。

    如今我唯一担心的,是如何平安的,稳定的完成这个政体的过渡。毕竟需要过渡的不仅仅是我们一家,是我们三家同时进行过渡,中间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数,说穿了谁也不知道。

    所以,在平安过渡得不到保证之前,我理智的不能随便答应。”

    被曹操那么一转折,大家也没趣了许多。

    暗道:明明就是你不想过渡,还那么多借口干嘛?

    在大家的眼里,曹操已经身居高位,自然不可能草率放弃手中的权力。之前所谓的种种言论,不过是不把话给说死而已。

    只是在大家那么想的时候,曹操又笑着对大家说到:“所以,郭嘉”

    “臣在!”郭嘉出列拱手。

    “你即刻代表我曹家,前往华夏书院,就和平过渡一事进行洽谈,随时吧谈判的进度发回来给我!至于其他两家,我相信他们也会陆续派出代表前去的!”曹操笑着吩咐到。

    “喏!”郭嘉恭顺的行了一礼。

    为什么要选择郭嘉?因为他是最能领悟这个政治体系的人物,另外曹操也打算让他打打感情牌,让谢信在主持谈判的过程中,稍微照顾一点曹家。

    “那么,一旦奉孝把事情确定下来,那我等就顺应局势,进行整体改革吧!”曹操这才真正肯定的对大家宣布到。

    “喏!”众人齐声回答到。

    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尤其是内阁的设定,对于各位文武大臣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种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的制度,意味着大家都有份去决定国家的各项决策。同样的,还不需要担心会被卷入新朝和世家之间的死循环之中。

    “丞相,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不若我等先一步把党派确定下来如何?”荀彧出面谏言到。

    “也好,早点准备也没差。”曹操点头答应了下来。

    根据谢信的提议,在文化普及到每一个华夏百姓,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选举权利之前,内阁将直接由三个党派共同组阁。

    方式很简单,就是由三个党派派出党。代表进行抽签。一人一次,抽取各个职位的名称,抽到哪个,就有该党派任命党员担任该项职位的职责。

    而抽签的制作和抽取,将由华夏书院作为第三方公证人主持,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之所以会有这样‘四不像’的内阁,主要还是如今华夏人民还处于半奴隶社会,而且识字率相对还比较低,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更别说这特权阶级享受了那么久的特权,骤然丢失会有多么大的反弹。

    长城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的,美好的政治体系也不是说说就可以成功。不仅仅需要适应,更需要百姓们的觉醒。

    华夏书院自然会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奋斗下去。但是在这之前,还只能用这种类似互相妥协的方法,让三方都有资格掌权。

    否则若是直接去参选,然后给世家豪门做出一点什么有利于他们的承诺,最后就会直接变成,谁给世家的好处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