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侍寝之臣 >

第20章

侍寝之臣-第20章

小说: 侍寝之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上。

    看向天边艳丽的朝阳,年轻的君王非常清楚:对于自己而言,真正的考验,是在两三个月后,他要让冷傲清高,固守最后底线的蒲秋苔,心甘情愿入宫为妃。

    他……能如愿以偿吗?

    

 ☆、第三十八章

    

    “君不见白浪掀天一叶危,收杆还怕转船迟。世人无限风波苦,输于鸳湖钓叟知。”

    钱雁南披着一件轻罗披风,坐在窗前榻上喃喃念着蒲秋苔《鸳湖曲》的最后四句,怅然苦笑的摇摇头,喃喃自语道:“秋苔说的没错啊,功名利禄,长伴君侧,看着有多风光,然而到头来,祸福谁能预料?我当日若非贪心太过,入了这官场,也不至于有今日的祸事。”

    “老爷错了。”

    忽听身边一个悦耳的声音响起,钱雁南回头一看,见是自己最宠爱的如夫人谢氏,于是便拉了她的手坐到榻上,涩声问道:“错在哪里?若不是我贪心,也未必就能连累的你们跟我一起遭殃。”

    谢氏微笑道:“老爷怎么不想想?若不是您做这个官,皇上怎么会知道你?怎么会倚重你?如今你作为韩北山曾经的弟子,还能逃得性命,这就是皇恩浩荡了,那些没有出仕的书生,这一次要掉多少颗脑袋?若老爷没有出仕,您也会是其中之一啊。”

    钱雁南愣了一下,方醒悟过来,叹气道:“没错,若不是我做了大名臣子,如今也一定是和那些等着判死刑的书生一样,这样说来,我的结局……还算是好的?”

    谢氏微笑道:“自然是好的。何况皇上还找了老爷去问话,也没把您打入大牢,也没降你的官职,难道这还算不好?韩家那边,妾身知道老爷难过,只是这种时候老爷自该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已经是对得起韩大家了。”

    钱雁南点点头,想了半晌方又苦笑道:“性命虽然保住了,不过官职可未必不会降,就算皇上现在没有降我的官儿,你以为那些名朝旧臣会不趁这个机会对我们这些降臣落井下石?我估摸着,降官职是一定的了,如今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将我贬谪到外省,最怕去岭南等瘴疠之地,到时候我受苦也就罢了,还要连累你们……”

    不等说完,忽听外面脚步声响,接着一个小厮的声音道:“启禀老爷,蒲大人求见。”

    “秋苔?”钱雁南愣了一下,接着便从榻上站起身,一叠声的叫道:“快,快请,快把他请进来,不不不,我亲自去迎他,如玉,快帮我更衣。”

    谢如玉连忙从衣架上拿起衣服给钱雁南穿上,一边好奇道:“这位蒲大人就是那个以诗词文章名满天下的蒲秋苔吗?妾身早年也听说过他,老爷和他似乎也是朋友,只是他入京后,并没有看到和老爷有什么往来啊。”

    钱雁南一边扎腰带一边道:“你懂什么?秋苔不同我,他是真君子,我是真小人。他入仕是迫不得已,哪里还有心思应酬,如今竟然亲自上门,定是昨天晚上皇上宣召他,那北山集案有了新进展。嗯,很有可能还是好的进展,不然他万万不会亲自登门来找我。”

    他一边说着,就已经兴奋的冲了出去,这里谢如玉想了想,终是忍不住好奇,款款来到堂屋的屏风后:据说那蒲秋苔是相貌俊秀的名士才子,她自然也想见一见这大名鼎鼎的人物。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钱雁南亲自将蒲秋苔迎到屋中,两人显然是在外面已经说了一会儿话,这时候钱雁南吩咐上茶点后,便笑道:“这么说来,皇上是有意不追究北山集案了?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蒲秋苔点头笑道:“是,皇上亲口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想着应该不会错。今日之所以特地过府,就是想着或许韩大家会派人来联系钱兄,到时还望你转告他们一声,让他们放心,也请韩大家放心。”

    钱雁南向北方一拱手,感叹道:“圣上真是胸襟如海,竟然连恩师的罪名也不追究了。秋苔放心,我这就命人去各处送信儿。喔,不妥,这会儿早朝怕是还没散,不如等早朝散后,我命人去沈学士处打听清楚,再派人送信。”

    蒲秋苔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在这方面,他确实不齿钱雁南,之前为了怕受牵连,连师生名分都不要了,直呼“韩北山”,如今一听说夏临轩不追究,这立刻就又变成“恩师”了。

    不过他是个厚道人,钱雁南昨天在自己那里已经被红莲讽刺,他生怕自己这表情被对方看到臊得慌,于是就拿起茶杯喝茶掩饰。

    “秋苔,你是得到消息就过来我这里了吗?”钱雁南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由疑惑地看向蒲秋苔,却见他摇头道:“不是啊,我先去翰林院说了一声,然后才跟掌院告了假,特地过来告诉你的,掌院和我说你今天称病,告假在家。”

    “你先去翰林院说了?”钱雁南心里一翻个儿,暗道皇上怎会纵容秋苔先将这消息说出去?难道他不怕众人因此而猜出他们两个的关系?等等……莫非……皇上是故意这样做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和秋苔这种地下关系了?

    “怎么了?”

    蒲秋苔见钱雁南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一颗心不由得也提了起来,他虽然不齿对方为人,可是心里也十分清楚:在看事情和猜人心的方面,钱雁南真是比自己强的太多了。

    “哦,没什么,那个……我只是偶然问一句罢了。”钱雁南叹了口气,暗道秋苔啊秋苔,你实在是太单纯了,恪守着君子之道,哪里会是皇上的对手?你性子清高骄傲,只是这一回,恐怕也由不得你。

    唉!怎么办?真要传出流言,秋苔恐怕也会受不了的吧?皇上难道不知这一点?如果知道,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难道他真的就笃定用家人乡亲可以栓得住秋苔?

    钱雁南满肚子疑问没办法出口,又说了一会儿话,蒲秋苔方告辞离去。而他则在屋里呆呆站了一会儿,正思索着皇上这盘棋的下一招要落在哪里,就听门外有人禀报道:“老爷,王公公来了,说是皇上口谕。”

    钱雁南连忙出去,王公公看着他,笑容满面道:“钱大人,皇上口谕,让您立刻去北书房见驾,皇上说了,北山集案皇上决定不追究了,您知道这个消息后,无论有什么病,都会不药而愈的。”

    钱雁南尴尬的笑了笑,躬身道:“是是是,我这就立刻更衣前往见驾,公公且稍等我一会儿。”说完连忙回到里屋,一边心里忍不住就琢磨开来,暗道皇上绝不可能是为了北山集案才来找我的,那他这么着急的把我叫过去,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因为秋苔?可秋苔心里恐怕已经瞧我不起了,哪里还会听我的劝告?皇上找我倒不如找沈学士。

    

 ☆、第三十九章

    

    北书房中,夏临轩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一派葱茏,漫不经心问一旁的小贝子道:“有消息传出来了吗?”

    “回皇上的话,还没有信儿,不过奴才猜着,恐怕是快了。”

    小贝子恭敬回答,却听夏临轩冷笑一声,摇头道:“翰林院里大多都是些书呆子,指望着他们传开流言,没有点耐心可不行。”

    小贝子笑道:“皇上说的是。只不过历来重臣多是由翰林院出来,可见那里还是有几个聪明人的,一旦传开了,这些书呆子素日里也没事情做,最爱议论别人家长里短的,如此恐怕立刻就可以星火燎原了。”

    夏临轩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翰林院的人也不都是呆笨的,不过他们现在可没有什么当朝重臣的心机,知道为什么那些进士入了翰林院,在重用前要把他们放到地方上锻炼几年吗?就是为了让他们适应真正的官场之道。”

    小贝子连忙点头称是,想了想又小心道:“只是奴才实在不明白,皇上这时候宣钱大人过来做什么?钱大人应该早就知道皇上和蒲大人的关系了,不过是不敢传出去而已,难道皇上要下令让他……”

    不等说完,便被夏临轩轻轻踢了一脚,听他笑道:“你胡说什么呢?朕是那么下作的人吗?钱雁南虽是小人,朕却也不至于让他去传这种话,他好歹在士林中也是有名望的,真干了这种事,以后还要不要脸了?”

    这一点小贝子自然也知道,只是如此一来,他就更加不理解了,那皇帝下了朝就急吼吼的让钱雁南来觐见是为了什么呢?

    夏临轩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在疑惑什么,这会儿心情好,他也不在乎和自己的心腹太监解释几句。于是慢慢踱步到龙案后,轻声笑道:“你素日里聪明机灵,怎么这会儿却变得笨了?你想一想,以秋苔的性子,他能接受得了这种流言吗?”

    小贝子心中一动,脑袋里有一道灵感闪过,却是转瞬即逝,他本想厚着脸皮详细问问皇帝,却听外面太监禀报道:“回禀皇上,钱大人在外面奉旨觐见。”

    “宣。”

    夏临轩顾不上和小贝子说话了,见钱雁南进来,便让小贝子去上茶,又让钱雁南在旁边坐下,见这家伙只敢坐了小半个屁股,他便微微一笑,淡淡道:“钱爱卿之前也曾在大庆朝堂上做过官,可知当年皇室中共有多少位皇子么?”

    钱雁南心中咯噔一下,额头上的冷汗便下来了,他想勉强笑一下,但是对上夏临轩的灼灼目光,却发现自己根本笑不出来。

    “回……回皇上,臣……臣不太清楚当年情况,只记着,当年皇室中,包括太子在内,似乎只有七名皇子。”他说到此处,忍不住就用衣袖抹了一下头上冷汗,心中惊惧如同滔天巨浪扑来:这是三年多前的往事了,皇上怎么会又提出来?当时宫内所有的妃嫔和皇子公主都被屠戮殆尽,只有极少数的几个逃了出去,其中一个还曾以江南为都城重建了大庆南朝,不过只坚持半年,就被大名铁蹄摧残消灭了,当日南朝的君王也身首异处。却不知皇上今日重提旧事,究竟是为什么?

    夏临轩静静看着冷汗直冒的钱雁南,一直等到他第三次抬起衣袖抹汗,他才嗤笑一声,淡淡道:“这么说来,当年在皇宫内朕杀了三名皇子,之后云南和福建那边,抓了两名逃出宫外的皇子就地正法,金陵南朝那个登基做了半年皇帝的也已处死。唔,也就是说,大庆皇室的后人,如今只剩下硕果仅存的一个人,便是当年的太子祝鸣堂了,是不是这样?”

    即使钱雁南是真小人,如今也已经做了大名臣子,可是亲耳听到夏临轩说到旧朝皇室已经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名太子如今不知流落何方时,他的心里还是忍不住一痛。却怎么也不敢将这种痛惜表现在脸上,因只好垂着头轻声道:“是,皇上。”

    “很好,现在那祝鸣堂,也快要落网了。”

    夏临轩一声轻笑,身子向后倚在龙椅背上,看着钱雁南笑道:“朕在想,等他被俘入京那一日,要不要让你们这些旧朝臣子去亲眼看着他被行刑呢?嗯,对了,还有他的妻子和儿女,如果你们亲眼看到他们被腰斩或者车裂,心里恐怕就会彻底的和旧朝断去关系,效忠我大名帝国了吧?”

    “皇上……”

    钱雁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是真小人不假,昨天在皇帝面前,为了身家性命,连韩北山和自己的师生名分都不要了,这是典型的小人行径。然而即便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