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道长,咱双修吧(欢喜冤家 三教九流 江湖恩怨) by 茅台酿笋 >

第7章

道长,咱双修吧(欢喜冤家 三教九流 江湖恩怨) by 茅台酿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老李继续道:“道人与妖狐斗法良久,天地变色,乌云攒动,好容易收服了这妖物。逼问之下,才知这场瘟疫哪里是天降灾祸,分明是妖狐为了吸取人间精气,施了妖法。眼见方公子来此,医治了许多人命,妖狐又生美人计拖住方公子,想要继续为非作歹。幸而道人来此,收了妖物,村中人的病霎时都好了。方公子对道人的高超道行拜服不已,主动跟随他学道。道人拂尘一挥,白光一闪,两人便都不见了。至于后来方公子学成与否,却是不得知了。”

  众人听罢,大多付之一笑。诸如此类的故事,于这专讲烟粉、鬼怪故事的老李来说,早是如家常便饭一般。今日是蛇精,明日是狐狸精,常来茶馆的茶客也早就耳朵听出了茧子来,从不往心上去。

  茶馆散了伙,云少康和文谨便回了客栈,打算歇息。上次在枫树镇,两人借宿老伯家睡一间屋子,文谨口头上吃了亏。这回便要了两间房,再不与云少康挤在一处。

  “恩公,恩公……”云少康扒住门框,阻住文谨关门。

  “还有什么事?”

  “恩公先让我进去可好?”

  文谨一动不动,完全没让云少康进屋的打算。

  “恩公,我觉得,那个方公子,会不会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云少康看看左右,压低嗓门道。

  “你莫非真信了刚才说书先生的胡诌?”文谨哂道:“天下姓方之人何其多……”

  “不是,”云少康摆摆手,正色道:“雪域神医这个人,江湖上的确是有过的。”

  文谨脸色一变,这才让出路来,喃喃道:“雪域神医……”

  云少康关了门,道:“是,这个人出身西域,跟神话故事里的费长房一点关系也没有。他的医术,曾经江湖上也的确有过传闻,但是不知他身后可有弟子继承衣钵。”

  “恩公可记得那个老伯说的话?”云少康自问自答道:“老伯曾说,瘟疫横行的时候,是曾有两个大夫路过村子,救了不少人。可是老伯未有言明他们的名姓,不知到底是不是姓方。”

  “那你又如何判断出故事里的方公子便是恩师命我找寻的人?”

  “呃……这个……也是猜测,猜测而已,你是道士,你师父也是道士,说不定你师父就是在瘟疫里认识的方公子……”云少康没了底气,讷讷道。

  “栖灵山的道士,不会捉妖。”文谨打断云少康,就把他往门外赶。

  “捉妖那是说书的人胡诌的么……说不定真是你师父呢……”云少康又一次扒住门框。

  文谨“啪”地关上门:“你才在胡诌,你师父才会捉妖。”

  云少康一阵心悸,还好自己缩得快,不然这双手,就得交代在这里了。不过,见不着他笑,能看见他动怒也不错。他想想心情好了不少,回屋又喝了点小酒,才睡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特别交代一点,道家的派别是非常复杂的,修炼的法门也各式各样。这里栖灵山的设定主要借鉴全真道,道士要住道观,没啥事不能随便出去,不可以喝酒吃肉,不可以娶老婆……当然,咱的故事跟全真七子王重阳没有关系,完全是借用一下设定而已……遁走

  ☆、第七章

  第二日,二人出发行至午间,见路边酒旗正迎风飘扬,小屋的烟囱袅袅冒着炊烟。云少康当下就掀起店家门口的布帘走了进去。

  卖酒的是一对中年夫妇,除了酒之外,还有一些简单的农家小菜可供下酒。屋子里的客人不多,且大都是寻常打扮样貌。

  除了一人。

  四月的江南风光旖旎,桃花开得烂漫。那人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倚着农家的土墙,一双眼睛痴痴看着斜探进窗内的桃花枝,怀里抱着的,不是美人,不是美酒,而是一把琵琶。

  这个人穿得算不上华贵,可仔细去瞧,袖口领边的纹样,绣的却是精致非常。店里人人风尘满面,衣裳也染了点灰黄的暗渍,偏偏他,一身纤尘不染的软缎子,衬得眼角眉梢的棱角也是软的,软软糯糯得就要融进这一片春色里去。

  云少康想得却是,软的想让人捏一把。

  他出门在外随意惯了,醉卧黄泥,雨中高歌,什么放诞的事没做过?看眼前这人一身衣裳讲究得很,一把红木的琵琶讲究得很,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讲究得很,像是专为衬出其他人的狼狈似的。这种装模作样酸溜溜的劲儿,让人倒足了胃口。

  他二话不说就坐到了那人对面,撇了撇嘴角,笑道:“酒保,给我来二两黄酒,几个小菜。”

  “公子,这位公子刚才已经吩咐过了……想一个人坐一桌……”中年男子虽觉着这人的架势一看就不是个善茬儿,还是挪过去了几步,咬牙提醒道。

  “少废话,赶紧给爷上菜去!桌子就在这里,一块坐怎么了?”云少康哼了一声,十成十的地痞强盗腔。文谨听了酒保的话想换去空桌,不由分说就给云少康摁下了。

  酒保一看遇到了不讲理的,蹿得比兔子还快,连忙下去准备酒菜去了。

  “请问公子有何指教?”那人终于回过头来,四目相对,嘴角一提就是个得体的笑容。

  这人的正脸倒也叫云少康心里一惊,可是终究厌恶在前。他凉凉地道:“没什么,就是公子让我想起一位故人,因此想跟公子喝一杯。”

  “哦,在下与公子萍水相逢,不知公子的故人……是个怎样的人?”锦衣公子的笑容里多出几分兴致来,语气很是柔和。

  “哦,他家世显赫,是江湖上有名的望族。他自小就锦衣玉食,家人也宠着他,因此难免瞧不起出身微贱的人。有年春日他出门游玩,不慎跌下山崖。山崖虽然高,但是崖上长着树丛,崖下是条河。借着这两样,他并没有摔死,但是受了重伤,随着小河向下游漂去。”云少康难得敛去笑容,沉下脸来。

  “这个山谷少有人迹,救了他的是位独居的少女。少女正值年少,明艳动人,粗布麻衣都遮不住她的光彩。少女会吹笛子,而且吹得很动听。他虽然家中早有侍妾,却觉得都比不上这个少女,少女鲜见外人,自然也对着他芳心暗许。”

  “后来他的伤好了,少女想他留下来,主动向他示好。他心下早已悸动不已,可他还是忍住了。他说,你且待我回家换件体面的衣服,风风光光再来接你可好?他注重形貌,这么多天来,宁肯穿着刮坏的锦袍,也不肯换干净的麻衣。”

  “少女三番五次求他留下来,可他还是执意回去。临走前,还拿走了少女的笛子作为信物。可是,当他穿着最好的衣裳,抬着接亲的轿子,再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却再也找不见那个少女了。山谷下面,只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根本什么都没有。后来,他只有每日吹着少女唯一留下的那支笛子,怀念着这场梦。”云少康低着头,捏着杯子的手指骨节发白。

  “公子说的……与《空林幽梦》这曲子的故事,好生相像。”锦衣公子半晌才道。

  “是么……不知公子,可否遇到过这样的,弹琵琶的少女?”云少康眯起眼,笑得有些促狭。

  “不曾。”锦衣公子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错愕,又更快地弯起嘴角:“公子若对这曲子感兴趣,在下虽技艺不精,倒还能博君一笑。”

  “不必了。”云少康喝干杯中的酒,离开座位与文谨一道付了账,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锦衣公子也喝干了酒,用筷子捡起碟里最后一颗花生米,远远望着两人消失在远处。

  莫名其妙,文谨从头到尾都这么觉得。

  云少康恢复原状的速度也令人咋舌,该无赖还是无赖,嘴上的便宜从来不肯少占一次,还跟前几天一样没完没了。

  走到天色黑下来,也再没遇到酒肆客栈,更不用说城镇村落。幸好两人之前在宾来镇买齐了各种材料,晚饭自力更生也足以应对了。

  云少康自告奋勇要下厨,非要文谨尝尝他的手艺。文谨便也由他了,揽了些劈柴、架锅、洗米的杂活。

  粥煮好了,揭了锅盖,迎面扑来的不是意料中的米香和菜香,而是……铺天盖地直冲脑仁的一股糊味。

  借着火堆的亮光,文谨抄起锅勺搅了搅,糊味不光更浓了,锅底糊掉的米和菜也浮了上来,整锅粥焦黄的颜色看的人直倒胃口。

  云少康挤开杵在锅前半天不动的文谨,笑得眼都眯了:“怎么样,怎么样,盛起来尝尝吧?”

  “看着……像不像你吃进去又吐进锅里的?”云少康舀了一勺刚送进嘴里,随着文谨这话音落地,就全吐了出来,所幸还有点意识,没有真吐进锅里。

  “糊了……”云少康皱着一张苦瓜脸,擦擦嘴,歇过一口气,强笑道:“恩公,虽然味道不太好,可是浪费可不对……”

  于是,这顿野菜粥就在云少康热情的劝饭中勉强下了肚。除了第一口之外,云少康吃得津津有味,别说吐出来了,那一脸不知今夕何夕的表情,直让文谨有种他碗里跟自己碗里装的完全是两样东西的错觉。

  文谨喝完最后一口粥,听着鸟儿归巢的啼鸣,庆幸自己尚在人间。

  “恩公,我们今天吃水芹菜炒饭吧?”

  不出所料,米粒粘做一堆似情人相会难舍难分,芹菜根根分明与下锅前相差无几。

  “恩公,今天在山上发现了蘑菇和竹笋,做竹笋蘑菇汤怎么样?”

  文谨的评价言简意赅,只有三个字:“都没熟。”

  “恩公,咱们吃清炒荠菜吧?”

  文谨只吃了一口,就怀疑,云少康是不是把整罐盐都倒进锅里了。

  “恩公……”

  连续尝了三天云少康的手艺,文谨不禁觉得,自己没被毒死,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今天饭我来做。”

  还是前几天做过的野菜粥,文谨先煮的是菜,待将菜煮烂了,将菜起锅盛进碗里放在一边。洗了锅烧水,等水开了,这才把先前浸在冷水里的米下了进去。

  熬了一阵后,文谨抽出几根柴禾,掀开锅盖,就着小火用锅勺搅拌起来。云少康歪着身子坐在树下佯装打盹,实际上却眯眼乐呵呵地看文谨忙活。明亮的火光下,少年专注的侧脸眉眼分明,清亮的一双眼被水汽蒸得氤氲,模模糊糊的,从来都不苟言笑的人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云少康忽然觉得,若将这人比作明月,清寒孤高远在天边,那么此刻,他就是雾里的明月,只要你愿意伸出手,就能触碰到似的。

  等文谨将米和菜混在一起又熬了片刻,终于起锅了。

  他盛了一碗粥,端过来推了推云少康,道:“别睡了,粥好了。”

  瓷碗里,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米是米,菜是菜,香味浓郁而不浑浊,不禁令人食指大动。

  云少康装作刚刚睡醒,懒洋洋打了个呵欠,喃喃道:“嗯,真香,我在梦里就闻到了。”

  文谨嘴角动了动,终究还是没笑出来,只点点头道:“尝尝吧。”

  云少康迫不及待就舀了一勺往嘴里送,连吹都没吹,烫得他头皮一炸,像是生吞了一口袋花椒似的,舌头又麻又辣。张开嘴对着空气呼了好一会,好容易才咽下去了。

  齿颊留香。

  “恩公的手艺真好,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